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鸡毒霉形体(MG)、滑液霉形体(MS)的基因文库,设计并合成了分别与MG、MS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两对引物,用这两对引物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同时检测MG与MS。当样品中同时含有MG和MS的目的模板DNA时,同时得到2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732bp(MG)和207bp(MS)的PCR扩增带;而对其它8种禽病病原的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最低能同时检出100fg的MG、MS  相似文献   

2.
根据鸡败血霉形体fMG-2核酸片断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25bp寡核苷酸引物,对鸡败血霉形体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均获得预期的732bp扩增产物,检测灵敏度为1bp;参考菌株DNA无扩增。回收纯化琼脂糖电泳凝胶中的扩增产物,DIG随机引物法合成核酸探讨,Dot-blot杂交试验,鸡败血霉形体呈阳性,检测灵敏度为100pg;其他为阴性。对自然发病鸡群检测进一步表明,建立的PCR和探针杂交法具有高度的灵  相似文献   

3.
应用PAPD方法对鸡败血霉形体DNA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通过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OPH-02,OPH-05,OPH-07,OPH-13,OPG-16),对14株鸡败血霉形体(MG)国际标准株和国内分离株进行了DNA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引物共产生21种条带,其中有3个条带分别为2个菌株所特有,扩增产物片段的长度在150~4500bp之间,所有菌株均有1条共同条带,以OPH-05扩增产物的多态性最丰富。根据样品DNA所获得的菌株间相似性指数表明,D9603与D9607相似指数最高,S6,K3913和D9604三者相互间相似性指数最低。提示RAPD方法可用于霉形体遗传标记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鸡的霉形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MG)和滑膜霉形体(MS)引起的。鸡败血霉形体主要感染鸡。火鸡,也感染其他禽类,引起呼吸道疾病。在鸡群中长期流行,使母鸡产蛋下降。因此鸡败血霉形体对家禽生产危害最大。 鸡的慢性呼吸道病(CRD)是由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但以冬天和早春多发,单纯MG感染,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常不表现症状,呈隐性经过,一般只有轻度呼吸道症状,此时发病率高,死亡率在 10%- 30%。当气候突变、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缺乏)、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氨气浓度过高、育雏舍温…  相似文献   

5.
用核酸探针诊断鸡败血霉形体和滑液霉表体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鸡败血霉形体和滑液霉形体种特异性核酸探针检测临床样品,不但能检出霉形体感染,还能对MG感染和MS感染进行鉴别诊断。对三种鸡非致病性霉形体进行检表明,没有核酸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6.
SPF鸡人工感染鸡败血霉形体后血液生物化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鸡败血霉形体(MG)国际标准强毒R株人工感染15日龄SPF鸡,在感染后15d采血作血液生物化学检验。结果:TBil、GOT、GPT、ALP、LDh、CO2-CP、CRE、BuN、CRE-U、无机磷、Mg^2+明显升高,而TP、ALB、A/G、Cho、Glu、Ca^2+等明显下降,RBC和Hb下降,WBC上升,其中LC和嗜酸性白细胞明显上升。说明MG不仅造成呼吸系统障碍,也对肝功能和功能产生较大影  相似文献   

7.
用种特异性DNA探针对鸡败血霉形体病田间样本的检测M.I.KhanS.H.Kleven王贵平摘译用种特异性鸡败血霉形体(MG)DNA探针对产蛋下降和MG可疑感染鸡群进行检测,并同常规血清学的病原分离作比较,MGDNA探针可在2天内清楚地鉴定出直接来自...  相似文献   

8.
鸡霉形体病与大肠杆菌病合并感染的药物选择陈学周(汝州市成人农民中专河南汝州467500)鸡霉形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MG)引起的一种以呼吸罗音、咳嗽、鼻漏及气囊炎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病(CRD),常与大肠杆菌病合并感染。防治CRD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鸡毒霉形体的基因组DNA酶切分析,酶切物理图谱的构建rDNA基因的排列,细胞主要表现抗原和血凝素(pMGA)多基因家族的大小,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DNA螺旋酶及两个主要蛋白p64和MGp1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霉形体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采用试管肉汤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了17种抗菌药物单独或几种药联合对鸡败血霉形体S_6株(MGS_6)的最低抑菌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表明,MGS_6对北里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氟哌酸等高度敏感;四环素类与TMP联合呈现协同作用。对实验性感染MGS_6的病鸡进行联合用药治疗试验,初步筛选出几个有良好治疗作用的联合用药配方。本研究是对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实验性鸡败血霉形体病进行的初步探讨,对防治本病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将精氨酸霉形体(Mycoplasmaarginini,简称MA)和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Acholeplasmalaideawii,简称AL),分别接种于鸡胚细胞,电镜下观察结果如下:(1)此2种霉形体在形态、细胞内分布、增殖形式和吞噬功能以及对培养细胞的选择性等方面是相同的;(2)此2种霉形体引起培养细胞的病理学过程不同。接种MA的鸡胚细胞,早期即出现髓膜样结构和脂质体等退行性变化,晚期在细胞质内才能见到空泡出现;而接种AL的鸡胚细胞,早期即可出现细胞质内的空泡化现象,晚期细胞质内才可见到髓膜样结构和脂质体。  相似文献   

12.
鸡毒霉形体控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亚斌 《中国家禽》1999,21(5):36-37
美国对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um,MG)的控制开始于60年代,主要是在美国农业部开始对家禽实行屠体检查后,因气囊炎导致胴体废弃率较高后进行的。此后,在火鸡和鸡育种群的MG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美国的志愿MG控制计划是...  相似文献   

13.
鸡败血霉形体SC克隆致弱株免疫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透明塑料隔离器中进行了鸡败血霉形体人工发病试验,结果30日龄SPF来航鸡在NDV、IBV弱毒诱导和70/1000000(质量分数)氨环境刺激的联合作用下,致病率可达100%(7/7)。经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CF156代培养物点眼、滴鼻免疫后10,20,30d的SPF来航鸡再以MG强毒攻毒,结果,保护率分别达80.0%(4/5),75.0%(3/4)和87.5%(7/8)。近期免疫效果证明,鸡败血霉形体S6克隆致弱株SC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以SDS-PAGE技术,对鸭霉形体模式株和国内分离的SQJ-5C3株进行了电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模式株与分离株电泳图谱总体上相差不大,但也存在2~3条蛋白带的差异,这说明SDS-PAGE技术在霉形体种的鉴定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鸡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霉/形/体/的/分/离/与/鉴/定贺荣莲黄峻邓贺荣兰美益邓显文杜坚杨水莲(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的霉形体(MycoplasmaGalispticum)是鸡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最早被Nelson(1993)发现。1952...  相似文献   

16.
将精氨酸霉形体和莱氏无(需)胆甾醇霉形体,分别接种于鸡胚细胞,电镜下观察结果如下:(1)此2种霉形体在形态、细胞内分布、增殖形式和吞噬功能以及对培养细胞的选择性等方面是相同的;(2)此2种霉形体引起培养细胞的病理学过程不同。接种MA的鸡胚细胞,早期即出现髓模样结构和脂质体等退行性变化,晚期在细胞质内才能见到空泡出现;而接种AL的鸡胚细胞,早期即可出现细胞质内的空泡化现象,晚期细菌质内才可见到髓膜样  相似文献   

17.
用绵羊肺炎霉素形体抗原免疫BALB/c小鼠,融合其脾细胞和SP2/O骨髓瘤细胞,筛选出6株分泌抗MO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用间接ELISA法对3株McAb特异性分析,该McAb只特异地与MO抗原发反应,而不与猪肺炎霉素形体、山羊无乳症霉形体抗原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8.
鸡毒霉形体病研究进展李自力毕丁仁(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0)霉形体(Mycoplasma)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现已命名的禽源霉形体共有21种[1],最重要的三个成员是: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galiseptic...  相似文献   

19.
PCR检测鸡毒霉形体和鸡滑液囊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禽霉形体16S r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这对引物对鸡霉素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和鸡滑液囊霉形体(Mycoplasma synoviae,MS)菌株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580bp的PCR产物,而这对引物对其他畜病病原DNA或RNA模板的扩增结果为阴性,PCR方法对MG和MS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pg和3pg,应用已建立的PCR方法检测MG人工感染样品和临床样品,从人工感染样品中均检测到MG,临床样品的MG阳性检出率为10.25%,高于常规分离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20.
羊肺炎霉形体病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80~1992年,从四川、云南两省6个种羊场的进口种羊和阿坝、凉山、甘孜州共10个县的本地绵羊和山羊病肺中分离出25株霉形体。经理化特性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测定,并与绵羊肺炎霉形体国际参考株M·O·Y98用生长抑制试验定型,证明这25株霉形体均为绵羊肺炎霉形体(Mycoplasmaovipneumoniae)。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M·O·Y98抗原与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C87、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C88、羊衣原体、布氏杆菌和羊副结核的抗体均无交叉反应。IHA对人工感染羊和有呼吸道症状的自然病例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和82.6%。试验表明,IHA是一种简易、快速而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本病的群体检疫。对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发病羔羊进行药物防治试验,证明枝原净效果最好,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2.5mg,可以抑制肺炎病变的发展。2个试验组的肺炎实变平均值为0.15±0.28和0.58±0.63,而2个对照组则高达11.90±14.04和14.50±12.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