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麻是纤维作物,其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有效株数和单株干皮重构成,而单株干皮重同株高、茎粗、皮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黄麻株高、茎粗、皮厚、干皮重之间的关系,了解其相关的密切程度,这对选育黄麻新品种和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都具有指导性意义。卢浩然及孙家增等曾研究了产量与其他性状的简单相关关系。我们结合实践对黄麻的株高、茎粗,皮厚及干皮重四个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红麻杂交亲本和21个F1组合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而茎粗、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皮骨比、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精洗率、纤维强力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对红麻亲本遗传效应估测结果表明,各亲本不同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可根据亲本对每个性状的不同遗传效应表现,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加以选择利用.综合分析表明,福红2号、福红992和非洲裂叶3个亲本具有提高株高、茎粗、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出麻率、皮骨比、精洗率、单株纤维重的正向遗传效应;福红2号和福红992 2个亲本还具有提高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的遗传效应.上述结果可为红麻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黄麻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相关性状进行选择,对提高选择效果有一定的帮助。黄麻经济性状的相关,在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1)、(2)、(3)、(4)。一般认为,产量与单株鲜茎重、茎粗.鲜皮厚。生育期等有密切关系;与株高、节数表现一定相关,但相关系数变幅比较大;与分枝节位。节长、鲜茎出麻率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红麻亲本与杂交组合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双列杂交遗传设计和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7个红麻杂交亲本和21个F1组合的11个产量与品质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鲜皮厚、千粒重、纤维支数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的控制;而茎粗、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皮骨比、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精洗率、纤维强力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对红麻亲本遗传效应估测结果表明,各亲本不同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可根据亲本对每个性状的不同遗传效应表现,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加以选择利用。综合分析表明,福红2号、福红992和非洲裂叶3个亲本具有提高株高、茎粗、鲜皮厚、单株干皮重、单株干茎重、出麻率、皮骨比、精洗率、单株纤维重的正向遗传效应:福红2号和福红9922个亲本还具有提高纤维强力与纤维支数的遗传效应。上述结果可为红麻遗传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8个国外引进高产红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表明,单株干皮重、单株鲜茎重、单株干茎重和单株纤维重的遗传力值为75.59~63.12%,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分别为19.46~10.66%和34.85~10.89%,严格选择效果明显。而株高、茎粗、皮厚、鲜茎出麻率的遗传力除茎粗外,仅30.23~53.09%,遗传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分别为2.03~7.56%和3.05~8.8%,严格选择效果不佳,可放宽选择尺度。纺织用品种的选育以干皮重、皮厚和茎粗为主,造纸用品种选育则以鲜茎重、株高和茎粗为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12份圆果种品种(系)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7个性状(x)与单株干皮产量(y)的遗传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绝对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干茎重>茎粗>皮厚>株高>出麻率>分枝位高>分枝数。除出麻率与干皮产量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与干皮产量均呈正相关。干茎重对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茎粗,皮厚,株高则是影响干茎重的主要性状。在选择较大干茎重的前提下,提高出率麻能较大地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黄麻是纤维作物,其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有效株数和单株干皮重构成,而单株干皮重同株高、茎粗、皮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黄麻株高,茎粗、皮厚,干皮重之间的关系,了解其相关的密切程度,这对选育黄麻新品种和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都具有指导性意义。卢浩然及孙家增等曾研究了产量与其他性状的简单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相关性状进行选择,对提高选择效果有一定的帮助。黄麻经济性状的相关,在国内外已有一些研究。一般认为,产量与单株鲜茎重、茎粗、鲜皮厚、生育期等有密切关系;与株高、节数表现一定相关,但相关系数变幅比较大;与分  相似文献   

9.
主要环境因子与苎麻产量品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强光和高蒸发量增加株高却减少了有效株数,不利高产优质;生长中后期总日照时数较多则利于茎粗,皮厚,鲜皮出麻率和产量提高并降低麻含胶率;雨日和雨量较多能增加有效株,提高支数;较高相对湿度使茎粗,皮厚,有效株,鲜皮出麻率及产量和支数提高,原麻含胶率下降。总辐射量大抑制除株高之外其它经济性状发育,造成低产劣质,土壤有机质,氮,磷,及铁,硼含量与茎粗,皮厚和出麻率呈负相关,虽略利于优质却降低产量;水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22个红麻品种茎基部、中部、梢部及叶柄上的刚刺性状的数量分布及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方面的10 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根据刚刺性状的数量分布分析,刚刺性状数量分布是叶柄多于茎杆,其中茎杆刚刺以基部分布最密;叶柄刚刺以茎中部分布较多;茎杆刚刺三个不同部位的遗传力在86.1%-92.4%之间,其相对遗传进度较高,并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系数,在育种中可通过与少刺或无刺突变体回交和定向轮回选择,可以选育出少刺或无刺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本研究对红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刚刺性状与多个性状呈负相关,单株干皮重与皮厚、茎粗、株高、单株鲜茎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 ,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 ,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圆果种黄麻主要经济性状与单株纤维产量间的主次关系,本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黄麻14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系数为3.03%~15.59%,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分枝数,最小的为分枝高度;在相关分析中,单株纤维产量与株高、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鲜皮晒干率与单株纤维产量关联度较高。因此,黄麻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除了应该选择分枝高度、单株鲜皮重和鲜皮晒干率作为主要目标性状外,同时也要注意多性状的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14.
红麻几个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红麻几个主要数量性状单株纤维产量,株高,茎粗,皮厚,出麻率,单茎表面积之间遗传相关和通径系数进行分析。旨在剖析性状间相互联系,如何通过性状的表型直接或间接选择为红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温、强光和高蒸发量增加株高却减少有效株数,不利高产优质;生长中后期总日照时数较多则利于茎粗、皮厚、鲜皮出麻率和产量提高并降低原麻含胶率;雨日和雨量较多能增加有效株,提高支数;较高相对湿度使茎粗、皮厚、有效株、鲜皮出麻率及产量和支数提高、原麻含胶率下降。总辐射量大抑制除株高之外其它经济性状发育,造成低产劣质;土壤有机质、氮、磷、及铁、硼含量与茎粗、皮厚和出麻率呈负相关,虽略利于优质却降低产量;水解氮对优质高产均不利。钾、锰、锌与株高呈正相关、与有效株呈负相关,不利高产优质和原麻含胶率的降低。土壤容重和PH与株高之外其它经济性状呈正相关,有益高产优质,而总孔度的作用相反。土壤毛孔度和比重都有利优质,但前者与株高呈负相关、与有效株呈正相关,后者则反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长果种黄麻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就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计算了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通过七元回归分析知道,在诸多性状中,以单株干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出麻率。进而只就5个能目测到的性状对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茎粗和株高对产量的作用较大。在高产育种上,可将提高麻株的茎粗、株高和出麻率作为主攻目标。生产上可根据麻株茎粗和株高两个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来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麻的株高、茎粗及生育期等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黄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对黄麻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2份黄麻种质为材料,对黄麻株高、茎粗、单株鲜皮重、生物学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工艺成熟期等生育期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差异性评价。结果表明:黄麻的株高、茎粗、生育期与生物学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黄麻种质各性状的差异性明显,品种间变异系数在8.30%~21.39%之间;综合来看,梅峰6号、梅峰7号、闽麻5号、新选1号、黄麻179和D154等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研究结果为高产优质黄麻新品种的选育和实现黄麻的丰产稳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果种黄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长果种黄麻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了表型相关分析,就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计算了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通过七元回归分析知道,在诸多性状中,以单株干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次为出麻率。进而只就5个能目测到的性状对产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茎粗和株高对产量的作用较大。在高产育种上,可将提高麻株的茎粗、株高和出麻率作为主攻目标。生产上可根据麻株茎粗和株高两个性状的生长发育规律来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红麻刚刺性状遗传及其与产量品质性状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22个红麻品种茎基部、中部、梢部及叶柄上的刚刺性状的数量分布及纤维产量与品质性状方面的1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变异。根据刚刺性状的数量分布分析,刚刺性状数量分布是叶柄多于茎杆,其中茎杆刚刺以基部分布最密;叶柄刚刺以茎中部分布较多;茎杆刚刺三个不同部位的遗传力在86.1%-92.4%之间,其相对遗传进度较高,并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系数,在育种中可通过与少刺或无刺突变体回交和定向轮回选择,可以选育出少刺或无刺高产优质红麻新品种。本研究对红麻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刚刺性状与多个性状呈负相关,单株干皮重与皮厚、茎粗、株高、单株鲜茎重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黄麻是韧皮纤维作物。单株的纤维含量和纤维重是决定黄麻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找出简便测定单株纤维含量和纤维重的方法,加快育种工作,我们研究了黄麻单株主要农艺性状与纤维重的关系相单株不同部位纤维重与整株纤维重的关系,证明长、园果种黄麻的株高、茎粗、皮厚、茎重与单株的纤维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黄麻单株纤维产量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