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18位农民的联产承包.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上海九星村无疑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富足的土地资源,九星村摸索出了一套“以市兴村”的发展模式,不仅九星市场被评为AAAA级全国品牌市场,九星村更是连续荣列上海市经济实力百强亿元村第一名.成为上海市当仁不让的百强村盟主。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西南郊的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已经连续五年在上海市特色亿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6年,该村实现净利润19917万元.上曼国家税收9500万元。这个村的3757名村民。人均年分配收入3.8万元.在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之外.还实现了人人有股份,从村民变成股民。戴着“中国十大名村”、“华东最大市场村”等众多桂冠,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的带领下,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演绎着新农村运动中上海版的“村强民富”的时代样板.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召开座谈会,提出要把长三角建设成创新型的区域。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的上海,面对这一光荣的使命显得从容自信。近些年,随着上海组织区县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县"工作红红火火地展开,沐浴在科技春风中的上海悄  相似文献   

4.
上海都市渔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妍艳  孙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219-5221
概括了都市渔业的概念、特点,并分析了上海发展都市渔业的意义。同时结合上海都市渔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上海发展都市渔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托上海所拥有的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上海应该置身于长三角或全国的开放区域发展"社会+生态"模式的都市渔业,实现上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2018年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简称"双新双创"博览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全国各地的新农民欢聚一堂展示新技术,交流创业创新的心得。在新农民展厅,记者"逮"住上海团的3位新农民,请他们聊聊这趟参加博览会的收获和感触。生态农业离不开先进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6.
上海九星茶叶批发市场位于闵行区漕宝路六号桥星东路,地处上海西南部城乡结合处,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有230多间店面,一家绿色经典茶艺馆和一个800多平方米的茶艺广场。是目前华东地区超大规模,配套齐全,服务完善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 2000年 1月 18日正式开张营业。 市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各类高中低档茶叶,主要分为乌龙茶和绿茶两大经营区域,在乌龙茶区内特地开辟了品茶区,供惠顾者了解茶文化知识和休闲品茗;在绿茶区域内特辟有茶叶知识的宣传专栏,以让来宾了解科学冲泡和品饮茶叶的知识。目前市场已赢得社会各界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早蜜"、"上海93-1"西瓜是上海求阳西瓜育种有限公司王金海同志经10多年筛选培育而成.经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10月9日审定通过.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8.
阮庆文  姜华 《农家致富》2011,(24):12-13
自2003年始,江苏省每年秋季都在上海举办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交易博览会。8年来,集中展示了江苏省建设现代农业的最新成果,架起了江苏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的"绿色通道"。第九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于2011年11月25~27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如期举办。为了让《农家致富》和《农家致富手  相似文献   

9.
刘启贵 《农业考古》2000,(2):113-116
(一) 我们上海市茶叶学会在市科协的指导、关心、帮助之下,坚持“研究茶科技、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的宗旨,把学术、科普、文化、经济有机的融为一体。坚持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为二个文明建设服务、为会员服务、为上海茶人服务、为全国茶人服务、为世界茶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取得一定成效,获得广大会员、上海茶人、全国茶人的好评,得到社会与领导的肯定,从而使学会的知名度大大提高,1995年-1997年连续三年被中国科协排名前300名之一并获全国省市级“学会之星”的殊荣(在全国省级农科学会中19…  相似文献   

10.
<正>回首壮丽7 0年,上海大都市"三农"工作激昂澎湃。保供给保安全留下无数佳话,城乡一体化凯歌高奏,以世界生态岛为标志的农业生态文明之风吹遍全球。上海"三农"70年成果辉煌。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沪软1212"大米获得首届全国优质稻(粳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含有上海祥欣基因的商品猪占全国上市商品猪的1/10;"江海21号"大闸蟹接过团头鲂的旗帜为全国水产养殖户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中央1号件及贯彻国家工商总局2006年“红盾扶农”行动,坚持保护“三农”利益,净化全国农资市场。本协会在全国各地工商、技监、有关执法部门大力支持下,对农资经营市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发现一批打着“上海XX公司”旗号,未在上海工商注册的农资经营企业,现予以公布。并通过有关地区执法部门,集中进行整治这些非法企业,不让他们损害农民利益,维护上海城市与上海农药企业的形象,现将违法经营企业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四个中心"建设,提升海洋产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上海海洋产业发展已经实现了从"一二三"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的过渡,上海海洋产业为地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海洋环境方面不容乐观,长江口生态系统总体状况仍处于亚健康状态。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从上海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上海各海洋产业发展关联性,以及上海海洋产业发展决策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应该继续优化上海海洋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海洋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海洋产业群,提升高科技在海洋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海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63-4564
对承德柳九星叶甲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柳九星叶甲在河北承德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内、土缝或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上树为害,至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2代成虫,并在树上为害到10月下旬下树越冬;每年7月上中旬为该虫为害盛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城镇化扩张下表土资源流失严重的现象,借助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进行表土现场踏勘、评价、剥离、堆放和再利用,根据现场经验总结出可操作、可复制和可推广的表土保护和再利用的核心技术,制订了上海市地方标准和林业行业标准,为上海乃至全国城市建设中表土保护和再利用提供了典型案例,为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吴丹  奚俊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62-1163,1199
从界定"全球城市"的内涵入手,指出经济因素为界定"全球城市"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球城市"经济维度的指标体系,然后从宏观经济指标、产业结构指标、与跨国公司有关的指标及金融业指标等方面对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在经济方面上海同几座知名的"全球城市"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尤以产业结构与金融业为甚.  相似文献   

16.
谢汪送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4,270
上海农业保险历经二十多年的摸索,总结出一套在当地行之有效的保险模式,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几个成功的试点之一.政府补贴、"统保"、"共保"、"以险养险"是上海农业保险的基本经验.安徽应该在吸取上海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安徽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地方性法律法规,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规范与支持安徽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阮庆文  宋洋 《农家致富》2012,(23):10-11
自2003年始,江苏省每年都在上海举办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交易博览会。9年来,集中展示了江苏省建设现代农业的最新成果,架起了江苏农产品进入上海市场的"绿色通道"。第十届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于2012年11月23~25日在上海国际农展中心举办。  相似文献   

18.
科技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上海农业的总体规模虽小,但拥有成为农业科技强市的优势资源和创新文化环境。聚集科技资源,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农业科技重点领域发展战略,提升上海农业科研支撑上海农业并服务全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有问题三农热线来帮你遇到问题怎么办专家为你找答案上海12316三农服务热线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是在上海"农科热线"基础上扩容的一条公益性服务热线,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支农惠农和农村集体"三资"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热线以电话咨询、网上问答、短信咨询、书信回复等方式,免费为全国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全年  相似文献   

20.
在已经结束的31个省市区党代会上,与以往强调率先发展、争当第一的"赛跑式"发展理念不同,各地在新一轮发展模式创新中,强调区域联动和区域协调。上海市就提出:"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从2006年9月起至今,上海光明食品集团组建一周年。一年来,在融入全国服务全国的实践中,"光明"留下了鲜亮的轨迹,成为上海服务全国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在这张"名片"上,写着责任、写着诚信、写着希望、写着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