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阿留申病是主要侵染水貂的一种病程缓慢的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貂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为了净化水貂场的阿留申病,从根本上杜绝该病的发生、传播。针对不同饲养条件的水貂场,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检测结合渐进隔离饲养法对种貂群进行净化。结果表明:采用此两种方法,5年内基本完成种貂群阿留申病的净化工作,对母貂的生产性能不但未产生不良影响,其生产性能反而有了显著提高,受胎率、产仔数等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属细小病毒科,在水貂中主要引发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成年水貂感染病毒后,表现出典型的水貂阿留申病,以体内产生高水平的血清丙种球蛋白,浆细胞增多,持续性病毒血症及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的严重肾小球肾炎并伴有动脉炎、肝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3.
自1946年美国学者确定阿留申病为一种独立性疾病以来,在美国、苏联、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德国到波兰等养貂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中都有本病流行的报道,而且发病的水貂大批死亡不能出口。近年来,国内有些水貂场也有该病的发生,且有蔓延的趋势。虽然阿留申病被公认为一种病毒性疾病,但也可能存在阿留申病的遗传基团,故阿留  相似文献   

4.
水貂阿留申病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引起的一种持续感染性疾病,危害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水貂阿留申病毒的致病特点、免疫机制等与其他细小病毒不同,存在自身的复杂性.目前,众多研究者寻求新的疫苗来预防水貂阿留申病的发生,但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疾病诊断及疫苗研发对防控水貂阿留申病具有积极的意义.水貂阿留申病毒结构蛋白在病毒感染、机...  相似文献   

5.
<正>水貂阿留申病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水貂的一种自身免疫性、慢性消耗性、超敏感性的疾病,阿留申病的特征是血清中Y-球蛋白增加异常,持续性病毒血症,肾小球性肾炎、动脉炎、浆细胞增多、肝炎、消瘦,常常因为肾的极度衰竭而发生死亡。水貂是阿留申病的唯一自然宿主,水獭、臭鼬等野生动物为易感动物。各种年龄、任何品种、不同性别的水貂都有易感性,但感染率成年貂的高于幼貂,公貂高于母貂;水貂的阿留申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在从事毛皮动物疾病预防和诊断的多年时间内深深体会到水貂阿留申疾病给我国养貂业带来的巨大危害,并通过阅读文献得知我国每年因水貂阿留申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亿元,严重影响了我国毛皮动物饲养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阿留申疾病在生产中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皮张质量差,对水貂养殖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种群繁殖能力明显下降,致使貂群扩群能力下降。另外由于阿留申病毒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根据对流免疫电泳法(CIEP)对某水貂场400只水貂阿留申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选取水貂母貂180只,分为3组,每组60只(包括20月龄、10月龄的标准色水貂和咖啡色水貂各15只),A、B组均为阿留申病毒阳性水貂,C组为阿留申病毒阴性水貂(为空白对照组)。于配种前1个月开始,B、C组水貂只饲喂基础日粮;A组水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每只5 g/d,并连续饲喂1个月至配种开始;母貂配种开始至仔貂断奶分窝期间记录和统计母貂的繁殖指标。结果表明:A组分别和B组、C组比较,不论水貂毛色和年龄,其妊娠天数、胎平均产仔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A组标准色水貂、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B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仔貂断奶成活数与C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咖啡色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B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A组20月龄水貂的母貂产仔率、断奶仔貂成活率与C组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够提高阿留申病水貂的繁殖性能,不论毛色和年龄,复方中草药对阿留申病水貂的妊娠天数均没有影响;胎平均产仔数都有一定程度提高,但均不明显;阿留申病水貂仔貂断奶成活数、产仔率和仔貂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咖啡色水貂和20月龄水貂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秦皇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感染状况,采用对流免疫电泳法对该地区3个水貂养殖场送检的442个样品进行阿留申病检测。结果表明:水貂阿留申病阳性率为21.93%~71.70%,平均阳性率为31.67%,可见秦皇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感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正> 早在五十年代,人们就已认定水貂阿留申病是一种特异性疾病。G.R.Har-tsough博士和John R.Gorham博士1965年曾就此作过报道,阐明这种疾病不仅限于纯合子阿留申色相基因的水貂。临床迹象表明,这种疾病是传染性的。60年代初期已认定其病原体是一种慢性病毒。进一步的研究摸清了这种病毒—  相似文献   

10.
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水貂浆细胞增多症。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贫血性传染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国外集中研究特异性诊断方法,以通过检疫、淘汰等措施,逐步控制和清除该病。对流免疫电泳(CIEP)诊断阿留申病得到推广和实际应用。该法特异性强,检出率高,同时适宜大规模检查用。我们于1983年首次在国内研究成功应用 CIEP 检测水貂阿留申病。1986年应用该法俭测,我国饲养的不同基因型水貂,对其发病率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彩色水貂抗病育种和水貂新色型培育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水貂主要有阿留申病、病毒性肠炎和犬瘟热三大疫病,为有效控制水貂这三大疫病的发生,保护养貂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水貂的产仔率和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笔者在去年进行了水貂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并列入开发区“丰收计划”项目,先后进行了对流电泳免疫法检测水貂阿留申病、细胞苗防疫水貂病毒性肠炎和大瘟热试验,这一实验项目,今年元月经专家鉴定验收合格,并达国内先进水平。l对流电泳免疫法检测水貂阿留申病试验1.l试验时间与工也点1998年1月10日至10月10日在黄岛街道办事处柳沟村养貂场进行试验。1.2材料与方法1.2.1被检血清…  相似文献   

12.
对81份水貂血样进行了水貂阿留申、犬瘟热及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阿留申抗体阳性水貂的犬瘟热及细小病毒性肠炎抗体合格率、均值,均远低于阿留申抗体阴性貂,验证了阿留申病对水貂的免疫应答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综述了水貂阿留申病的不同诊断方法,介绍了水貂阿留申病目前常用的防治措施,这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提前预防,提高经济效益。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或高丙球蛋白血症。这种病是由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阿留申病病毒(ADV)侵染机体引起的,经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的持续性衰弱疾病。患病机体常表现为终生病毒血症,持续性感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到侵害。其生理特征是浆细胞弥漫性增生、进行性免疫复合物形成、产生多量γ球蛋白,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研究了笼养的健康水貂和患典型阿留申病的水貂,观察其睾丸及卵巢的形态变化。采用形态测量法和放射免疫法,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水貂编成3组,每组300只。第一组用碘凝集法和免疫电泳法检验血清呈阿留申病阴性反应的水貂。第二组在秋天(9月)查明血清呈阳性反应的水貂,第三组是发情前(元月)查明血清呈阳性的水貂。我们还研究了发情前期、怀孕期、产后期的水貂以及患阿留申病死亡的水貂。  相似文献   

15.
水貂阿留申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留申病是水貂特有的一种病程进展极为缓慢的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大,严重影响水貂繁殖机能,对养貂业危害极大。病的主要表现是浆细胞增多,血清中丙种球蛋白增高、持续性病毒血症、肾小球性肾炎,伴有母兽空怀显著增加和秋冬季节的大批死亡。长期以来本病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1962年被证实为病毒性传染病。现世界各国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水貂阿留申病在母兽产仔率、仔兽成活率、水貂免疫力等多个方面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生产成绩,目前阿留申病已经成为国内水貂养殖生产水平提高的重要阻碍。一些养殖场近几年从国外引进阿留申病阴性水貂种群,为国内的养殖场提供种源。一些有认识、有能力的养殖场也开始进行阿留申病的检测,检测完成后淘汰阳性水貂。这些养殖场都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解2014~2015年山东省青岛市红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率,对红岛地区某水貂养殖场里的部分水貂采用剪脚趾的方法进行了血清取样,并分别采用碘凝集和对流免疫电泳两种试验方法进行血清学检测,进而总结红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发病率与流行状况。结果显示,红岛地区阿留申病的阳性检出率为63.33%以上,表明红岛地区水貂阿留申病的流行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水貂阿留申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严重危害水貂养殖业的病毒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文介绍了水貂阿留申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控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水貂阿留申病是严重危害水貂养殖业的3大疫病之首。迄今为止,尚未开发出能有效防控水貂阿留申病的疫苗。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不同水貂阿留申病毒(ADV)毒株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2对引物,对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疾病实验室已分离和鉴定且具有致病性的5株水貂阿留申病毒野毒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ADV参考毒株及细小病毒亚科各属代表种的全基因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所分离5株病毒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 537、4 539、4 562、4 572、4 569bp。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5株ADV毒株与欧美毒株ADV-G、ADVUtahl、ADV-SL3的核苷酸同源性最低为92.8%,最高为97.6%。通过DNA Star软件对5株ADV的VP2核苷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可知,所分离的5个毒株中,有61个氨基酸发生突变。ADV-DL124和ADV-DL125与ADV-G株相同,在26-35位处缺失9个氨基酸,同时在36位缺失1个氨基酸(甘氨酸)。对这些改变位点的研究可为水貂阿留申病的致病机理及水貂阿留申病基因疫苗的构建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0.
<正>水貂阿留申病又称浆细胞增多症,是由阿留申病毒引起的水貂以终生毒血症、全身淋巴细胞增殖、血清免疫球蛋白增多、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为特征的慢性病毒病。1流行病学1.1主要感染水貂,对其他动物感染情况不清自然或人工感染雪貂,可见到大部分阿留申病病状并检测到抗体。据报道,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发现有2%的狐、3.7%的浣熊、65.3%的臭鼬存在阿留申病抗体。人工感染大白鼠、小白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