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某些地区尤其是偏南方的地区养猪场内多发生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从而导致众多发病猪急性死亡,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控猪丹毒是养猪场必须要严肃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猪丹毒的发病特征和病因等,并给出猪丹毒防控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猪链球菌病是因为猪感染了链球菌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猪养殖地区广泛存在,对猪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近些年,随着辽宁大连复州湾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猪链球菌病报告病例呈现增多趋势,防控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地区猪养殖产业的主要疫病之一。笔者主要结合实际发病情况,就一例猪链球菌病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正近两年来,贺州市周边地区的养猪场和散养户的猪发生急性败血型猪丹毒,引起部分病猪急性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人就此期间诊治的相关病例作一总结,对防控猪丹毒的发生与流行提点个人建议,供广大养殖户和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2012年5月至9月,本市的几个县、乡镇陆续发生急性败血型猪丹毒,部分发病猪急性死亡。桂岭镇开始发现猪高热,有的皮肤出现暗红,有的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就死亡,病程2天左右。大部分是母猪和架子猪发病,随着病情发展,有的会转为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发生在猪身上的一种细菌感染所致的疾病,在全球各地均有发生。猪丹毒分为急性败血型和慢性型2种类型,其中急性败血型的症状发病较快,并且能够表现在体表,急性败血型猪丹毒一般会在猪皮肤上表现为一些特征;而慢性型猪丹毒则不具有表观的病症,一般表现为以增生性心内膜炎和非化脓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猪丹毒在全球影响较广,并且难以根除,每年养猪业由猪丹毒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清晰认识猪丹毒,并且了解猪丹毒的诊断、预防和控制,对减少此病给养猪业带来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种疾病是猪疫病中的一种比较古老的传染性疫病,属于国家二类动物疫病,除了感染猪之外,还可以传染禽类和人类。未发病过的养殖场,出现该种疾病后,常常呈现急性型经过,老疫区主要呈现慢性经过,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皮肤坏死。猪丹毒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针对性防控,会导致猪在急性期出现大量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患急性猪丹毒的猪皮下脂肪呈桃红色,用刀切毛细血管出血浸润,表皮呈弥漫性炎性充血,即全身性皮肤充血,呈现一片红色,俗称“大红袍”。本文就一场暴发性败血型猪丹毒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在临床上有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几种,其中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由于病程发展快、病死率高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做好猪丹毒的科学屠宰检疫与无害化处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地方性流行为主,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梳理了当前猪丹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现状,分析了因病猪和带毒猪传染、血清型多且毒力差异明显、对免疫工作缺乏重视等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猪丹毒的诊断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以期为养殖群体优化管理方式、做好猪丹毒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猪丹毒是由丹毒杆菌属的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也叫"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俗称"打火印"。临诊症状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病猪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夏季发生较多,冬、春季只是散发。本病主要发生于猪,不同年龄的猪都能感染,但以4~6月龄的子"架猪"发病率最高,如防控不好,将给养猪生产者造成了  相似文献   

13.
猪丹毒俗称打火印,以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为特征。该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发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12月龄的猪。1流行特点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由于菌体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相似文献   

15.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败血症和皮肤疹块,慢性病猪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虽然对该病采取疫苗免疫进行预防,但由于诸多原因,该病在我区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猪特征为高热,出现急性败血、亚急性疹块,关节炎、心内膜炎。本病在夏秋湿热季节多发,常呈地方流行性,在秋冬季节呈散发,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但5月龄左右的猪最易感。人经损伤的皮肤感染可得类丹毒病,主要发生于手部。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伴随发生关节炎,偶有心内膜炎。该病主要侵害育肥猪。就流行性而言猪丹毒广泛流行于世界多地,对养猪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及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病猪、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损伤皮肤,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炎热多雨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