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风干处理、发芽温度条件及果壳阻抑对芸薹属三个种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风干处理可使花后不同天数的种子完成后熟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其破眠效果,尤以休眠浅的甘蓝型油菜为显著;(2)果壳对种子发芽有明显的阻抑作用,产生“强迫休眠”现象,其对种子的诱眠率,以休眠浅的甘蓝型油菜高于休眠深的芥莱型油菜;(3)油菜种子采收后先经风干,再在变温条件下发芽,其破眠效果高于单一风干或变温发芽。同时能有效地解除开花后20天以上幼嫩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芽促进剂及热震荡对芸薹属的不同种质的破眠效果,结果表明:(1)野生或自生种质的种子与栽培种质相比,均有较深的休眠性,其中尤以云南野生白菜(Brassiacampestris L.)及新疆毛芥(B.xinjiangensis Y.Z.Lan)的休眠性为强。(2)GA_2结合其他发芽促进剂与单独GA_2处理,对种子的萌发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破眠程度(DBE)值在0.78—0.86之间,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种质的DBE变化较大,以较深休眠的自生芥菜(B.juncea L.)效果最差。(3)热震荡对于解除芸薹属自生芥菜种子休眠的效果更差,劣于200ppm GA_3。 相似文献
3.
4.
5.
6.
介绍一种比目前较普遍使用的CTAB法能更好地分离植物基因组DNA的方法。通过芸薹属不同种植物和不同重量实验材料(0.1—1.2克)的多次试验,证明用该方法分离的基因组DNA产率、纯度和分子量都较高,分离的DNA可用于限制性酶切.这种方法也完全适用于其它植物基因组DNA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芸薹属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病毒病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芸薹属油菜种质资源抗(耐)菌核病、病毒病的鉴定结果表明:1.抗菌核病的基因主要存在于B和C染色体组,抗芜菁花叶病毒(TuMV)的基因主要存在于C染色体组。2,农艺性状与抗菌核病性存在相关;B.campestris有效分枝点高度、B.carinata的株高、有效分枝点高度与抗性指标RRA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B.juncea二次有效分枝数与RRA呈显著负相关,B.napus的上述性状与RRA相关不显著。3.油菜单株产籽量和产油量随病情加重而下降,达显著或极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表达机理和克服不亲和性的方法,为油菜的杂交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组成芸薹属3个基本种和3个复合种的种子贮藏蛋白亚基组成进行了SDS-PAGE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间的种子贮藏蛋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6个种共有24条亚基带,并各自具有特征蛋白谱带。利用贮藏蛋白亚基条带的信息,分析了种间的蛋白相似度,并进行了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分为两类:Ⅰ类为白菜型油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Ⅱ类为黑芥、芥菜型油菜和埃塞俄比亚芥。 相似文献
10.
油菜远缘杂交的遗传育种研究:Ⅲ.甘蓝型油菜与芸薹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转育芸薹属植物核、质基因组编码的有利性状到甘蓝型油菜中,用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作父本,与A、AB、Bc和C细胞群14个品种及4份新疆野生油菜杂交,研究远缘杂交亲和性。结果表明杂交亲和性以甘蓝型油菜作父本与AB细胞群杂交最强,亲利指数平均达3.27,与C细胞群和新疆野油菜最弱,亲和指数分别为0和0.01杂交亲本尤其是母本品种对杂交亲和性有明显影响。杂交不亲和的原因有三:不结角、不受精和胚败育。还对克服油菜远缘杂交不亲和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芸薹属植物未成熟小孢子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凤群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1994,(2)
从供体植株状态、取样、分离和培养方法、胚状体发生和小植株形成、再生植株性状表现等方面研究芸薹属植物未成熟小孢子培养技术。这一技术与诱变、基因转化、原生质体融合、性状遗传研究、育种方法结合,广泛应用于遗传和育种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了抗根腐病突变系和抗赤霉病突变系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同工酶及其活性的变化,测定了优质突变系的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了毒素或病原菌作用下抗病突变系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表面糖蛋白层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毒素作用下不仅抗病突变系过氧化物同工酶的谱带数、谱带强度发生了变化,而且总活性也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抗病突变系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比亲本轻。在病原菌作用下,抗病突变系内颖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层较亲本厚、消失速度较亲本慢。这些特征与它们的抗病性相一致。优质突变系具有特殊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