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鹅感染鸭瘟     
鸭瘟是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可引起鸭群的大批发病、死亡。鹅感染鸭瘟病毒后,也会发病死亡。本场曾发生一次鹅感染鸭瘟病,由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未造成严重经济损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过去,鹅感染鸭瘟病情况极少发生,故未能引起人们重视。目前,各产鹅地区已陆续发生,其普遍性和危害性也较为严重。现根据我们调查研究结果是:鹅能感染鸭瘟疾病,用鸭瘟疫苗对鹅群进行免疫注射,收到良好效果。兹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二、流行情况鹅感染鸭瘟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呈现发热出血性败血症。据调查,本地狮头鹅,外地清远鹅以及其杂交后代均能发病。也就是说不同品种、不同月龄都会感染鸭瘟病,  相似文献   

3.
鸭瘟本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鹅也会感染发病,鹅的鸭瘟病以流泪、头颈肿大、泄殖腔溃烂为主要特征。一、病原的特征该病由鸭瘟病毒感染引起,存在于病鸭(鹅)的各个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4.
鸭瘟的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它是可引起家鸭、家鹅及其他雁形目禽类呈急性发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我国一般称为鸭瘟,外国有称鸭瘟,亦有称为鸭病毒性肠炎。鸭患鸭瘟病报导的较多,研究亦较深入和广泛,取得了较稳定可靠的成果,但鹅感染鸭瘟的研究和报导相对较少。早在1953年华南农学院欧守杼老师曾报导广州某禽场所饲养的四千多只肉鹅发生鸭瘟的情况,在17天内发病1686只发病率约占25%,而病鹅的死亡率则为90%以上。1964年佛山兽医专科学校在畜牧兽医年会上发表了鹅感染鸭瘟的诊断报告,报导了佛山市某场一群一千多头母鹅受感染,疫情连续6个月共死亡6百多头,1971年邝荣禄老师等在湛江地区食品进出口公司育肥鹅群中观察过大批发生鸭瘟的情况。以上简略报导,均认为在我省农村未引起大规模流行,但近几年来,我省除在一些收购仓库发生外,在农村亦引起大规模流行,据初步的了解,我省汕头地区、惠阳地区、佛山地区、肇庆地区、韶关地区、湛江地区及广州市郊等地都不同程度地发生鹅感染鸭瘟现象,引起大批的种鹅和肉鹅死亡。因而在生产上和经济上受到了较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5.
鸭瘟本是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鹅也会感染发病,鹅的鸭瘟病以流泪、头颈肿大、泄殖腔溃烂为主要特征. (一)病原的特征 该病由鸭瘟病毒感染引起,存在于病鸭(鹅)的各个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中.鸭瘟病毒不耐热,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常用的消毒药抵抗力不大.  相似文献   

6.
鸭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密切接触的情况下,鹅也会感染发病,鹅的鸭瘟病以流泪、头颈肿大、泄殖腔溃烂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鸭瘟病毒病,简称鸭瘟,又名大头瘟或鸭病毒性肠炎。是鸭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瘟的致病力强,鹅与病鸭密切接触也会感染致病。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一但鹅群感染发病后,能迅速传播,引起大批死亡。本病是养鹅地区一种重要的病毒性传染病,要做好鹅群鸭瘟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 过去鹅感染鸭瘟病的严重性,未能引起人们注意,认为虽有鹅自然感染鸭瘟现象,但一般只是个别现象,不形成大面积流行。目前我省各地鹅感染鸭瘟病陆续发生,危害性也大。进行免疫注射,能收到良好效果。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皖西白鹅的鸭瘟病毒感染金光明(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鹅的鸭瘟病为一种地方性流行性传染病,由鸭瘟病毒引起,尤以雏鹅患病严量,可引起大批鹅发病和死亡。最近皖西某地白鹅发生了鸭瘟病毒感染,现报告如下。发病情况风阳县某养殖户,饲养]80只皖西白鹅,包括育肥鹅...  相似文献   

10.
鹅的鸭瘟病即鹅感染鸭瘟,病原体为鸭瘟病毒,小辽宁尤为敏感。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80%-90%的急性传染病。现将鹅患鸭瘟病具体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1流行特点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夏和秋季最为严重,传播快,流行广,发病率达95%,小鹅死亡率70%-80%以上。60日龄以上大鹅也可发病,特别是产蛋母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80%-90%。此外,在低湿、水网地带及河川下游饲养放牧的鹅群,最容易流行本病。近年业,此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至死亡通常为2-7天。 2临床症状 病鹅初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1.
鹅的鸭瘟病即鹅感染鸭瘟,病原体为鸭瘟病毒,小鹅尤为敏感。这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80%~90%的急性传染病。现将鹅患鸭瘟病具体防治方法简述如下。1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春夏和秋季最为严重,传播快,流行广,发病率达95%,小鹅死亡率70%~80%以上。60日龄以上大鹅也可发病,特别是产蛋母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80%~90%。此外,在低湿、水网地带及河川下游饲养放牧的鹅群,最容易流行本病。近年来,此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至死亡通常为2~7天。2临床症状病鹅初期精神不振,体温升高,羽毛松乱,食欲下降或不食,…  相似文献   

12.
鹅的鸭瘟病又称鹅病毒性溃疡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感染鹅的一种传染性疫病,其病原是疱诊病毒的一种。该病特征性症状为体温升高、两腿麻痹、下痢、流泪和部分病鹅头颈肿大。鹅的鸭瘟病,主要在小鹅群中传播,具有传染快,死广率高的特征。发病至死亡过程一般为2~7d左右。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3.
鸭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青草茂盛的季节.发病日龄最早者为8日龄,青年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者居多.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死亡,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较高.成年鹅发病率低,一般极少死亡.  相似文献   

14.
鸭瘟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鹅在同病鸭密切接触的情况下可感染鸭瘟病毒,导致发病。 (一)流行特点 该病多发于青草茂盛的季节。发病日龄最早者为8日龄,青年鹅也可发病,但以40日龄左右者居多。雏鹅发病多为急性死亡,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鹅感染鸭瘟     
<正> 一、发病情况: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七日,我县某农场从群众中收购鸭子500羽,当即注射鸭瘟、禽霍乱菌苗后,被隔离于鹅群不远的水域,由于隔离条件差,造成鹅、鸭出现过互串。事隔三天,鸭子出现鸭瘟病,立即转移。但由于水的污染,鹅于十月十五日亦感染发病,呈地方性流行,结果300羽鹅,在半个月内死亡268羽。  相似文献   

16.
鹅瘟(暂定)又名鹅的鸭瘟病,是由鸭瘟疱疹病毒适应鹅体后在鹅群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在病鹅群中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若处理不及时、往往造成地方性流行、障碍养鹅业的发展。1975年来美国,丹麦、匈牙利等国均有此病发生,匈牙利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对此病研究后指出,用鸭瘟疫苗免疫鹅能完全抵抗鸭瘟强毒的攻击,但用鹅体鸭瘟强毒攻击只有部分保护或完全没有保护,但用鸭瘟  相似文献   

17.
叶健强 《动物保健》2008,(10):14-16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的新型病毒,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其误诊为小鹅瘟。  相似文献   

18.
导读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New gosling type viral enteritis virus,NGVEV)是继发现小鹅瘟(GPV)和鸭瘟病毒(DPV)能够引起雏鹅感染发病后1-3,于1993年由四川农业大学程安春在四川省内首次发现且于1998年首次报道,其是一种能引起30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发病的病毒,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病例)和病理变化(后期死亡雏鹅病变及其组织学变化)与小鹅瘟极相似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能感染鸭、鹅、天鹅、雁等水禽的一种急性、高死亡率的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鸭均可感染,但成年鸭发病及死亡率较高,往往对养鸭业造成严重危害。中方县及周边县市过去偶而发生鸭瘟,但近几年来,随着养鹅业逐渐发展,养鹅数量不断增多,鹅感染鸭瘟时有发生。2004年3月底。中方县某养鹅场发生一起鹅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头颈肿大、拉绿白稀粪、发病率、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20.
鹅的鸭瘟病原分离鉴定及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DVE),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鸭、鹅和病鸭密切接触也能感染发病(鹅的鸭瘟),在有些地区可引起流行,并在雏鹅表现较高的死亡率。鹅的鸭瘟与小鹅瘟在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误治,给养鹅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