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2.
引入微孔增氧设施,采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搭养鲢、鳙的养殖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水花到商品鱼成活率60%~70%,放养全雄水花的池塘黄颡鱼平均规格75g/尾以上,放养雌雄混合的池塘平均规格50g/尾以上,667m2起捕黄颡鱼1000kg左右。搭养的鲢、鳙平均规格500g/尾左右,667m2起捕鲢、鳙150kg左右。  相似文献   

3.
瓦氏黄颡鱼相比普通黄颡鱼具有生长速度更快、个体更大、市场售价更高,环境适应性更强的特性。在两口面积共计42×667m2的仿野生养殖中华鳖池塘进行了以瓦氏黄颡鱼为主养对象的鱼鳖混养综合养殖试验,历时近3年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瓦氏黄颡鱼产量为590.4kg/667m2、中华鳖产量为246.8kg/667m2,饲料系数为1.7,年均产值832825元,每667m2利润9030元,投入产出比为1:1.83。  相似文献   

4.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嘎鱼,为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鲤鱼池塘中套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池塘资源,在不用增加饵料成本和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hm2可增加黄颡鱼产量150~300 kg,每hm2增效益几千元以上,是提高淡水养殖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现将鲤鱼成鱼池塘中套养黄颡鱼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2011年福建省建宁县科技示范户罗清园在池塘面积30×667m2,主养黄颡鱼,套养河螺获得高产高效共收获黄颡鱼7 800 kg,家鱼9 750 kg,河螺2 100 kg,总产值37.23万元,总利润19.21万元,每667m2效益6 403元,现将该户养殖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0.3hm2的池塘内设置规格为2m×2m×1m的网箱4口,按不同密度投放黄颡鱼鱼种,投喂自制的配合饲料.经过245d的饲养,共起捕黄颡鱼1494.5 kg,其中单箱最高产量为413 kg,单箱最高利润达到1559元,投入产出比为1:2.08.试验结果表明,小体积网箱饲养黄颡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800尾/m3.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是我国淡水水域常见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常年价格在20~40元/kg.由于市场黄颡鱼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黄颡鱼的试验,产量达到184 kg/667 m2(亩),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袁合侠 《水产养殖》2009,30(3):32-33
江黄颡鱼是黄颡鱼属中个体最大的种类,通常个体在250g左右,最大个体达1kg以上。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少骨刺,历来属优质高档河鲜,深受消费者欢迎,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笔者总结多年养殖经验,选择面积2×667m^2-5×667m^2,水深1.2—1.8m的养殖池塘,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按“四定”和“四看”原则科学投喂,坚持健康养殖,平均产量达到350kg/667m^2。  相似文献   

9.
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10450尾/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鲢、鳙和鲫的鱼种分别放养10000、200、200和50尾。经132d饲养,平均单产为691.9kg/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589.1kg,平均规格60.3g,成活率97.7%;鲢39.3kg,平均规格213.1g,成活率92.3%;鳙49.3kg,平均规格257.5g,成活率95.8%;鲫14.2kg,平均规格316.5g,成活率90.0%。平均每667m2池塘投喂颗粒饲料1400kg,平均饲料系数2.32(其中瓦氏黄颡鱼饲料系数为2.38)。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 2000年,笔者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池塘了主养黄颡鱼试验,养殖面积 1.1公顷,收获黄颡鱼 2 822千克,花白鲢鱼种 1 860千克,折合每 667米 2产黄颡鱼 176.4千克,花白鲢鱼种 116.3千克,每 667米 2产值 3 630元,获利 1 180元,与主养四大家鱼比,每 667米 2增收 300~ 400元,现将有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养殖池塘的选择 黄颡鱼养殖对池塘要求不高,一般用于养殖成鱼的池塘均可养殖黄颡鱼,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量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面积 0.2~ 0.33公顷,最大不超过 0.67公顷,黄颡鱼喜…  相似文献   

11.
侯勤成 《水产养殖》2010,31(7):20-20
<正>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温水性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一般在3×667 m~3~5×667 m~2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池塘生态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在黄颡鱼主推区都昌县矶山湖水产场进行了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平均成活率94.5%,平均每667m2产量624kg,平均每667m2利润0.37万元。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末,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关于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和试验,随着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黄颡鱼的池塘主养也得以普遍展开。根据我们及养殖户近年来的养殖经验,池塘主养黄颡鱼每亩产量可达350kg以上,亩利润能达到6000~10000元,是目前淡水鱼品种中经济效益较好的品种之一,且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养殖前景广阔,现将黄颡鱼池塘主养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塘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底平坦、不宜使用淤泥过厚的老化池塘;池塘面积3~5亩,最大不超10亩;水深1.5~2m,进排水方便。2、设备条件由于高密度主养,因…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比较分析了2种黄颡鱼高产无公害养殖模式下所取得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显示,每hm2投放4~5cm黄颡鱼种苗82 500尾,采用主养黄颡鱼、套养主要大宗淡水鱼类(草鱼、鳙鱼、鲢鱼和鲫鱼)的混养池塘生产的总商品鱼每hm2的产量比单养池高出26.1%,其中每hm2比单养池多产出大宗淡水鱼3 105kg,而两种模式中每hm2黄颡鱼产量相当,均在7 500kg/hm2以上;在养殖效益方面,单养池的平均利润为71 550元/hm2,混养池的平均利润为91 770元/hm2,混养池比单养池平均高出20 220元/hm2。因此,主养黄颡鱼、套养主要大宗淡水鱼类(草鱼、鳙鱼、鲢鱼和鲫鱼)的混养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在其他水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的情况下,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我县的实际情况及外地的生产经验,对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主养鱼产量指标在150千克/亩以上时,须配备增氧机和水泵等机械设备。养殖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大小均可,面积一般在3~5亩或10亩以下。…  相似文献   

16.
蒋艾青 《内陆水产》2000,25(9):28-28
黄颡鱼因个体小、生长慢、苗种繁殖较难而很少进行人工养殖。目前仅湖南、湖北、辽宁等地进行了黄颡鱼的人工繁殖和池塘养殖,成功的不多。但黄颡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价达 30元 /kg以上。为了探索黄颡鱼的养殖方法,笔者于 1999年在成鱼塘设置网箱进行了黄颡鱼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网箱结构与设置 网箱为 3× 4聚乙烯线,网目 2 cm,规格 4 m× 6 m× 3 m,为固定敞口式 ,设置在面积 0.33 hm2的成鱼池内,网箱离岸 30 cm,距进水口 40 cm,鱼池水深 2.5 m,水源充足,水质好…  相似文献   

17.
在2口面积共计4.7×667m2的试验塘开展了黄颡鱼冬片鱼种健康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放养2~3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25000尾,收获黄颡鱼冬片鱼种564.9kg,平均体重23.3g、平均体长11.9cm,成活率95.9%,每667m2平均利润1837.5元,投入产出比为1:1.74。  相似文献   

18.
常规鱼主养与特种水产品种混养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扬州市邗江区江天渔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常规鱼主养与特种水产品种混养高效养殖试验,试验面积100×667m^2,养殖周期1年,每667m^2产量1025.4kg,其中常规鱼1013kg,黄颡鱼、翘嘴红鲌、花等特种水产品12.4kg,667m2均纯利润2726元。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淮安市楚州区实施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667 m21产300 kg小龙虾模式化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紧紧围绕"提高小龙虾规格、品质,增加养殖产量、效益"目标,转化吸收传统小龙虾养殖技术,在种苗控制、水环境调控、池塘增氧、生态防病、起捕上市等环节进行技术优化和改进,进行小龙虾模式化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初总结出了相对成熟的小龙虾池塘模式化养殖技术,一般产小龙虾300~400 kg/667 m2,小龙虾平均规格达35 g/只以上,667 m2效益在4 000元以上.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进行澳洲淡水龙虾池塘养殖试验,养殖面积5336 m2,日常投喂以粗蛋白为46%的南美白对虾配合饲料为主,偶尔搭配南瓜、玉米等蔬菜,每日投喂2次.经过6个月的养殖,分批捕捞销售.试验结果:澳洲淡水龙虾平均产量为235 kg/667 m2,平均销售规格为80 g,成活率76.4%,饲料系数1.06,净利润为1.13万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