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胡桃楸雌雄花芽生理分化过程中各种物质代谢变化规律与花芽分化的关系,以雌先型和雄先型胡桃楸花芽为试材,通过对胡桃楸的物候期的观察和对花芽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的测定,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雌先型雌花芽、雄先型雌花芽、雄先型雄花芽、雌先型雄花芽的生理分化期分别是3月中下旬~4月下旬、3月末~4月中下旬、4月初~5月初、4月初~5月初,其花期相差10~15d,两种交配类型有2~5d花期相遇的时间完成相互授粉。胡桃楸雌雄花芽在生理分化期芽内物质代谢变化相似,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SOD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生理分化过程中出现低谷,POD活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不同类型胡桃楸:雌先型胡桃楸雌雄花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高于雄先型;雌先型胡桃楸雌雄花芽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需求高于雄先型胡桃楸。两种类型的胡桃楸雌雄花芽在SOD活性方面无明显相关性,雌先型雌花芽POD活性高于雄先型雌花芽,两种类型雄花芽中的POD活性相差不多,POD活性与雌花分化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连续多年观察青钱柳开花,分析了温度、光照、降水、树高、胸径和花龄对青钱柳幼树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的雌、雄花出现时间与花前积温有关,雄花始终比雌花早出现5-7 d,雌、雄花期能相遇;青钱柳幼树有雌花株、雄花株、雌雄花同株多种花性别类型,其中雌花株出现的概率与前一年的降水量和开花前6个月的光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花性别类型个体与温度、光照和降水关系暂不明显;不同花性别类型植株胸径和树高均值大小为:两性花株>雌雄花同株>雌花株>雄花株>未开花株;青钱柳幼树花性别转变现象普遍,大部分青钱柳首次只开雌花,第2、3年开花时变成雌雄花同株类型,雄花株比例随花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雌雄花同株比例增大;青钱柳开花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开花现象。  相似文献   

3.
山葡萄孢粉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1993年、对山葡萄(雌、雄两性花)三种花型(2n=38)的4个、个株系、二倍体品种贝达和4倍体品种乍娜的花粉进行Ⅰ-ⅠK染色、10%蔗糖水溶液和5%琼脂培养基培养以及花粉粒形态电镜扫描等五种方法研究表明:雌能花山葡萄花粉呈空瘪状、无孔沟和萌发孔、液体和固体培养均不发芽、属于败育花粉、花粉空瘪状是区分雌能花与两性花、雄花类型的主要依据,雄花和两性花之间难以区分、从(雄)与(两性花)花粉大  相似文献   

4.
粉团蔷薇和多花蔷薇花粉萌发及花粉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野蔷薇花粉的形态、生理特征和花粉特性,寻求较适合野蔷薇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以及合理利用这些种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多花蔷薇和粉团蔷薇的花粉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的贮藏方法对其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多花蔷薇花粉的适宜培养基为3%蔗糖+0.01%硼酸,其萌发率达87.80%;粉团蔷薇花粉的适宜培养基为3%蔗糖+0.1%硼酸,其萌发率可达83.51%.②这两种花粉在室温下(20~25℃)干燥器内贮藏到第3天时,平均生活力降为43.25%;冰箱内(3~4℃)贮藏花粉第6~7天时,花粉平均生活力降为48.02%.  相似文献   

5.
北碚榕(Ficus beipeiensis S.S Chang)雌雄异株,仅分布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附近的石灰岩壁上,目前调查仅发现5株野生植株.本文主要采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生态学方法对北碚榕及其近缘种(大果榕、苹果榕)的形态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雌雄植株在形态结构上差异显著,雄株:叶呈卵圆形,纸质,平均直径约为3.90 cm ,圆盘形;雌株:叶呈长椭圆形,硬纸质,平均直径约为1.51 cm ,梨形;在叶的形态结构上北碚榕雄株类似于大果榕;雌株叶形与两种榕树不相同.雄株花序形态结构上,近似于两者而雌株花序与其相比差异较大.②雌花只存在于雌性隐头花序内,在雌花期时发育成熟,雌花花柱呈棒状,子房球形;雄花序内有瘿花和雄花,瘿花于间花期成熟,雄花于雄花期发育成熟;瘿花花柱呈喇叭状,子房倒卵形;雄花具雄蕊2枚,分布在苞片周围,并不散生在花序内;三种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传粉小蜂的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北碚榕(FicusbeipeiensisS.SChang)雌雄异株,仅分布在重庆市北碚区北温泉附近的石灰岩壁上,目前调查 仅发现5株野生植株.本文主要采用形态学、解剖学及生态学方法对北碚榕及其近缘种(大果榕、苹果榕)的形态特 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 雌雄植株在形态结构上差异显著,雄株:叶呈卵圆形,纸质,平均直径约为 3.90cm,圆盘形;雌株:叶呈长椭圆形,硬纸质,平均直径约为1.51cm,梨形;在叶的形态结构上北碚榕雄株类 似于大果榕;雌株叶形与两种榕树不相同.雄株花序形态结构上,近似于两者而雌株花序与其相比差异较大.② 雌 花只存在于雌性隐头花序内,在雌花期时发育成熟,雌花花柱呈棒状,子房球形;雄花序内有瘿花和雄花,瘿花于 间花期成熟,雄花于雄花期发育成熟;瘿花花柱呈喇叭状,子房倒卵形;雄花具雄蕊2枚,分布在苞片周围,并不 散生在花序内;三种花的形态结构特点与传粉小蜂的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荔枝树的人工授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是同株同穗雌雄异花的果树 ,但雌雄花往往不是同时开放 ,一般是雄花先开雌花后开 ,也有先开雌花后开雄花的现象。在同一植株同一花穗或不同花穗雌雄花同时开放 ,虽然同开的时间不长 ,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在风和日丽好天气的条件下 ,花粉可以通过蜜蜂、昆虫或自然风传播 ,达到授粉受精的目的。但荔枝花期往往会遇上阴雨天气 ,雄花的花粉囊不能裂开 ,花粉无法撒出来 ,雌花得不到花粉 ,自然无法授粉受精 ,造成花而不实。众所周知 ,除了极少数单性结实的品种 ,如海南的无核荔、高州的禾虾串外 ,绝大多数的品种 ,没有通过授粉受精 ,子房是不…  相似文献   

8.
孙希 《农村科技》2004,(11):37-37
菠菜植株的性型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绝对雄株,只开雄花。二是营养雄株,只开雄花,与绝对雄株比较,基生叶较大,抽苔较迟。三是雌株,仅开雌花,抽苔较雄株迟。四是雌雄同株,同一植株开雌花和雄花,或开“两性花”,花期与雌雄株相接近。当发现留种田内有部分植株开始抽苔时,即应将绝对雄株和抽苔早的雌株,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期对黄瓜性型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和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为试验材料,设5个播种期,每次间隔15~16d。调查黄瓜主茎前20节内雌雄花数量及雌雄花比例。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强雌系黄瓜品种D0422的影响较大,雌花数量与雌雄花比例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先上升再下降,雄花数量很少,在5个播种期中以4月5日雌花数量最多,雌雄花比例也最大。播种期对弱雌系黄瓜品种东农803的影响不大,并且此品种以雄花为主,雌花只占很少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了红阳和武植3号猕猴桃种子实生苗高位嫁接后性别比例和花器官分化情况,结果表明:红阳与武植3号猕猴桃实生苗接穗性别完全分化确定后,其雌雄性别比例均接近1∶1。红阳实生苗的整个花期在3月中旬至3月底,从始花期至终花期为17 d左右,武植3号猕猴桃的始花期至终花期在4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花期时间长达25 d。总的来看,2个品种猕猴桃的实生苗接穗雄花花期总体上比雌花花期稍早,但2个品种猕猴桃亲代和F1代花器官性状遗传较为稳定。红阳的雌花花瓣数略高于雄花,但没有显著差异,雄花的雄蕊数个体差异较大;而武植3号的雌雄之间花瓣数并无差异,且雄花的雄蕊数个体差异较小。红阳花粉萌发率要低于武植3号,且红阳不同花朵个体间的花粉萌发率的差异略大于武植3号。  相似文献   

11.
核桃花芽生理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化时间段的确定、分化时期内源物质的含量及变化、分化时期外源物质的调控等方面,对有关核桃花芽生理分化研究进行了归纳.①在生理分化期上,雌花芽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雄花芽结束时间在3月下旬;雌花芽生理分化雌先型早于雄先型,雄花芽生理分化雄先型早于雌先型.②分别总结了雌花芽和雄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内源多胺、内源激素、内源营养物质(淀粉、蛋白、糖)的含量及变化趋势,以及POD对核桃雌雄花芽分化的推动作用.③在外源物质调控花芽生理分化上,雌花芽分化期合理喷施外源多胺、生长抑制剂(B9、CCC、PP333)能显著促进雌花分化,雄花芽生理分化期合理期喷施整型素能显著减少雄花芽分化量.  相似文献   

12.
板栗属同株异花树种,雄花花量是雌花花量的1200~2000倍。雄花先开放,比雌花提早8~10天,花期较长,能持续17~18天,花粉量大。因此,在保证授粉前提下,适时疏除大量雄花,以减少雄花消耗的养分,可提高花质和坐果率。现介绍板栗去雄简易技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沙棘花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中国沙棘雌、雄花的表面形态结构,探讨其与功能的联系,旨在为中国沙棘授粉、育种、栽培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沙棘雌雄花的苞片、花萼、雄蕊、雌蕊及花粉表面形态进行观察。[结果]雄、雌沙棘花苞片背面表皮毛由盾毛(p)、星盾毛(s-p)组成,其大小层数与苞片位置有关。苞片腹面:雄花为单层游离度高的星盾毛,雌花则为2~3层星盾毛。花萼背面:雄花为单层稀疏盾毛,尖端为2~3层弯向花蕊的盾毛;雌花则为单层稀疏缠绕的星盾毛。花萼腹面:雄花光滑无表皮毛,雌花则具单层星盾毛和星毛(s)。雄蕊表面为不规则的条纹状纹理。花柱表面为不规则圆斑状纹理,子房由2~3层盾毛包被。花粉结构为典型的三沟孔花粉。[结论]中国沙棘花表皮的种类和分布具有多样性,在抵御严寒、保护花芽安全越冬以及保护生殖器官安全发育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猕猴桃高效人工授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猕猴桃栽培品种绝大多数为雌、雄异株,雌花没有雄花花粉授粉、授精就不会结果。授粉、授精良好时,雌花95%以上会结果,且果实生长快、果型大、产量高、品质优。授粉、授精不良的果实,果型小、品质差或中途会脱落。自然情况下,猕猴桃主要靠昆虫授粉,靠风辅助授粉。人工栽培的猕猴桃园,遇到雌雄株配比不当、花期不遇、雄花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毛花猕猴桃花形态及开花动态等繁育系统相关特征进行研究,同时与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进行杂交授粉,比较杂交果实单果重量、果形指数、糖度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毛花猕猴桃雄花花期略晚于雌花,单花花期6~8 d,种群花期10~12 d;雌花显著大于雄花,雌花开度(47.77±3.14) mm,雄花开度(33.25±1.82) mm;雄花雄蕊显著多于雌花,为雌花的1.67倍;雌花的胚珠数(1 573±118)枚,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以毛花猕猴桃雌株为母本,与美味猕猴桃和中华猕猴桃杂交授粉后单果重量大于对照组,并且单果重量、果实的糖度、种子数等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以毛花猕猴桃雄株为父本,与中华猕猴桃雌株杂交授粉结实率较高,与美味猕猴桃则不能结实。因此,用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花粉对毛花猕猴桃进行授粉能显著提高的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6.
大乌圆龙眼开花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单穗、单株和植株群体3个方面调查分析大乌圆龙眼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大乌圆龙眼雌雄花交替开放的顺序是雄-雌-雄,植株群体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和单株长;雌花在开花后5~14d为落花高峰期,雄花在开花后8~18d、19~26d分别出现两个落花高峰。因此,生产上大乌圆龙眼园种植株数要在10株以上,以增加雌雄花花期相遇天数,促进授粉受精,实现丰产。  相似文献   

17.
新疆落叶松种子园1976年嫁接配置的34个无性系,多数嫁接后6—7年开花,少数嫁接后3年即开花。其花芽于头年7月上旬形成,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形态分化,5月上旬进入初花期,5月中旬为盛花期,6月上旬幼果形成。多数无性系进入开花年龄有先雌现象。单株树冠上部花芽较下部花芽、阳面花芽较阴面花芽早开花;上部多为雌花而下部多为雄花,但雌花可授期长于雄花散粉期。少量开花的树雌花多于雄花,大量开花的树则相反。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雄花散粉期差异显著,雌花可授期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34个无性系中有7个花期较早,为早花类型,其余为晚花类型,但各年花期早晚和长短受4月份的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多数无性系雌花可授期与雄花散粉期重叠良好。  相似文献   

18.
1人工授粉 猕猴桃栽培品种绝大多数为雌、雄异株,雌花没有雄花花粉授粉受精就不会结果。授粉受精良好时,雌花95%以上会结果,且果实生长快、果个大、产量高、品质优。授粉受精不良的果实,果个小、品质差或中途会脱落。自然情况下,猕猴桃主要靠昆虫授粉,风辅助授粉。人工栽培园,遇到雌、雄株配比不当、花期不遇、雄花量不足、花期阴雨低温和由于特殊原因没栽雄株等,就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生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生殖特性。[方法]以“绿早”、“绿岭”、“香玲”、“辽1”和“辽3”5个早实核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开花物候期、孤雌生殖能力和花粉形状与大小等生殖特性。[结果]雄先型品种“绿岭”、“香玲”、“辽3”和“辽1”雄花花期(自雄花散粉初期至散粉末期)分别为14、16、11和12d,一般为12—16d,雌花花期(雌花开放初期至未花期)分别为9、9、11和8d,一般为8—11d;雌先型品种“绿旱”雄花花期一般为15~17d左右,雌花花期为10~12d。在所测定的不同早实核桃品种中“绿岭”的孤雌生殖率最高,为42.10%,“绿早”的孤雌生殖率最低,仅为11.64%;“绿早”和“辽3”的花粉生活力均在93.00%以上,“香玲”的花粉生活力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有生命力的花粉仅占62.72%。[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旱实核桃的生殖特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NSTANS 1(SOC1)在拟南芥中被证实为调节花芽发育的关键因子。胡桃楸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果材兼用树种,其雌雄异型异熟的开花特性未知。为探索SOC1基因在胡桃楸雌雄异型花芽发育过程的调控作用及促进早花的分子机制,利用胡桃楸花芽转录组数据获取SOC1基因CDS序列,通过PCR扩增技术克隆出SOC1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同时,利用qRT-PCR方法对SOC1基因在胡桃楸不同器官组织以及雌雄先型雌雄花芽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胡桃楸成花相关JmSOC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705 bp,编码23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JmSOC1蛋白分子量为21 569.04 Da;理论等电点(pI)值为8.3。qRT-PCR定量表达分析显示,JmSOC1基因在雌雄花蕾、果实、叶和茎中均有表达,但在雌雄花芽中表达量较高,且在雌花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生理分化期时的雌雄花芽表达量趋于平稳,而到形态分化期时雌雄花芽表达量呈递增趋势,且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分化期。因此,推测JmSOC1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