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色棉棕絮1号及其选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棕絮1号纤维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虫、早熟、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该品系促成了中国第一批有色棉纺织品问世,并使九采罗彩色棉系列纺织品进入了规模化开发阶段,这在世界彩色棉改良中是一大突破.本文还分析了有色棉棕絮1号培育成功的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地理远缘、亲缘远缘亲本的杂交,南繁北育,单株系谱选择等育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有色棉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个棕色纤维和4个绿色纤维的有色棉品种与5个常规白色棉配制11个杂交组合,研究有色棉的遗传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陆地棉有色纤维性状受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有色棉的绒长、衣分、铃重性状的遗传趋向亲本.色泽纤维颜色越深,越趋向有色棉亲本,反之,纤维颜色越浅,越趋向普通白色棉亲本.  相似文献   

3.
答读者问     
我想将棉花与向日葵、蓖麻进行嫁接来培育有色棉花。这有意义吗?怎样做?(广西柳城东泉初中杨振慈) 我国历史上曾有絮色棕黄的紫絮中棉在大面积生产上运用。现在还有棕絮、绿絮、黄絮等有色棉花作为品种资源保存在  相似文献   

4.
天然有色棉新品种--湘彩棉2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湘彩棉 2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湖南省第一个天然有色棉新品种 ,纤维为棕色。该品种是以 1 994年从中棉所引进并经过纯合后的棕色棉选系为母本 ,1 996年用高产、优质的白色棉选系 48- 3作父本杂交 ,其杂交后代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筛选 ,于 1 999年选育出了丰产性好、品质优的棕色棉品系棕 2 8- 32。棕 2 8- 32连续 3年试种 ,都表现了高产、优质的特点 ,2 0 0 2年 3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命名。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 2 8天左右 ,中熟偏早。植株塔型 ,株型紧凑 ,高大 ,叶色较深 ,叶片中等 ,通风透气性好 ,耐肥性强 …  相似文献   

5.
自从纤维品质优良的白色棉选育成功和现代纺织、印染业的发展,有色棉被逐渐淘汰。但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恶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追求回归大自然愿望的日益强烈,培育品质优良的有色棉进行栽培便成为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中一场新的技术革命。1有色棉杂交育种长期...  相似文献   

6.
应用计算机辅助识别进行棉花色彩度的数字化分析,研究了棕色棉与白色棉杂种二代群体中纤维色泽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纤维色泽RGB比值的增大,纤堆品质中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均呈现极显著的下降,白色棉纤维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相关不王著,有色棉除比强度相关不显著外,纤维长度、整齐度、伸长率、马克隆值均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说明有色棉品质的下降主要是棉纤维中色素沉积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天然彩色棉新品种新彩棉5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彩棉5号(原名棕204-1)是由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新陆早7号为母本,棕9802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其后代选择和南繁加代以及多次自交纯合而育成,表现早熟、优质、抗枯黄萎病、絮色棕色透红的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新疆自治区天然彩色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04年3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27天,株高61cm,主茎粗壮,II型果枝。第一果枝着生节位4.5,平均果枝数为10.1个,叶片中等大小,平展,深绿色,叶缺一般,发叶量适中,铃中等,长卵圆形,絮色棕而透红。铃重4.6g,子…  相似文献   

8.
天然彩色棉新品种TC-03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共同培育而成。1999年以新疆天彩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彩棉2号(棕)为母本,以优质高产的普通白色棉冀合71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早熟棉花区试二组(特色棉组)试验,达到了对特色棉的产量要求,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棉区生产示范试验,通过了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田间验收,2005年3月15日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准予在适宜地区推广。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3~131天,与白色棉对照晋棉31…  相似文献   

9.
新彩棉25号是由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棕色棉品种“新彩棉2号”为母本,选用早熟优质白色棉品种“新陆中18号”为父本进行田间杂交,后经多次南繁北育,并对其后代分离群体定向选择与自交纯合,选育而成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的棕色棉品系“棕1194”.  相似文献   

10.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祥 《中国棉花》2004,31(1):10-11
通过彩色棉与海岛棉杂交 ,对其 8个组合 F1的生长表现、F2 分离情况及高代单株材料的选择 ,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彩色棉与海鸟棉的杂交亲和性不强 ,8个组合的平均成铃率仅为1 5 % ;F1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且以海岛棉为母本 ,彩色棉为父本得到的组合 ,F1优势更强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 F2 有色絮和白色絮的分离比例为 3∶ 1 ,通过回交 ,出现了大部分株型和絮色类似彩色棉 ,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较原有彩色棉品系有很大提高的彩色棉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11.
1选育过程 新彩棉24号(原名博彩16号)是新疆兵团第五师农科所以本所自育的棕色棉品系“棕97—2”为母本,以白色陆地棉品系“系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结合南繁加代,对纤维品质、产量性状等进行定向选育,2008年选出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系“博彩16号”参加本单位彩色棉新品系比较试验,产量、品质、抗逆抗病等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2.
有色棉茎尖培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棕 98 0 1和绿 990 4两个有色棉品种茎尖进行诱导培养 ,结果表明以 5天苗龄的无菌苗进行茎尖培养为宜 ,棕 980 1的茎尖在附加 KT0 .5 +IAA0 .1的 MS培养基存活率高 ,幼苗长势好 ,绿990 4的茎尖在附加 KT0 .5 +IAA0 .5的 MS培养基存活率高 ,幼苗长势好。茎尖培养在各有色棉品种间不存在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新彩棉15号(原代号棕325)是新疆农一师农科所和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以引进的河北丰产、抗病品种9119为母本,以棕絮1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南繁北育及多年连续定向选育而成。2003年建立株行,2004—2005年进行品比试验和室内考种鉴定。  相似文献   

14.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陆海三系杂交选育出的彩色棉杂交组合 ,同时具有彩色棉的絮色基因和海岛棉的纤维品质性状。可有效地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使棉纱的档次和品质得以提高。对所配制杂交彩色棉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试验和观察 ,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望对今后彩色杂交棉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所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 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 ,用本所回交转育的1 3个彩色棉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3个海岛棉恢复系为父本 ,进行杂交 ,收获 35个杂种 F1 ,2 0 0 3年对杂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和数据分析。以其中的 1 …  相似文献   

15.
1选育经过。蜀棉 3号 (原代号 60 61 7)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短果枝 ( 式 )棉花新品种。该品种由于果枝短、株型紧凑 ,适宜高密度纯作及棉田间套种植。本品种系从 (洞庭一号×苏42 1 9)的杂交后代选育而成 ,其中苏 42 1 9系江苏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采用野生异常棉与陆地棉抗病品种多次杂交、回交选育而成。 1 991年配制杂交组合洞庭一号×苏 42 1 9,1 992年种植 F1。从 F2 起苗床人工连续接种枯萎病菌进行抗病性筛选 ,并进行单株选择。1 996年编号为 60 61 7的株行短果枝性状基本稳定 ,通过不断选择培育 ,育成了短果枝棉新…  相似文献   

16.
以早熟的苏联棕棉为母本,高产抗逆性强的晋棉25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山西省南部中熟彩色棉新品种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生长势较强,植株筒形,铃较大,吐絮畅,较白色棉烂铃少,纤维棕色,较深,子皮棉均色调柔和美观。生育期126天,结铃性强,单株成铃17.9个,铃重5.2 g,衣分33.9%~37.0%;出苗快,出苗齐,对棉铃虫棉蚜都有一定的耐性。2产量表现2003年区域试验中,平均每公顷子棉产量3064.5 kg,皮棉939.0 kg,为对照晋棉31号的84.3%,2004年生产试验,平…  相似文献   

17.
新彩棉23号(原品系名为石彩10)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2001年以自育早熟、丰产、抗病的深棕絮色品系01-5-46为母本,外引中长绒抗病(白棉)品系03Y-1选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9-2010年正式参加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自治  相似文献   

18.
新彩棉10号(原代号石彩3)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99年以抗病、早熟、丰产、优质的中棉所品系中394为母本,外引深棕絮材料黄绒棉为父本进行杂交,经病圃强化选择、定向培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彩棉区试。2005年进行生产示范。2006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彩棉10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陆地棉早熟类型。植株塔形,株形较松散,Ⅰ-Ⅱ型果枝。茎秆粗壮,浅紫色。真叶为普通叶形,五裂片,裂口稍深,叶片中等大小,厚实,叶色深绿,棉铃呈卵圆形,棉铃腺体较多,铃嘴呈尖直。絮棕色。铃重4.1g,衣分34.1%,子…  相似文献   

19.
绿色棉新品种--陇绿棉2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选育经过陇绿棉2号是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棉花课题组选育出的绿色棉新品种。1996年以绿色棉新品系UG-05-1为母本,以高产、抗病、优质、早熟的白色棉优良品系88-01为父本,经杂交、回交,其后代通过南繁加代和连续选择,1999年选出性状稳定的株系,2000-2002年进行新品系鉴定、品比、区试及生产试验。2003年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陇绿棉2号。2特征特性2.1生育特性及抗病性。生育期126天,株高60 cm左右,株型紧凑,I式果枝,结铃性强,铃卵圆形。其叶片中等大小,叶色呈深绿色。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2002年经甘肃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20.
彩色棉纤维色彩遗传特性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彩色棉作为一种环保产品,确实有很好的利用价值。但是,到目前为至,彩色棉的纤维品质还比不上白色棉。为了培育纤维品质优良的彩色棉,提高其利用价值,在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生物分子克隆技术研究中,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搞清彩色棉中控制纤维色彩表达的基因对数以及遗传方式等。1 试验方法选用来自美国南方有机农业公司及美国农业部棉花品种资源中心彩色棉品种G738(绿),B65(棕),Lc1(棕),Lg(绿)。白色棉品种来自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品种代号:8801,9001。应用常规杂交技术,其组合为:8801×G738,G738×8801,8801×Lg,B65×90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