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根法 《江苏蚕业》1991,(3):35-36,34
<正> 富安镇宝塔村蚕桑科技户王存根承包2.4亩桑园,1990年共饲养蚕种14.5张,生产蚕茧557.5公斤,平均张产茧38.45公斤,亩桑发种6张,亩产茧232.25公斤,全年蚕茧收入6355元,亩产值2647.95(见表)。几年来,王存根认真总结高产经验,不断采用新技术,连续三年亩产茧超200公斤。  相似文献   

2.
桑园养鸡提高亩桑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途径很多,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放养肉用鸡,也是提高亩桑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安吉县安城乡拢坝村蚕桑场原有桑园30亩,1984年起,由陈中木一人承包,全年产茧1016公斤,茧款4034元。1985年总产蚕茧1560公斤,比上年增长53.5%,总茧款6024元,比1984年增收49.3%,亩桑产值由1984年  相似文献   

3.
<正> 启东县大丰乡现有桑园1200多亩,1116个桑园承包户。1983年桑园实行家庭承包制后,狠抓了对蚕桑生产的投入,促进了蚕茧持续高产。1984年来,连续三年亩产茧超过100公斤,亩产茧值近500元。这个乡蚕茧持续高产,除了加强领导,不断完善蚕桑承包制以外,主要是在蚕桑生产中狠抓了以下三方面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亩桑产茧量是蚕桑生产效益的主要标志。为了进一步提高亩桑产茧量,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于1988~1990年期间组织实施了“亩桑产茧150公斤技术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课题。通过优化群体结构,增加着叶数量;改进施肥技术,促进桑叶生长:选栽桑树良种,提高产出效率;实行多次收获,提高全年产量;加强病虫防治,减少桑叶损失和提高养蚕水平,确保叶茧转化等六条技术途径,结合农村实际条件,制订并推广了六项具体技术措施,使153400亩桑园亩产茧达到170.75公斤,比1987年提高22.3%。制订了《亩桑产茧150公斤技术模式》,丰富和充实了蚕茧实用高产技术的内容,为进一步提高亩桑产茧提供了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合沟镇是徐州市蚕桑重点乡镇,现有桑园1.35万亩。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处在前所未有的困难情况下,亩桑产茧仍保持在100公斤以上。从1991年至1996年的6年中,由于重视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狠抓桑橙瘿蚊测报及综合防治工作,使桑园亩产叶量,桑叶质量和养蚕数量不断增加,蚕茧质量同步上升,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我们对桑橙瘿蚊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是:  相似文献   

6.
为了增加桑树的光合作用时间,提高桑、茧的产量和质量,进行了低干桑留芽夏伐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留芽夏伐的桑园可增产30%以上,养蚕产量和蚕茧质量高于常规夏伐的桑园。  相似文献   

7.
唐炜  王泽林 《四川蚕业》2011,39(4):37-39
<正>桑树剪伐一般可分为夏伐和春伐(冬季重修)两种形式;四川种茧育自有桑园多采用夏伐,丝茧育桑园多采用春伐。随着养蚕布局的不同,目前各蚕种场基本上是在自己的原蚕基地饲养原蚕,收茧制种。春伐桑树的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蚕桑生产,影响着蚕种质量。提高桑叶产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市蚕桑学会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到上虞县三汇乡进行技术考察,帮助蚕桑新区改进技术,提高蚕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蚕农致富.三汇乡地处上虞县海涂,北濒杭州湾,自然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现有桑园二百余亩,是70年代中期开发的商品茧基地.多年来,该地区桑树生产旺盛,春叶亩产一般在1000~1500公斤之间,突出的问题是养蚕单产、蚕茧质量和成本效益显著低于全县和全市水平.考察中,剖析了蚕桑专业户严水章一家承包的桑园、养蚕设备及其收益情况,认为  相似文献   

9.
<正> 宁阳县是山东省桑蚕基地县之一,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曾居全省第二位。但由于桑黄化型萎缩病急剧蔓延,桑园面积由1985年的16238亩,下降到1988年的8262亩,蚕茧产量由1050吨下降到620吨,1988年亩产茧仅有75公斤。近几年,采取综合防治和快速更新相结合的措施,桑黄化型萎缩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蚕桑生产出现了反降为升的势头。全县桑园面积1991年达到22000亩,产茧1100吨,成龄桑园平均亩产茧增加到15公斤。一、桑黄化型萎缩病的发生情况宁阳县自六十年代开始引进桑苗建园,主要品种是湖桑32。八十年代初期,在城南  相似文献   

10.
<正> 桑叶是养蚕的基础,桑叶产量决定饲养量和产茧量。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涌现出不少蚕桑生产高产典型。石泉县力建村钟桂琴3.7亩桑园,1987年平均亩产茧197公斤,顺风村刘启秀1.5亩桑园,亩产叶达到2730公斤就是其代表,但大面积生产仍停留在低水平状态,1985年石泉县21000亩桑园,平均亩产茧26公斤,1986年提高到31.5公斤。安康地区260000亩桑园,  相似文献   

11.
<正> 提高村级蚕桑生产水平,对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提高村级蚕桑生产水平的途径,淮阴市蚕桑站1991年在沭阳县十字乡沟西村进行了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蚕茧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沟西村有新老桑园420亩,1990年养蚕254张,亩产茧仅14.6公斤,亩产值仅141.6元,张产茧仅24.1公斤。1991年试点后,经一年努力,全年养蚕668张,亩产茧提高到60.5公斤,亩产值提高到628.2元,张产茧提高到38公斤。我们在试点工作时认为,沟西村干部素质较好,群众有栽桑养蚕积极性,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2.
季步康  吴雪海 《江苏蚕业》1993,(1):31-31,22
<正> 近几年来,我县桑园单位面积的产量很不平衡,有的桑园亩产叶2000—2500公斤,而有的低产桑园的亩产叶还停留在1000公斤左右的水平,少数桑园更低。1991年,全县推广中低产桑园改造技术,我们对密度低、稀的低产桑园,在提高施肥水平等措施配合下,采取桑园夏季压条技术,增加桑园密度,提高亩产叶量,取得一定成绩,现将两年来的实践,总结如下:一、桑树夏季压条的特点和增产效果桑树压条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夏伐时适当留下老条进行压条,对夏伐后减少伤流,迅速增加光合面积,减轻漏光损失是有效的增产措施,可进行桑园补缺、套改、密植等改造,省工省本,易被蚕农接受。桑树夏季压条单株生长情况调查见表1,桑园改造前后的群体结构与效益见表2。  相似文献   

13.
<正> 在深化改革、不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进程中,东台市富安镇充分发挥茧丝绸一条龙管理的优势,从增强整体功能,挖掘内涵潜力入手,健全技术辅导网络,开展多形式行之有效的技术服务,积极推广蚕桑生产新技术,蚕农栽桑养蚕技术逐步规范化,蚕桑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89年全镇桑园面积10012亩,收购蚕茧1505吨,亩产茧150公斤,平均亩产值1654元。多年来,富安镇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本地蚕桑生产发展的技术体系。现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千金公社是浙江省湖州市蚕桑生产的重点产区,有专业桑园(不间作其他作物的桑园)9348亩。近两年来,该社蚕茧连续获得丰收,平均每年增产蚕茧1188担,83年总产茧15190担,亩产茧162.5斤。三年来的蚕茧生产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桑园亩产蚕茧量和蚕茧质量都比较低,1982年全国平均亩桑产茧仅66.7斤,比日本低7斤。地区间产量高低相差也很大。低产桑园面积约占全国桑园的三分之一。为挖掘蚕桑生产潜力,提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蚕桑生产潜力很大,增产蚕茧大有可为。县功公社桃园大队从七三年以来,连续七年平均亩产茧上百斤,最高今年达到129.8斤。双白扬公社杜村大队林场的亩产茧曾经达到210.7斤。地处我县高寒山区的香泉公社前锋大队林场六亩桑园,曾连续三年亩产上百斤。清溪公社任家山大队林场和龟川公社荔家山大队的山坡地桑园,虽然没有灌水条件,但也出现了亩产茧上百斤的地块。今年天王公社已有三个大队的平均亩产茧上了百斤,其中天王大队135亩桑园,平均亩产茧150斤。这些高产社队为我县蚕桑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 茅东地区的行宫乡圩庄村现有桑田面积39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4%。从1982年冬到1984年春,在原来只有80亩稀植老桑的基础上,规划和拓植了亩栽1500株的密植丰产桑园318亩,由235户承包。1986年蚕茧产量达50吨,产值32.7万元,亩产茧126公斤,亩产值821.6元,人均产茧47.3公斤。1982年人均蚕茧收入308.49元,占总收入的50.4%。蚕桑生产已成为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拓植速成丰产桑园。以村基桑为主成方连片,亩栽1500株,统一放样、挖沟、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大队是以生产粮食为主蚕桑畜牧并举的大队。专业桑园740亩,就今春止已改好矮干密植桑450亩。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1972年以来,蚕桑生产不断发展,1976年春期产茧719.13担,亩产春茧97.2斤;夏期产茧173.87担,亩产夏茧23.4斤;早秋产茧238.68担,亩产早秋茧32.2斤;中秋产茧67.88担,亩产晚秋茧9.2斤;  相似文献   

19.
<正> 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一组,有5亩河滩地无干密植桑园(亩栽600株),1982年秋承包给吴喜明等五户农民经营,每户一亩,一定五年不变。由于承包户精心管培,桑树枝繁叶茂,产叶量倍增。1983年五户养蚕18张,产茧1237.8斤,平均亩产茧247.6斤。1984年养蚕22张,产茧1338斤,平均亩产茧267斤,亩产茧值354元,加上桑条、蚕沙等,亩桑收入达400余元。其中吴喜明承包的一亩桑园,产茧310斤,蚕桑总收入450多元。他们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舍得投工、投资。在桑园管理上习惯  相似文献   

20.
湖州市郊区北里乡富强村是久享盛名的"南浔大头菜"的主产地.该村有水田1020亩,旱地242亩,其中桑园174.3亩,自留地65.7亩(也基本上种了桑树).由于地少人多,该村十分注意挖掘土地潜在力量.全村农业收入,除粮食外,蚕桑、蔬菜(大头菜、雪菜)是两项主要经济来源.1984年饲养蚕种518.1张,总产蚕茧40943斤,比上年增长19.2%,平均亩产茧234.8斤,总茧款76973.64元,平均亩产蚕茧值441.6元.大头菜、雪菜两项,1983年达102543元,占农业总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