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果用型银杏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个银杏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银杏不同品种间的荧光参数存在差异。洞庭皇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qn高于其他品种,说明洞庭皇有较高的PSⅡ功能和碳同化能力。在不同枝类中,新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Fv/Fm,Fv/Fo,Fm/Fo高于1、2年生短枝叶片的值,无果短枝叶片的Fm/Fo,Fv/Fo,Fv/Fm大于有果短枝,而qn小于有果短枝,,表明果实可影响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相似文献   

2.
内蒙乌海胡杨异形叶水分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乌海胡杨岛上胡杨幼树和大树的异形叶为实验材料,研究异形叶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含水量以及自由水和束缚水比值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幼树披针形叶片F0、Fm、Fv/Fm和Fv/F0的值最小,而大树卵圆形叶片的Fm、Fv/F0和Fv/Fm值最小,锯齿卵圆形叶片的F0值最小。与幼树相比,大树异形叶的自由水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以披针形叶片自由水含量上升幅度最大,为78.94%;锯齿卵圆形和卵圆形叶片分别上升了10.60%和10.99%。幼树叶片的自由水含量与Fv/Fm、Fv/F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树叶片的含水量与Fv/Fm、Fv/F0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沙塘橘常温带叶贮藏保鲜效果。[方法]在常温下采用不同防腐保鲜剂处理沙塘橘果实,对比了其带叶贮藏保鲜的效果。贮藏过程定期检查果实和叶片色泽的变化以及果实腐烂、失水情况。贮藏前和贮藏结束分别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含酸量。[结果]结果表明:采用GXP-102型柑橘新型功能性带叶保鲜剂比常规防腐剂保鲜效果好,其中以2.0%~2.5%的浓度较适宜,对保持叶片青绿和好果率均有较好的表现。常温下沙塘橘带少量叶片与不带叶贮藏对果皮色泽和果实失重率影响不大。[结论]寻找到了适宜的防腐保鲜剂,为延长沙塘橘果实带叶保鲜期和销售货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移栽后45 d的海南槟榔苗为材料,通过遮光处理使棚内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的40%和20%,并以完全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了槟榔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槟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并使荧光参数Fo、Fm、Fv、Fv/F0、Fv/Fm、qP等提高及qN、NPQ降低,其中以40%光照处理的效果最明显,说明热带地区种植槟榔,苗期全光照可能使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需要进行遮光处理且以保持40%自然光照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光强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光质LED作为人工光源对漳州金线莲进行继代培养。结果显示:红光处理有利于株高生长,其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均较小,其中70 μmol/(m2·s)红光处理时金线莲高度达到6.26 cm,但此时其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仅分别为1.19 mg/g、0.55 mg/g、1.73 mg/g、0.572和1.34;绿光对金线莲各项指标均无促进作用,且不同强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蓝光处理对金线莲组培苗叶片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均有促进作用,金线莲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o值相对较高,但会抑制株高生长,其中70 μmol/(m2·s)蓝光处理时金线莲鲜重、干重、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a、叶绿素含量b、叶绿素总量、Fv/Fm和Fv/Fo值分别为1.47 g、0.19 g、0.130、1.83 mg/g、0.71 mg/g、2.54 mg/g、0.801和4.02,但其高度仅为4.56 cm。由此得出,红光有利于植物地上部分生长,但是会造成植株徒长,绿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较小,蓝光对组培苗具有一定的矮化壮苗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绿叶富贵竹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不同基质对带叶富贵竹贮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15 mg/L2,4-D和椰糠+珍珠岩处理的叶片黄化率最低,分别为7.24%和1.09%.在模拟贮运过程中,不同基质处理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贮运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第35 d时,椰糠+珍珠岩处理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基质处理.初步认为,在富贵竹的贮运过程中,0.15 mg/L2,4-D是良好的保鲜剂,椰糠和珍珠岩是合适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7.
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1~5叶位叶片为材料,通过检测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特性,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与第1,2位叶比,第4,5位叶具有更高的Fv/ Fm和ETo/RC,即第4,5位叶具有更强的光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果蔗Badila脱毒组培苗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带有花叶病果蔗badila的茎段为材料,经热处理和无处理后分别栽植于温室,以新生植株的蔗芽和心叶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并于不同时期对不同处理的果蔗叶片进行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脱毒后的果蔗Badila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n、Gs、Tr、Fv/Fm、Fv/Fo及Yield等均高于未脱毒处理的,脱毒苗中均以愈伤苗的比茎尖苗高.因此,经过脱毒处理,有利于增加果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褪黑素对红小豆叶片衰老的延缓作用,为提高红小豆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分别采用2、20、200μg·m L-1浓度的褪黑素处理离体的红小豆复叶,用SPAD502手持式叶绿素仪和OSp+叶绿素荧光仪分别于处理后第0、2、4、6、8 d测定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结果表明,褪黑素处理的红小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Fv/Fm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升高作用效果呈上升趋势。说明褪黑素可有效维持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及叶片光系统II的完整性,进而推迟红小豆叶片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0.
叶片吸收的过剩光能引起的光抑制将导致植物光合生产能力下降,提高防御光抑制的能力是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途径。植物叶片含有的叶黄素与光抑制程度和光抑制的防御有关。然而目前除明确叶黄素通过叶黄素循环参与光抑制防御外,对叶黄素在光抑制防御中的其他作用了解还相当有限。金叶榆(Ulmus pumila cv.jinye)具有叶黄素含量差异显著的叶片,为研究该问题提供了理想材料。本研究以金叶榆绿色叶和浅绿色叶为材料,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在夏季早晨、中午和傍晚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和吸收光谱,并且测定离体的两种不同颜色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吸收光谱对高温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浅绿色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绿色叶片,但叶黄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绿色叶片;早、中、晚绿色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都高于浅绿色叶片;绿色叶片和浅绿色叶片在中午强光下Fv/Fm都显著低于早晨,发生显著的光抑制;在傍晚Fv/Fm升高到与早晨同一水平,表明中午发生的光抑制是可逆的;在可见光范围内,两种颜色叶片之间及早、中、晚3次测定之间吸收光谱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中午Fv/Fm的下降不是由于叶片光能吸收变化引起的;在高温胁迫下两种颜色叶片的Fv/Fm都极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几乎一致,在可见光范围内,两种叶片的光能吸收均增加。浅绿色叶片在中午强光下的初始荧光(Fo)升高和最大荧光(Fm)下降的幅度都显著大于绿色叶片。这些结果暗示叶片中的高叶黄素含量有助于叶片在强光下减少光能向PSⅡ反应中心的输送和关闭PSⅡ反应中心,从而有助于缓解强光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干旱胁迫对接种杜鹃花类菌根(ERM)真菌桃叶杜鹃幼苗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的影响,为桃叶杜鹃抗旱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法对接种不同ERM真菌(TY02、TY21、TY29和TY35)的桃叶杜鹃幼苗(简称菌根苗,下同)进行干旱胁迫,以不接种ERM真菌为对照(CK),水分梯度设正常水分(水含量80‰90%)、轻度干旱(水含量65‰75%)、中度干旱(水含量50%~60%)和重度干旱(水含量35%~45%)胁迫处理,测定分析各处理菌根苗的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结果]菌根苗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叶绿素总含量(Chl.a+b)均显著提高(P<0.05,下同).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TY29和TY35菌根苗的Chl.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在轻度胁迫下最高,分别为3.120和3.492 mg/gFW,比CK提高了161.0%和192.0%;CK、TY02和TY21菌根苗的Chl.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接种ERM真菌能显著提高桃叶杜鹃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潜在活性Fv/Fo除外),但随着干旱程度加剧,菌根苗的最大荧光(Fm)、Fv/Fo、实际量子产量(ΦPSII)、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均呈下降趋势,而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逐渐上升;干旱胁迫程度越大,各指标的变幅越大,但菌根苗的变幅均小于CK.菌根苗的Fv/Fm在各水分处理下均小于0.8,且在干旱条件下呈上升趋势,其中TY35菌根苗的Fv/Fm增幅最小,仅13.0%,而CK的Fv/Fm增幅为41.8%;干旱胁迫下,桃叶杜鹃幼苗的ETR均呈下降趋势,以CK的降幅最大,为42.5%,TY29和TY35菌根苗的降幅最小,分别为14.4%和9.4%;TY29和TY35菌根苗的qP和NPQ变幅分别为28.2%、24.4%和20.6%、20.2%,而CK为63.5%和41.9%.[结论]ERM真菌可用于桃叶杜鹃抗旱栽培,尤以接种TY29和TY35菌株的抗旱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用作采后切花菊衰老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采后切花菊(Chrysanthemum mori folium L.)衰老过程中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花朵乙烯释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叶位叶片的衰老进程存在差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与荧光参数Fv/Fm、ΦPSⅡ、Fv'/Fm'和qP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和qP的显著下降先于或同步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也早于花朵的乙烯跃变,Fv/Fm的下降迟于叶绿素的降解.认为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和qP可用作切花菊采后衰老的准确、快速和无损伤预测探针.  相似文献   

13.
以水稻品种越光(盐敏感)和Bertone(耐盐)为试材,设置了正常稻田土、典型盐碱土和改良盐碱土3个处理,分别在水稻插秧后1、4、7、14 d取样测定水稻叶片伤害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以分析改良盐碱土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与正常稻田土相比,典型盐碱土和改良盐碱土处理的水稻叶片伤害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均极显著增加,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以及Fm、Fv/Fm、ET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明显降低;与典型盐碱土处理相比,在改良盐碱土条件下,2个水稻品种的叶片伤害百分率、丙二醛含量总体均极显著降低,叶绿素a、b及总叶绿素含量以及Fm、Fv/Fm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总体均明显升高,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Bertone的盐害症状较轻。表明,施用适量的脱硫石膏、改良剂和有机肥,辅以灌排水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盐碱土对水稻幼苗的伤害,尤其对耐盐水稻品种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间作遮荫对花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花生单作为对照,设置30、35、40、45、50 cm 5个木薯花生间作行距,播种90d后测定花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与单作对照相比,间作花生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 a+b)、初始荧光(Fo)、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升高;且窄行距(30~35 cm)处理的Pn、Fv、Fv/Fm、Fv/Fo、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ield)高于宽行距(45~50cm)处理.间作遮荫使花生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一系列变化是花生对间作遮荫的适应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在自然生境(CK)、辐射UV-B增强(+10%)和辐射UV-B减弱(-80%)三种条件下的细叶青冈幼苗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Ⅱ的测定研究,探讨UV-B辐射胁迫对细叶青冈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叶青冈幼苗在辐射UV-B减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Fv/Fm、Fv/Fo和φPSⅡ均高于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适宜热带地区黄灯笼辣椒育苗遮光的遮阳网及遮光时段,为海南黄灯笼辣椒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置遮光率30%(T3)、50%(T5)、70%(T7)和90%(T9)4个处理,以大棚内不遮光为对照(CK),测定黄灯笼辣椒(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及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探讨热带地区夏秋季不同遮光处理对海南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结果]随着遮光率的增加,热辣2号的形态指标、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和Fv/Fm呈下降趋势;T3处理的叶片在光合作用旺盛阶段净光合速率(Pn)最高,说明光照过高或过低均抑制黄灯笼辣椒的光合作用;对照(CK)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光合产物积累、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Fv/Fm均显著高于T5、T7和T9处理(P<0.05,下同);CK、T5、T7和T9处理的黄灯笼辣椒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显著高于T3处理,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T3处理.[结论]热带地区夏秋季选用遮光率30%的遮阳网在中午对黄灯笼辣椒幼苗进行短期遮光,可减少高光强对黄灯笼辣椒幼苗的影响,有利于培育健壮的黄灯笼辣椒种苗.  相似文献   

17.
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方法,分析玉米幼苗展叶过程中叶尖、叶中和叶基部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特性,研究C4植物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化学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叶尖部位,在叶片从2 cm伸展到30 cm过程中,Fo以5%的幅度逐渐下降;Fv/Fo和Fv/Fm分别从2.59和0.76逐渐升高到3.92和0.82,而在叶长2...  相似文献   

18.
水盐胁迫对沙枣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水分和盐分胁迫条件下测定2个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增加,2个种源的沙枣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0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水分梯度为50%~55%和盐分梯度为0.1 mol/L时2个种源的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0值分别达到最大值;随胁迫时间增加,水分胁迫下包头种源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赤峰种源高出29.28%,而Fv/Fm值和Fv/F0值最大改变量分别为赤峰种源的1.25倍和6.62倍;盐分胁迫下包头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赤峰种源高出25.26%,而Fv/Fm值和Fv/F0值最大改变量分别为赤峰种源的2.38倍和3.05倍。这说明水分和盐分胁迫对包头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及其荧光参数的影响高于对赤峰种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常见种石栎(Lithocarpus glaber)为研究材料,测定了不同光强条件(100%、75%和50%自然光强)下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探讨了石栎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石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上升,3种光强条件下叶片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潜在活性(Fv/Fo)的季节变化规律相似,高光强下的ΦPSII、Fv/Fm和Fv/Fo值相对较小,说明石栎幼苗能适应较大的光强幅度,同时对低、弱光强有一定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铁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最大,在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以及呼吸过程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铁浓度超过植物所需的正常水平时,会对植物产生胁迫作用,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探究不同供铁水平对杉木幼苗内在生理机制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砂培盆栽试验,在改良霍格兰完全营养液:铁浓度分别为20 mg/kg(T1)、30 mg/kg(T2)、40 mg/kg(T3)条件下,以常规霍格兰完全营养液为对照(CK),测定其15,30,45,60 d时杉木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叶绿素a/b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在45 d、60 d时,T1、T2、T3叶绿素a含量均与CK处理间达显著性差异(P<0.05).F0含量随着铁浓度的升高也不断升高,而Fm、Fv/Fm、Fv/F0和Fm/F0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处理30 d时,T3处理下的Fm、Fv/F0、Fm/F0相较于CK处理而言降低最明显,且CK处理下的Fm、Fv/F0和Fm/F0与T1、T2、T3处理达显著性差异(P<0.05),F0和Fv/Fm含量未达显著差异(P>0.05).不同铁浓度处理下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CK处理,随着铁浓度升高,其含量整体呈现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超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以CK处理最高,过氧化氢酶随着铁浓度升高,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15 d时,不同处理酶活性与CK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处理浓度的提升不断降低,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各个培养时间上,随铁浓度的升高其酶活性未呈现出规律的变化,且在试验期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中当年生叶为新叶,对铁的耐受性较低.营养液中铁处理浓度的增加使杉木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损伤,叶绿素合成减缓,光合作用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