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正常生长区和发病区火炬松单株材积和当年生新梢生长量调查,经数理统计分析表明,正常生长区和发病区单株材积差异这极显著水平;当年生新梢生长量损失率达87.20%~94.94%,使5~6年生幼林每年每亩材积生长量较正常生长量(0.4~0.72m~3)减少0.35~0.66m~3。  相似文献   

2.
1闹枝林场的自然概况本研究在临江林业局闹枝林场苗圃进行。闹枝林场位于126°0’~127°50’E,41°31’~42°13’之间,海拔高度470-700m,年平均气温3.4~4.6℃,年降水量800-1000mm,集中在7-8月.年日照时数2078小时,基本上属于温凉而又湿润的小气候条件。2研究方法苗圃位于林场西南1500m处,作业面积21亩,每年约5月9日开始播种红松,采用条播方法,5月18日出土幼苗达50%以上。在苗圃内及外面的空旷地上分别设立观测点。在观测点上距地面1.5m处分别装有天空辐射表(长春产DFY2型),测定太阳总辐射(St)、散射辐射(Sd)…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质对唐古特白刺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基质配比对唐古特白刺进行容器扦插育苗试验,对不同基质引起的唐古特白刺根长、单株根系数目、新生枝数及新生枝生长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基质M1(50%泥炭+50%珍珠岩)中扦插的唐古特白刺根长最长,为68.0mm;平均新生枝数最多,为4.6条,效果最佳。基质M5(纯泥炭)中扦插的唐古特白刺,其单株根系数目最少,为43.1条;新生枝生长量最高,为12.7cm;基质M4(40%泥炭+60%栗钙土)最差。基质M1与基质M5比较适合唐古特白刺插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杜仲幼林综合抚育管理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分析表明:对杜仲幼林的早期管理应以松土除草,配合施肥为主,对2年生杜仲林每株施53.5g尿素、200g磷肥效果最佳,可使杜仲地径生长量提高100%,高生长量提高30%;3月上旬芽未萌动前,从距地面10cm处平茬,当年萌条高生长量平均达120.9cm,地径达1.1cm;树根基覆盖草灌能抑制杂草生长,减缓根系土壤水分损失;林地套种三叶草对杜仲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套种黑麦草及白生蒿类杂草对杜仲生长有  相似文献   

5.
赤松梢斑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松梢斑螟是红松幼林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红松的嫩梢(主梢为主)及球果,平均被害率嫩梢为20.3%、球果为22.7%。1991~1995年,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1研究方法1.1赤松梢斑螟幼虫调查方法调查地海拔高度为250m,坡度为低山缓坡(8~9°),坡向东南,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为45~50cm。林地为红松纯林,树高10~12m、胸径8~12cm,1960~1970年造林。调查是结合1993年10周鹤岗市红旗林场红松幼林疏伐抚育进行的,调查前先选择好样地,即59林班6小班、60林班20小班、75林班2小班。在样地内每隔2株间伐1株,并对伐倒木进行逐株调…  相似文献   

6.
修枝促接干对泡桐枝生长动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修枝促接干影响泡桐枝叶干相对生长关系的效应,在造林后第3年对5种处理(4种处理和对照CK)泡桐的枝基径(Db)和基部断面积(Sb)(包括单枝、冠层和全株)的年生长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Richards函数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为适宜的留枝量,这可使上冠层接干枝的仇和Sb年生长量分别达12.16~12.25cm、117.550~120.786cm^2,同时使下冠层的仇年生长量不致过大、而其冠层Sb年生长量达107.748~113.291cm^2,从而使其全株Sb年生长量达228.535~230.841cm^2,均明显高于CK和其它处理,其Sb总量亦达287.907~294.535cm^2,稍高于CK。②各处理各枝指标的年生长动态均可用Richards函数进行可靠描述,并分别确定了最大年生长量(A)、最大连日生长量(AGRmax)、平均连日生长量(Am)、速生期(T)、生长期(Dg)和速生点、速生期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等生长参数,通过分析修枝促接干对各枝指标各生长参数的影响得出,在修枝促接干时保留下层3~6枝可使各枝指标年生长的速生期和生长期相对较长,并使其仇生长的AGRmax(或Am)和A在上冠层达到最大,较CK分别高230.76%~240.19%、234.93%~245.46%,而在下冠层则不致过大;同时使其Sb生长的AGRmax(或Am)和A与CK相比在上冠层分别高70.69%~78.78%、35.85%~41.38%,在下冠层分别高105.43%~127.17%、143.46%~155.86%,在全株分别高61.95%~76.02%、81.38%~85.22%。  相似文献   

7.
2000~2002年,在云南红河州屏边县对北美红杉幼林的施肥效应、合理施肥量及施肥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N肥、P1对北关红杉幼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用R,R对北关红杉的生长有抑制作用;K肥肥效不明显。(2)施用N肥(44.4kg/11m^2),树高、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2.9%,31.7%(2001年);23.6%,22.0%(2002年);施用P,(22.2kg/hm2),分别提高15.1%,9.2%(2001年);11.1%,10.7%(2002年)。(3)N,P,K配合施用效果显著,2001年用NP2K2处理,树高、地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7.8%,100.3%;2002年用NP2K2处理,则增加78.5%。66.1%。  相似文献   

8.
对湘林系列5、14、15、18、40、166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6%-96.2%和71.3%-93.6%,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19.8cm和0.303-0.356cm,平均叶片数和冠幅值变化范围分别为8.7-12.7片/株和7.3-8.6cm,平均根长和根幅变化范围分别为6.0-6.8cm和4.7-6.5cm。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85.O%和88.5%,分别大于对照5.0%和2.1%;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5.8cm和0.33cm,分别大于对照1.4cm和0.022cm;平均叶片数为10片/株,大于对照0.8片/株;平均冠幅、根长和根幅分别为8.0cm、6.5cm和5.4cm,分别大于对照0.43cm、0.25cm和0.78cm。湘林166和湘林5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表现较好,其平均成活率、抽梢率及苗高、地径、叶片数量、冠幅与根长等均较大;湘林15和湘林40则生长表现较差,其平均成活率、苗高、叶片数量等均略低于混合优良无性系(对照)苗。  相似文献   

9.
东莞市生态景观林林分改造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低效相思类林分进行改造,4.5a生时采用样方法进行林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调查。结果表明:(1)选用的红锥、樟树、山苍子等几个树种生长表现最好,高、径生长都较快,其中红锥、樟树的表现尤其优秀;(2)改造后的林分草本层物种达到了3.8—9.4种,平均为6.33种;多样性指数为0.80~1.92,平均为1.39;均匀度指数为0.61~0.87,平均为0.77;生态优势度0.30~0.58,平均为0.35,林分整体生物多样性较好;(3)林地表层土壤(0~25em)疏松,持水能力较强。林分最大持水深15mm,其中林地土壤占98.24%。(4)在相思林下用2年生苗木进行套种改造,采用较高的造林措施,可以在2—3年内形成景观效果,林分复层林冠基本成型,林相有初步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0.
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的时空特征,运用Richards模型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动态模拟,结果为:W=272.745(1-e^-0.126(t-1))^1/1-0.559,杉木人工林生长过程可分成4个阶段:0~5a幼林成长阶段;5~8a干材速生阶段;8~25a为成热阶段;25a后为过熟阶段。其采伐年限为25a,密度为2475株/hm^2的杉木可获得最大生物量272.745株/hm^2。  相似文献   

11.
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是燕山山地的主要树种,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以河北木兰林管局境内13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为研究对象,用样方调查的方法对立地条件相同密度分别为1800、2400和3000株/hm^2的3种林分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总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低、中、高3种密度林分总生物量分别为21180.6、26724.6和31352.4kg/hm^2;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98.9%,草本层次之,占0.7%,灌木层最少,仅占0.4%;林木平均木生物量随密度的增大略微减少,密度由低到高其平均木生物量依次为11537.5、11077.3和10357.8g/株;各密度林分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均存在W干〉W枝〉W根〉W叶〉W皮的分布规律;3种密度的林分生物量结构特征基本相同,3000株/hm^2的林分结构合理,更能达到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罗平县江外林场进行杉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试验。试验表明,全垦整地,全面松土抚育(A1)及施肥(B1)是促进杉木幼林速生丰产的重要因素,显著性检验分别为F=38.44、13.25>F(0.01)=10.56。A1B1组合较之A2B2组合4年生幼林(不包括苗龄)平均材积生长大5.22倍。根据试验结果及现行造林投入水平得出A1B1C2D2的优化组合造林模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对杜仲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高生长、地径生长、胸径生长及树干性状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杜仲皮的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植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密植栽培的杜仲皮每67m。的产量在111.0~134.5kg之间,平均为122.8kg,常规栽培的产量在40.9~44.2kg之间,平均为42.6kg,密植栽培的平均产量是常规栽培的2.8倍。  相似文献   

14.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幼林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做底肥能使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4.67%、15.87%,每株施215g钙镁磷肥则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1.44%、7.83%;氮肥各水平间无差异,增产效果不明显;钾肥1、2水平间无差异,3水平可能过量,阻碍了肥效发挥。施肥能提高蓝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处理依次为6、9、2、10、3产出投入比值均大于对照。综合以上几个因素,N2P3K2为蓝桉幼林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1a生川滇桤木幼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川滇桤木苗木的幼林生长有显著影响。1a生幼林施肥处理下的苗高、地茎和冠幅生长量分别比对照增长13.01%、20.37%和11.52%,且差异显著;2年后肥料效应对地径影响显著,比对照增长21.13%;对苗高、冠幅的作用减弱,分别比对照增长6.97%和7.20%。1a生和2a生幼林施肥处理下,茎叶鲜重、茎叶干重、根系鲜重、根系干重的平均生长量均明显高于未施肥处理的对照,且差异显著;叶片相对含水量也高于对照,且1a生幼林茎叶的相对含水量差异显著,而2a生幼林差异不显著。2a生川滇桤木新造幼林根系从0.2~1.5cm范围内均有分布,其中0.20~0.45cm范围根系最多;0.46~0.59cm范围内次之;0.60~0.99cm和1.00~1.50cm范围内最少。  相似文献   

16.
对开花刺竹子林分生长和天然更新状况调查结果表明:(1)刺竹子4月上旬开花,6月初结实,花呈纺锤形,浅黄色;(2)结实刺竹子每公顷的立竹度为4.1-8.3万株;胸径0.49-0.83cm;竿高70—519cm;不同立地条件下,刺竹子生长状况不同;(3)随着种子在枝上的逐渐成熟,刺竹子的地上部分开始死亡;(4)刺竹子鞭节长1.21-3.86cm,直径0.34-0.81cm,活鞭呈淡黄色或白色,死鞭呈黑褐色;(5)空旷地的刺竹子天然更新能力明显强于林冠下的刺竹子。  相似文献   

17.
窄冠速生刺槐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窄冠速生刺槐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和测定,已通过国家鉴定的刺槐优良无性系。窄冠速生刺槐具备以下优良性状:(1)速生。1年生苗高可达5m以上,胸径可达3cm以上;2年生平均胸径可达5.2cm以上;6年生胸径可达24cm以上;8年生树高平均生长量1.5~1.8m、胸径2.1~2.5cm,是目前生长速度最快的荒山荒地绿化造林树种。(2)干形好。在较好立地条件下生长的树木,其树干形率达到0.8,树干通直。(3)树冠窄。分枝角度≤30°,形成圆满树冠。(4)托叶刺小或无。由于窄冠速生刺槐具备上述几方面的优良性状,比过去选育的刺槐优良无性系更显特色,是营建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之一,而且还是城市园林绿化和营造景观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柳树优良无性系的生长特点,为无性系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苏柳932,799,795,797和172等5个柳树优良无性系2年生幼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指标以及生物量和形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苏柳5个无性系的胸径平均值为4.28cm,其中苏柳172的平均胸径最大(4.71cm);树高平均值为6.97m,其中苏柳795平均树高最高(7.75m)。苏柳795的形率qo.5、q0.7值分别为0.68,0.44,是各无性系中形率的最高值,主干生物量占单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最高(76.02%),出材率高,是优良的用材林树种;而苏柳932的总生物量最高,为12.35kg/株,枝量、叶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为42.0%,14.4%,属于防风防浪和生物能源林的造林良种。  相似文献   

19.
对种植26a的天童林场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林下共有植物59种,主要包括樟科、壳斗科、山茶科等.其中分布最多的树种是红楠、栲树、薄叶润楠、细枝柃、南酸枣、枫香、细叶青冈、赤皮青冈、山杜英等;大多数林下植物的高度在2.0~2.5m,有10.6%的植株高度在3.5~4.0m,大于6m的植株数量约占全部的6.8%。林下常绿树种的胸径多在1.0—3.5cm,落叶树种南酸枣和枫香的平均胸径较大,分别为3.6和6.2cm。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杉木幼林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方奇 《林业科学》2000,36(Z1):28-35
杉木幼林系统是由4个不同密度级处理系列小区组成,栽植密度为1665、3330、4995和6660株/hm^2(以下分别用A、B、C和D代替)。这些小区土壤质地及地形别无二致,都是用1年生实生苗1987年春天定植。8年生时调查了这些幼林系统林木生长、冠层厚度、枝下高以及生态效益等。随着密度由A增加到D:平均胸径生长量从8.1cm降到6.6cm;平均树高生长量由5.9m降至5.4m;平均冠层厚度自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