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单因素多重比较DDCBJ模型对大梅核与大马铃在石灰岩母质上,大梅核与细梅核在花岗岩母质上,大佛指银杏、中椭圆子及中长子银杏在板页岩上的经济性状作了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是:①各品种(类型)间其含水率、Vc含量、蛋白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淀粉含量、单果重等经济性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②中椭圆子和中长子银杏在板页岩上出核率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③同一品种群的不同品种(类型)间或不同品种群不同水平下的各品种(类型)间其单核重非常接近或已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大佛手银杏秘大梅核银杏经济性状与土壤条件的相关性作了研究,不同土壤因子对银杏经济性状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同一土壤因子对这两个银杏品种经济性状的影响不一定相同;影响两品种同一经济性状的土壤因子也不一定相同。生产上应找出影响呼品种(类型)经济性状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对大佛手银杏和大梅核银杏经济性状与土壤条件的相关性作了研究,不同土壤因子对银杏经济性状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同一土壤因子对这两个银杏品种经济性状的影响不一定相同;影响两品种同一经济性状的土壤因子也不一定相同.生产上应找出影响各品种(类型)经济性状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银杏种核形状及其种仁成分的分析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银杏种核的形状将银杏雌株品种分为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和圆子5 种类型.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种核三维度,即长/ 宽、长/ 厚、宽/ 厚比具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株间变异较小,种仁中氢氰酸含量与种核的宽/ 厚比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不同品种类型间的单核重及种仁中与品质密切相关的干物质、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淀粉、粗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其株间变异较大,最大变异系数达到2479 % .  相似文献   

5.
中国银杏的种核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银杏种内变异较大。 2 0世纪 5 0年代起 ,通过广泛调查、收集我国银杏的核用品种资源 ,对种实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结构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解剖观察。主要根据种实的珠托、种核的形状、长、宽、厚及种核两侧、顶端的特征 ,将银杏种核分为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圆子 5种类型 ,并确定了隶属于各个类型的主要栽培品种。通过对每一类型的种核重、核形指数及种仁中干物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氢氰酸含量的分析 ,对种核品质作了鉴评 ,为银杏核用品种资源的利用和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郯城县银杏栽培品种发展历史很久,大致可划分为自发选育,试验推广和发展提高3个阶段。该县的银杏可划分为长子、佛指、马铃、圆子4大类群;品种丰富,作者重点介绍了早实、丰产、粒大、质优的6个良品种(品系)。文末对银杏品种的研究方向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银杏种子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为1995年10月采于洛阳的4个品种的银杏种子。将生理成熟调制后的银杏种子室温下风干,去掉外种皮后,进行各项测定。总糖测定用费林试剂热滴定法;淀粉和还原糖测定用索姆基法;总氮测定用克氏定氮法;脂肪测定用索氏抽提法;胡萝卜素和核黄素和总黄酮的测定用庄向平法;银杏内酯测定用Pitta法;矿质元素测定用毕守法法;白果酸和白果酚测定用游松法。2结果与分析2.卫平同品种银杏种子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不同品种银杏种子的水分、脂肪、蛋白质、总糖、淀粉和还原糖的测定结果(表1)表明,品种不同,种子…  相似文献   

8.
随着银杏的发展,银杏品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当前的银杏品种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混淆不清的问题,该文针对这一情况,就品种概念,品种命名,品种类型,应用分类,品种选育等几个方面作了简要的陈述并提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随州市在去年秋季的银杏资源普查中,发现一特大颗粒银杏品种。最近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测中心(武汉)检验,该品种属圆子银杏类群,种核颗粒之大全国罕见,平均单粒重3.85克,最大粒重4.4克;种核淀粉含量分别为29.84%、10.86%和4.78%,钙、镁、维生素C和E含量较丰富;种仁黄绿,味甘微苦。该品种已被列为湖北省地方良种,随州市正  相似文献   

10.
以四川省银杏主产区10个种源地收集的银杏古树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种源银杏种子表型性状和其一年生实生苗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并分析了差异。结果表明:10个不同种源银杏种子横径、纵径、侧径和百粒重等表型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巴中通江县种源种子最大,三径和百粒重均显著高于其它种源,成都锦江区种源和绵阳平武县种源低于其它种源;同一生长环境条件下,10个不同种源银杏一年生实生苗叶片总黄酮醇苷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广元利州区种源含量最高,都江堰市种源含量最低;10个种源中,以生产种子为主要栽培目标的较优选择为通江县种源,而以总黄酮醇苷含量为选择目标的较优选择是广元利州区种源。  相似文献   

11.
叶用银杏品种产量性状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杏叶用价值开发的深入,银杏叶用栽培已成为生产的重点.在生产上,需要大量的优良叶用品种.本文以湖北省林业局银杏品种收集圃内8个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之间叶形态指标的差异,产叶量的差异,分析叶形态指标与产叶量的相关关系,为银杏叶用品种筛选,对品种选择在产量水平上提出一个初步标准.  相似文献   

12.
银杏雄花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2a测定分析了扬州市内2株树势健壮、开花正常,花量一致的成年银杏雄株的化花序形状、花离颜色,花序大小,花柄长短,单花重,花囊形状与大小、花粉数量与大小及其淀粉含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银杏雄株树龄越大,1年生枝的生长量相对较小,雄花每花囊的花粉和雄花每花序的花粉数亦相对较小,其花粉的淀粉含亦相对较低,不同雄株同雄花的单花重,花序的长、宽和长/宽;花柄的长和宽,每花序的花囊数;花粉粒直径及花粉淀粉含量具促进或极显著差异,雄花的花柄长(x1)和花序长(y1),花柄宽(x2)与花序宽(y2)及花柄长/宽(x3)与花序长/宽(y3),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相关回归方程分别为^/y1=1.7909+0.3440x1(r1=0.2440^**),^y2=0.5211+0.8378x2(r2=0.2530^**),^y3=2.7455+0.08743x3(r=0.2237^*)。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不同种源银杏同质园试验,揭示环境对不同种源银杏的影响,为选育药用价值高的银杏种源和品种提供依据。收集了川内4个不同种源的银杏种子,经同质园栽培后,对其幼苗生长和叶片药用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对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各种源间种子横径、纵径和百粒重均极显著差异(P<0.01),且均开江最大;(2)各种源间苗高、单株叶数、单叶重和单株叶重均极显著差异(P<0.01),冠幅显著差异(P=0.02)。其中苗高、单株叶数、单株叶重、冠幅均开江最大,单叶重泸定最大;(3)各种源间叶片萜类内酯、白果内酯含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黄酮、银杏内酯A和银杏内酯B含量均显著差异(P=0.02,P=0.03,P=0.01)。其中黄酮含量苍溪最高,萜类内酯、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含量均泸定最高;(4)苗高与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2);萜类内酯与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B含量(r=0.928和0.962)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种源的银杏同质园栽培结果表明,由于亲代长期受种源地环境的影响,子代幼苗的生长以及药用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正反嫁接和接穗性别对银杏生长和生理的差异性影响,并基于隶属函数分析评价了4个组合的优劣。结果表明:(1)接穗性别明显影响了银杏新梢生长,显著影响了单叶面积;正反嫁接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了银杏单叶面积、净光合速率、总黄酮含量,明显地影响了新梢生长量;接穗性别×正反嫁接交互作用对银杏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不显著。(2)新梢长度与单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呈强度正相关,而与叶绿素、可溶性糖、总黄酮含量呈中强度负相关;单叶面积与净光合速率呈中强正相关,与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总黄酮含量呈中强负相关;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可溶性糖、总黄酮含量呈中度负相关;叶绿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强度正相关。(4)基于隶属函数评价4个组合表现优劣顺序为XZ、XD、CD、CZ。雄接穗的嫁接表现优于雌接穗;雄接穗较适于正芽接,而雌接穗较适于倒芽接。  相似文献   

15.
主成分分析法在仁用杏品种主要经济性状选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仁用杏9个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单株产果量、单果重、出肉率、出核率、核出仁率、干核重、干仁重、单株产仁量和kg仁需核量)进行分析,依性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两个反映仁用杏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品种的重要分值,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仁用杏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比优  相似文献   

16.
对湖南4个不同区域点16个参加田间品种比较试验的板栗品种坚果调查、观察和测定,研究板栗品种坚果的遗传多样性,探明板栗品种坚果性状间的遗传关系,为板栗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坚果性状的研究表明各品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而且大多数品种在不同区域的表现是稳定的.各品种间的耐贮性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各品种间存在较大的耐贮性的遗传差异,证明16个良种的耐贮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相似文献   

17.
利用物种重要值将在白洋淀湿地调查的30个2 m×2 m水生植物样方划分为4种群落类型。选取比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干物质含量、植物氮含量、植物磷含量、植物钾含量6个植物功能性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水生植物群落类型群落水平功能性状均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差异。结果显示:(1)除植物钾含量外,大多数功能性状间表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2)群落水平上,香蒲群落植物氮含量和磷含量最低,然而,比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芦苇群落叶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3)香蒲群落功能均匀度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功能离散度和Rao’s二次熵均表现为芦苇群落和香蒲群落较高,篦齿眼子菜群落显著低于其他3种水生植物群落。研究结果表明白洋淀水生植物群落功能性状间存在内在联系和权衡关系,功能多样性差异体现了不同群落可能受不同生态过程影响,资源利用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叶籽银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籽银杏彭日三(湖北安陆市银杏技术协会)叶籽银杏在当前银杏所有品种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类型,它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对银杏起源和演化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自1927年T.Makjno把叶籽银杏的学名定为Ginkgobilobavar.epip...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了解传统品种优1、龙王帽在本地区果实经济性状的表现,及与新选育出的品种中仁一号与新优选的品系B5的果实经济性状差异,为育种亲本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对韩城乡陡沟村试验园内4个仁用杏品种(系)的8项果实经济性状指标进行调查,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仁用杏品种(系)中,中仁一号产仁指标最大,但核重指标偏小;B5是产仁指标与核重指标都较小的品种,但B5的核壳厚度只有0.9mm;优1的产仁指标与核重指标都中等偏上;龙王帽的核重指标大,但是产仁指标偏小。结论:中仁一号可以做丰产性强的品种,B5可以作为薄壳品系,优1可推荐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龙王帽可作为产大核品种推荐。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对桉树苗木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水平微量元素营养液对3种桉树无性系苗木的死亡情况、苗高、地径、单株叶片数和分枝数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品种/无性系苗木在所有的测试性状中差异表现出极显著水平的影响。6个测试的微量元素因子中,Fe(B)和B(C)极显著地影响苗木的苗木死亡率,Fe(B)、Mo(F)和B(G)均显著地影响苗高、地径的生长,但Fe(B)和Mo(F)对苗木地径的作用只表现出在0.05水平上显著差异。在单株叶片数(级别)上,仅有微量元素Mo(F)因子效应不明显,在7个主效因子中对苗木叶片生长发育影响由强至弱的程度顺序为:无性系(A)〉Fe(B)〉Cu(E)〉Mn(D)〉Zn(C)〉B(G)〉Mo(F)。在苗木分枝数性状上,除桉树无性系外,B(G)也显著地影响苗木分枝分化。除此外在不同性状中各参试因子之间均存在着交互作用,特别是单株叶片数中,除因子BD外,建模中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很强,达到0.05以上的显著水平。不同营养液相应的对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苗木之间品种效应和不同微量元素营养液差异极显著,无性系与营养液两者之间同样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在营养液中适宜的微量含量有利于苗木的苗木生长发育,即微量元素的丰亏会对桉树的生长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桉树林分质量。根据苗木各性状有效的回归统计模型和苗木质量要求,选择苗木成活率、苗木苗高、地径均大而苗木叶片数分级、分枝数比较小的最优微量元素营养液组合为DH32-29 Fe(100)Zn(0)Mn(0)Cu(100)Mo(O)B(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