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与改革使得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在农业中得到了不断地推广与普及,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玉米制种质量及玉米产量仍然不尽人意。本文就影响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能有效提高玉米杂交制种产量和数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杂交棉制种是一种劳动相对密集型的生产活动,尤其在授粉季节,时间紧、用工多、工时长、劳动强度大.加之这几年的气候不利影响,劳动力缺乏,棉花制种产量一直较低,制种用户、生产企业效益下降.怎样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棉化杂交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根据近几年的制种技术研究探索杂交棉制种高产、省工、节本的制种方式,即在开放条件下用传媒昆虫--蜜蜂进行授粉,对大面积制杂交棉种子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通过利用蜜蜂为棉花授粉制种效果的试验研究,结合棉花的栽培管理经验,总结出了一套蜜蜂为杂交棉制种的配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3.
种茧保护和制种期间的各种技术措施对蚕种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如何在收获种茧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笔者经多年实践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朱传平 《蚕学通讯》2001,21(4):14-16
我站由于全部是原蚕饲育,饲育户数多,消毒防病面广,工作量大,工作环节多,一个作业组内稍有不慎,便难免有一、两户感染上微粒子病,如果并户制种很可能造成大批的烧种.1989年前后因微粒子病超毒大量地烧种,便开始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先是在作业组内按户抽检100个以上的苗蛾后并批制种,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发展到从100个以上苗蛾那天算,连续抽检三天母蛾后并批制种,虽然能够检测出某一户的微粒子病病率,并按病率大小并批制种,但无法判定是否合格,且有可能让人钻空子和增加送检后的超毒种率,直到1995年春季才在全站试行严格分户制种.为了把超毒种率控制到最低限度,避免蚕种因一、两户有毒的作业组并批制种后造成的整批超毒损失,特进行此项试验.  相似文献   

5.
孙羽  凌建标 《蚕桑通报》1992,23(1):63-64
薪杭、科明自推广以来,普遍反映科明繁育比较困难,主要是科明的产量低、卵质差。我场于1990年早秋、中秋连续两期秋繁薪杭、科明取得较高产量,平均克蚁制种量达18盒以上,公斤茧制种量达5盒以上。尤其是科明的繁育系数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有了显著提高,与薪杭比较,克蚁制种量差距明显缩小,早秋只差2.4盒,中秋只差3.5  相似文献   

6.
赵明东 《中国蚕业》2005,26(3):44-46
桑园单位面积制种量与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叶质、饲养蚁量、10g蚁产茧量、千克茧制种量、蚕种质量合格率等技术指标密切联系,也是蚕种场内部生产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笔者在多家蚕种场学习和调研,蚕种场667m2桑园制种量多数在180~250张之间,高的400多张,产量相差近1倍,其中折射出不同蚕种场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异.本文论述了影响桑园单位面积制种量的因素及提高桑园单位面积制种量的生产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玉米制种采取地膜栽培种植可以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满足玉米制种前期生长需要的地温,从而加快其生长和发育速度,促进早熟,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地膜栽培玉米制种采用机播是一项省工省时,简便易行,容易操作的技术,对于加快播种进度,保证播种质量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和效果,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北方气候条件比较复杂,不同生态区对玉米品种要求不同,同时也决定了玉米品种的多样性,但不同的管理方法直接影响着玉米单位面积产量。1严格选择制种基地,抓好安全隔离选择基地前应做好制种计划,根据不同组合特点,考虑可能受到的自然因素干扰,合理确定制种面积,在准确掌握父、母本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以提高制种产量。制种基地在选择时要从地块、地势、土壤、隔离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调查。  相似文献   

9.
杨培 《蚕学通讯》2005,25(1):11-12
在蚕种生产中,黑死蛹对制种成绩影响较大,造成较大的损失.本试验探讨削茧日期不同与黑死蛹的产生和产卵时死蛾数量与制种成绩的相关影响,以供种场同仁们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徐玲 《蚕桑通报》1996,27(2):55-55
蚕种场如何提高蚕种的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到种场的经济效益,往往春期蚕种生产情况较好,中秋制种风险较大,提高蚕种的产量和质量难度也大,近年来,我场中秋蚕种生产情况一年比一年好.1994年中秋饲养的  相似文献   

11.
赵明东 《江苏蚕业》2005,27(4):44-47
<正>桑园单位面积制种量与桑园单位面积产叶量、 叶质、饲养蚁量、10克蚁产茧量、千克茧制种量、蚕 种质量合格率等技术指标密切联系,也是蚕种场内 部生产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笔者在多家蚕种场学 习和调研,蚕种场667m2桑园制种量多在180-250 张之间,高的400多张,产量相差近1倍,其中折射 出不同蚕种场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差异。本 文论述了影响桑园单位面积制种量的因素及提高桑 园单位面积制种量的生产与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柞蚕繁育制种的产量,将常规柞蚕制种过程中母蛾的产卵时间由24 h延长至3 d,调查对产卵量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柞蚕母蛾3 d内产卵的数量较常规的24 h产卵增加约15%,且蚕卵的孵化率没有受到影响,由此使得制种量明显提高。初步的试验结果提示:在柞蚕大批量制种的生产中,每只母蛾的产卵时间可以延长至3 d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原蚕生产目前有两种形式:回场制种和就地制种,就地制种比回场制种在原蚕点过程更多、时间更长,整个阶段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蚕种生产的质量、原蚕公斤茧制种量、制种的工作量,影响到场方和蚕农的经济效益及原蚕生产的稳定性。因此,在原蚕生产上,就地制种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安排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王森林 《广西蚕业》2014,51(3):40-42
种茧公斤茧制种量是蚕种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公斤茧制种量的高低不但决定蚕种的产量,而且体现了整个蚕种生产的综合管理水平。本文分析了公斤茧制种量低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桑园管理,合理施肥,抓好病虫害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一代杂交种,在隔离区内花期投放适量的蜂群授粉,是提高大白菜杂交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措施.长势中等的大白菜地块1334m^2,配置一箱强壮蜂群(每箱约8脾蜂)授粉,长势旺盛的大白菜制种地块667m^2,配置一箱强壮蜂群授粉比较合理;这样制种区内有足量的大白菜花株保证蜜蜂群有稳定的花源采粉,可提高大白菜杂交制种产量70%以上.使用该项技术生产的大白菜杂交种子质量经省,市鉴定,达到国标一级种子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一代杂交种时,在隔离区大白菜开花期投放适量的蜂群,是提高大白菜杂交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措施。长势中等的大白菜地块1 334 m2配制1箱强壮蜂群(每箱约8脾蜂),长势旺盛的大白菜制种地块667 m2配制1箱强壮蜂群授粉比较适宜。这样,制种区内既有足量的大白菜花株保证蜜蜂有稳定的花粉可采,又可提高大白菜杂交制种产量70%以上,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种子标准。(河南省西峡县成人中专  相似文献   

17.
公斤茧制种量是衡量蚕种制种成绩的关键性指标。建湖蚕种场1987年在大丰市开辟原蚕基地,由于离场较远,开始几年种茧运回场里进行制种,不良蛹率高,制种成绩一直不理想,特别是公斤茧制种量很低,经过分析探讨与学习,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有效的技术措施,1991年逐步实行原蚕区就地制种,使公斤茧制种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蜜蜂授粉提高“郑杂油一号”制种产量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蜜蜂授粉不仅能提高大田栽培的油菜产量,而且对提高杂交油菜的制种产量也十分有利。本试验结果证明,蜜蜂授粉可成倍地提高“郑杂油一号”制种产量,其增产原因主要是提高了单株结荚率和单荚结实率,千粒重差异不显著,而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9月19日,山西省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十一五"、"十二五"、"863"重大专项中,杂交大豆高效繁育制种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该项技术的重大突破之一是提高了亲本繁育和F1杂交制种产量,繁种异交率达到80%以上,制种田平均亩产83.5千克,为我国及世界大豆的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20.
蚕桑生产和茧丝绸行业的正常运作与蚕种的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蚕种的生产产量和质量十分重要,而蚕种的生产产量和质量取决于蚕种生产的关键技术.文章主要对桑园管理、消毒防病、饲养管理和种茧保护以及制种管理等进行分析,探讨蚕种生产的关键技术,旨在促进地区蚕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