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肉价格"过山车"行情再起,均价突破历史高点。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如何用"全科处方"来治疗猪价波动的反复循环继2004年、2008年、2011年三轮大幅波动后,猪肉价格的"寒热病"近期可能会再度发作。有数据显示,3月24日全国生猪均价已涨破2011年6月的历史高点。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出黄色预警,截至3月9日,猪粮比价为9.13∶1,处于较高水平,可能会引起养殖户过度补栏,导致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使生猪价格很快进入下跌通道。业内担忧,生猪行业恐怕又将重回"母猪补栏补到过剩,猪价下跌跌至亏  相似文献   

2.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2,8(4):16-18,35
2012年春节后猪肉需求大幅下降,虽是季节性规律,但今年跌幅明显较往年大,终端消费低迷不振,与此同时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轮储、放储和猪肉进口的量增价扬对生猪市场的冲击也较大。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10周下滑,比春节前价格下降近一成半;4月初仔猪价格年内首次出现回落,由于以当前仔猪价格补栏后其出栏时的成本线已达当前的出栏肉猪价,从而抑制了仔猪补栏;鲜猪肉批发价格亦出现连续10周下滑,同比涨幅迅速收窄。猪粮比价自春节前一周开始连续回落,养殖盈利大幅缩水,阶段性底部特征已经出现。后期受生猪供应量影响以及生猪进口的回落,预计生猪价格很难继续下跌,一旦需求回暖,猪价有望反弹上涨。  相似文献   

3.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3,9(2):15-20
2011年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养猪户纷纷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增加,2012年春节后市场供应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但是终端消费低迷不振,加上进口猪肉的冲击,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下滑4个月,跌幅明显较往年大,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开展冻猪肉收储,2012年下半年生猪价格稳中有升,全年呈“U”型走势。尽管饲料等养殖成本上涨趋势减缓,但产能仍然大于需求,2012前期猪价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较快,猪价处于高位,但猪价上涨空间有限。预计2013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趋向平稳,或会受淡季影响而轻微向下,2013年下半年则因猪肉供应减少,猪价有望反弹。  相似文献   

4.
《河北农业》2014,(3):4-4
由于河北省猪粮比价已连续4周低于盈亏平衡点,3月13日,省物价局发出预警信息,建议广大生猪养殖户根据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适当减少补栏,降低管理成本,以避免大的亏损。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7,(10)
<正>2016年全年猪价高位运行,让生猪养殖企业迎来躺着都赚钱的好日子。因为本轮猪价上涨是有史以来最景气的行情,所以整个行业资金充裕,一旦亏损来临,行业将面对淘汰过剩产能压力较大、时间较长等问题。生猪价格持续下滑2016年11月份到2017年1月份,猪粮比持续保持在9:1左右,生猪价格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位,生猪养殖效益非常可观,养殖户对后市信心增强,补栏量持续增加。在此期间补栏的仔猪,多数将集中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07,(10):1-2
今年4月以来,全国范围内的生猪及猪肉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这次猪价上涨与以往不同,一是肉价涨势迅猛,供应偏紧,二是涨价后随之而来的生猪饲养"补栏热"并没有出  相似文献   

7.
李平 《农家致富》2014,(19):16-16
多种因素促进猪肉价格上涨 今年1-4月,生猪价格持续不断下调,养殖户仔猪补栏积极性受挫,生猪生产面临着巨大压力。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针对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情况,及时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自3月份以来已连续启动两批猪肉收储,对生猪价格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生猪价格开始趋向稳定。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12,(11):10
据商务部数据,10月10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4.92元/千克,玉米价格为2.48元/千克,猪粮比价达到6.02∶1,超过6∶1的盈亏平衡点。虽然近期猪肉价格相比前期有所上涨,但中国的"猪周期"暂时难进入上升通道。从  相似文献   

9.
2016年上半年,广东生猪产能持续处于低位,生猪出栏价、批发价以及猪肉零售价均呈现大幅度上涨趋势,生猪供给市场偏紧.而玉米和豆粕价格持续下滑,猪粮比价维持高位运行态势,2016年上半年广东省生猪产业迎来养殖效益反补期.重点分析了造成生猪产能持续下降与猪价持续上涨的具体原因,预测2016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将从高位逐步回落,生猪供给偏紧局势进一步缓解.针对目前生猪产业所面临的形势与困境如治污减排、控成本提效能以及猪肉品牌化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化生猪养殖、加强养殖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加快推进生鲜猪肉品牌化建设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2,8(9):16-20
2012年春节后猪肉需求大幅下降,跌幅较往年明显偏大。2011年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之后,养猪户纷纷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有所增加,春节之后市场供应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终端消费低迷不振,与此同时,屠宰企业压低收购价,轮储、放储和猪肉进口的量增价扬对生猪市场的冲击也较大。春节后生猪价格连续4个月下滑,比春节前下降两成,国家迅速启动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加强信息预警,开展冻猪肉收储,对稳定生猪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之后震荡调整,8月开始企稳回升。从当前情况看,受前期腹泻过后成活率较高影响,9月开始出栏将有所增加,生猪产能依然偏高,且养殖成本压力较大,当前猪价上涨空间及持续时间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11.
<正>畜牧专家分析,当前生猪售价上涨的原因众多:今年春节前后一些生猪饲养基地仔猪死亡,而补栏又不及时,使当前生猪存栏、出栏数量减少;一些饲养基地母猪存栏量减少,使其产能下降;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迫使一些散户退养。另外,近期饲料价格的上涨,也进一步推升了生猪价格的涨势。畜牧专家预测,由于生猪饲养的人工、饲料价格上涨,加之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禽种业》2009,(5):154-154
江苏省物价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5月6日正式实施。 《预案》明确,江苏省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猪粮比价约为6:1,调控目标为:猪粮比价不低于5.5:1,生猪存栏不低于1750万头,  相似文献   

13.
陈艳丽 《农业展望》2012,8(3):21-26
受生猪供应偏紧、饲料原料价格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2011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一路走高,下半年震荡回调,呈"~"型走势。受生猪价格利好影响,猪粮比价上半年以上涨为主,下半年震荡回落后,饲料成本高企致养殖盈利缩减,年底受需求影响猪粮比价回升。猪肉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出现下降。此番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减少,成本上涨助推价格高涨。受生猪价格及疫病平稳的利好影响,2011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供给趋紧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4.
《农家顾问》2011,(3):11-11
2011年初,生猪均价较去年末提升3.3%。从仔猪和二元母猪价格看.补栏热情略有上升,然而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历史低位.预计2011年生猪价格仍有17%左右上涨空间。所以整体来看,2011年我国仔猪、生猪市场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生猪价格将上涨,养殖效益也有所提高,这将使部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仔猪价格会进一步上涨,估计到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增加。  相似文献   

15.
发芽蔬菜     
在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2009年生猪供给持续增加,价格呈“两头高、中间低”走势,振幅收窄,猪粮比价在下半年虽有反弹但幅度不大。总体来看,生猪产业逆市调整,产能渐趋合理,预计后市生猪供求有望趋于平衡,价格保持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今年出台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规定,猪粮比价一旦跌破6∶1的生产盈亏平衡预警点,国家将增加冻肉储备,必要的时候,还将对养猪户进行补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12,(6):6
《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已于2012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同时废止《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调控目标为促使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主要目标是猪粮比价处于绿色区域(6:1~8.5:1),辅助目标是能繁母猪月存栏量  相似文献   

18.
张雯雯 《当代农业》2009,(18):17-17
自商务部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以来,我国生猪出场价已经连续8周小幅上涨,且猪粮比价也连续6周保持在盈亏平衡点以上,养殖户终于转亏损为微盈。8月份全国大中城市生猪平均出场价格在每公斤11.23元左右,上涨9%,比预隶启动时上涨15.8%;猪粮比价为6.31:1,上涨3%,比预案启动时上涨6.7%。  相似文献   

19.
《农家顾问》2016,(4):10
正据汇总全国500个监测点的情况,3月份第三周全国猪肉零售价格每千克28.6元,同比上涨35.2%;活猪价格每千克18.82元,同比上涨54.8%;仔猪价格每千克40.68元,同比上涨101.3%。农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轮猪价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禁养限养范围不断扩大,多数为"一拆了之"。拆迁的大多是规模猪场,造成的供应缺口很大,短期内很难恢复。二是散户补栏更加理性。最近10年生猪价格  相似文献   

20.
近期.生猪价格大幅攀升据调查.目前生猪购销价均已达历史最高位,且近期无明显下跌趋势生猪价高.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应该高涨,但实际调查并非全部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