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苗期病害症状识别与发病条件1.1立枯病: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类莴笋和芹菜等苗期受害重,主要为害时期是苗床幼苗期。苗茎基变褐,病部收缩细缢,茎叶萎蔫枯死。病苗直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该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而引起的土传真菌病害。发病最适温度17~28℃。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繁殖蔓延。此外,秧苗过密阴雨天气,苗床湿度过大等环境条件往往加重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2.
刘琳 《吉林蔬菜》2002,(5):21-22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沤根等。为了保证蔬菜优质高产,在培育壮苗的过程中防治病虫害是关键技术之一。1 苗期病害的发生条件及症状识别1.1 猝倒病 猝倒病是蔬菜苗期的一种主要病害,俗称卡脖子,小脚瘟等。主要由腐霉属真菌侵染所致,该菌腐生性很强,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可危害茄果类、瓜类、芹菜、菠菜、莴苣、  相似文献   

3.
茄果类蔬菜在苗期常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早疫病、病毒病等病害,还有因沤根、烧根等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育苗期间多阴雨天气、少日照的年份发病重,秧田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发病较重,栽培上苗床管理粗放,温度忽冷忽热,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肥水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为有效控制茄果类蔬菜育苗期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好苗期病害的预防工作,具有简单、易行、省工、省本、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将具体操作步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早春蔬菜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猝倒病和立枯病 猝倒病和立枯病是蔬菜苗期的主要病害。猝倒病可危害茄子、番茄、辣椒、甘蓝、芹菜、洋葱等多种蔬菜,是发生在早春苗床或育苗盘上的毁灭性病害,常见的有烂种、死苗和猝倒(该病由瓜果腐霉菌等侵染所致的真菌病害);立枯病主要危害茄子、辣椒、番茄、黄瓜、豆类、芹菜、洋葱、甘蓝等多种蔬菜出土后的幼苗,尤以育苗中后期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幼苗.  相似文献   

6.
一月份本月是全年温度最低的月份之一,多数病虫处于越冬期。1茄果类蔬菜苗期病害防治对晚播或抢播的茄果类种子仍要坚持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出苗后,加强苗床管理,注意保温和通风降湿。冷空气侵袭时秧苗易受冻害,也易诱发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等多种苗期病害,当苗床发现少量病株时要及时  相似文献   

7.
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十字花科蔬菜幼苗。  相似文献   

8.
李磊 《蔬菜》2004,(2):49-49
瓜类作物包括黄瓜、甜瓜、西瓜、丝瓜等,属于葫芦科甜瓜属。瓜类作物的主要病害: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发病害及防治。1.蔓枯病 茎蔓是最主要的受害部位,苗期发病以嫩茎为主,受害部位出现湿润状、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生长期发病多在  相似文献   

9.
李平  李莉 《现代园艺》2003,(2):26-27
立枯病 立枯病是辣椒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小苗和大苗均能发病 ,但一般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 ,早期病苗白天萎蔫 ,夜间恢复 ,随后病斑逐渐凹陷 ,并扩大绕茎一周 ,有的木质部暴露在外 ,最后病灶收缩、植株死亡。辣椒立枯病属真菌病害 ,以菌丝体或菌核残留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 ,一般在土壤中能存活 2~ 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 ,也可通过雨水、流水、农具、带菌农家肥等传播蔓延。防治辣椒立枯病可选用 5 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 5 0 0倍液喷雾 ,或者选用 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喷雾。炭…  相似文献   

10.
苗期是茄果类瓜类蔬菜获得丰产、稳产的关键时期,在整个蔬菜的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由于棚室育苗多在冬春,此时棚内多低温、寡照,湿度偏低,常常导致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沤根等苗期病害的发生,还可危害其它蔬菜,给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及时而有效的防治蔬菜苗期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吉林蔬菜》2006,(2):6-6
1症状猝倒病是西瓜苗期主要病害,特别是苗床育苗时最易发病,常引起成片幼苗受害而突然倒伏死亡。受害苗最初根颈部呈水渍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而干枯收缩,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猝倒。2播前药剂处理首先用种子量0.3%的4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种  相似文献   

12.
1 春播蔬菜常见死苗的起因1 1 病害死苗 一是猝倒病。在整个苗期均可发生 ,而以分苗前较重。发病时幼苗基部近地面处呈水渍状萎缩、倒伏 ,叶色不变 ,主要是由苗床高温高湿 ,幼苗过密徒长所致。二是立枯病。多为害中后期幼苗 ,受害幼苗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 ,显凹陷缢缩 ,萎蔫、失水 ,直至立着枯死。主要是苗床高温高湿 ,或气温忽高忽低所致。三是灰霉病。多在三月份以前发生 ,发病初期子叶先端变黄 ,以后基部产生褐色的斑点 ,叶脱落而仅剩幼茎 ,主要是由苗床低温高湿 ,特别是阴雨天浇水所致。1 2 冻害死苗 常发生在分苗以后 ,受冻叶…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蔬菜苗期病害发生普遍。种类多,严重时常造成大片死苗,甚至翻种,延误农时。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灰霉病、瓜类枯萎病、蕃茄晚疫病、蕃茄早疫病等。以上几种苗期病害、除沤根是因为苗床低温,高温和光照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外,其余均为病菌侵染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因此,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做好苗期病害的防治,培育无病壮苗,是蔬菜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冬春季蔬菜苗期常见的猝倒病、立枯病、沤根等病害的症状,归纳了其各自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种子处理、苗床处理、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蔬菜苗期常见的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此外还有瓜类枯萎病、番茄早疫病、灰霉病以及沤根、根腐病等;常见的主要虫害有蛴螬、蚜虫、蝼蛄、白粉虱等。苗期病虫害也很难达到预期的防治目的,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少施或不施农药而培育出优质稳产的无公害蔬菜壮苗,就必须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床土消毒蔬菜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茄果类的早疫病、晚疫病;瓜类的枯萎病、炭疽病等都是通过床土传染的。而床土是培育蔬菜壮苗的基础,好的床土必须是肥沃:养分完全、保肥力强;疏松透气,既能保蓄一定的水分,又能使空气流通;而且也应无病原菌、虫卵  相似文献   

16.
北方蔬菜栽培区在早春育苗期间,常常发生苗期病害,严重时幼苗成片死亡,甚至毁种,造成延误农时或影响蔬菜种植计划,因此防止苗病发生、培育壮苗是蔬菜丰产的重要基础。一、蔬菜的主要苗期病害及其发生原因1.猝倒病这是最常见的一类蔬菜苗病,多种蔬菜幼苗都可受害,发病严重时可使幼苗在未出土前即造成烂芽或烂种。但一般于幼苗子叶期或第一片真叶尚未完全展开前较易发病,尤以瓜类幼苗为甚。病苗主要表现为茎基部呈现不正常的浅黄绿色,像被热水烫伤似的,很快转为黄褐色而缢缩,病势发展迅猛,以致子叶尚未呈现萎蔫仍保持绿色时,幼苗便已倒伏而  相似文献   

17.
<正>茄子是供应市场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随着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茄子的病害发生率越来越高。茄子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枯黄萎病、绵疫病等。如果防治不及时就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绝收。因此全面了解各种病害的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蔓延,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菜农收入。1茄子猝倒病1.1症状:猝倒病又叫卡脖子,主要危害幼苗,在1~2片真叶以前最容易受害,病苗近地面的茎基部呈水浸状  相似文献   

18.
1 立枯病 辣椒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小苗和大苗均能发病 ,但一般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发病时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 ,早期病苗白天萎蔫 ,夜间恢复 ,随后病斑逐渐凹陷 ,并扩大绕茎一周 ,有的木质部暴露在外 ,最后病灶收缩 ,植株死亡。属真菌病害 ,以菌丝体或菌核残留在土壤和病残体中越冬 ,一般在土壤中能存活 2~ 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 ,也可通过雨水、流水、农具、带菌农家肥等传播蔓延。防治辣椒立枯病可选用 5 0 %速克灵可湿性粉剂 1 5 0 0倍液喷雾 ,或者选用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喷雾。2 炭疽病 由黑盘孢…  相似文献   

19.
正1西葫芦病毒病病毒病是西葫芦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各地都普遍发生,保护地、露地种植都可受害,一般发病率10%~15%,严重时病株达80%以上,常减产3~4成,其果实质量低劣。此病害还可危害黄瓜、冬瓜、甜等瓜类蔬菜。症状:该病从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发病规律:毒可在保护地瓜类、茄果类及其它多种蔬菜和杂草上越冬。翌年通过蚜虫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接触传播,种子本身也可带毒。高  相似文献   

20.
棚室番茄灰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的重要病害 ,尤其冬春茬番茄因低温高湿 ,往往受害严重。灰霉病菌寄主广泛 ,除番茄、茄子、青椒外 ,还侵染黄瓜、菜豆、莴笋、莴苣、芹菜和草莓等。在贮运期间 ,若冷藏不善 ,也常造成该病严重发生。1 症状该病主要危害番茄的果实和叶片 ,花茎也可感病受害。叶片发病多由小叶顶部开始 ,沿支脉之间成楔形 ,由外及里发展 ,初为水浸状 ,淡褐色 ,病斑展开后呈黄褐色 ,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 ,上生灰霉状子实体 ,并使病健组织界线分明 ,不久延及叶柄 ,最终干枯。青果发病是由残留的花瓣、柱头、或花托先侵染发病 ,再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