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琼脂斜面母种,易失水、老化,保存时间较短,且在转接时有的琼脂块不萌发,有的长势较弱。为此,我们于1993年初试用麦粒培养基制试管母种,经三年多的实践证明,用麦粒生产试管母种具有诸多优点:原料价廉,操作简单,对菌种有复壮作用,菌丝萌发快且粗壮,抗老化,室温保藏一年左右也不会影响菌种质量。具体操作:称取干小麦1kg,加水煮至无白心(全张而不破皮),沥水后凉晒干至麦粒抓在手里不湿手为宜,装管至1/2,加棉塞,每公斤小麦可装150支试管,每10支扎成一捆用薄膜包住棉塞,高压灭菌1.5小时或常压灭菌6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可用于接种。  相似文献   

2.
以往栽培黑木耳一般都使用木屑和木粒菌种,而纯木屑不宜得到、木粒种工本过高,为此我们进行了用小麦粒生产黑木耳菌种的可行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一、原种制作取干净的小麦粒直接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约半小时(煮至胀饱为宜),取出沥干表面水份后拌入麦粒干重2%的石膏粉,装入小口径瓶中(每瓶约装干小麦150——200克),塞好棉塞放入常压灭菌锅100℃处理10小时,冷却后取出摇匀即可接种。同时以常规木屑麸皮培养基作比较。每支180×18mm的斜面试管母种可接2——6瓶原种。接种后置25——32℃下培养,麦粒种20多天、木屑种30多天即可全部满瓶。二、原种扩接栽培种在无菌条件下把长满菌丝的麦粒原种掏散以后,每瓶栽培种  相似文献   

3.
用塑料袋取代玻璃瓶装麦粒生产蘑菇菌种:一是装料、取种极为方便二是便于运输;三是破碎损耗率低;四是价格低廉,成本降低。但因塑料袋菌种成品率低而无法普及。本技术生产菌种,可使塑料袋菌种成品率达到玻璃瓶生产菌种成品率的水平,并大大提高了制种效率。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使用塑棉结合塞防杂 塑棉结合塞的塑料部分呈内中外三个环形固定在一起的形状,在中环之内和内环之上用少许棉花填紧密,内塑袋装料后,套上套环(颈圈),塞上塑棉结合塞封袋口,相关部位的袋口薄膜就被套环和塑塞夹压得很紧密。同时被夹压的口膜随着塑料塞…  相似文献   

4.
邓海平 《食用菌》2003,25(1):21-21
在食用菌高压灭菌制种过程中 ,均有一部分棉塞被排气冲落、潮湿。常规解决方法 :一是将备用消毒瓶塞包一层牛皮纸 ,用胶圈固紧再灭菌。这样不仅增加制种成本 ,而且减缓接种操作速度 ;二是多备些棉塞与菌种瓶一起灭菌 ,但备换棉塞不易立即烘干 ,更换时易烫手。笔者经 10多年制种实践 ,利用干净柔软的卫生纸替换棉塞 ,好操作 ,不易被潮湿污染 ,费省效好。方法是 :在消毒瓶出锅中 ,发现没有棉塞的菌种瓶 ,直接用卫生纸团在锅中塞好即可。在接种过程中发现太潮湿的棉塞 ,适当增加接种量 ,然后用卫生纸更换。同行不妨一试。巧换湿棉塞方法$贵州省…  相似文献   

5.
麦粒菌种的制作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料栽培平菇.所用菌种的培养基经多次对比试验表明,以纯麦粒的发菌快,抗杂力强.出菇早,产量高.这是因为麦粒含有丰富的氮源(据测定其粗蛋白含量为13.7%),补充了稻草培养基中氮源的不足;其次用麦粒制作的菌种.接种时菌丝受到的损伤小,接到培养基上萌发快,且菌丝粗壮.现将其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卢朝亮 《食用菌》2008,30(3):17-17
试验以琼脂作为增稠剂来调节白灵菇液体培养基的黏度,达到调节菌球大小和密度的目的,进而接种到麦粒培养基中比较长速。得出了添加量为0.4%琼脂的液体培养基的菌球密度和菌丝鲜重最高,分别为57个/mL和46/100mL;接种到麦粒培养基上长速最快的是琼脂添加量为0.2%的液体菌种,其次为添加量为0.3%的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7.
为保持食用菌菌种的优良种性和防止杂菌污染,较长期保藏斜面菌种,我们试用蜡封管口法,效果良好。采用此法无需专门设备、特殊药物,材料易得,操作简便。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基的制备。取大型试管(口径为20~25毫米),适当加大培养基中琼脂的比例(占3%),增加注入试管中培养基的数量(占容积的1/4),棉塞要做紧。培养基的配方应根据该菌种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选择最佳方案,一般多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培养基)。 2.接种培养。在已选定的菌株中,挑取茁壮的菌丝为接种体,接种体不要过大(3×3毫米)。在该菌生长最适的温度下进行培养,长满斜面后须继续培养2~3天。 3.剪塞浸蜡。将已培养好的斜面,齐管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实验中发现,用黄豆制作的原种培养基,培养的香菇菌丝粗壮、洁白,生长茂盛,生长速度也比麦粒培养基快。香菇原种培养基制作方法如下:取黄豆(大豆)用自来水浸泡至滚圆、无皱纹,然后加热水煮20分钟左右,装入菌种瓶中,每瓶重约300克左右(视瓶子大小而定),注意不要装的过紧,塞上棉塞,用高压锅杀菌,压力为1公斤/厘米~2,时间约30分钟。杀菌完毕,  相似文献   

9.
历来试管斜面培养基都是用棉塞封口,但棉塞易吸潮,夏季气温高时培养菌种容易污染杂菌,特别是培养好的菌种放入冰箱内保藏时,时间一长,棉塞上便滋生杂菌。为此,我们试将棉塞封口改成聚丙烯塑料布包扎封口。结果,这种方法,很成功。一,塑料不吸潮;二,塑料无营养,不生杂菌;三,塑料保温性能好,培养基水分不易散失,从而提高了试管菌种生产成活率,并延长了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省蘑菇麦粒菌种已基本上代替了粪草菌种。为保证麦粒菌种的质量,我们就配料最佳水分的选择进行了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供试菌株为浙农1号。于1988年6月6日生产,7日接种。培养基配方为干麦粒95%,磷肥、石膏各2%,石灰1%。设4个处理,每处理取5公斤干麦粒用  相似文献   

11.
用化纤棉作瓶塞能完全消除棉塞污染平菇、蘑菇等食用菌制作栽培种时正值夏季高温,棉塞很容易发霉,一般接种后20天观察,有1/3的菌种由于棉塞发霉而导致报废。为了克服棉塞发霉,我们近几年来一直用化纤棉(如腈纶棉、涤纶棉)作棉塞,可百分之百的消除棉塞发霉现象...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栽培中所用的麦粒菌种因具有营养丰富、透气性好、发菌快、菌丝生长旺盛、接种简便、用种省、播种均匀、使用效果好等优点,成为平菇等生产中最常用的栽培种培养基.但如果麦粒菌种配制不好,尤其是水分过多或蒸煮过度时,会出现培养基发酸、发黏,菌丝生长稀疏、缓慢,甚至造成污染,导致制种失败.据笔者多年从事食用菌制种工作的经验,用麦粒制作菌种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不要蒸煮,并把好以下五个关口.  相似文献   

13.
以松针、草糠、麦粒和麸皮为主料、添加营养元素进行多组配比,再接种干巴菌菌种培养.根据培养特征找出最佳的配比培养基,用于半人工栽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选出了松针麦粒培养基为二级培养基.松针麸皮培养基为菌包培养基,并得出pH5.8、料:水比为1:1.5最适于干巴菌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一、液体菌种的生产:供试菌株CoV-1,由上海师大菌蕈研究室提供。液体菌种F_1、F_2及F_3按上海师大“食用菌深层培养”专利配方进行配制。将配制好的F_1培养基分装于250ml锥形瓶中,每瓶装量为50ml。灭菌压力1.1kg/cm~2,温度121℃,维持40分钟。灭菌后烘干棉塞,移入无菌室接种箱内,打开紫外灯,待培养液温度降至30℃即可进行按种。菌种应选用新鲜正在生长的斜面母种。F_1种子的培养采用振荡培养法,摇瓶机的转速为220转/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8-30℃,经48小时的振荡培养即可转接F_2。将配制好的F_2培养基分装于500ml锥形瓶中,每瓶装量为100ml,灭菌压力1.1kg/cm~2,温度121℃,维持40分钟。灭菌后烘干棉塞随即移入无菌室接种箱内。F_1种子放入接种箱之前,用0.1%的新洁尔灭清洗种瓶外壁,洗净后放入接种箱内打  相似文献   

15.
杨树木屑栽培黑木耳常因接种失败而影响产量,这与培养基的配方有关.为此.我们进行了杨树木屑不同配方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 黑木耳菌种为省农科院提供的黑9208,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麦粒培养基(麦粒97%浸泡煮熟,将石膏1.5%,蔗糖1%,碳酸钙0.5%拌匀,装瓶,灭菌).  相似文献   

16.
张志勇 《食用菌》2009,31(6):38-38
袋栽黑木耳每批总有少量漏接的菌袋,要无菌操作补种;数量虽少但工作同样繁琐,弃之又可惜。笔者采用在雪后初晴的早晨于室外开放补种。具体方法:用75%酒精棉擦试双手、菌种瓶、接种用具及被接菌袋,拔去菌种瓶棉塞挖掉老菌皮,再用75%酒精棉擦净菌瓶内壁及接种工具,迅速将菌种接入茵袋内,务必使菌种完全覆盖料表面。  相似文献   

17.
两段出菇也叫覆土栽培,它作为一项增产措施,在平菇栽培中已广泛应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金针菇的覆土栽培,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试验就覆土栽培对金针菇增产作用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①菌种:杂交19,引自南阳农校菌种室。②培养基: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麦粒培养基;培养料为棉杂质98%,石灰2%。 (二)试验方法 母种和原种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培养,发满菌丝后备用。栽培料投料50kg,按上述配方调含水量为65%,装入12×50cm聚乙烯袋中,每袋装干料500g,每袋打4个接种  相似文献   

18.
常规食用菌一级菌种培养,均采用PDA培养基。我们尝试用成熟桑椹作培养基原料培养食用菌菌种,获得满意结果。 1 培养基制作 5月桑椹成熟季节采集呈黑紫色桑椹。配方:新鲜桑椹200g,琼脂18~20g,水1000mL。将桑椹加水煮沸5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挤压,滤液中加入(?)后再加热,待琼脂熔化后定容,分装灭菌。 2 接种培养 试验用菌种为平菇、金针菇、蘑菇、香菇四类共9种,接种至桑椹培养基中在25℃下培养。 3 培养结果 所有平菇和蘑菇培养1周菌丝长满培养基表面,尤其是平菇杂17气生菌丝相当旺盛。香菇、白金针菇培养10天后亦长满培养基表面,比用PDA生长迅速。在仅用桑椹单一营养基质时,以上几种食用菌均表现出生长旺势。因此,我们认为桑椹是一种良好的食用菌培养基。在试验中,接种的45管斜面中无一污染。之后又接种10管平菇杂17,在未加棉塞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制种灭菌过程中,棉塞受潮是难免的,特别是用土蒸锅灭菌,湿棉塞更多,如不作处理,会导致杂菌污染。这里介绍一种简易处理湿棉塞方法:出锅时立即把湿棉塞的菌种瓶或袋拣出来,按常规接种后,将湿棉塞在干石灰粉中插几下,使棉塞粘上一层石灰粉,这样可起到防止杂菌侵入和孳生。通过几年的实践,效果良好,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枝条和麦粒两种材料作为"日引1号"杏鲍菇的栽培种原料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枝条菌种25天可以长满菌种瓶,比麦粒菌种提早3天;菌丝生长量枝条菌种前12天不如麦粒菌种,12天以后则超越麦粒菌种,且维持到菌丝满瓶。在栽培包接种两种菌种并培养,发现使用枝条菌种的比使用麦粒菌种提前7天满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