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分析造林地区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退耕还林治理技术思路.针对退耕还林超坡耕地、一般坡耕地及沙化土地,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适地适树选择造林苗木、采取多种造林方式,造林效果好,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监测、现地踏查、样地与样线调查、问卷调查,研究了柴达木盆地都兰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现状。结果表明,2014年都兰县荒漠化土地面积3 220 698.80 hm~2,沙化土地面积834 991.14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194 454.15 hm~2;与2009年相比,5年间都兰县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6 996.21 hm~2,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面积减少2 707.77 hm~2,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态势,但防治形势依然严峻。藉此,提出坚持依托工程、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原则,不断摸索防沙治沙经验模式,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先固沙后造林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彻底治理五大风沙危害区"十二五"以来,随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京津风沙源治理、平原百万亩造林、播草盖沙等重点工程的不断推进,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37.2万亩,全市五大风沙危害区已经彻底得到治理,沙化土地全部被绿荫覆盖,风沙渐离北京城。三大工程破风沙北京市的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永定河、潮白河、大沙河、延庆康庄地区和昌平南口地区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土地沙化已经成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1999年完成的全国第二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 ,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 2 6 7.3万km2 ,沙化土地面积达 174 .3万km2 ,荒漠化面积正以每年1.0 4万km2 的速度扩展。为此 ,国家在荒漠化防治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继启动的三北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 ,累计完成造林 2 6 90万hm2 ,10 %的沙化土地得到了治理。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 5 .0 5 %提高到了 10 % ,…  相似文献   

5.
辽西北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距辽蒙边界线2~7km的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投入较高标准和高科技支撑进行工程造林的研究。通过辽西北困难立地优化造林模式研究,形成一个模式进行示范,为全面提升全省荒山造林绿化质量和防沙治沙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对大灰象甲早春对榛树危害开展试验研究,采用3种处理进行防治试验,分别为:T1辛硫磷800×10-6喷洒整株苗木和苗坑;T2辛硫磷800×10~(-6)喷洒整株苗木和苗坑+苗干套塑料条;T3辛硫磷800×10~(-6)喷洒整株苗木和苗坑+苗干缠胶带。确定灰象甲最佳防治方法,以提高榛树沙地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该文概述了辽西北地区自然概况,指出辽西北地区造林存在着土地沙化、困难立地多、造林难度大、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科技含量低、新技术和新方法匮乏、纯林病害严重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丰富造林树种及栽植模式、提高造林苗木质量和造林技术、增加造林投入等建议,为辽西北地区造林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巴彦淖尔市荒漠化土地面积8122万亩,其中轻度荒漠化土地2377万亩、中度荒漠化土地4610万亩、重度荒漠化土地980万亩、极重度荒漠化土地155万亩:全市沙化土地面积3216万亩,其中轻度沙化土地175万亩、中度沙化土地448万亩、重度沙化土地1600万亩、极重度沙化土地993万亩。近年来,当地林草部门实施人工造林、封育、飞播工程,林草植被恢复迅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在实施人工造林过程中,总结出一系列荒山荒沙地造林技术,对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光利 《防护林科技》2016,(Z1):113-114
本地区长期人为不合理开发、种垦、牧养导致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造成土地向沙化、荒漠化蔓延.另外,由于沙化地区立地条件较差,苗木成活率较低,造林难度大,效果一直不好.为了防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林业经济,文章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补水治沙、春季植苗、营养袋育苗等造林技术以及全方位发展的管理模式,详细阐述其成功经验,以期为广大沙漠化地区的防沙治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5 沙区生物围栏营建模式15.1 模式概述  采用带刺树种及其它速生树种 ,密植形成紧密结构林带 ,围栏护林 ,解决林牲矛盾 ,实现防沙治沙的一种模式。15.2 模式适宜条件  适用于半干旱区沙化土地治理 ,包括沙化草场、沙化农田以及平缓沙地的整治。15.3 技术思路 特定生态条件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沙化。分布在半干旱地区的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大草原 ,由于草场过牧 ,草原沙化十分严重。种草种树是遏制草场沙化必不可少的措施。草原造林成功的关键是解决林牧矛盾。防止牲畜啃树的常规措施是设置各种机械…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不同造林季节对沙地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影响,探求沙地造林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在华北北部沙化严重地带,春季土壤刚刚化冻后、苗木萌动前,造林成活率最高,容器苗成活率可达到98%。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管理》2019,(5):12-17
依据1994—2014全国沙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归纳总结近20年来我国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从1994年172.89万km~2减少到2014年172.12万km~2;2)沙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和甘肃等5个典型省(自治区);3)沙化类型以戈壁、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为主;4)沙化程度由极重度沙化逐渐向重度、中度沙化发展,中度沙化向轻度沙化发展。同时,分析了我国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康保县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以2009和2014年2期TM影像为基础数据,对其进行解译,获得2009—2014年沙化土地动态变化数据,以动态度、沙漠化指数、土地重心迁移、转移矩阵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 083.28 hm~2,沙化程度以轻度为主,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沙化面积均减少,沙漠化指数降低0.003。极重度沙化土地重心向东北迁移19.19 km,重度沙化土地重心仅向东迁移0.57 km。康保县土地沙漠化得到改善,沙漠化程度整体好转。康保县以沙化耕地和固定沙地为主,半固定沙地和未沙化土地多转变为沙化耕地和固定沙地。固定沙地和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动态度为0.47和1.33,面积分别增加2 791.51 hm~2和1 754.73 hm~2。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还分布着大面积荒漠化、沙化土地,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文章以山东省土地荒漠化、沙化调查数据为依据,阐明防治荒漠化、沙化的紧迫性,并根据目前防治荒漠化、沙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民市柳绕地区土地沙化现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土地沙化的危害,并从调整农业结构、改进耕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防止土地进一步沙化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沙化土地面积54.96万hm2,潜在沙化土地面积60.66万hm2。大部分的沙化土地分布在辽西北地区,辽西北是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来监测数据表明,辽宁省土地沙化有恶化的趋势,而且这种沙漠化正逐年向辽宁省的腹地扩展。根据辽宁省的沙化特点以及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探讨了其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树苗木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由于各地造林面积的不断加大 ,对杨树苗木的需求不断增加 ,若杨树苗木的培育和管理跟不上 ,就会影响杨树苗木质量与产量。为提高造林成活率 ,保证杨树苗木的质量 ,防止杨树苗木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现就杨树苗木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杨树苗木病害1 .1 杨苗黑斑病 ( Marssonina populicola Miura)1 .1 .1 发生与危害 :该病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均有发生。危害幼苗叶片 ,通常在 6月末幼苗长出 3~ 4枚叶片时发病 ,7~ 8月发病盛期 ,9~ 1 0月为末期。1 .1 .2 识别方法 :首先是被害植株的叶背面…  相似文献   

18.
辽西山地主要造林树种有山杏、侧柏、刺槐、油松、榆树等,由于受野兔危害,造林苗木被啃食非常严重,甚至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极大地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2016-2018年,对辽西丘陵山地造林苗木的兔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就地取材捆绑荆条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低、环保无污染,为该地区行之有效的兔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呼伦贝尔沙地是全国四大沙地之一,呈扩展趋势,沙漠化危害逐渐加重,原生植被持续受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环境严重恶化,严重制约了草原牧区的经济发展。为了防治草原沙化、退化,有效治理草原沙漠化土地,改善呼伦贝尔沙地生态环境,在治沙造林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浪费,结合呼伦贝尔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的治理造林模式,为治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经试验研究表明,高立式沙障适合达赉湖边及其他地区的流沙治理。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17日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5年来,本市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由5年前的54615减少到现在的52448公顷,减少了2167公顷。多年来,北京积极治理风沙危害,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成效明显。2010年结束的全市第四次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表明,与200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