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柑橘是市场中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近年来其消费规模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极大地带动了柑橘产业的发展。在柑橘种植过程中,除了落实基础性管理措施以外,病虫害所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不仅会对柑橘产量及品质产生影响,如果病虫害一旦失控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在柑橘种植中应注重病虫害综合防治,保证柑橘种植的安全和效益,推动柑橘产业快速发展。据此,结合柑橘种植技术,分析病虫害产生的特点及常见类型,提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以适应柑橘产业病虫害防治需求。  相似文献   

2.
柑橘树干涂白是一项柑橘病虫防治老技术,但由于近年人工工资上涨及其他因素,柑橘树干涂白已很少有橘农实施,导致柑橘树干爆皮现象、病虫危害逐年加重,甚至死树。从柑橘综合防控角度出发,树干涂白是一项防治费用低、操作简单,防治枝干病虫效果好的技术措施,对增强柑橘树势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践证明,柑橘涂白有以下好处:一是预防病虫害的侵染。由  相似文献   

3.
王春华 《果农之友》2009,(11):29-30
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州南部,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柑橘生产。近年来,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柑橘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08年扩大到1万公顷。同时余杭区柑橘病虫害发生普遍,疮痂病、炭疽病、红蜘蛛、大实蝇、锈壁虱、介壳虫、潜叶蛾等病虫发生逐年加重,面积超过8000公顷。因此,探讨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对指导柑橘大面积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小平 《浙江柑橘》2006,23(2):23-24
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这一时期,柑橘的营养生长旺盛,叶片的蒸腾作用强烈,病虫草害猖獗,树体对水分、肥料的要求尤其敏感.夏季对柑橘幼年树来说是扩大树冠的重要时期,对成年柑橘结果树来说,如何科学地、有效地控制营养生长,及时满足树体对水、肥的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治各种病虫害,减少结果树第二次生理落果,是夺取柑橘优质高效的重要环节,因此,夏季的柑橘生产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广西柑橘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广西柑橘主要病虫害种类,分析了危害状况,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柑橘为常绿果树,生长期长,病虫害种类多,全年喷药次数多,易造成抗药性增强,天敌减少,用药成本和农药残留增加。南方柑橘早熟品种(如宫川)从10月上中旬开始成熟,中迟熟品种(如尾张、无核蜜橘)从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成熟采收。采果后对几种主要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减少越冬病虫基数,是夺取来年柑橘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柑橘冬季病虫害重点防治的种类,主要有柑橘螨类、天牛、介壳虫、  相似文献   

7.
正柑橘丰收后,树体营养消耗大,冬季期间危害柑橘的炭疽病、疮痂病、脚腐病及粉虱、螨类、蚧类、潜叶蛾、卷叶蛾等多种病虫害,由盛发期进入全面衰退的越冬期,是各种病虫害生活史中的薄弱的环节,抓住这一时期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清除虫源、病源,降低下年发生基数的有效措施,对实现持续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方园艺》2021,32(5)
1~3年生柑橘幼树生长比较旺盛,嫩梢抽发不整齐,为防控柑橘木虱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且幼树韧皮部向下传导的速率较快,新梢到根部的距离很短,因此柑橘幼树在受到黄龙病病原浸染后很快表现出症状。研究通过对1~3年生柑橘幼树黄龙病预防性研究,筛选出一套防控柑橘黄龙病效果较好的方法。具体防控方法为:(1)进行杀虫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柑橘木虱的发生;(2)进行杀菌处理,可以干扰黄龙病病原的生长;(3)进行施肥管理,增强树势、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4)进行其他病虫害的防治。通过上述四种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柑橘幼树黄龙病,保证树体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柑橘病虫害的冬季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英 《果农之友》2012,(11):26-26
柑橘丰收后,树体营养消耗大,冬季期间危害柑橘的炭疽病、疮痂病、脚腐病及粉虱、螨类、蚧类、潜叶蛾、卷叶蛾等多种病虫害,由盛发期进入全面衰退的越冬期,是各种病虫害生活史中的薄弱的环节,抓住这一时期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是清  相似文献   

10.
柑橘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诗运  刘进 《浙江柑橘》2003,20(1):20-22
柑橘是具有农村增收、农民致富潜力的经济作物。柑橘产区不少农民,由于缺乏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反复多次大剂量使用农药,导致一般害虫难治,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防治费用不断升高,病虫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要通过综合防治技术,利用自然调节作用为柑橘的高产稳产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柑橘为多年生常绿果树,全年生长量大,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和危害。为了防止病虫草害对柑橘的危害,常需要采用化学防治,保护树体健壮生长,因此,化学防治在柑橘病虫害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化学防治也有一些缺点:如用药不当,会发生人或柑橘树体急性或慢性中毒;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药害;会杀死天敌或不利病虫的其他有  相似文献   

12.
余小丽 《果农之友》2012,(10):27-27
柑橘病虫害防治是绿色柑橘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防治效果的好坏,不仅与投入成本和果品产量密切相关,而且会影响柑橘果品的品质和销售。综合防治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绿色柑橘病虫害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方法,坚持防早、治早、治  相似文献   

13.
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浙江丽水莲都2016年正在着力发展养生农业,打造"中国莲都养生农业"区域品牌。创建了许多养生农业示范村和示范基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向上海等大中城市消费者提供生态、安全、放心的养生农产品,实现养生农业基地效益翻番。柑橘是莲都的主导水果,柑橘病虫种类多,危害大,因此,研究柑橘病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  相似文献   

14.
正沃柑属于宽皮柑橘类型,同时因具有早结丰产、晚熟、质优、采收期长和耐贮藏等特点,在国内柑橘种植区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深受果农喜爱。笔者主要介绍沃柑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1特征特性沃柑来源于以色列,为坦普尔橘橙与丹西红橘的杂交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国家果树种质重  相似文献   

15.
正柑橘病虫害主要有柑橘红蜘蛛、柑橘粉虱、潜叶蛾、溃疡病、树脂病、炭疽病等。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害要选择性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禁施高毒高残留农药。1柑橘叶螨重点在2月和8月压低虫源基数,3—6月和9—11月为高峰期,每叶5头以上的橘园,应及时喷药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阿维菌素、矿物油、螺螨酯、浏阳霉素、噻螨酮、哒螨灵等。2柑橘潜叶蛾幼树和初挂果树在夏秋梢抽发时,成年树在秋梢期防治,在梢长1~1.5厘米时施药,隔7~10天再  相似文献   

16.
化橘红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广东省化州市危害化橘红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对化橘红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化橘红的主要病害——柑橘炭疽病,主要虫害——白蛾蜡蝉、柑橘潜叶蛾、花蕾蛆、柑橘天牛、柑橘锈蜘蛛等,认为防治上应采取保护天敌和农业防治为主、化学为辅的方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蕉柑保花保果技术的经验总结,针对柑橘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不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出以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为主的保花保果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进入冬季后,经过1年生长和结果的柑橘树转入相对休眠状态,各种病虫也以越冬虫态过冬。在此期间,结合橘园其它措施,对虫害进行综合治理,减少越冬病虫基数,是橘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矿物油作为农用杀虫剂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杀虫谱广、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优点,而且对天敌、人畜和环境安全,除了通过封闭阻塞昆虫气门杀死小型害虫之外,对多种害虫有显著的驱避、拒食作用。此外,矿物油还可单独使用或作为杀菌剂的增效剂用于防治柑橘脂点黄斑病、柑橘溃疡病、香蕉叶斑病和多种作物的白粉病;以矿物油为基础的柑橘病虫害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显著减少了橘园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当前柑橘产区进行柑橘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理想药剂。尽管精制矿物油在使用中只要方法得当不会产生药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害柑橘的蓟马种类及其防控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蓟马(Thrips)是缨翅目(Thysanoptera)昆虫的通称,世界上已记录约7400多种,我国记录的有360多种。蓟马有植食性、捕食性和杂食性等种类,且以植食性居多,据不完全统计,为害果树的蓟马有40余种。柑橘是我国第一大水果,在商品化种植模式下不仅要求种植者注重柑橘品质更要考虑柑橘外观,而蓟马对柑橘的为害主要表现在影响外观品质上。因此,全面了解为害柑橘的蓟马种类及其防治技术在柑橘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中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介绍发生在柑橘园内为害柑橘的蓟马种类、为害症状及防治技术,以期为更好的保障柑橘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