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最近对美国19家、年出栏超过15万头猪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蓝耳病(PRRS)对于繁殖猪群和保育猪群是第一重要的疾病,对育肥猪群是第二重要的疾病。PRRS对繁殖猪群的损失主要是流产率和胎产活仔数,而对断奶后仔猪的损失主要是平均目增重、死亡率和饲料转化率。PRRS对美国养猪业造成了每年5.6亿美元的巨大损失。为什么20多年来PRRS还是对养猪威胁最大的疾病7目前仍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2.
蓝耳病在美国猪群的临床表现及其继发病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最近对美国19家、年出栏超过15万头猪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蓝耳病(PRRS)对于繁殖猪群和保育猪群是第一重要的疾病,对育肥猪群是第二重要的疾病。PRRS对繁殖猪群的损失主要是流产率和胎产活仔数,而对断奶后仔猪的损失主要是平均目增重、死亡率和饲料转化率。PRRS对美国养猪业造成了每年5.6亿美元的巨大损失。为什么20多年来PRRS还是对养猪威胁最大的疾病7目前仍没有答案。  相似文献   

3.
蓝耳病(PRRS)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以母猪表现繁殖障碍,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比例增高;生长猪呈现呼吸困难、生长迟缓并伴随免疫抑制为特征的重大传染病。随着猪病复杂程度的加剧,近几年蓝耳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蓝耳病阳性猪场猪群死亡或多或少与蓝耳病有关,因为感染蓝耳病的猪群极易继发感染细菌性病原(如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相似文献   

4.
(一)蓝耳病据卫秀余对全国121个猪场以PCR检测蓝耳病抗原结果看,检出阳性场91个,阳性率为75.2%,证实猪群被蓝耳病病毒感染比较普遍,非常严重.但从当前蓝耳病发病特点来看,发病已由过去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为以保育猪的呼吸道病综合征为主.在临床上见有初产母猪常发生流产、早产及产死胎等;经产母猪常出现滞后产、不发情或屡配不孕,而流产与死胎的大为减少,亚临床感染增多;断奶后的仔猪发病率上升,病情严重,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1.1.1经典猪繁殖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卷土重来。自从1995年我国有猪群感染蓝耳病以来,猪群的阳性率逐年增高。2004年就有专家惊呼“全国猪场一片蓝”12006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后.猪场都关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危害.忽略了经典蓝耳病的存在,2008年许多母猪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多数有蓝耳病病毒存在,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该病主要导致妊娠母猪出现繁殖障碍,临床表现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不良后果,其他猪感染之后发生呼吸道疾病.感染蓝耳病的仔猪群发病率高达100%,死亡率可超过50%,母猪流产率超过30%.该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很快,多发于饲养条件较差的散养户和规模较小的猪场,严重影响饲养场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7.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征"、"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1病原  相似文献   

8.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性综合征(SMEDI),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在猪病中发病率高达25%以上,如防制不力将给猪场带来极大的损失。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报道.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猪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有的猪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现就其特点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保持母猪良好繁殖性能是实现猪场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1着重抓防疫工作母猪群主要疫病有:一是细小病毒感染致母猪繁殖障碍较严重,特别是初产母猪流产、死胎、弱仔比例大。二是猪瘟等传染病流行,其流行特点是免疫猪群仍有疫情,成年猪隐性感染,仔猪发病多、病情严重,常继发副伤寒等,死亡率高。三是链球菌病严  相似文献   

10.
猪蓝耳病(PRRS)是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 本病曾称为“猪神秘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不孕与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榜山镇某猪场是一个以生产优良仔猪为主的母猪场。建场十余年来,母猪的年产胎次从每年2胎提高到2.3胎,母猪平均窝产仔数从10头增加至12头,大大地提高了母猪利用率。笔者总结了猪场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同仁参考。1猪群结构合理是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基础该场猪群结构包括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其规模以生产群母猪数量为基础,三者的数量关系为0.25:1:5。  相似文献   

12.
1常见混合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的混合感染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是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而且是连续性的,通过实验室检验,常见的包括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以及猪附红细胞体等,除此之外,还可能会继发其他细菌的感染,但是别的猪群一般不会有疫情发生。发生猪蓝耳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的猪场曾经出现过猪蓝耳病或伪狂犬病,整个猪群采取灭活苗免疫2次,虽然可以将疫情彻底控制住,但是会遗留连续的繁殖障碍症状,可见死胎和木乃伊  相似文献   

13.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笔者在江苏省6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297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病毒抗体。结果表明,2个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52%,断奶仔猪群阳性率39.1%;2个免疫接种老猪场猪群抗体阳性率94%,断奶仔猪群阳性率89.8%。而较新猪场的种猪群阳性率28.6%,断奶仔猪群阳性率5%。  相似文献   

14.
母猪是猪养殖业中影响养殖户经济收入的因素,母猪的繁殖性能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在母猪养殖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猪蓝耳病,该病可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母猪的流产、产死胎等,不利于我国猪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猪蓝耳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在猪养殖业中的猪蓝耳病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忠臣 《猪业科学》2019,36(9):58-61
如何提高母猪生产效率,提高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头数(PSY),已成为猪场普遍关注的问题。而猪蓝耳病(PRRS)是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最重要的病原之一,其感染后可导致猪群繁殖障碍,引起诸如母猪流产、返情、弱仔增多等问题,最终导致猪场PSY降低,利润降低。因此,文章介绍了猪蓝耳病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防控难点及其应对措施,在原有措施基础上,基于实践经验提出了使用替米考星进行猪蓝耳病综合防控的措施,旨在为在养猪生产中实现对猪蓝耳病的有效防控和改善母猪生产效率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暴发一年多来,国内生猪产能损失过半,猪价高涨。养猪的高利润驱使一些清场的猪场投入复产,但鲜有成功案例。依据避免疫情再次暴发和持续生产的标准,猪场复产成功的关键在于净化猪场病毒、提高猪群感染阈值和恢复产能。中药具有促生长、增强繁殖能力、调理免疫能力、抗菌、抗应激和调理代谢等功能,在增强猪群非特异性免疫、提高感染阈值、减少母猪繁殖障碍和提升母猪繁殖性能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猪蓝耳病",该病以妊娠母猪的繁殖障碍(母猪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及各种年龄猪特别是仔猪的呼吸道疾病为特征。本病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于养猪业发达国家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在世界各国引发了空前的"流产风暴",给世界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猪群发生严重免疫抑制,导致猪瘟、猪伪狂犬病等防控困难,同时继发感染病毒性与细菌性疾病,死亡率高,现已成为困扰我国规模化猪场养猪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猪蓝耳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底,某猪场爆发以母猪流产为临床症状的繁殖障碍型疾病。流产母猪主要发生在怀孕2~3个月,共有11头发病,占怀孕母猪的18.3%(11/60)。经临床剖检和实验室病原学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确诊后对整体猪群进行了紧急疫苗接种,采取了严格的消毒措施。结果表明,在下一批怀孕母猪中未发生疫情,显示防治结果良好。猪蓝耳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也称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respiratory syndrome,PRRS),主要特征为母猪发热、厌食、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及弱仔等;仔猪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和高死亡率,是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猪场蓝耳病血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蓝耳病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繁殖性能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作者在河南省5个年产万头商品猪的规模化猪场猪群中随机采集165头种猪及仔猪血清进行蓝耳病血清学调查,使用IDEXX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检测蓝耳病毒抗体。结果表明,旧的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98.18%,仔猪群阳性率为78.65%,而新建商品猪场种猪群蓝耳病阳性率为63.64%,仔猪群阳性率为9.52%。  相似文献   

20.
<正>母猪产仔率低和仔猪成活率低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场普遍存在繁殖障碍类疾病,给猪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繁殖障碍类疾病包括产后不发情、返情、流产、产木乃伊胎、产死胎、分娩率低、产仔数少、哺乳率低等。目前,有些猪场由于繁殖疾病和繁殖性能低下而淘汰的经产母猪高达40%,给养殖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