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枝蒂蛀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康 《中国植保导刊》2002,22(11):23-2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化州市的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发展迅猛。目前荔枝种植面积超过2.5万hm2,龙眼种植面积达2.3万hm2,年总产达30万t以上,是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荔枝蒂蛀虫(又称爻纹细蛾)为害逐年加重,影响本市荔枝、龙眼生产的发展。为此,对此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初步探讨。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以幼虫钻蛀为害荔枝、龙眼果实,常造成“十果九蛀”,虫果率高达60%~90%,一般年份亦达10%~20%。也为害花穗、新梢和嫩叶,可造成嫩梢枯萎死亡。幼果期…  相似文献   

2.
荔枝蛀蒂虫曾称爻纹细蛾,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嫩梢、花穗、果实。幼果期受害落果严重。成熟期被害,果蒂内充满虫粪,影响品质。嫩梢、花穗受害,先端枯萎,影响新梢生长和翌年开花结果。   该虫在福建南部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底始蛹,4月上、中旬始害枝梢、花穗及果实, 6~7月蛀果为主, 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龙眼果实、嫩梢,9月中旬至11月初蛀害荔枝、龙眼新梢。   防治方法,─是结合控梢修剪。冬梢是该虫重要越冬场所,应培养秋梢,修剪冬梢,剪除虫口较多的春梢。二是 5~7月及时…  相似文献   

3.
杜连彩 《植物医生》2002,15(2):28-28
葡萄白粉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都有发生 ,尤其西北地区及河北、山东受害较重 ,使葡萄产量和品质下降 ,影响经济效益。1主要危害症状白粉病可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等部位 ,而以幼嫩组织最敏感。1.1叶片开始正面产生大小不等不规则的黄色或褪绿色小斑块 ,病斑正反面均可见有一层白色粉状物 ,这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产生小黑点 ,是孢子的闭囊壳。粉斑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 ,严重时全叶枯焦。1.2新梢和果梗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 ,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 ,可使穗轴、果梗变脆 ,枝梢生长受…  相似文献   

4.
葡萄黑痘病是南方发生最猖獗、损失最大的葡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葡萄的所有绿色幼嫩组织。幼叶和嫩梢感病后停止生长,逐渐萎缩干枯;幼果在发病初期出现褐色圆斑,随后病斑中部变成灰白色,稍凹陷,边缘呈紫褐色,形似鸟眼,后期病斑硬化,失去商品价值。近年来,我们在...  相似文献   

5.
月季黑斑病在中国很多地方均有发生。该病为害月季,使叶片枯黄、早落,引起月季当年第二次发叶,削弱植株的生长势,降低了切花产量。防治此病已成为月季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症状月季黑斑病主要侵害月季叶片,也侵害叶柄、叶脉、嫩梢等部位。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直径为2~12mm,黑紫色,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为灰白色,其上散布许多黑色小点。有的品种病斑组织变黄,病斑之间相互连接,使叶片变黄、脱落。2病原该病病原是放线孢属的蔷薇放线孢菌犤Actinon…  相似文献   

6.
芒果梢枯流胶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梢枯流胶病及其防治龚标勋(海南省白沙县植保植检站572800)一、症状枝条感病初期,组织变色,皮层出现坏死溃疡病斑,并流出白色至褐色的树胶。感病部位以上的枝条枯萎,病部以下抽出的小枝梢叶片褐色变黄,最后整个枝条枯萎。花梗受害发生纵裂缝。幼果受害,...  相似文献   

7.
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产生淡绿色病斑,后逐渐扩大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颜色由淡绿色转为黄至黄褐色,病斑背面长出明显的白色霜霉。包心期若环境适宜,病斑可迅速扩大,使叶片连片枯死,从植株外叶向内叶层层发展、干枯,最后剩下一个叶球,造成大白菜严重减产。2病原及传播途径大白菜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霜霉菌侵染所致,病原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土壤及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种株及田间残余病株上越冬。翌年气温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侵染引起发病。3发生条件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大时,霜霉病极易流行;重茬地、低洼潮湿地、浇…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细菌性病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细菌性斑点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主要危害蘑菇和平菇。1.发病症状局限于菌盖上,菌盖初期出现水渍状小斑点,渐渐变成黄褐色并扩大成小斑,不规则,凹陷,凹陷处呈棕褐色。湿度大时,凹斑内有粘稠的菌液,当病斑干后,菌盖往往开裂。2.病原该病由托拉斯假单胞杆...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又名梨虱子,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梨芽、叶片及嫩梢汁液。叶片受害后.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褐.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分泌大量黏液,诱发煤污病。新梢被害后.发育不良。果实受害后,果面呈烟污状,影响外观品质。梨木虱为害后,树势削弱,当年产量受损,花芽分化受阻.给来年产量造成极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黄芪为重要的药用植物,2001年北京种植面积1200hm2主要分布在通州、顺义、大兴、房山等区县,并以每年20%的幅度递增。2000年黄芪收获期调查,根部受害率平均70%,受害严重的达90%以上,2001年,全市普查,黄芪苗期平均死苗率13%,发病田率100%。严重影响到黄芪的品质和产量。1发生特点黄芪播种后约30d,苗高8~10cm,田间始见发病苗。发病初期植株顶端萎蔫,生长点受损致使整株萎蔫,最后枯黄死亡。受害植株易拔起,受害部位表皮纵向裂口,呈铁锈色,并有褐色病斑,主根部分腐烂,须根全部坏…  相似文献   

11.
李鄂平 《植物医生》2003,16(2):24-24
烂脚病又称脚腐病 ,是近年来荔枝、龙眼果园受害日趋严重的一种病害。受害植株主干基部树皮腐烂 ,发病部位一般离地面 2 0~ 30cm。1 危害症状烂脚病发病初期病部皮层变粗糙 ,逐渐变褐色 ,不定形湿腐 ,常流出树液 ,病部深达木质部 ,高温多湿时病部迅速向纵横扩展 ,引起主干、主根、侧根 ,甚至须根腐烂 ;干燥时病部干枯开裂、脱皮 ,严重时似环剥状。植株被害后部分叶片变黄 ,容易脱落 ,落叶枝容易干枯 ,重病时常引起果树早花 ,挂果少 ,果实变小变酸 ,若病部环绕主干一周 ,上部叶片严重黄化 ,枝条大量干枯 ,以至全株枯死。2 发病条件在夏…  相似文献   

12.
分为细菌性和真菌性霉斑或褐斑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枝梢。叶片发病初期为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病斑。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一圈裂纹,容易脱落,形成穿孔;褐斑穿孔病侵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在叶片两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  相似文献   

13.
钦州市荔枝霜疫霉病暴发原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 ,靠山临海 ,为海滨丘陵台地 ,属亚热带气候 ,是亚热带水果荔枝主产区之一。 2 0 0 2年钦州市荔枝种植面积 9.33万hm2 ,结果面积 5 .33万 hm2 ,为荔枝丰产年份 ,初步估测总产将达 1 2万 t,为历史最高年。荔枝霜疫霉病( Peronophythora litchii Chenex Ko et al.)是荔枝的重要病害 ,暴发时易造成嫩梢枯干、落花、落果、烂果 ,严重影响荔枝产量和品质。自 5月中旬开始 ,荔枝霜疫霉病在钦州市种植面积最大的钦北区长滩、新棠、那香等镇暴发 ,2 .0 0万 hm2结果面积有 1 .2 0万 hm2 (达 60 % )发生病害 ,占全市霜…  相似文献   

14.
赖萍 《中国植保导刊》2002,22(10):29-29
梅州市是全国最大的金柚生产基地,柚类种植面积4万hm2。褐腐疫霉病是本市柚类主要病害之一。此病又称褐腐病、褐色腐败病,发生普遍,造成大量落果,一般损失10%以上。1症状褐腐疫霉病可发生在柚果表面的任何部位,但果实成熟中期,多发生在脐部。发病初期,果皮上出现淡褐色小圆斑,后迅速扩展并呈黑褐色水渍状湿腐,病斑变软。一般在感病后5d左右大量落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果实表面可产生稀疏纯白色的菌丝,菌丝紧贴果皮,形成膜层。病果散发出刺激闷臭味。此病病原是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citrophthora)和寄生疫霉(…  相似文献   

15.
荔枝蝽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蝽象Tessatalomapapillosa(DYUY)的寄主有龙眼、荔枝等作物,以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嫩芽、花穗和幼果的汁液,严重影响新梢正常生长,导致落花、落果;其射出的臭液也可使嫩叶、花和果壳焦枯,此外,还可传播鬼帚病的病原。我站1999年4月在城西镇江岸村进行药剂防治荔枝蝽试验,试验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药剂  5225%农地乐乳油(美国陶氏益农(DOWELANCO)公司),5%一遍净乳油(江苏省吴县市农药厂),98%敌百虫原粉(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2 供…  相似文献   

16.
李华 《植物医生》2003,16(3):17-18
荔枝素有“岭南果王”和“果中珍品”的美誉 ,驰名中外。赤水市种植荔枝有 6 70hm2 左右 ,主要的品种有大红袍、妃子笑、砣提。影响荔枝高产优质的因素很多 ,其中病虫害是主要因素之一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 ,主要病虫害有荔枝霜疫霉病、荔枝酸腐病、荔枝炭疽病、荔枝蝽象、荔枝蛀蒂虫。严重的降低了荔枝的经济效益。1 荔枝霜疫霉病病源是一种真菌 ,即荔枝霜疫霉菌 (PeronophythoralitchiichenexKoetal) ,此病又称霜霉病 ,主要为害近成熟的果实 ,也为害花穗、幼果、果柄、结果小枝和叶片。防治该病采用采果后清园消毒和进行药剂防治 ,药剂防…  相似文献   

17.
方军 《植物医生》2002,15(2):26-26
菜豆炭疽病是菜豆常见的病害 ,该病危害菜豆的叶、茎、荚、种子 ,特别是豆荚受害后 ,严重影响菜豆的质量 ,使菜豆失去应有的商品价值。1受害症状菜豆炭疽病危害幼苗时 ,幼苗子叶上出现红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斑 ,凹陷成溃疡状 ,叶上染病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 ,为黑褐色多角形小斑 ;茎上的病斑一般长圆形、稍凹陷 ;豆荚感病 ,初为褐色小点 ,后扩大成近圆形、稍凹陷黑褐色、边缘有深粉红色晕圈的病斑 ;种子上的病斑为黑褐色或黄褐色小斑。2防治方法2.1从无病的豆荚上采种播种前用种子重量的0.2%的50 %多菌灵粉剂拌种 ,亦可用甲醛200…  相似文献   

18.
西瓜根腐病是近年来中牟县西瓜上新发生的1种病害,发生早、蔓延快、为害重、损失大。1997~1998年连续2a在中牟县大流行,受害面积达1万hm2,占全县西瓜种植面积的38%,产量损失30%以上。1999年,该病在中牟县保护地及露地栽培西瓜上再次大面积发生。为此,我们对该病进行了调查研究。1 症状该病主要为害瓜根和茎基部,很少为害茎蔓。定植后即可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呈浅褐至深褐色腐烂,病部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扩展,可与枯萎病相区别,后期病部往往变糟,组织破碎,仅留下丝状维管束。受害…  相似文献   

19.
泡桐苗木炭疽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全昌 《植物保护》1964,2(6):266-266
泡桐苗木炭疽病(Colletotrichum RawaRamii Miyabe),近年来为害严重,致使泡桐播种、育苗易遭损失。 一、症状:泡桐炭疽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大树仅在嫩梢及丛枝上发生。在幼苗期(2—4叶片)发病,开始叶片变暗绿色,而后倒伏死亡。苗木木质化后(6叶片以上),在茎部、叶柄、叶片出现病斑,以后逐渐变褐色扩大,组织凹陷,成椭圆形、或不规则状。分生孢子盘在寄主表皮下形成,而后突破表皮出现粉红色分生孢子堆,分生孢子飞散后,秋末在病斑处形成黑色小点。病害发生严重期,病斑连成片(或长带),引起苗木茎部干缩枯死。  相似文献   

20.
西瓜蔓枯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硕 《植物医生》1996,9(3):9-9
西瓜蔓枯病及防治丰硕(湖北省洪湖市沙口农技站,433205)西瓜蔓枯病又叫黑腐病、斑点病、朽根病,危害叶片、茎蔓、果实等,以叶片受害最重。发病症状:片感病最初出现黑褐色小斑点,后逐渐变为直径为1~2厘米的病斑,病斑后期散生小黑点,病叶干枯时呈星状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