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膨胀土分布区土坎梯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陕南膨胀土分布区土欠梯地普遍存在的严重垮欠现象进行调查分析表明,膨胀土吸水膨胀,强度镜减的土质特性是土坎梯地垮毁坏的根本原因,为解决陕南膨胀土分布区土坎梯地垮坎问题,应采取防水防风化的综合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陕南土坎梯地垮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陕南梯地垮坎,以黄褐土山地坡改梯最为严重,一般当年修的梯地在翌年雨季中有30%-40%梯坎出现崩塌或滑塌。从1989年以来,在陕南一些地方曾试验过挡板法,掺沙法和产编织袋法筑坎修地,但收效甚微。梯坎难以巩固的原因有六个方面:1。土壤含粘量高,排水能力差;2。雨多强度大:3,地面坡度陡;4,筑坎质量不高;5,排水系统不完善;6,没有采取植物护埂措施,甚至破坏地边埂,实践证明:任何单一措施都不能从根本  相似文献   

3.
膨胀土地区土坎梯地的规格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土地区因其土质的水敏特殊性,基本农田建设的指导原则应是,采用旱作反坡梯地,排水固坎工程与生物措施并重。结合野外调查的实际经验,在上述原则指导下,对膨胀土地区土坎梯地的规格,尺寸,构造等具体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面积调查,典型小区观测试验,室内土质测定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对紫色砂泥岩区梯地士坎的高度、坡度、施工、利用与土坎稳定和效益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使土坎稳定,土坎高度一般确定在1.0m左右,控制在1.5m以内为宜,土坎边坡除沙土外,以65°~78°,不超过80°为限,同时,在地坎密植护埂经济灌木和草,在暴雨季节要求覆盖度超过80%,对土坎稳定有良好作用。每公顷土坎合理利用年收入可达1620元。  相似文献   

5.
南方坡改梯土坎快速稳定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土坎坡改梯过程中,由于多雨的影响,在工程实施中及竣工初期极易发生土坎崩塌,使地面径流相对集中,造成局部严重水土流失,因此,在实施土坎坡改梯中应采取生物和工程技术处理相结合的办法加以控制,达到快速水土保持效应。  相似文献   

6.
陕南嘉陵江流域土石山地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陕南嘉陵江流域重点防治区水土保持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成效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的方向和具体措施,认为,欲兼顾提高土地生产力,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土地利用调整的方向应为;狠抓坡改梯,兴修基本农田;退耕还林,发展经果林,综合利用资源,多种经营综合开发。在具体操作时,坚持开展以注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并合理利用荒山荒坡,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以陕南土坎梯田田坎土体为对象,通过室内无荷载膨胀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别研究了无荷载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对最终稳定的无荷载膨胀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洋县的梯田田坎土层越深,其最终的膨胀变形量越大,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黑山镇的则无明显规律;土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其最终稳定时的膨胀率成指数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岔沟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梯式镶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岔沟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梯式镶嵌模式,是在有关单位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治理工作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这个模式概括了该流域治理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路线,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可供辽东低山丘陵区治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篱逐步梯化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25  
依据 1992年以来在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的长期水保试验基地 9年的定位观测 ,证明植物篱 (绿篱 )逐步梯化技术有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 ,能使土壤侵蚀由传统的年均 43.2 t/ hm2迅速下降到 4t/ hm2 ,能增加水分年均保蓄量 36 0 m3/ hm2 ,使作物产量逐年增加。试验还表明 ,自然翻耕使坡度年均下降 1.1°,形成 17.1~ 2 0 .0 cm 高的梯埂。此项技术省时省资省劳 ,易操作易管理 ,因此易于在适宜山区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皖南山区广泛分布的粗放梯地 ,田面既有纵坡又有横坡 ,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坡面径流汇入排水沟后 ,又冲刷沟底和沟边的土壤 ,而且由于当地有从上向下翻土的耕作习惯 ,使生土向下延伸、坡面逐渐变为荒漠化土地。若将粗放梯地改造为水平梯地 ,由于难度太大而不可行。因此 ,可采用在排水沟内修沉沙凼、在地边埂上堆秸秆、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等措施治理其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试验设计方法,通过野外试验,着重研究了影响隔坡梯田优化设计中的三个主要因素──平坡比、地面坡度和坡面种植方式对隔坡梯田水平田面部分粮食产量,水分增量,拦沙量等方面的影响,得到定量描述这些因素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多维反应面回归方程,以及隔坡梯田设计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12.
甘肃坡改梯态势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肃坡耕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历史、现状、前景,以及坡耕地资源,分布与特征,水平梯田的建设条件,经验及经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青海官亭盆地黄河二级阶地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河上游官亭盆地地貌及古文化遗址的野外考察,分析了盆地中黄河二级阶地的结构,认为该阶地形成于全新世中期。距今4000年左右的史前洪水阶地上加积了一层平流沉积物,形成复合型阶地,其下部为基座阶地,上部为上叠阶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中国西部耕地变化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我国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近年来耕地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该文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1995/1996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库和本次调查的1999/200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利用G IS技术,对两个年份空间数据进行迭加分析。结果显示:在此期间,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了1 910 727 hm2,同期减少了704 247 hm2,净增加1 206 48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41%;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开垦,本因子引起耕地增加了129.09万hm2,占总耕地面积增加量的69.45%;大量的草地开垦成耕地,这必将造成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加之近年来国家政策开始向西部转移,这必将给西部各省的生态带来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5.
陕北黄土高原植被区划及与林草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陕北黄土高原,根据植被的地理分布、植物区系背景、环境条件的地理变化及造林种草实践,从南至北可划分为落叶阔叶林区、森林草原区和干草原、沙化草原区。以延安一线为界,南部为森林地区,北部为草原地区;再以长城沿线为界,南部为森林草原区,北部为干草原、沙化草原区。延安一线和长城沿线为两条重要的生态分界线,就是这两条生态线把陕北黄土高原划分为森林、森林草原及干草原、沙化草原三个植被区。植被区划是造林种草的理论依据之一,陕北黄土高原的种树种草应遵循这两条生态线,使其与植被分区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对适用于各地区大比例尺土壤侵蚀分级指标的研究较少,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在野外实际应用中困难,对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意义不大。根据多年来在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抓住成土母质这一主导因素,根据不同成土母质土地的土壤质量分异规律、土壤侵蚀特点以及土壤遭受侵蚀后对土壤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不同等实际情况,选取不同的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确立了适合辽宁西部低山丘陵区大比例尺土壤资源调查的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体系。该分级指标体系具有针对性强、分级指标界限明确、可操作性强、对土地利用管理指导意义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与陕西省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西部地域辽阔,经济欠发达,资源分布,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空间差异很大,在资金技术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在市场机制和投资效应原则作用下,西部开发不可能在人全面铺开,必须实行相对集中的重点区域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中陕西省重点开发区域应该确定为“一心三带”,即西安中心城市、关中陇海铁路沿线产业密集地带、长城沿线资源富集地带,汉江上游地带。围绕重点开发区域应该选择“榆林国家级资源开发区建设”、“面向欧洲国  相似文献   

18.
宁南黄土丘陵区旱作梯田水分利用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在宁南黄土丘陵区半干旱气候地带梯田和坡地上进行的作物水分利用比较试验,分析了丰水年与欠水年和高肥与低肥条件下,作物的耗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梯田丰水年与欠水年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率变化小,而坡地大。在高肥条件下,梯田作物耗水量为328.0mm,用水效率为0.227kg/mm;而坡地分别为262.2mm与0.208kg/mm。充分挖掘梯田增产潜力的出路在于增加投肥量。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坡改梯效益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