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2.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为特征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牛布氏杆菌病的流行非常广泛,有不少人也同时感染上了布氏杆菌病。因此,该病已经给奶牛养殖业和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趋势,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病在家畜中以牛、羊、鹿等流行最多,人患布病多是在牛、羊布病流行过程中被感染的,产羔期最易感染。带菌患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人与畜之间布氏杆菌病疫情持续快速增长,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相似文献   

7.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该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布氏杆菌在皮肤中生存45~60天,土壤中存活40天,乳中存活数周。对热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该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布氏杆菌在皮肤里能生存45~60天,土壤中存活40天,乳中存活数周。对热抵抗力弱,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  相似文献   

9.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由于近年来羊调运、交易频繁,各地检疫工作开展不平衡,导致该病有上升趋势。现将该病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奶牛布氏杆菌病检疫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家畜、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病,患病动物一般呈慢性经过。临床诊断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奶牛布氏杆菌病以前在牧区多发,而随着奶牛跨省区调运频繁,从而导致了该病在全国流行范围更加广泛,并形成了某些农区的常发病。由于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从而也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应引起广大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又称传染性流产,本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菌侵害生殖系统,引发子宫、腹膜、关节和睾丸等炎症,临床上以母牛流产和不孕症为主。病畜可传染给人类或其他动物,布氏杆菌病影响奶业的发展。因此,要从根本控制布氏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应采取布病疫苗接种与检疫净化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从而为控制和消灭牛布氏杆菌病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高桂梅 《新农业》2011,(3):31-3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奶牛的布氏杆菌病潜伏期很长(14~180天),多呈慢性经过,无明显临床症状;传播途径广泛,病原体随病畜的多种排泄物和分泌物(阴道分泌物、乳汁、精液和粪便等)排出体外,污染吝舍、  相似文献   

13.
山羊布氏杆菌病是由不同型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以发生流产,不孕及睾丸、关节炎等炎症的特征慢性传染。在处置中要特别注意操作人员及畜主的防护和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猪布氏杆菌病又称猪传染性流产,是猪感染了布氏杆菌以后诱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猪布氏杆菌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是8~10月龄性成熟期的猪最易感,6~7月龄的次之,5月龄以下的仔猪很少感染。1流行特点1.1病原。猪布氏杆菌的形状为球杆状或者杆状,革兰氏染色为阴性,不抗酸,不形成芽孢,不运动,广泛存在于病畜的流产胎儿、胎衣、乳房和淋巴系统之中,常常随同胎儿、胎衣、尿、乳汁等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重要疾病,不同种属的布氏杆菌对人的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羊种的布氏杆菌对人的危害最大。羊围产期是携带和传播布氏杆菌的高危时期,如果对该时期的羊进行高床管理,通过异位发酵床对粪尿进行全量收集,对配套环境彻底进行消杀,阻止布氏杆菌对水、土的污染,垫料密封运输收集后实施有氧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灭隐藏的布氏杆菌;配合产羔时胎衣、恶露全量无害化收集,随同产房污染物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产房环境进行彻底消杀,即可实现布氏杆菌零排放。抓住羊围产期管理这一防控布氏杆菌病的关键期,羊间布氏杆菌病防控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净化布氏杆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可通过直接接触、食物、空气飞沫传染。对黄陵县羊布病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畜间布病。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近几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都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养殖户追求经济利益,盲目引进、频繁调运和扩大养殖数量,但缺乏布氏杆菌病的防护知识和环境消毒意识,引起布氏杆菌病的大面积传播。因此,做好布氏杆菌病防控工作尤为重要。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牛、羊及人均易感此病。在家畜中,牛、羊最常发生,并由它们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和其他动物,患  相似文献   

18.
<正>鹿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自1940年被首次确立,广泛发生于世界各地,给养鹿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我国,马鹿和梅花鹿群中流行的布氏杆菌病主要为羊型、牛型和猪型3种,还有其他非典型性布氏杆菌在鹿群中也有流行。  相似文献   

19.
<正>读者胡先生:羊布氏杆菌病咋治?答:羊布氏杆菌病是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羊的生殖系统,可引起妊娠母羊早产、流产及公羊睾丸炎、关节炎等。由于本病是人畜共患病,临床上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检疫、预防接种和扑杀处理阳性畜是防控的综合手段。羊群每两年进行一次检疫,阳性扑杀处理,阴性接种菌苗,接种一次可保护  相似文献   

20.
布氏杆菌病(布病)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引起的以流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兽共患病,严重地威胁着人和多种动物的生命健康。人感染布氏杆菌后,需要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而且往往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在布氏杆菌流行的国家,消除布病一直是公共健康计划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根据宿主差异、生化反应特点及菌体表面的不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