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家计委已经下达了第二批农网建设与改造计划,现就第一批农网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提几点建议。 1 忽视了10kV线路的电压质量……  相似文献   

2.
农网10 kV线路的无功补偿就是通过检测线路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自动或手动投切电容器,从而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可见,电容器组起到了线路中间“加油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网10kV线路的无功补偿就是通过检测线路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自动或手动投切电容器,从而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可见,电容器组起到了线路中间“加油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对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的逐步推进,现今农村电网的供电电压水平过低、频率偏移较大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农网的供电质量较十余年前有了较大提升。但与此同时,影响农网配电网络中电能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为雷击故障,已然成为了10 kV配电线路中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本文基于湖南某地的10 kV农网配电线路的运行实例,通过分析雷击故障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防雷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虹 《农村电工》2003,11(11):21-21
1影响电压质量的原因1.1农村有些地区只考虑了增加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和配电变压器容量,缩短供电半径,更新设备,而忽略了对无功补偿装置的改造,使得一些变电所无功补偿容量不够,补偿设备配置不合理,设备陈旧落后。1.2由于农网改造资金不足,部分变电所主变压器仍是无载调压变压器,调压时必须停电,在负荷变化较大的季节,很难满足电压偏差要求。1.3设备运行管理不当,没有根据负荷变化规律和电压状况,及时调节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对电容器补偿容量也没有及时进行调整。比如,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的电容器都是靠人工操作跌落式熔断器进行投退,有些长…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 ,农网改造工程中 ,为了解决偏远山区、农村牧区、兵团、农场的用电问题 ,在农网改造工作中 ,由于工程进度快 ,设计中会疏忽由于负荷轻所带来的电压高现象。新疆石河子 110kV紫泥泉变电所自 2 0 0 0年 12月建成至今 ,该所 110kV电压由于没有达到设计负荷 ,一直运行在 12 0kV左右 ,造成 35kV和 10kV母线电压非常高 ,一遇系统故障 ,对电器设备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2 0 0 2年 8月 ,由于系统事故致使该所电压升高 ,大量居民电器被烧毁。为了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我们在线路末端并联电抗器 ,降低变电所母线电压 ,使之电压质量维持正常运…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线路的电能损耗 , 减少线路中传输的无功电能 , 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 同时也为了提高线路末端的电压质量 , 我局采用在 10kV线路上安装并联电容器组的方法 , 使功率因数得到大幅度提高 , 电压质量也得到改善 , 10 kV考核线损明显下降 . 1 电容器组的接线方法 1.1 3只单相电容器接自动投退装置 , 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1.2 3只单相电容器直接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1.3 3只单相电容器尾端接高压保险丝 , 套保险管 (10~ 15 cm)接入线路 . 1.4 三相电容器通过跌落保险接入线路 .  相似文献   

8.
农村电网的无功补偿方法及补偿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吴全军  陶然 《农机化研究》2001,1(1):128-129
随着农机电气化建设的深入进行,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降低综合线损率是农网改造的主要目标,而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是降低线损和器损,提高电网输送能力,减少线路电压损失,改善末端电压质量的有效措施,由于这种方法投资小、,见效快,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另一方面,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其补偿电容器坏率较高,笔者就农网常见的无功补偿方法及预防措施的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9.
1998年以来,我们按照江苏省政府、省电力公司关于实施农村“两改一同价”的统一部署,结合淮安市农村的实际情况,确保了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至1999年8月底,我市已全面完成第一批160个行政村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新架10kV线路236.64km,400V线路572.17km,220V线路365.39km;改造10kV线路101.29km,400V线路266.38km,220V线路163.88km;更换变压器558台,容量29900kVA,安装配电箱558台。1 分级负责,做好农网改造的组织和宣传工作1998年8月,我市成立了淮安市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领导小组,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市长和供…  相似文献   

10.
从农网改造到现在,我一直参与了我镇的农网台区及10kV以下的线路改造,在改造当中发现了以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农网基础薄弱、供电半径大、负荷不稳定和功率因数低的现状,介绍了如何选用自动调压器(SVR)降损节能和改善10kV远距离线路末端电压质量的方法,并对自动调压器的构造和特点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王西训 《农村电工》2004,12(12):21-21
加强农网35kV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管理对于提高供电质量是特别重要的。由于农网变电站的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通常装设在主变压器二次侧,而主变压器一次侧的电压是由其上一级变电站调节的,所以农网35kV变电站电压无功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主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合理调整和补偿电容器的正确投退。1当主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偏低时,由于系统负荷多为感性负荷,所以应首先投入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上犹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两年攻坚战"以来,国网江西上犹县供电公司按照省市公司的部署和要求集中力量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新增改造10 kV线路37.43 km,配电台区112个,10 kV配电变压器容量14 210 kVA,0.4 kV线路494.54 km,农村用电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4.
王庆东 《农村电工》2004,12(2):28-28
随着农网改造的深入开展、城网改造的启动,10 kV电缆以其施工维护方便、供电可靠性高,在农网箱式变电站、城网配电线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10 kV电缆头制作工艺直接影响着10 kV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的农网改造中,为了保证电能质量,降低线损,减轻农民负担,一些文件和文章都提出了农网改造的技术要求,例如规定了各电压等级线路的供电半径:10kV不超过15km,O.4kV不超过O.5km.这对于科学地规划网络结构,缩短供电半径和保证供电质量,无疑是一件好事,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规定也是必要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或验收时,有人则认为,只要不超过15km和O.5km,就认定符合标准,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6.
解决农村电网末端电压过低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网基础薄弱、供电半径大、负荷不稳定的现状,该文介绍了通过应用数字电低压补偿装置改善低压线路末端电压质量的方法,并对采用数字低电压补偿装置与采用延伸10kV线路并安装传统变压器的经济技术作了相应比较。  相似文献   

17.
雷新娥 《农村电工》2009,17(8):42-43
无功补偿在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如此,在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期间,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0.4kV和10kV无功补偿改造,以改善电网电压质量,降低线路损耗.但是,花巨资投入的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状况如何,无功补偿的效果又是怎样,尚且存在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县供电企业的无功补偿工作应当怎样扬长避短?笔者对此作了一些调查,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1农网低电压产生原因产生农网低电压原因主要有:变电站母线电压偏低,造成整条线路电压质量不合格;6—10 k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线路末端变压器首端电压不合格;低压台区供电半径过长,线径偏小,造成末端用户电压质量不合格,这种原因产生的低电压现象最为普遍;三相负荷不平衡,某相负荷严重偏高,该相电压降增大,造成该相线路末端用户电压偏低等。  相似文献   

19.
时下,在许多县级供电企业中,往往只把电力电容器看作是提高电压的设备,当10kV母线电压在正常范围内时,电力电容器即自行退出运行.其实电力电容器无功补偿作用还有很多,如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降低线路损耗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配电线路大多存在点多、线长、面广、走径复杂、设备质量参差不齐等现象.经几番农网改造后,10kV配电网络运行状况得到大大改善,抗事故能力得到增强,供电可靠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受气候、地理、环境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线路故障率仍居高不下.笔者现就10 kV架空线路的常发故障事故进行分析,并对10 kV架空线路的反事故措施进行探讨,以求提高10 kV架空线路的运行水平,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