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揭示内伶仃岛植被的演替,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进行样地调查,分析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地理成分性质以及物种多样性等,并且与其他3个热带或中亚热带植物群落进行比较。【结果】该群落共有维管植物73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蕨类植物有4科4属4种,种子植物有36科57属69种。种类组成以热带分布属占绝对优势,占总属数达98.18%,具有南亚热带成分向热带成分过渡的性质。群落垂直结构较明显,乔木层优势种主要有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白桂木、假柿木姜子Litsea monopetala和浙江润楠Machilus chekiangensis等,其重要值依次为43.86、31.64、12.75和10.39;灌木层则以破布叶Microcos paniculata和九节Psychotria rubra为主;层间藤本植物亦十分发达。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皆为聚群分布,年龄结构以II级(DBH2.5 cm)和III级(2.5 cm≤DBH7.5 cm)立木占绝大多数,属增长型种群,但白桂木种群为衰退型种群。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E)=0.9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3.27,Pielou均匀度指数(EH)=0.84。【结论】内伶仃岛白桂木群落是一个处于群落演替中期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类型。  相似文献   

2.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北坡常绿阔叶林群落内,设置面积为5 hm2的固定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划分样地并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①群落内物种丰富,区系复杂,仅含1种的科、属多,常绿树种短尾柯、多脉青冈为建群种,故可称为短尾柯-多脉青冈群落;②从物种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看,该群落具一定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仍占较大比例,反映出中亚热带北部亚地带中山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属性;③从物种多样性看,稀有种丰富,优势种亦十分明显,但多度分布不均;④群落幼苗储备量大,更新良好,但由于竞争激烈,加之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干扰,胸径超大个体稀少;直径频度呈指数分布,反映出立木在垂直空间上连续分布,且该群落处于演替的成熟阶段;⑤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分层不明显:几个优势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乔木亚层,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乔木上层树冠不连续,下层连续郁闭度较高;灌木层密度大,物种丰富,是群落幼苗库;草本层比较稀疏但物种丰富,以蕨类和苔草属植物为主;藤本植物多样,草质木质均有,但大型个体稀少,层间附生植物主要是石韦、瓦韦、膜蕨和一些兰科植物,显示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缙云山草珊瑚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珊瑚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 结果表明 该群落种类组成丰富, 共有种子植物77种, 分属37科62属, 区系组成复杂, 从科属的地理成分看, 热带分布型明显多于温带分布型, 表明该区系具有较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并具有一定的温带性质. 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地上芽植物次之. 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全缘、革质和草质叶的种类为主. 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并且有一定数量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黄山水榆花楸群落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典型群落样方调查,对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该群落在3 2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32种,隶属于54科98属;2重要值分析表明,黄山松和华箬竹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分别为21.47%和26.99%;3植物群落区系中属分布类型有11种,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世界分布、泛热带和东亚成分占一定比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4群落内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最多,为52种,其次是地上芽植物与地面芽植物;5按Raunkiaer的划分标准将种群频度划为5个等级,其分布规律为ABCDE,优势种植物分布不均匀,群落有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6立木级分析表明,水榆花楸种群结构呈纺锤型,有衰退的迹象。【结论】黄山水榆花楸群落物种丰富,灌木层种间竞争激烈;如果水榆花楸种群没有足够的更新幼苗补充,它将会退出当前的群落。  相似文献   

5.
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闽西常绿阔叶林植被的1.6 hm2样地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构成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优势科是樟科、壳斗科、木兰科、紫金牛科和山茶科等;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地理性质;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建群树种多,且部分不同的建群种间可组合构成不同的群丛,群落类型呈现多样化;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外貌以单叶、革质、全缘和中小型叶为主的常绿中、小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闽西常绿阔叶林群落植物在物种组成数量、科属分布区类型和生活型谱以及叶的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中亚热带南部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缙云山草珊瑚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珊瑚群落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丰富,共有种子植物77种,分属37科62属,区系组成复杂,从科属的地理成分看,热带分布型明显多于温带分布型,表明该区系具有较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并具有一定的温带性质.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上芽植物次之.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全缘、革质和草质叶的种类为主.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并且有一定数量层间植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浙江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紫茎(Stewartia sinensis)群落的结构特征。[方法]基于取样代表性的原则,选择可覆盖乔木层紫茎株数占92%地段的样地20 m×30 m,分析群落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特征、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结果]群落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29科38属44种,属和种的数量占优势的科为山茶科(Theaceae)、樟科(Lauraceae)和壳斗科(Fagaceae);种子植物属的一级地理区系成分共含7个类型,其中温带和热带分布分别占总属数的52.78%和41.66%,具有温带至热带的过渡性特征和亚热带性质;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其中乔木层的优势种为短柄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和紫茎(Stewartia sinensis),灌木层的优势种为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吴茱萸叶五加(Acanthopanax evodiaefolius)和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草本层的优势种为...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古栓皮栎林内设置面积1.5hm2的固定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划分样地并进行每木调查,研究该栓皮栎林的物种组成及更新特征。结果表明:1)该栓皮栎林样地物种组成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49科、77属、81种,仅含1个种的科属较多,栓皮栎为群落建群种;2)从物种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看,该群落具有一定的温带性质,同时热带成分占有较大比例,反映出亚热带北缘低山丘陵落叶阔叶林的植被属性;3)优势种明显,从个体数、平均胸径、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等分析,栓皮栎在群落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以大树和老龄树为主;4)栓皮栎群落现阶段已进入演替的顶极阶段,为衰退型种群,更新较差;5)群落外貌整齐,垂直空间分化明显,乔木层优势种极为明显,灌木层物种较丰富,草本层稀疏但种类丰富,层外植物简单;该群落植物生活型、层次结构和外貌的关系反映出了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城市近郊构树次生林群落的结构特征,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为同类型的次生林群落研究提供参考思路。【方法】以构树群落为研究对象,在典型地段设置20个10m×10m样方,结合物种组成结构、区系特征、Raunkiaer频度定律、物种多度累计分布、垂直结构图谱及重要值等数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 000m2的取样大小是合适的,能够反映出该区域构树群落的基本特征;2构树群落内现有物种51种,隶属于29科45属,组成结构上松散,没有突出的优势科或优势种;3属的区系特征表明,该群落的温带分布类型略多于热带分布类型,具有一定的过渡特征,与该群落的分布地区相一致;4 Raunkiaer频度定律在该群落的物种组成上表现为A>B>C>D>E;5该群落垂直结构简单,乔木层以7m以上的物种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以构树为主要建群种;6重要值数值显示,构树在乔木层占有绝对优势(51.83%),灌木层以野蔷薇(23.63%)占有较大的优势。【结论】构树群落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植被类型,有被演替取代的可能;同时,构树群落对环境的适应性又极强,对当地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的贡献,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热带北缘低丘台地保护了40年的广东化州卜岭风水林进行了群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组成种类复杂,1200 m2样带内有维管束植物36科54属70种,种子植物属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群落结构较复杂,分层现象不明显,冠层树冠不连续,DBH≥20 cm的大径级个体约占胸径5 cm以上个体数的16.67%,群落胸高断面积为37.42 m2/hm2;频度分析表明,该群落超过50%的种类多度分布较均匀;群落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该群落的各层次生物多样性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均达到4.00以上,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水平;群落上层优势种的种群结构分析表明,除人工种植的外来种窿缘桉属于衰退群落外,其他优势种群大都属进展种群,群落仍处于向地带性森林的进展演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