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统一关系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中的耕作制度和农艺技术是密不可分的,科学、合理、协调的耕作制度和农艺技术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反之,就是农机化发展的障碍。一般情况下,当农艺科学合理、成熟稳定时,主要是农机适应农艺的要求,l司时进行农机与农艺应相互结合的研究。农艺虽然比较先进或比较成熟,但过于繁杂而不利于机械化作业,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不理想时,则主要研究农艺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以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改造农业是现代化农业最基本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1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统一关系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生产中的耕作制度和农艺技术是密不可分的,科学、合理、协调的耕作制度和农艺技术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反之,就是农机化发展的障碍。一般情况下,当农艺科学合理、成熟稳定时,主要是农机适应农艺的要求,同时进行农机与农艺应相互结合的研究。农艺虽然比较先进或比较成熟,但过于繁杂而不利于机械化作业,造成农业经济效益不理想时,则主要研究农艺和耕作制度的改革,以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改造农业是现代化农业最基本的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3.
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农机与农艺谁为谁服务的问题长期未解决。在总结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单方面要求农机服务于农艺的思维已经过时。今后应各自调整、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而既满足农艺要求又便于机械化,共同为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服务。因农业的功能已由农产品生产扩展到有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现代化农业的研究就更需要多学科的通力合作。随着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上述的各自调整、相互适应将日益迫切。并就如何培育这种学术观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逐年加大,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但农机与农艺结合方面尚需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研究农艺与农机之间的关系分析农艺农机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创新农艺与农机关系处理策略,为我国在农业现代化以及机械化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海鹏  陈颖  孙松堂 《农业机械》2012,(34):110-111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农机与农艺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二者只有高度有机地结合,并相互适应,才能真正体现出各自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的目的。1主要农作物农机与农艺融合的现状1.1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实现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了小麦生产机械化,山东省青岛市早在1995年就实现了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纵观小麦生产  相似文献   

6.
<正>农机与农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农机要适应农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农艺也要为农机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农艺是农机的方向,农机是农艺的载体。二者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只有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才能共同促进农业生产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目前,我国农机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机农艺相融合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关键环节机械化的突破,关系到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影响农机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最初阶段是农机适应农艺,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是农机农艺相互结合,最终发展到机械化农艺,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孤立的、也不是随意所想的,而是要与农艺相结合、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只有适应了当地的农艺要求,农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农业,农业机械化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机农艺融合,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农机和农艺要各自调整,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共同为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推进,农机与农艺两者的相互结合表现出的较高的农业产值,同时促进了当前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很多地区的农机推广活动的顺利完成多半是依靠农机以及农艺的相互配合。这不单单说明当前的农业引入农机更加的符合农艺工作的展开,也说明了机械化的生产作业对于当前新农艺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农机农艺融合问题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以农机与农艺相互适应协调发展为理念,实地调研了我国5大稻区水稻生产农艺流程,简要概括了农业机械化现状和不同地区对农机性能的要求,以期为农机农艺融合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稻生产农机农艺的融合主要发生在耕整地、栽植和收获环节,不同区域在这些环节的生产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立我国完整的农机化学科体系,从源头上整合技术资源,构筑起农机与农艺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解决农机与农艺结合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立国  熊波 《农业工程》2014,4(S2):79-81
分析了北京市农机农艺融合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的建议措施,阐述了提高农机农艺融合水平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对洞庭湖区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处理好农机与农艺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紧密结合,已成为当前农机化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分析农机与农艺的内涵与关系入手,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农机与农艺相适应的情况,指出了洞庭湖区水稻生产中存在的农机与农艺相配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对今后农机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机与农艺涉及农机工程与农学两大领域,从科技发展史来看,是有了农艺要求才有农机的发明,继而设计生产出所需的农机具。因此在二者的发展中,农艺的发展往往领先于农机,是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农机具的出现和应用不仅仅取代了人工和畜力,同时对农艺的发展和演变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科技发展到今天,机械化作业对未来农艺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必将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农机与农艺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是互为基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农艺是农机的发展方向,农机是农艺的载体,二者只有高度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各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杨战宏 《农业工程》2016,6(2):43-44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先进的农机与农艺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普及,使生产效益大幅提升,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要不断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作物技术水平,就要进一步加大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这是农业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宝鸡市眉县农机与农艺融合现状、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述农机推广培训工作的主要职责,从推广培训组织、推广培训人员、农机质量、农机与农艺结合情况等方面,分析新民市农机推广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提高新民市农机推广培训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守超 《农业工程》2019,9(9):122-124
现阶段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因此其生产量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直接影响。在客观因素作用下,传统小麦耕种主要以畜力、人力为生产力,致使耕种能力较弱。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农机农艺的结合对小麦播种质量的提高进行分析,结合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现状,从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存在的不足与优化措施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更好的实现小麦播种质量快速提升。#$NL关键词:农机农艺;小麦播种;有机整合;强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果园管理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果园管理机械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水果生产的情况及特点,提出我国果园管理机械的发展思路,即实现农机农艺相结合,开发研制出适合国情的小型果树管理机械,并实现一机多用及自动化控制功能,同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适用性,满足不同条件下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图像技术已经应用到农业工程领域,并在农机工程、农学研究及精确农业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为此,介绍了计算机图像技术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及主要组成,讨论了其在农机工程领域、农学研究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分析了计算机图像技术在农业工程应用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 促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我国农机与农艺结合的发展历程、辩证关系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等方面,说明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