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志康 《四川蚕业》2010,38(1):1-4,31
<正>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建设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突出抓好2010年的蚕业工作。笔者认真总结2009年我省蚕业工作的经验,全面分析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研究提出了2010年蚕业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四川蚕业》2011,39(2):60-61
<正>四川省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于4月13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州蚕业局(站)、基地县农业局(蚕桑局)、重点龙头企业、蚕种场负责人,邀请省茧丝办、省蚕研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到会指导。会议总结了2010年蚕业工作,凉山、宜宾、南充代表交流了推进蚕桑产业发展的经验,会议提出了推进现代蚕  相似文献   

3.
《江苏蚕业》2017,(3):45-46
蚕业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将分散农户承包的集体土地经营权,集中连片流转承包,形成适度规模,配套采用现代蚕业技术,实施蚕业规模经营,提高蚕桑综合效益和单位土地利用率。大力发展蚕桑家庭农场既解决蚕农老龄化,养蚕业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也有助于推进蚕桑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稳定蚕桑产业根基,促进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推进现代蚕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些蚕业新型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规模效益和质量效益推动了蚕桑产业的提档升级,但高效益也伴随着高风险,不良气候、蚕病等风险因素影响着养蚕效益,尤其是秋蚕饲养阶段,由于气温较高且桑叶叶质较差,加之春、夏两季蚕病病原菌积累较多且致病力较强,因此,秋蚕难饲养,易发病。为了确保秋茧优质高产,本文重点介绍秋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新型蚕业经营主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蚕桑产业在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先后建成了小蚕智能化共育工厂和3~4龄蚕自动化饲育工厂,推广了自3龄起地面饲育的省力化养蚕模式.进一步将蚕桑产业做大做强需要继续推行产业规模化、小蚕共育全面工厂化、大蚕全面省力化、蚕农与合作社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以及提升产业技术服务质量和开拓产业多元化发展途径,力争成为全市的现代蚕桑产业示范样板.  相似文献   

6.
蚕种生产是杭州市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蚕业曾在杭州经济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向多元化发展,加上2005年以来,茧丝绸行情大幅波动,影响了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使蚕桑产业在杭州经济中的地位下降。面临蚕桑产业的新形势,紧紧抓住浙江省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和杭州市现代都市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经济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通过加强蚕基种地建设、加强蚕种生产经营管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手段,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蚕种业竞争力,是杭州蚕种业立足杭州现代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1推进蚕业企业化是发展稳定蚕桑产业的必由之路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施蚕业区域化,推进蚕业企业化,加快实现蚕业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的转变,是进一步提升蚕桑产业,加快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转变及巩固稳定蚕桑产业的必由之路。1.1坚持实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改变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是实施蚕业区域化,推进蚕业企业化的前提。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30年不变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基本权益,也是建设现代蚕业、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制度。实施蚕业区域化,推进蚕业企业化,就是要在切实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8.
吉华  孙书云 《江苏蚕业》2008,30(1):43-44
长期以来,我国的蚕业发展速度缓慢,新技术推广覆盖率普遍较低,各地的蚕桑资源不能共享,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蚕业产业信息化,提升蚕业产业化水平,加速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变。1海安蚕业信息化的现状海安是著名的“中国茧丝绸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的发展,蚕桑产业的经济比重和比较效益有所下降.但以产业规模和产业风险来说,该产业仍是桐乡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桑是蚕业生产的基础,应用桑树良种是强化产业基础、提高蚕桑生产经济效益、稳定提升蚕桑产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现代蚕业产业技术体系运城综合试验站工作安排,同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我所生产实际,主推优质高效养蚕技术。重点解决山西蚕桑大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蚕业经济效益的技术问题,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蚕业技术体系,支撑现代蚕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陆琴 《江苏蚕业》2010,(3):39-40
蚕桑生产是如皋的四大高效特色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49万亩,全年发种25万张,蚕桑综合产出近4亿元,生产规模与效益位居江苏省第三位。为了实现蚕桑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充分发掘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蚕桑产业高效规模化发展进程,蚕农栽桑养蚕技术水平必须进一步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蚕业信息化,构建蚕业信息技术平台,让广大蚕农足不出户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技术,加速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提升了蚕业产业化水平,加速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传变。  相似文献   

12.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13,(4):30-30,33
<正>现代蚕桑产业是珙县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全方位推进发展,倾力做强做大蚕业产业,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坚持规模发展,科技增效的原则,全力推进"三高蚕业"示范。1面对现实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13.
蚕桑产业是桐乡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虽有众多农业新型产业的崛起,蚕桑仍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然而,蚕业老区的生产经营模式和传统技术等,已不能适应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蚕业经营主体和蚕业技术的落后,严重影响着蚕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的稳定。目前在生产中除了推行少回育等省力化技术外,有效解决养蚕适度规模经营和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单位劳动生产效率和蚕业经济效益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蚕桑生产要摆脱传统家庭生产模式,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条件和集成技术,从而解决养蚕业劳动力缺乏和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为了稳定桐乡市蚕桑产业,对经济、生态及社会再作贡献特通过调研,摸清桐乡市蚕桑生产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稳定蚕桑产业,加快培育蚕桑生产经营主体的对策与措施及其创新蚕业配套技术,为蚕桑规模化生产、生态化发展、组织化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从而实现蚕茧优质高产、蚕农增收、产业稳定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霞 《四川蚕业》2012,40(4):48-49,51
通过对巴中市蚕桑资源做了详细摸底,重新定位和思考了蚕桑产业发展方向和措施,把巴中蚕业融入到现代农业之中,全面开创蚕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新局面,推进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跨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四川蚕业》2014,(1):59
<正>2014年2月18-19日,四川省农业厅任永昌厅长在省蚕业管理总站杨彪站长等陪同下,到宜宾珙县、兴文等县实地调研了蚕桑生产基地、龙头企业、蚕桑专业大户,考察了桑枝食用菌生产现场、蚕桑家庭农场以及桑树治理石漠化,听取了当地蚕业管理部门情况汇报。任厅长对宜宾蚕桑生产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希望与要求,他指出,宜宾蚕桑产业发展,要再接再厉,要继续紧紧围绕"万亩亿元  相似文献   

16.
王军 《江苏蚕业》2014,(3):36-37
海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价值上升、茧丝行情大幅波动、环境气候异常变化等多种因素,蚕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以优质、省力、高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设施蚕业,成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整优化桑园结构,加快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行业投入力度,提升传统蚕业设施化水平;加强养蚕环境污染治理,确保蚕作安全;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行业整体效益等措施,构建海安现代设施蚕业框架,保持产业规模基本稳定,蚕茧质量和效益创全国一流。  相似文献   

17.
滕飞  李红 《蚕学通讯》2015,(1):41-43
<正>随着我国总体经济以及各个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与其他产业比较存在一定差距,蚕业发展的态势发生了迁徙转移,使得蚕业生产规模在不断的萎缩。许多蚕桑生产的专业人士都希望通过种桑的综合效益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从而不让蚕桑生产在本地区销声匿迹。宜宾市翠屏区继续围绕“亮点蚕业”点缀翠屏“亮点农业”为中心、发展“观光蚕业”为主题,着力推进“果桑开发”推广和桑园鸡开发工作,促进传  相似文献   

18.
蚕桑产业化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传统蚕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否立足之地,能否得到稳定和发展,关键要看经济效益.目前蚕桑生产面临着比较效益低下,蚕农经营规模小,生产和市场风险大,因此蚕桑产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威胁,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正逐年减少.要提高蚕桑的综合效益,必须走新型的蚕桑产业化之路.本文就蚕桑产业化的三个模式进行探讨,以寻求提高蚕桑生产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从而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达到蚕业增效蚕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蔡越昌 《四川蚕业》2010,38(4):43-45
<正>蚕桑标准化建设就是要达到发展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养蚕省力化、服务社会化、加工精细化、利用综合化、效益最大化。加快蚕桑标准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推广先进蚕业科技,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蚕业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产业互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安岳县在蚕桑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组织领导,不断  相似文献   

20.
蚕桑产业是修水县农业的传统特色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在新技术推广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产业体系完善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更好地促进该产业的发展,确保实现"十三五"总体目标,修水县提出以精准扶贫和综合利用为抓手,全力推进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