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技术顾问》2006,(6):76-76
哈尔滨菖芸种猪繁育基地是经黑龙江省畜牧局认证的种猪繁育企业。企业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集饲料研发、加工、销售,优质瘦肉型种猪的繁育与养殖及其他畜产品研发于一体。现种猪存栏600余头,年可提供优良种猪6000余头。优质瘦肉型种猪品种有:法系皮特兰、比利时长白、台系杜洛克、美系长白、英系大约克夏等纯种猪和二元系列种猪。种猪饲养采用微机配料、高架网床饲养、三层隔离防疫、全程电视监控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猪业科学》2012,(5):11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开了与国外种猪交流的大门。尤其近10年中国每年都从美国、法国、英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养猪发达国家引入相当数量优良种猪。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年中国进口种猪11613头,而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则明显回落,2009年农业部审批进口种猪数量为7142头,实际进口2488头;2010年进口2918头;2011年进口7166头。这对我国生猪遗传改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3.
《养猪》2006,(4):F0004-F0004
湖北天种畜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世界上著名瘦肉型优良种猪杜洛克、大约克夏、长白三个品种,生产母猪10600余头,年可提供优质杜洛克种猪8千头、大约克夏种猪2万头、长白种猪8千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5万头。  相似文献   

4.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9):65-65
PIC是国际育种Genus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种猪改良公司,年销售种猪300万头。PIC公司1996年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中国江苏成立PIC张家港种猪改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中外种猪业发展情况,回顾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中国种猪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统一协调政府和企业的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技术更新的力度,实现全国联合育种。  相似文献   

6.
孙德林 《猪业科学》2012,29(2):61-6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的中国进口种猪11613头,而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则明显回落,2009年农业部审批进口种猪数量为7142头,  相似文献   

7.
自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种猪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湖北、广东、北京为主要基地的种猪产业。1995年以前,湖北一支独秀,经历了由省外贸主导的种猪供不应求的计划经济时代。1995年以后的市场经济,湖北种猪业快速扩张,广东、北京迅速崛起,其它省份也跃跃欲试,大小规模一齐上,其中有万头种猪厂,也有千头种猪厂,连几十头生产母猪的也叫种猪厂。终于到了2005年,种猪业的恶梦开始了。大量种猪当肥猪宰杀,种猪企业巨额亏损。我们不妨从以下六个方面剖析探讨种猪业的症结和出路。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8的中国进口种猪11613头,而2009年我国种猪进口量则明显回落,2009年农业部审批进口种猪数量为7142头,  相似文献   

9.
2013年中国种猪进口量达到1.73万头左右,约比2012年的1.5万头增加13.8%,也创下种猪进口量的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配套系猪饲养与推广的曾出现过鼎盛时期。应该是本世纪90年代,北京养猪育种中心91年从美国引入迪卡配套系种猪(DEKALB),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推广非常好,当时正值中国工厂化养猪从南到北全面展开,迪卡配套系种猪的推广,对推动配套系育种和配套系种猪推广以及中国工厂化养猪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PIC是国外配套系种猪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11.
种猪测定起源于丹麦,丹麦早在某些方面1909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后裔测定站,并通过系统的后裔测定成功培育了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种———长白猪。我国于1985年在华中农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测定机构———中国武汉种猪测定中心,这标志着我国种猪测定工作已步入正常轨道。定向正规方向发展。国内的一些著名种猪育种场在场先后都建立种猪测定场,我场是其中一个,1996年从丹麦引入长白原种猪后,就开始了场内种猪测定,2000年建立了测定场,年测定种猪规模为2000头,每年测定1600~1800头种猪。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只有生产效率优秀的母猪才有较好的销路,种猪企业必须靠质量求生存!中国是养猪大国,无论是存栏量还是出栏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不是养猪强国。从2008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种猪进口国,中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种猪生产位于生猪产业链的顶端,利润高、技术含量高,是整个养猪业的核心竞争力,却是我国养猪业最薄弱的环节。中国种猪  相似文献   

13.
工厂化猪场的种猪生产任务 ,应该达到如下指标 :每头母猪年平均产仔二胎以上 ,每胎产活仔 1 0头 ;断乳育成 9头 ,2 8日龄头均重达7 0千克。每胎育肥出栏 8 5头 (保育猪成活率 98% ,肉猪 99% )。一个饲养 6 0 0头母猪的猪场 ,一年育成出栏猪达 1 0 2 0 0头。如何完成上述任务 ,提出如下一些技术措施供参考。1 建立高产种猪群1 .1 引进种猪应从原种猪场引进在国内引进品种必须到验收合格的原种场或一级场引进 ;国外引进 ,应与中国种畜进出口公司联系 ,在指定国家、地区引进。引进种猪必须有种猪记录档案 ,血缘清楚 ,无遗传疾病等。1 .2 建…  相似文献   

14.
如何鉴定外种猪的发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饲养者反应: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汉普夏猪为代表的外种猪或含有外种猪血缘杂交母猪,不象我国地方种猪发情时鸣叫,表现不安,食欲减少,甚至停食、翻栏等较明显的发情特征,因而配种时间也不好掌握,即使配了也有很多配不上种。本文将鉴定国外种猪和含有外种猪...  相似文献   

15.
《吉林畜牧兽医》2003,(3):40-40
2002年是我国种猪市场发展比较平稳的一年,国内的种猪生产场家均获得了良好的效益。预计今年我国种猪业将进入以提高质量、调整品种结构为主的阶段,种猪需求量将略有增长,但是在种猪质量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种猪企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已明显改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种猪企业的路应怎样走,怎样制订种猪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是每个种猪企业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养猪业及种猪业的现状和面临的竞争环境 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保持了较稳定的发展,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2年中国内地生猪存栏为4.65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49.74%;出栏商品猪5.76亿头,猪肉产量4428.6万吨,占世界  相似文献   

17.
侯万文 《猪业科学》2009,26(5):28-30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大批种猪不断引进,种猪测试选育技术方法不断提高,先进的种猪自动测定设备和养猪生产管理软件及育种软件,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大中型种猪场采用,使种猪生产性能不断提高,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长速度是猪的主要经济性状之一,生猪达100千克时日龄每缩短1天,将至少节约饲料1千克。河南省种猪联合育种协作组把这一性状作为主要测定性状来指导种猪的选育和选配,在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三个品种当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材料和方法河南省18家种猪场的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后备种公、母猪,测定猪的体重范围在80~105千克之间(早晨空腹称重,测定数据应用中国农业大学的GBS育种软件校正处理)。2测定结果比较2.1大约克种猪2000年共测定大约克种猪354头,所测公猪和母猪达100千克体重的日龄分别为170.8天和183.9天;2004年前5个月测定种猪…  相似文献   

19.
广东王将种猪有限公司把握长白种猪选育目标,深入开展长白种猪选留、遗传评估与核心群的选种、长白猪核心群的选配等育种工作。2012年,全公司长白种猪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都得到了提高,胎龄结构比较合理,长白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得到了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猪业》2016,(4):8-8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对猪育种改良的高度重视,国内企业纷纷加大了对种猪产业的投入,并斥巨资引进国外优良种猪遗传资源,种猪进口数量几度刺激养猪人的神经。《中国猪业》杂志2016年第2期刊登了《2015年我国种猪进口三大特点分析》一文,并在杂志微信公众平台"猪业资讯"同步进行了推送,引来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养猪及相关企业了解种猪进口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种猪进口国家种猪企业及种猪性能特点,本刊特约请华中农业大学彭中镇教授、福州大学陶红军教授及英国养猪协会、丹麦养猪研究院、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