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马冷肠泄泻的发病原因1.1本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多食冰冷草料用饮水,久卧湿地,外感寒湿,伤及脾胃,胃肠运化无力,寒湿下注,清浊不分,以致泄泻。1.2使役过度,草料质劣,肾阳不足,导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以致中气下陷,清浊不分,故而泄泻。2临床症状发病较急,肠鸣如雷,泻粪稀汤如水,无特殊气味,有时带白沫,完谷不化,尿少,耳鼻俱冷,口色淡白,腹痛,时有起卧,病畜精神倦怠,头低耳耷,被毛逆立,脉象沉迟。3诊断根据马发病较急,口色青白,口鼻发凉,肠鸣如雷,泻粪如水为特征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泄者漏下之意,谓大便溏薄、时时溏泄,其势缓者为泄;泻者倾泻之意,大便清稀,若如水注而其势急者为泻。二者仅缓急之差,故临床习惯称为泄泻。1 病因引起泄泻的原因很多,病情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不善,饲喂不规律,久则伤及胃肠,使脾胃运化失衡,小肠清浊不分是基本原因。可因外感寒湿,过食生冷,致使脏冷气虚而致寒泻;或者外感暑热,多食热草料;或者采食了霉变饲料,或饮污浊之水等,使湿热内郁而成热泻;也有脾胃受损,消化无力而成为伤食泻;又因长期喂养不善,造成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而为脾虚泄泻;还有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胃腐熟水草而造成肾虚泄泻。  相似文献   

3.
泄泻也称溏泻或水泻,其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带水.无脓血,无臭味。临床常见的家禽脾虚泄泻,是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清浊不分,胃肠阳气下陷,而呈泄泻之症。主要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脾胃,致使升降失调,腐熟水谷的功能发生障碍,水粪共走大肠而成该病,在临床上,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家禽脾虚泄泻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 河北省沧县近年来奶牛存栏数量增多,奶牛场时有腹泻病发生,笔者近年来治疗80余例,主要分为寒湿泄泻、湿热泄泻、脾虚泄泻和肾虚泄泻等,现将主要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寒湿泄泻病因:天气突然变冷,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饲喂冰冻饲料,空腹饮冷水等,以至寒湿内侵,脾阳不振,影响消化,致成泄泻。症状:以肠鸣泄泻,鼻镜发凉,口色淡白,脉象沉迟为主,精神倦怠,食欲减退,粪便稀薄,无特殊气味,有时带白沫,或粪泄如水,完谷不化,小变短赤,肠鸣腹痛等。治疗:温中燥湿、健脾利水。可用二苓平胃散:猪苓90克、茯苓90克、苍术90克、厚朴  相似文献   

5.
牛羊肠炎泄泻 ,常因气候炎热 ,长期在外放牧 ,运动奔走太急 ,或过度使役 ,久渴失饮 ,感受暑湿之邪 ;长期饥渴 ,暴食暴饮 ;饲养失调 ,脾胃虚弱 ,采食霉变有毒饲料 ;外感寒邪 ,又采食冰冷饲草料 ;水土不服 ,损伤脾胃 ,导致运化失常 ,升降失职 ,清浊不分而成泄泻。1 症候类型湿热症 :多见于病畜低热或高热 ,口色赤红 ,口津粘腻干燥且口臭 ,喜饮冷水。尿少色黄 ,粪便腥臭或带脓血。虚寒症 :由于长期饲养不当 ,导致脾虚泄泻。临床表现为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体瘦毛焦 ,精神沉郁 ,两眼凹陷 ,食欲反刍渐减。寒湿症 :病畜耳鼻冰凉 ,口色青白 ,时流…  相似文献   

6.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粪如水样的病症。在兽因艋床上较常见,约占临床门诊的21%左右,并且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错综复杂,但究其原因与脾胃功能的紊乱和肝肾肺脏功能有关。脾主运化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两方面,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实际上是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等功能。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职,则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出现紊乱,就会出现泄泻,家畜表现少食或不食、腹胀、精神倦怠、消瘦等病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杨胜波 《北方牧业》2006,(23):17-17
<正>泄泻首见于《司牧安骥集》。是一种因外感内伤导致胃肠运行失常,清浊不分,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特征的病症。其病因有多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消化机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因素的影响,仔猪常发生此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病急,粪便稀薄、恶臭,泻泄如水,腹痛,间或抽搐,精神倦怠,臀部及尾根有稀粪粘裹等。仔猪泄泻按病的虚实、新旧、寒热分为伤食泄泻、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三种。笔者共收治各类泄泻仔猪52头。其中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3头,湿热泄泻10头,治愈46头(伤食泄泻19头,寒湿泄泻21头,湿热泄泻6头),治愈率88.46%,效果明显。1病因病机仔猪发生此病多因过食以致食积胃肠,运化失司,损伤脾胃,病走大肠而发;或寒湿内盛,中阳失运,多因外寒邪内侵或久食寒凉料水,致脏冷气虚,清浊不分而发;或因久食霉料污水,天气炎热,劳役过度,使湿热郁结胃肠,致使脾胃失调,传导失职,清浊不分造成泄泻。  相似文献   

8.
牛顽固性腹泻多因饮喂失调或有脾胃病,以致脾阳不振,致使脾胃运化失调,水草不能腐熟,精微不能运化,水津不能四布,阴阳错乱、清不能升、浊不能降、水液下流小肠随大便排出,久泻不止。致眼眶深陷,精神衰退,神衰力乏,反刍减少,卧多立少,口色淡白,无津。不但脾虚,而且肾阳亦亏,  相似文献   

9.
寒泻,是猪只冬季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气候寒冷或圈舍潮湿,机体受寒邪所侵或吃食大量冰冻饲料,寒邪损伤脾胃所致.寒湿之邪、传注于肠、土衰火弱,不能运化,故成泄泻。病猪表现精神沉郁,毛焦腹鸣,食欲减少,喜卧于垫草中或互相堆挤,体温正常或稍低,口腔湿润、色淡、泻粪如水或呈鸭粪样。类似这样的猪寒泻病,用暖胃止泻散治疗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犊牛泄泻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犊牛泄泻是从排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的常见疾病之一 ,年龄愈小 ,发病率愈高。感受风寒 ,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均为泄泻病因。笔者在临床诊疗中 ,屡遇这方面的病例 ,经临床辩证施治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伤食泄泻用喂养不当 ,或乳食不消化 ,损伤脾胃 ,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调 ,胃伤不能消磨水谷 ,宿食内停 ,清浊不分 ,而引起泄泻。主症 :食欲不振或废绝 ,腹胀 ,腹痛 ,腹痛欲泻 ,泻后痛减 ,便多酸臭 ,或如败卵 ,口色红 ,舌苔黄腻或垢腻。例 1:1犊牛 ,4月龄 ,腹泻 1周 ,曾用抗菌素和止泻剂未见效果。临症 :体温 40…  相似文献   

11.
湿热泄泻是由于湿热内浸肠胃,致使胃肠功能失调,传导失职,清浊不分而成泄泻。该病在我县秋季发生较多,约占门诊消化系统疾病的20%。患畜主要表现为泻粪溏稀,粪便恶臭,轻微腹痛,体热口渴,口色红黄,脉象洪数。此外亦有粪如稀粥,或混有粘液、血丝,食欲、反刍减退或废绝,角、耳、口、鼻俱热,鼻镜汗少,眼红,唾液少,尿短黄,精神萎  相似文献   

12.
<正>猪寒湿泄泻是我国北方寒冷季节的一种多发病、常发病。轻者食欲大减以及严重的水泻而使猪生长发育受阻;重者,因食欲废绝、排粪失禁引起脱水而死亡。笔者用丁桂散加减治疗猪寒湿泄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1症状患猪突然拉稀,粪便酸臭或腥臭,质地稀薄,  相似文献   

13.
牛和猪肾虚泄泻称肾虚泻或顽固性泄泻,为泄泻病证之一,因肠道功能失调,无力助脾运化,导致久泻不止或夜间泻重,特点是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软如水,四季皆发,在牛多见于老龄、体弱及种牛,亦  相似文献   

14.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根据发病原因,临床上可分为冷泻、热泻、脾虚泻、伤食泻四类。1冷泻1.1症状患牛发病较急,大便稀薄或泻粪如水,泻粪无臭味,肠鸣如雷,腹痛,小便清短,食欲、反刍减少,鼻寒耳冷,口色淡白,舌津滑利,脉象沉迟。1.2治疗温中健脾,利水止泻。用胃苓汤加减:苍术45g、厚朴30g、白术45g、陈皮30g、煨姜60g、官桂30g、猪苓45g、泽泻30g、炙甘草20g、大枣15枚,水煎服。食欲不振者,加麦芽45g、草蔻30g、建曲45g,腹痛者,加木香30g…  相似文献   

15.
泄泻证治     
(一) 脾虚作泻多因饲喂失节,饥饱不均或草料质量低劣,造成脾胃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多见于老弱或久病家畜。在临床上大多表现为身体赢瘦,喜卧懒动,毛  相似文献   

16.
耕牛泄泻是指耕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拉稀,泄粪如水样的一类症候。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及大小肠。但其他脏腑疾患,如肾阳不足也能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发生泄泻。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失调、管理不善、寒湿或湿热内侵,致使脾运失职,传导失常,其中以湿盛和脾虚为最重要原因。笔者在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数年,对渭源县的耕牛泄泻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诊断、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发病机理和辨证施治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泄泻是以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粪便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可分为冷泻、热泻、脾虚泻、伤食泻4类。笔者10多年来收治了26例患牛,治愈24例,治愈率达92.3%。  相似文献   

18.
五更泻又称鸡鸣泻、黎明泻,其特征为黎明泄泻,肠鸣腹痛,泻后痛减,患畜每天五更时痛,肠鸣即泻.临床上多为脾肾阳虚,多见于老龄患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多年来,我们运用四神丸加味内服配合火针治疗马牛五更泻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病因 多由于久病及肾,或久泻不止,损伤肾阳,或继发于脾虚泄泻,或老弱体衰,或配种过度,或经产母畜,命门火衰,脾失温养,运化失常而发.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之健运,化生水谷精微,需要肾阳的温煦维系;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脾阳久虚,多损及肾阳,最终均可形成脾肾阳虚之证.  相似文献   

19.
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水样大便的一种病证. 1 病因病理 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久渴失饮,空肠过饮冷水,或饮污浊水、泥浆水;或过食冰冻饲料、发霉腐败变质饲草饲料以及饮喂不均,过食草料,损伤脾胃的运化及腐熟功能,水谷不化,清浊不分,随大便排出而作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兽医学理论中泄泻是指排粪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粪如水的一种证候。该证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之季为多。多因饲喂失节,寒温失调,脾胃不运所致。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或废绝,肚腹胀满,粪便稀软(含有未消化谷料,或泻粪粘腻,气味恶臭),腹痛不安,体瘦毛焦,精神倦怠,四肢无力,肠鸣音增强,口色赤红或青黄,舌苔厚或粘腻,脉沉数或沉细无力。若治疗得法、调养适宜则能很快痊愈,反之则成脱水重症或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