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2.
黍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纶  王星玉  温琪汾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3):227-232,240
黍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工作,为了使繁殖更新技术更加规范化,从黍稷种质资源多样性组成、不同类型黍稷种质资源的繁殖特性、黍稷的繁殖生物学基础及其繁殖特性、黍稷繁种的主要技术标准和技术工作程序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黍稷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的规范化操作,为今后黍稷种质资源的繁殖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国内外黍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为黍稷种质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地理来源且性状差异显著的6份黍稷种质资源对来自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的黍稷基因组SSR引物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63对SSR黍稷基因组引物,利用这63对SSR多态性引物对来自国内外的192份黍稷地方品种和野生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各试材在同一引物中的条带情况,并以此来分析试材的遗传多样性与所在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63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61个等位变异位点,平均每个SSR位点2.56个;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0.6275,平均基因多样度(Nei)为0.3874,平均PIC值为0.4855。10个不同地理来源群体间表现出显著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各群体的有效等位变异变化范围较窄,最小的是南方群体,为1.2407±0.4315;最大的是内蒙古高原群体,为1.8846±0.4892。国内群体Shannon-Weaver指数为内蒙古高原东北地区黄土高原西北地区南方地区,而国外Shannon-Weaver指数排序依次为前苏联欧洲蒙古印度美国。从Nei’s基因杂合度分析,观察杂合度(Ho)最小的是印度群体,为0.2372±0.2962,最大的是内蒙古高原群体,为0.3966±0.3250。期望杂合度(He)最小的是美国群体,为0.3114±0.2203;最大的是内蒙古高原群体,为0.4622±0.1862。从国外种、国内栽培种和国内野生种3个大群体来看,野生种质资源有效等位基因数(1.9285±0.5101)、Shannon-Weaver指数(0.6948±0.2852)、Nei基因多样性指数(0.4373±0.1773)远大于国外种和国内栽培种。而对国内外两大群体而言,国内资源的有效等位基因数(1.8145±0.4519)、Shannon-Weaver指数(0.6657±0.2413)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0.412±0.1574)均大于国外资源(1.6862±0.4527、0.5897±0.2469、0.3652±0.1655)。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地理群聚为三大类,内蒙古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蒙古地区聚为一类,前苏联、美国、印度、欧洲地区聚为一类,南方地区单独聚为一类。其中,来自东北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泰来小野糜(34号)在截距0.37处被独立分为一支,来自甘肃的野黍子(19号)在截距0.34处被分为独立个体,表明这两个材料与其他材料遗传差异较大。但从整体遗传多样性上来看192份材料国内外群体遗传分化不明显,群体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不同群体间材料存在着互相渗透。【结论】内蒙地区、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是遗传关系最为复杂的地区,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是黍稷起源的中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黍稷资源特征特性及区域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7500余份中国黍稷资源中,对粳糯性、穗型、花序色、株高、生育期、粒色、米色、单株粒重、耐盐性、抗黑穗病性以及品质等特征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了解这些性状在我国的区域分布状况,为我国季稷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黍稷种质资源入国家种质库贮存的情况,阐述了黍稷繁种入库的程序、做法、关键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225份黍稷种质的9个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株高127.72 cm,平均主穗长36.66 cm,平均茎节数7.34节,平均单株粒质量7.46 g,平均千粒质量6.78 g,平均生育期93.07 d,变异系数范围在0.15~0.56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高;各表型性状分布较集中。相关分析表明,除穗型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显著相关外,花序色、穗型、粒色大多与其他6个数量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数量性状中除生育期与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都互为显著相关,且大多数为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4.59%。综合评价表明,黑龙江4105-2的综合评价值最低,临河大黄黍的综合评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山东柿资源的分布地区及主要栽培品种,按照用途进行了初步分类,同时提出了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涩柿品种和引种表现良好的甜柿品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新疆干旱少雨、地表蒸发量大、大气干旱等自然条件,对西北干旱区包括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七省区的199份黍稷农家种种质资源材料进行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探讨黍稷种质资源生育期对抗旱鉴定的影响.[方法]以株高、茎粗、穗长、叶长、叶宽、草重、穗重、穗粒重等性状为考察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及逐级分类法综合评价供试材料的抗旱性.[结果]一定的旱胁迫会推迟黍稷种质资源的生育进程,延长生育期.是否按生育期类型划分对抗旱鉴定结果有直接影响.对完成抽穗、结实并成熟的173份种质资源按早熟、中熟、晚熟进行分类后,鉴定为一级抗旱24份(其中早熟型4份,中熟型15份,晚熟型5份),二级33份、三级80份、四级26份、五级20份,鉴定结果呈正态分布,符合抗旱性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结论]对于生育期相差较大的黍稷种质资源而言,需要按种质资源生育期划分类型后再进行抗旱性鉴定.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21,49(1):76-81
为了摸清黍稷种质资源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试验以山西省1 192份黍稷种质资源为材料,对3个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经济系数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深入研究和利用黍稷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是随着不同生态区不同生育期类别而变化。在3个生态区中,晋北生态区种质的经济系数以生育期90 d以下的最高,为0.42;晋中生态区的种质以90 d以下和101~110 d的最高,均为0.36;晋南生态区的种质以90 d以下的最高,为0.37。3个生态区中不同生育期类别的种质,平均值以90 d以下的最高,为0.38;101~110 d的次之,为0.36;91~100 d的最低,为0.34;生育期经济系数平均值为0.36,变化幅度为0.33~0.42,这也是黍稷作物的经济系数和变化幅度。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不同生态区的无霜期、年平均气温、≥0℃积温和年降雨量关系密切,除此之外,与人为的栽培管理条件也有关。在稀植和氮肥过量的情况下,生育期短的种质经济系数降低;在密植水肥差的情况下,生育期长的种质经济系数升高。  相似文献   

10.
安徽有24个柿树品种,其中优良品种13个,可划分为6种类型,主产淮河流域,各经长期栽培形成了自己的主栽品种。本文对柿树品种的产地、形态特征、经济性状、病虫害,营养成分及用途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适合大力发展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中国黍稷优异种质的筛选利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相似文献   

14.
15.
安徽有24个柿树品种,其中优良品种13个,可划分为6种类型,主产淮河流域,各经长期栽培形成了自己的主栽品种。本文对柿树品种的产地、形态特征、经济性状、病虫害、营养成分及用途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适合大力发展的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SSR标记的黍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利用SSR标记,分析黍稷种质资源(野生材料和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不同来源黍稷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群体结构差异,为黍稷起源进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6份地理差异显著的黍稷种质资源对137对小宗作物课题组开发的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最终筛选103对条带清晰、扩增良好且多态性稳定的SSR引物,利用这103对多态性SSR标记对146份黍稷材料进行PCR扩增,通过遗传参数、聚类、遗传结构等分析,评估不同个体间及不同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探讨遗传结构差异。【结果】103对SSR标记共检测出308个等位基因(Na),平均值为2.99,平均Shannon-Weaver指数(I)为0.8478,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364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为0.5544。103对SSR标记的分布区间为0-1、1-2、2-3、3-4和4-5,分辨率范围为0.334-4.002,77.67%的标记分布于区间1-4,具有适度分辨力。国内资源的观测等位基因数(2.9126)、多样性指数(0.8302)、期望杂合度(0.5023)、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0.5278)均高于国外资源,遗传多样性更丰富。12个群体的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为0.0783-0.5762,均值为0.2938;遗传一致度变化范围为0.5620-0.9247,均值为0.75,遗传相似性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相关性,地理分布越近,遗传距离越小,遗传一致度越高。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15处可以把12个群体分为4个组群,其中南美洲和山西资源各自独立分为一支,与其他资源亲缘关系较远。个体间聚类中,国内外资源划分非常显著,在遗传距离为0.63处,146份黍稷资源可分为3大组群,组群Ⅰ和组群Ⅱ为国外资源,组群Ⅲ为国内资源。组群Ⅱ在遗传距离为0.39处又分为3个亚群,组群Ⅲ在遗传距离为0.45处分为5个亚群,其中亚洲与欧洲资源、中国河北与中国山西、中国内蒙古资源的遗传关系较近。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中5个组群(组群2、组群5、组群6、组群7和组群9)为国内野生资源特有基因型,分布较为分散;2个组群(组群1和组群4)为国外资源特有基因型,分布较为集中。中国宁夏、南美洲资源的群体结构趋向单一化,中国河北、中国黑龙江、亚洲资源的群体结构趋向多元化。UPGMA聚类结果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且不同地区黍稷资源群体间遗传关系远近均与其地理分布相关。【结论】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国外资源,其中中国河北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中国河北可能是黍稷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对山东省大豆品种资源研究工作的系统总结,介绍了山东省大豆品种资源搜集、鉴定、评价与利用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于21个干辣椒品种的始花期,测定植株主茎自上而下数第三片已完全展 形味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之间,水分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偏正相关,水分利用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偏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