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5,(6):11-11
1、适地适作 脐橙要求的温度比温州蜜柑要高.年平均气温要达到15.5℃以上,冬季最低气温-5℃以上,收获前的气温不能低于-2℃。脐橙容易受冻害,-4℃-5℃以下,叶片受冻;果实在-3℃-3.5℃气温下7~8小时,就会受冻。  相似文献   

2.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共有温室、大棚585hm^2,全年平均气温11.5℃,12月初至翌年1月底夜间最低气温达-17℃,由于这个节气中阴雪天多、降温幅度大、气温偏低,极易造成日光温室蔬菜冻害,所以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轻灾害天气的为害,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冻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9年10月份气温偏高,加上11月上中旬的强寒潮天气造成了河南省中部地区桃苗木的严重冻害。2010年1月9日对冻害发生地区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桃苗木未发生明显冻害的占23.9%,轻度冻害和中等冻害的占18.1%和15.3%,发生严重冻害和致死冻害的分别为24.3%和18.4%,平均冻害指数48.82。苗木高度与冻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93*),苗木粗度与冻害指数无显著正相关(r=0.613),不同品种冻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冻害发生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对桃苗木冻害发生的综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适宜地温播种指标是开发红松苗木精准培育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开发优质高产苗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苗圃分期播种试验方法,研究了地中5cm不同地温条件下播种对表征红松播种苗苗木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中5cm温度3~5℃播种时,红松新播苗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干物重、出苗率、保苗率、物候期等质量指标均优于6、7、9、10~11℃播种时的相应指标,适宜的地温播种可延长苗木生长期,增加地温和气温的利用率,提高了出苗率和保苗率,促进了苗木的质量和产量;尽管地温3~5℃播种时红松新播种苗可能承受霜冻冻害风险稍高,如果施以适当的田间管理,霜冻的危害概率和程度将会减轻。红松最佳播种适宜温度为地中5cm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5.
库尔勒市树木冻害死亡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冬季库尔勒市区气温变化较大,暖冬和骤冷天气交替,春季风大干旱,气候变化剧烈,对树木特别是抗寒性和木质化程度差的苗木危害很大。库尔勒市垂柳、金枝柳、侧柏、桧柏、国槐和部分草坪受冻害较严重,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全株死亡。下面根据多年的观察与分析对树木和草坪受冻害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冬春季节,有时会出现蔬菜大棚里的气温反而比棚外低的情况,这就叫做“大棚逆温”,这种现象常常在午夜前后最为明显。一般大棚里的气温比棚外抵0.5℃-1℃,有时甚至在0℃以下,蔬菜幼苗对此非常敏感,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7.
薛志成 《农家致富》2007,(22):45-45
冬季因气温低,越冬鱼种易受冻害,成活率比较低。通过采用生态调节法提高鱼池温度,既增强了鱼类在冬季的摄食能力.保持膘度,又减少了冻害,提高池鱼越冬成活率。经测定,此法可比其他鱼池的水温提高2℃左右朋雨雪天除外),无风的晴天随气温升高水温可上升3℃以上。鱼种越冬成活率由70%左右提高到90%左右。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8.
一、冻害原因1.冬季低温冬季气温较低,持续时间长,昼夜温差较大,枣树容易受冻。和田地区2008年1月18日~2月13日强降雪并持续低温-11~-25℃,积雪厚6~7厘米,使枣树大面积受冻,尤以新嫁接苗木和新定植枣树受冻害最重,苗木茎杆形成层发黑,部分  相似文献   

9.
1.发生原因。大多数果品的最适贮藏温度为0~5℃,当环境气温长时间保持在-3~5℃,或隆冬冷风直接侵袭果实时,就易造成冻害。 2.冻害表现。受冻果实一般表现为果皮变褐色且皱缩,并有不规则的冰渍状斑块。  相似文献   

10.
刘万珍 《吉林农业》2006,(11):10-10
在冬春季节,有时会出现蔬菜大棚里的气温反而比棚外低的情况,这就叫做“大棚逆温”,这种现象常常在午夜前后最为明显。一般大棚里的气温比棚外低0.5℃-1℃,有时甚至在0℃以下,蔬菜幼苗对此非常敏感,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11.
绿化苗木越冬易受冻害,冻害通常是指温度在0℃以下,苗木组织脱水而结冰,造成植株组织伤害的现象。一般来说,苗木的抗冻能力和树种、品种、原产地、施肥、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在分析苗木冻害成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做好苗木越冬防寒处理。  相似文献   

12.
冬季温室蔬菜保温防冻14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13.
1 营养钵育苗 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这种营养钵育苗,当外界气温在-10℃左右,畦内温度6℃~7℃时,营养钵内的温度可达10℃左右,蔬菜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昌地区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昌吉市距首府乌鲁木齐30km。乌昌地区最显著的特点是春季气温上升非常迅速,北疆3~4月的月平均气温可上升1O℃左右,5月初气温便可以上升到30℃,苗木在打破休眠状态后便迅速展叶,蒸腾迅速,易降低成活率,因此栽植苗木的时间非常有限。若在生产实践中错过了苗木有限的最适栽植时间,而在非种植季节进行苗木的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桐庐县1959年以来冬春季气温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桐庐县冬春季气温存在周期性变化,年际间存在明显波动,但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暖冬暖春趋势异常明显。桐庐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回暖日80%保证率的初日在3月16日前后,但年际间波动较大,近几年回暖日明显偏早,春茶萌发提早。结合桐庐县气候变化特点分析发现,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茶叶春季冻害明显重于冬季冻害,春季晚霜冻是影响桐庐县春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加强茶叶冻害的防御措施,特别是春季冻害的防御,是提高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库尔勒香梨历年冬季低温评价及严重冻害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评价1958-2008年库尔勒香梨越冬期间及早春低温资料,分析了历年冻害发生情况及冻害成因.结果表明:1958-2008年,气温异常偏低年份有9年,香梨发生了6次严重冻害,其中5次严重冻害发生在越冬期间,早春冻害1次(2005),剩余3年气温在临界线附近,没有造成严重冻害;1958-1986年极端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正常,之后有升高趋势;2007-2008年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导致了大面积冻害;香梨冻害发生临界温度大致为-20 ℃;香梨冻害与极端低温、低温持续日数、降温幅度、降雪厚度及持续时间、立地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 1 冻害部位及原因 1.1 枝干冻害。冬季,如绝对气温降到-25℃时,枝干发生一定的冻害;最低气温降到30℃时,则发生严重冻害;最低气温降到-35℃时,会引起全树冻死。主干皮层冻裂的原因是由于气温急剧降至零下,树皮迅速冷却收缩,造成主干树皮内外张力相差悬殊,因而由外向内开裂;冻裂多发生于夜间,随气温转暖,还可逐渐合拢。 1.2 根颈冻害。因根颈停止生长最晚,进入休眠期最迟,而解除休眠和开始活动又早,在突然降温时,根颈尚未进入休眠,加上近地表处温度变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气温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188个气象观测站的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及1971~2000年的气温资料,分析了我国地面观测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得出气温与纬度、海拔、高度的关系。在全国范围内,纬度每增加1°,年平均气温下降0.72℃,7月平均气温下降0.2℃,1月平均气温下降1.33℃;海拔高度每增加100米,年平均气温约下降0.25℃,7月平均气温下降0.31℃,1月平均气温下降0.19℃。  相似文献   

19.
早春时节天气多变,冷空气频繁,外界气温忽高忽低,棚内气温时升时降,如管理不当,致使大棚菜苗发生徒长、萎蔫、冻害、沤根等现象,极易出现冻害苗、沤根苗、徒长苗、萎蔫苗、戴帽苗、老化苗等异常苗。现将有关病苗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冬春季节,有时会出现蔬菜大棚里的气温反而比棚外低的情况,这就叫做“大棚逆温”,这种现象常常在午夜前后最为明显。一般大棚里的气温比棚外低0.5~1℃,有时甚至在0℃以下,蔬菜幼苗对此非常敏感,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