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随着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绿地建设的需要,大树移栽是一项极为重要和普遍的工作。因此,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1 大树移栽目的意义 1.1 大树移栽目的主要有三:一是新开发区需及时绿化,提前披荫,优化生态环境;二是某些工程项目范围内迫不得已须移栽大树;三是有些大树群的密度过高而影响群体生长,移去部分大树以利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1.2 大树移栽的意义:能在短期内绿化空地,使新建的绿地历史提前几十年,快速有效地提高绿地生态效益的时空价值。 2 大树移栽的关键技术 2.1 移栽时段选择: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宜在秋冬和早春…  相似文献   

2.
园林绿化中的大树移栽,通常是指移栽胸径在15 cm以上的常绿乔木,且要求带冠移栽。园林工作者普遍认为大树树龄过大,移栽成活率过低,移栽后其长势也较差,难以恢复生机,不主张大树移栽。针对这一观点,在多年基层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了香叶树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生长环境,为提高香叶树大树的移栽成活率和保护野生香叶树大树种质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干道银杏香樟大树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和香樟是近年苏州市移栽大树的主要树种。现有的银杏大树移栽的成活率达91%,香樟大树移栽的成活率达87%。这两个树种移栽的初步城市绿化实践是可行的,但在今后的城市绿化大树移栽实践中还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临澧县近几年大树移栽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大树移栽对临澧森林资源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了解决大树移栽引发的突出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大树移植的数量越来越多。从大树移栽的原理、移栽时间、移栽前的准备工作、移栽技术措施以及移栽后的管护等方面介绍了大树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较高难度的工程,大树移栽有较强的技术性存在,而该项工程所耗费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具有较高的资金花费。大树移栽后的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成败。所以,应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大树移栽后的成活率得到保障,对移栽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把关,使大树的移栽工程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大树移栽成活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大树移栽难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和进行大量查访工作,从大树移栽的时间,前期准备,栽植方法及后期维护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大树移栽成活率的几种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树移栽和养护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解析大树移栽的准备工作、移栽技术以及栽后养护的相关技术,提出了大树移栽和养护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多年结合承建施实绿化工程中,研究针阔叶大树在高寒干早区四季移栽技术,总结推广科学的大树移栽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将可提高新植大树的成活率和移栽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树移栽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快速绿化新的营林形式。本文介绍了东岭森林公园大树移栽的主要经验。他们的经验说明,只要技术到位、组织得力、加强监理,大树移栽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樟子松苗木移植与留植后成活及生长情况的调查比较,结果表明:樟子松移植一般采用1 年生苗木,采用不合格苗木将显著降低移植成活率;樟子松苗木出圃前要灌足封冻水,才能保证移植苗的成活率,在移植实践中苗木含水率与移植苗成活率呈正相关;不能忽视苗木的保湿,在移植过程中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将苗木蘸好泥浆),缩短苗木在外裸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鸭嘴式移栽机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该机移栽机构的工作过程,建立了鸭嘴式移栽器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在给定初始条件下,利用MATLAB软件对移栽器的运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绘制出其工作曲线。分析移栽器的运动轨迹特征,可为合理确定移栽机构的结构和动力输入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植大树对于加快城市绿化、公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大树移植的成功与否,除了起苗、搬运、定植、栽后管理4个基本环节外,提出了“断根缩坨”促发须根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不同移栽基质对灰木相思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灰木相思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是红心土+泥炭土(3∶1),移栽成活率可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凤丹’牡丹种苗的最适移栽时期,为其丰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3年生‘凤丹’牡丹实生种苗为试验材料,设置8个移栽时期,通过大田对比试验,分析移栽后根系活力、叶片光合性能及生物量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不同移栽时期的成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移栽期可能通过移栽时气温、土壤温度和移栽后土壤积温等环境因素影响‘凤丹’牡丹新根和植株的发育,适时移栽显著促进牡丹苗体的生长发育。在不同的移栽时期,‘凤丹’牡丹植株生长期间的新根总数、木质化新根数、根系活力、叶面积、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枝条粗度、根生物量、枝条生物量、总生物量和壮苗指数均有一定差异,而枝条长度和根冠比没有显著差异。9月29日与11月28日移栽相比,单株木质化新根质量和叶面积分别增加了90.26%和51.22%,根系活力和净光合作用速率分别提高了93.53%和60.98%,单株生物量增加了46.00%。经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表明:9月29日移栽的‘凤丹’牡丹成苗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依据植株生物量、壮苗指数与移栽期气象环境要素的依赖关系,明确9月中旬至10月下旬,日均气温15~20℃气侯条件,是‘凤丹’牡丹的最适移栽期。  相似文献   

16.
利用松褐天牛转管繁育管氏肿腿蜂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转管繁育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研究转管对发育历期、繁蜂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转管繁育缩短了管氏肿腿蜂的产卵前期,对管氏肿腿蜂的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的数量有较显著影响,第1次转管时这3项指标较为理想.综合比较了发育历期、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量、子代蜂数量和性比等各项指标后认为:转管繁育是提高管氏肿腿蜂繁蜂量的一种优良技术,繁蜂量比不转管增加3.97倍.  相似文献   

17.
大树移植是城镇园林绿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城镇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日渐显现,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城镇绿化中,大树移植见效快,不易遭受人为破坏的优势已经得到各方面的认可。本文通过大树移植死亡原因的分析,阐述了大树移植技术要点,为今后大树移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留植、移植、剪根移植3种不同方法培育杨大苗的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培育的杨大苗质量有明显区别。留植苗在苗高、地径上有优势,但根系不好,侧根数少,主侧根过粗,起苗时易造成机械损伤,造林不易成活;而移植苗较留植苗质量有所改善,侧根数增多,起苗时机械损伤较少,造林易成活;最好的是剪根移植苗,克服了以上2种方法所有弊病,苗木质量优良,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大树移栽的重要性以及常绿大树要确保移栽成活务必全面抓好移栽前准备、挖树与包装、装卸与运输、适时合理栽植、移栽后养护等几项关键技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主要分析影响大树移栽成活率因素,从起苗、包装、栽植、树体管理、施肥、修剪等环节提出具体的技术措施,并详述大树移植技术要点和栽植后树体养护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大树移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