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渝麦13号是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渝麦13号的生产特性,以2007、2008两年重庆市小麦区域试验的结果资料,采用区域试验与对照相比较的方法,对渝麦1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渝麦13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重庆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川麦4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经多代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3年和2004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推荐为四川省和全国重点推广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4.
川麦42(99-157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TY)引进的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经多代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3年和2004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推荐为四川省和全国重点推广的  相似文献   

5.
高产、高抗条锈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川麦4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麦42(99-157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TY)引进的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经多代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3年和2004年分别通过国家和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推荐为四川省和全国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6.
小麦新品种兆丰3188是由河南许农种业有限公司与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兆丰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原河南省兆丰种业公司)三家单位联合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是以开麦18为母本,周麦13矮系为父本经常规杂交选育而成。2018年,兆丰3188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80006。  相似文献   

7.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和食品产业加工原料。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繁荣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四川为代表的西南麦区由于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小麦生产长期面临产量偏低、品种抗性弱、高产高效品种缺乏等突出问题。“蜀麦133”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蜀麦133”具有白粒、抗病、耐寒、抗旱、抗倒、抗穗发芽、高产、广适等优点。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生产性能,通过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生产应用等方面对“蜀麦133”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项麦969是项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用豫麦21号与豫麦18号杂交,F1代又与豫麦18号回交,经连续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2006年在河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表现优良,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于河南省高中肥力中晚茬种植。  相似文献   

9.
淮麦2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2005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区试,2005~2006年度通过江苏省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0607。淮麦2  相似文献   

10.
丰华8829是宿州市种子公司对皖麦19进行改良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1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为皖麦52。  相似文献   

11.
龙辐麦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强筋小麦中标品种以及《黑龙江省麦豆轮作示范区建设》项目中种植品种。因其优质高产抗病和抗逆性强,已成为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  相似文献   

12.
超级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麦4号系山东省临沂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6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超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豫麦158是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矮败核不育轮回群体选育的半冬性、广适、多抗、超高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麦158品种优点突出,特别是高产特性,2006—2017年在国家审定黄淮南片冬性品种生产试验中产量均为第一位,同时品质较好,接近强筋小麦标准。豫麦158选育方法有一定的创新,对小麦育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GS豫麦34号小麦新品种是我所小麦育种家雷体文选用<矮丰3号∥(孟201/牛株特)///豫麦2号>杂交组合,经过10多年的精心研究,成功地选育出的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系.该品系的育成突出地解决了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矛盾,这是我国常规育种的新突破.199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34号".1995年3月被农业部鉴评为面包用优质小麦新品种.1998年1月被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GS豫麦34号.  相似文献   

15.
开封市是河南省重要的中筋小麦生产基地,为了筛选适合开封市种植的中筋小麦新品种,指导开封市小麦品种布局,以14个近年审定和即将审定的中筋小麦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开封市种植的中筋小麦新品种有4个,分别为豫农186、百农4199、中麦895和存麦16。  相似文献   

16.
"扬麦11号"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室与南京农大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相结合育成的带有抗白粉病基因Pm4a的小麦新品种.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扬麦11号",并列入国家863计划中试推广项目.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综合性状突出,是替代"扬麦158"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7.
根据江苏淮北麦区的生态特点、小麦生产现状和对近几年淮北小麦区试资料的分析,结合江苏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提出该麦区小麦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选育和应用抗旱小麦品种,是解决旱地小麦单产低而不稳,实现旱作麦区持续增产增收的主要途径.豫麦48号是洛阳农科所育成的旱地小麦新品种,1997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荣获国家"九五"新品种后补助贰等奖.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3月,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审定,由陕西省铜川市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这是2009年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唯一一个旱地小麦品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通过国家审定的第5个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由铜川市种子管理站和铜川市印台区农技中心通过品种间有性杂  相似文献   

20.
突破性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麦42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TY)引进的种质资源与四川小麦杂交,经多代鉴定、选育而成的一个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推荐为四川省重点推广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