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李洪栋 《广东饲料》2013,22(1):40-43
0~3周龄是快大型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上把0~3周龄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称为育雏。雏鸭阶段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必须从营养上、饲养管理上采取措施,促使其平稳、顺利地过渡到生长阶段,同时也为以后的生长奠定基础。1育雏的环境条件及其控制  相似文献   

2.
肉鸭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代谢旺盛、繁殖力强、抗病性强、易饲养的生物学特性。人们习惯上把0~3周龄的肉鸭称为鸭苗或雏鸭,把这段时间肉鸭的生产管理称为育雏期。这是肉鸭饲养最为重要的阶段,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鸭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与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由于肉鸭在饲养过程中长期采用舍饲的饲养方式,使肉鸭不像麻鸭、蛋鸭那样比较容易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因此,在育雏期间,  相似文献   

3.
种鸡在整个饲养期间要比商品鸡要求严格,尤其是在18~36周龄时,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是其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处于生理的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细致,对于种鸡群的适时开产、迅速上升到产蛋高峰并维持较长的时间,以及保持较高的受精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0~3周龄是快大型肉鸭的育雏期,习惯上把0~3周龄这段时间的饲养管理称为育雏。雏鸭阶段是肉鸭生产的重要环节,因为雏鸭刚孵出,各种生理机能不完善,还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条件,必须从环境、营养等方面,给雏鸭提供合适的育雏条件,促使其平稳、顺利地过渡到生长阶段,同时也为以后的生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肉用商品鸭6周龄至上市期为育肥阶段。此阶段肉鸭采食量多,消化快,生长速度也快,脂肪沉积多,是决定肉鸭商品价值和养殖效益的重要阶段。由于鸭体各部分正充分发育,各种机能不断加强,因此,饲养管理上可比中鸭粗放些,除饲养密度应小些,饲料营养水平相对低些和慎防腿病之外,其他饲养管理方法基本跟中鸭相同。不同形态的鸭产品生产对饲料的营养需求各异,应当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例如生产肥鸭就应采取能量相对较高的饲料配方,蛋  相似文献   

6.
肉鸭饲养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鸭的优越性是生长快,耐粗饲,对多数疾病具有较高抗病力,可放养在其他家禽不宜生长的地方。近年来由于饲料营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料重比、生长速度均有所突破,这大大刺激了养鸭业的发展。但在饲养过程中,肉鸭相互争斗现象非常普遍,如啄羽、啄肛等,常见于3~6周龄的肉鸭中。这可能与营养水平与饲养管理有关。  相似文献   

7.
大棚饲养肉鸭,生长速度较快,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也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夏季,在饲养管理上,要根据其生长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标准。  相似文献   

8.
海兰褐父母代种鸡在整个饲养期间都要比商品鸡严格,在做好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种鸡生长关键期(18~36周龄),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此期是种鸡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处于生理的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细致,它对于种鸡群的适时开产、平稳上升到维持较长的时间产蛋高峰,  相似文献   

9.
种蛋鸡在整个饲养期间都要比商品鸡严格,尤其是在18~36周龄时,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是其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上处于生理的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细致,它对于种鸡群的适时开产、迅速上升到产蛋高峰并维持较长的时间,以及保持较高的受精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种蛋鸡在整个饲养期间都要比商品鸡严格,尤其是在18~36周龄时,即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是其生长、发育和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机体上处于生理的转折阶段,其饲养管理要求严格而细致,它对于种鸡群的适时开产、迅速上升到产蛋高峰并维持较长的时间,以及保持较高的受精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蛋鸡按其生产过程及对饲养管理条件要求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几个阶段:0~6周龄为育雏期;7~20周龄为育成期;21周龄以后为产蛋期。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鸡具有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代谢旺盛而消化力弱、免疫机能较差特点。在实际生产实践中要根据其生理进行特殊的管理与照顾。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和密度对小体型肉鸭体重的影响,选取810只小体型肉鸭(益客集团E品系)为对象,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三种饲养方式(笼养、上网下床和网床)和三个饲养密度(5、7、9只/m^2)共9个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分别于4、6、8、10周龄对各组体重进行称量。结果表明:采用网床方式,饲养密度为5只/m^2时,8周龄体重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饲养密度为9只/m^2时,所有饲养方式的出栏体重(10周龄)显著低于其它饲养密度(P<0.05);采用笼养方式,饲养密度为9只/m^2时,6周龄体重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其它周龄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整体趋势仍是该处理组体重较低。结果提示,笼养方式且饲养密度过高不利于小体型肉鸭的生长,适宜饲养方式为网床,密度为5只/m^2。  相似文献   

13.
北京鸭肥育期精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肉鸭肥育期的饲养密度与饲养环境 在肉鸭肥育期(6~7周龄),肉鸭的体重将迅速增加。肉鸭舍内适宜饲养密度应从5.5只/牛方米减少到4.0只/平方米,室外运动场适宜密度为3.5只/平方米。肉鸭应分群饲养,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一切饲养方案成功实施的保证,肉鸭的饲养管理在其生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养殖已进入微利时代,如何进一步挖掘肉鸭的生产潜力,完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肉鸭养殖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应激对肉鸭生长的影响应激是一种由环境因素引起的致使家禽机体平衡紊乱,而平衡取决于多种队素。如营养、温度、光照、水等。目前,樱桃谷等肉鸭品种具有生长快、出肉率高、适应性强等优点,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收益。在山东潍坊、安丘一带,很多养殖户利用大棚(或室内)平网养鸭,但在这种高密度旱养条件下,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尤其是环境温度过高会导致肉鸭生长机能紊乱,采食量下降,轻者生长减慢,抵抗力下降,重者导致啄羽,甚至死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夏秋之季,怎样能饲养出健康的肉鸭,减轻热应激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应激条件下的饲养技术1.创造舒适的环境夏秋季节,为了减轻应激,在设计房舍或搭建大棚时,应注意通风,供水方便;大棚饲养要防阳光直射;室内平网养殖,鸭舍四周开通风窗,保证空气对流,气温过高要加装风扇;根据平网大小,合理放养肉鸭数量(4~6周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高网和地网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对肉鸭产肉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625只肉鸭。参照肉鸭饲养规程,将肉鸭生长育肥期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抽样测定肉鸭的体成分。试验结束时测量肉鸭的产肉性能。结果表明:高网饲养肉鸭的产肉性能与地网饲养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地网饲养肉鸭的体成分要明显好于高网饲养;地网饲养的肉鸭具有比较好的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7.
樱桃谷肉鸭是英国樱桃谷鸭场经过20多年的选育工作,培育出的肉鸭良种,其各项指标均达最佳,肥育能力列世界前矛。樱桃谷肉鸭体质健壮,适应性强,主要血缘来自北京鸭,外形与北京鸭相似,头大背宽,颈粗而短,胸宽挺而丰满,翅膀较小而强健,腿稍短,腹部深广而下垂。嘴壳为橙黄色,腿蹼为橘红色。樱桃谷肉鸭屠体美观,肌肉丰满,肉多脂少,味道鲜美,是很好的肉鸭品种。樱桃谷肉鸭初生重0.1g左右,七周龄体重6.88g,日平增重0.14g,肉料比1∶3。樱桃谷肉鸭的饲养管理:在三周龄前喂雏鸭料,三周龄后喂商品鸭料。在整个饲养期不限料,任其自由采食。到七周龄达6g…  相似文献   

18.
鸭是水禽之一,除了具有水禽共有的习性外,还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和生活习性。掌握这些规律和习性,对搞好鸭的饲养管理会有很大的帮助。1生长快,代谢旺盛鸭采食多,消化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如樱桃谷肉鸭49日龄体重可超过3kg,狄高肉鸭56日龄达到3.5kg以上,北京肉鸭56日龄体重超过3kg。  相似文献   

19.
防治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建 《山东畜牧兽医》2010,31(10):100-100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我国肉鸭产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鸭传染性浆膜炎重要危害0~6周龄的雏鸭,尤其以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期往往在4周龄左右。浆膜炎被称为环境诱发病,其发生与饲养环境“脏”密切相关。育雏室环境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空气不流通、不能及时清理粪便、地面或垫料潮湿、  相似文献   

20.
1选养健康鸭引种时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种源可靠。鸭种应纯正,鸭苗应健康,不可图便宜而购进不合格的鸭苗。2选用全价颗粒饲料饲养肉鸭最好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因为它既能满足肉鸭的营养需要,又能提高饲料报酬。1~3周龄肉鸭喂肉雏鸭全价颗粒料,4~7周龄喂生长鸭全价颗粒料。购买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饲料不能发霉变质。自配饲料要根据鸭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科学配制,此外还要保证维生素A、维生素D和硒的供给。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肉鸭最易缺乏,如饲料中含量不足,可添加维生素AD3粉和亚硒酸钠。3严格管理3.1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雏鸭进入育雏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