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给完善核桃芽接繁育技术提供参考,选用山东地方品种‘鸡爪绵’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大方块芽接方法嫁接早实核桃品种‘香玲’和‘元林’,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其砧穗组合体愈伤形成和嫁接口愈合过程。结果表明:2个早实核桃品种嫁接愈合过程相似,嫁接后第6天砧穗嫁接体愈合完成。第1天,嫁接口接穗上有愈伤组织细胞产生,同时有少量无机、有机分泌物或晶体;第2天,嫁接口处产生大量愈伤组织细胞,‘香玲’和‘元林’接穗愈伤组织细胞直径分别为17.5~35.0和14.1~33.3μm,‘元林’接穗愈伤细胞数量明显多于‘香玲’;第4天,愈伤细胞延伸分化出明显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不断分裂;第5天,砧穗愈伤组织相互交叉连接;第6天,接穗和砧木间的维管束已重新连接,嫁接愈合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圆齿野鸦椿接穗在嫁接愈合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分析嫁接体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圆齿野鸦椿优良无性系苗木的嫁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2020年7月底,以野鸦椿为砧木、以圆齿野鸦椿为接穗进行嵌芽接。于嫁接后不同时间剪取嫁接体1.5 cm左右的茎段,对其进行细胞学观察,并测定其酶活性。【结果】圆齿野鸦椿嫁接愈合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嫁接后第0~10天,为砧穗切口隔离层及愈伤组织形成期;嫁接后第11~20天,为砧穗结合部愈伤组织分裂增殖与连接期;嫁接后第21~26天,为砧穗结合部愈伤组织分化形成维管组织期。嫁接后第0~10天,砧木切口处隔离层与愈伤组织开始形成的时间分别为嫁接后第3天和第5天,比接穗切口处隔离层与愈伤组织开始形成的时间分别提早3和5 d;嫁接后第14天时,砧穗结合部形成愈伤组织桥,隔离层消失;嫁接后第20天时,砧穗结合部构成形成层环;嫁接后第26天时,可见砧穗结合部位形成层细胞分化出新的导管和筛管,标志着嫁接体成活。此后,新分化出的维管束进一步分化,形成维管束混合群体。嫁接愈合过程中嫁接体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嫁接后第0~10天,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核桃芽接愈合过程的组织学观察,研究不同嫁接时期砧穗在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和输导组织连接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机制,旨在为核桃和其他木本植物嫁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12年生核桃品种‘香玲’半木质化新梢中部芽片为接穗,2年生本地核桃实生苗为砧木,采用方块芽接法分别于砧木萌芽后40~47天和100~107天2个时间进行芽接试验,采用本课题组建立的非均质化材料切片方法对芽接愈合过程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核桃萌芽后40~47天的砧穗愈合方式与前人报道一致,即形成层细胞在嫁接体愈合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中主要组织学变化包括:隔离层的产生(3天)→砧穗形成层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愈伤组织连接(6天)→砧穗原有形成层的修复与连接(12天),完成愈合需要12~15天,成活率达95.6%。而在萌芽后100~107天的砧穗愈合过程中,发现了与上述常规愈合不同的嫁接愈合新方式。此过程中木射线细胞起主导作用,愈合过程依次历经隔离层的产生(3天)→木射线细胞分化产生愈伤组织(4天)→砧穗愈伤组织连接(9天)→导管分化形成(15天)→新的形成层产生以及木射线的连接(25天),需要25~30天才能完成愈合,成活率为61.7%;在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过程中砧木一侧的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在砧穗愈伤组织完成连接时消失,而接穗表面隔离层在愈伤组织分化时依然存在,直至新的形成层产生后才完全溶解消失。【结论】核桃芽接过程中,除了常见的由形成层细胞主导的砧穗愈合方式外,还存在由木射线细胞主导的砧穗木质部的愈合新方式,木射线细胞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出导管、形成层和木射线等组织完成最终的砧穗连接;在此过程中愈伤组织主要来自于砧木木射线细胞且砧木隔离层要先于接穗发生溶解。  相似文献   

4.
<正> 在嫁接繁殖时,砧木和接穗各自在接口处产生愈伤组织使二者融合为一体,因此,控制适宜条件,保证愈伤组织的形成是决定嫁接成活的关键。在砧木和接穗健壮,又有一定湿度保持砧、穗水份的情况下,温度便成了影响嫁接愈合的主要因子。但不同树种形成愈伤组织所要求的温度差异较大,例如苹果、桃和梨等,在15℃时即能产生愈伤组织,而核桃一般要求的愈伤温度为28℃左右。本试验旨在掌握文冠果形成愈伤组织的适宜温度,为确定嫁接最佳时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形成层和愈伤组织的关系、愈伤组织的愈合作用、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等影响红松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提出促进成活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6.
山核桃嫁接过程中愈伤反应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技术研究山核桃本砧嫁接过程中的愈伤反应.结果表明:砧、穗形成层区域最先形成隔离层,嫁接后第1~3天形成隔离层,第3~6天逐渐加厚,随着隔离层细胞内物质逐渐被吸收,愈伤组织细胞分裂后突破隔离层,至嫁接后第12天隔离层完全解体消失;隔离层两侧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旺盛的生理代谢活动,切口外侧细胞的胞间连丝迅速关闭,而内侧细胞间胞间连丝物质交换活跃;近隔离层的细胞之间部分细胞壁破裂,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线粒体、内质网、质体数量显著增加,多泡体、壁旁体等膜状结构频繁出现,淀粉粒先积累后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
千年桐通过嫁接,可提早开花结实,并能保持优良性状,是迅速繁育良种的重要手段。来嫁接的千年桐植株,一般栽后5—7年才结果;而经嫁接的千年桐植株,栽后第二年即普遍开花结果。近年来,我们对千年桐嫁接技术作了探索。据试验,以“下”形半环带皮套芽接和“工”形板状带皮芽接效果最好,愈合快,成活率高,生长迅速,节省接穗。切接法虽成活率较高,但接穗太费,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以及光学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及嫁接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IBA、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形成、砧木和穗条愈伤组织的连接与延伸,进而加快嫁接苗的愈合过程,各处理愈伤比例均值较对照的增幅为28.01%,且比对照至少提前15 d完成愈合;GGR6、IBA、芸苔素内酯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方法浸基质、蘸根、喷叶对愈伤比例的形成以及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0.03 g·L-1 GGR6、0.2 g·L-1 IBA及0.140.28 mL·L-1 芸苔素内酯混合液500 mL+浸基质1.42 L。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花榈木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愈伤组织产生条件进行研究,发现以花榈木或红豆树为砧木,以花榈木当年生枝条为接穗,在春季4月花榈木萌动之前,运用H形撕皮枝接法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采用锡箔纸捆绑固定接穗处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接穗留叶数与嫁接愈合、嫁接苗成活及苗木生长的关系,从而为油茶嫁接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以油茶优良无性系长林4、40、18、23号的接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接穗保留的叶子数量分别设为0.5、1.0、2.0、3.0片,就不同接穗留叶数处理对嫁接愈合过程及愈合过程中嫁接苗的各项生理及形态指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接穗留叶数处理均可改变嫁接苗的愈合速率,但均未改变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在其愈合过程中,愈伤比例最大的接穗品种为40号,其次分别是4号与23号,愈伤比例最小的为18号,接穗分别保留叶子0.5、1.0片的愈合均最快;不同接穗留叶数处理对愈合过程中嫁接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的影响均不大;不同处理嫁接苗的苗高、地径、成活率的大小顺序为:留叶1.0片留叶0.5片留叶2.0片留叶3.0片。文中综合分析认为,供试的4个接穗品种中,40号最优,其次是4号,然后是23与18号;建议生产中将接穗保留1.0片叶子进行嫁接。  相似文献   

11.
研究千年桐种子特征和发芽规律.结果表明:千年桐种子千粒重为3.752 kg,出籽率为30.15%;种子的优良度为93.8%.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达到91.5%,播种后第14~15天开始发芽,第19天发芽势达到最大,第19~21天种子发芽数达到高峰,第21天后种子发芽数量逐渐减少,第27天后发芽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12.
1 管理1.1 采取集中技术培训 ,分散嫁接针对比较分散的养蚕户 ,我们采取以村为单位进行技术讲座 ,以组为单位练习实际操作 ,确保人人都会操作 ,个个掌握技术要领 ,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解释疑惑工作。1.2 以组为单位集中管理这样便于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温床情况 ,适时采取技术措施 ,明确责任 ,分担风险。2 技术2 .1 适时嫁接提高嫁接体愈合程度(1)嫁接时间 以 3月上旬为宜 ,此时气温回升 ,愈伤组织容易产生而桑芽尚未萌芽 ,可先愈合后发芽 ,出床时接口愈伤牢固 ,发芽适度 ,过早嫁接愈合慢在床时间长 ,易霉根烂芽 ,过迟嫁接 ,在床时间…  相似文献   

13.
以砧穗质量、温湿度等因素为研究对象,对冬季室内嫁接后成活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春季生长的接穗充实健壮、木质化程度高、髓心小能保证较高的嫁接成活率,平均成活率为95%。核桃苗木产生愈伤组织的最适温度是25~30℃,湿度也是愈伤组织形成的另一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采用腊封接穗度下舌接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核桃嫁接的成活率。对这一嫁接技术及其接后管理,本文作了详述。菩萨影响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愈伤组织形成与其接穗、砧木、温度、湿度、空气、光线、伤流等诸因子的关系以及所采用的相应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核桃嫁接成活率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腊封接穗皮下舌接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核桃嫁接的成活率。对这一嫁接技术及其接后管理,本文作了详述。产影响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愈伤组织形成与其接穗、砧木、温度、湿度、空气、光线、伤流等诸因子的关系以及所采用的相庆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枣树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中,前期(第5~15天)淀粉、还原糖、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都在增加;在第15~35天,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下降,蛋白质和核酸的含量上升,并在第35天时达到最大值;第35天以后它们的含量都在减少.说明枣树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快速增长期在第15~30天,第35天以后生长速度在逐渐减慢.由此确定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最佳的继代周期为第30~35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千年桐半木质化春梢扦插生根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根系各个阶段的生长性状及生理指标,探讨其生根机理,筛选促进插穗生根的最优处理组合,为千年桐良种扦插快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800 mg/L的IBA、NAA和ABT-1分别对插穗-浸泡处理10 min,对插穗生根形态、解剖结构进行拍照和显微观察,截取基部不定根及长约2 cm的韧皮组织,测其内源激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2)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采用3因素3水平L_9(3~4)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处理对生根的影响。【结果】1)对插穗生根形态拍照观察,发现扦插21 d后基部形成白色愈伤组织,35 d后产生不定根,以皮部生根为主;对根系解剖结构进行显微观察,发现其生根大致经历4个阶段,分别为诱导分化根原始细胞、根原始细胞形成根原基、根原基发育形成不定根和不定根的伸长;ABT-1、IBA和NAA处理对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及SOD、POD活性的影响差异明显,内源激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其通过协同作用对生根产生不同影响;2)正交试验各处理的生根效果均极显著优于对照(P 0.01),ABT-1的生根效果显著优于IBA和NAA,处理10 min和30 min生根效果显著优于1 min(P 0.05),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对生根影响不显著,最优处理T1即用500 mg/L的ABT-1浸泡处理30 min生根率达到43.97%。【结论】ABT-1对促进千年桐插穗生根的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植物激素,其生根方式为混合生根形,愈伤组织经诱导后能产生少量不定根,但以皮部生根为主,内源激素和抗氧化酶的消长共同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和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核桃枝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丁平海  郗荣庭 《林业科学》1991,27(4):457-460,T001
愈合是嫁接成活的首要条件,嫁接能否成活,取决于砧穗能否产生愈伤组织、很快连接并分化出输导组织。因此,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 L.)嫁接愈合过程,对于探索影响核桃嫁接成活的主要因子、提高嫁接成活率,尽早实现我国核桃生产的优种化和商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核桃砧穗粗,髓心大,切片和显微观察困难等原因,有关核桃嫁接愈合过程的解剖学研究很少。Nedev(1972)对核桃芽接愈合过程做了初步观察;Hartmann(1975)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无患子硬枝扦插生根机制,以1年生无患子硬枝作为扦插材料,在扦插第0—80天调查愈伤组织发育和根系形成情况,测定插穗的腋芽(嫩叶)以及基部2cm长度的韧皮部内源激素和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无患子硬枝扦插第10天开始出现愈伤组织,第50天愈伤率达到最高值83.33%;第40天开始出现生根插穗,生根率为6.67%,随后不定根数量迅速增加,第70天生根率达到86.67%,此时平均有5.33条。之后生根数量不变,根系仍然在生长,且扦插后根系效果指数持续增高。插穗韧皮部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较复杂。整体来看,高含量赤霉素(GA3)抑制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形成,且在根原基发生期和不定根形成关键期达到峰值,在不定根速生期持续下降;高含量生长素(IAA)促进不定根的形成,且在扦插后第20天,即根原基发生期,达到峰值(92.7μg/g);玉米素核苷(ZR)对无患子硬枝扦插过程的生理作用较复杂,低含量的ZR有利于根原基的发生和不定根速生,但高含量的ZR促进不定根形成。韧皮部ZR/IAA在扦插后第20—40天呈下降趋势,第40—60天快速上升,促进不定根生长;GA3/IAA整体呈现抛物线形下降趋势,特别是在根原基发生期和不定根速生期,下降速率更快,以促进不定根的生长。无患子硬枝插穗生根进程中,多数多酚类物质对愈伤组织形成、根原基发生及不定根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没食子酸抑制效果稍弱;插穗内多种激素和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均发生了变化,且对插穗生根产生重大影响。总之,插穗根原基发生和不定根形成等关键时期,IAA含量升高,GA3、ZR以及多酚类物质含量降低,植物体内多种内源物质此消彼长,达到动态平衡,共同促进插穗生根。  相似文献   

20.
葡萄柚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砧木与葡萄柚的嫁接亲合性,将由美国引进的9个葡萄柚品种分别嫁接在枳壳、本地酸柚和美国酸橙砧木上,分析了嫁接愈合过程愈伤组织中POD,PPO和PAL 3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柚哈路比与枳壳、本地酸柚均有较强嫁接亲和力;里约红与本地酸柚、美国酸橙嫁接亲和力较强;帕利斯与美国酸橙亲和力较强;矮化、星路比与枳壳嫁接亲和力强。美国酸橙较本地酸柚和枳壳更适合作为葡萄柚的砧木,但从愈合情况数据统计上看不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