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褐马鸡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通过对陕西黄龙山保护区褐马鸡种群栖息环境的调查,分析保护区褐马鸡种群栖息地特征、类型、制约褐马鸡种群数量的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强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比美国、日本、英国对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的法律保护制度,对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提高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法律地位;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引入重要栖息地制度,完善禁猎区制度;完善濒危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野生动物保护对于自然保护区尤其是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其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效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功能和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衡量标准之一。文中从野生动物的种类、种群数量、种群生存力、分布格局以及栖息地适宜性等方面总结了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 提出几种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的可能途径和方法, 对野生动物保护成效评价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以期为今后野生动物保护成效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梅花鹿(Cervus nippon kopschi)在分布现状、栖息地状况、种群数量结构、采食习性、社会行为学、生长发育及繁殖习性、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认为未来华南梅花鹿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范围及其种群数量结构、栖息地生境的评估、行为学研究和种群活动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管道等线性工程会对沿途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产生一定的影响。文中以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外输管道为案例,将途经的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价线性工程对野生动物和栖息地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管道工程建设项目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生态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数(EI)为0.139,表明工程对评价区总体影响较轻微。其中,对栖息地影响评分为0.248,对野生动物影响评分为0.165。根据打分标准和规范可知,该项目实施对这一区域的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潜在影响,对栖息地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栖息地的占用和连通性的阻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到该区域野生动物迁徙活动。结合施工方案和现状评估得出,对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的潜在影响是暂时且有限的,随着施工期结束以及实施保护和减缓措施,这类影响会逐渐消失。建议不断优化线性工程的施工方案,尽量减少影响,避开鸟类的迁徙期和繁殖期,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线性工程对栖息地连通性的影响,减小土地破碎化,同时与保护区签订相关生态补偿和日常监管协议。研究可为线性工程对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德阳市九顶山野生动物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德阳市九顶山野生动物种类、分布、栖息环境和保护现状的调查,分析野生动物在该地区生存繁衍前景,探讨加强保护该地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的策略,为政府制定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旗舰种大熊猫采用可量化的方法分析大熊猫种群分布和适宜的潜在栖息地,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以确定国家公园选址范围,增加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为我国建设以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为主题的国家公园保护地体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野生动物资源是我国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持续增长,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不断遭受破坏,导致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对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保护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文中介绍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概况,包括从法律、行政、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国际合作等方面采取的保护措施,概述了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建议,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人类的破坏导致栖息地的丧失等因素,野生动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向灭绝,保护野生动物就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文章以乌兰察布市为例,阐述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中野生动物保护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国有林场总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23%,对野生动物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应作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的一部分。在森林经营中,应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根据关键物种的分布和栖息地状况,进行区域划分,实施分区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1.
长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青保护区坚持在大熊猫栖息地开展保护科研一体化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及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实践证明:保护科研一体化对恢复已遭受破坏了的大熊猫栖息地生境,促进大熊猫栖息地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了解和掌握以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规律,及时救治伤病野生动物和防控森林病虫害,控制区内非法活动和人为干扰,增进周边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和参与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河宁夏段是春秋季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石嘴山市黄河湿地是中国灰鹤种群重要的越冬栖息地,也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鸨、黑鹳、白尾海雕,以及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小天鹅、白琵鹭等重要的越冬地。刚刚进入冬日,石嘴山市爱鸟协会各个小分队的队员们就开始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利用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果数据,结合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适宜生境条件的森林环境因子,确定3种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的分布区、栖息地和适宜生境面积及种群数量。与2000年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数据比较,种群呈增长趋势。可以实现对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资源的动态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型草食性野生动物资源变化情况,缩短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间隔期。  相似文献   

14.
湖南花岩溪国有林场野生动物丰富,尤其鹭科鸟类是林场的代表性动物。根据花岩溪林场野生动物组成、分布状况及栖息地特点,建议:将珍稀野生动物及鹭科鸟类作为关键物种,加强关键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将林场划分为保护区域、保持区域和生产区域进行经营管理;采用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技术,减少对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的干扰破坏。  相似文献   

15.
“猪”多麻烦 我们该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今普通市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生态环境的提升也令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然而,随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同时,它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也逐渐增加,比如损毁庄稼事件在北京市各郊区频繁发生,偶尔还会有野猪撞人发生。根据北京市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市野猪种群约有1000只,分布在北京山区,栖息地类型为山地阔叶林、灌丛、低海拔草地。资料显示:"狍、斑羚、野猪的数量在逐步增多,其中野猪数量  相似文献   

16.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分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以滇金丝猴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多种冷杉属树种为优势的寒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板块碰撞带等地质遗迹为其主要保护对象。自1983年成立保护区以来,在滇金丝猴及其栖息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04~2005年,在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资助下,开展了滇金丝猴种群数量调查研究。文章介绍滇金丝猴的调查情况及结论并对保护滇金丝猴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资源的定期调查与持续监测是维持、评估及管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为明确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资源的底数和种群变化特征,2022年11月至12月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兽类和林栖鸟类开展冬季调查。根据足迹链及其他痕迹对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行间接调查统计,并采用样带法估算种群数量,通过生境片断化程度、保护现状、发展趋势等3个方面对栖息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布设的56条样带中发现:兽类3目7科12种,且种群在数量和分布上都具有相当规模,以原麝(Moschus moschiferus)、紫貂(Martes zibellina)、貂熊(Gulo gulo)、驼鹿(Alces alces)较突出;林栖鸟类1目1科2种,为黑嘴松鸡(Tetrao urogalloides)和花尾榛鸡(Tetrastes bonasia)。原麝、貂熊、驼鹿与紫貂的栖息地质量良好,雪兔(Lepus timidus)、马鹿(Cervrs canadensis)与黑嘴松鸡的栖息地质量较差。根据调查分析评价结果提出建立健全科研监测体系、恢复野生动物生境连通性等针对性管理建议,以推进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8.
防治大型野生动物危害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前,由于森林采伐对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很大的干扰,因而野生动物破坏农林作物及伤害人畜的事件很少,对大型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防治技术研究也很少.随着我国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促使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对农林作物及人畜的危害进一步增加,因此研究野生动物危害防治技术将是一个持续过程和长久的工作.加~上野生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和各区域的特殊性,其研究对象和范围也会出现多样化.本文重点介绍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甘肃南部野生动物危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栖息地保护修复,有效保护了 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辽阳地区地处辽东山地丘陵向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初步调查有两栖类2目5科9种,爬行类3目4科14种,鸟类15目43科181种,兽类6目12科28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由于栖息地破坏与丧失,环境污染,乱捕滥猎等原因,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处于下降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制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保护种群、保护生境措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