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林业会计工作的新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林业形势和会计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林业会计工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出以下两个突出特点:1.林业会计工作的内容大大增加。新时期林业性质和任务的最大变化,就是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指导方针。与此相适应,林业六大重点工程陆续启动实施,林业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必然对林业会计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具体会计工作上,就是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特别是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速丰林等工程的开展,使林业的工作范围大大扩展,由此造成林业会…  相似文献   

2.
浅议林业国债专项资金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以六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了新时期林业建设六大工程,并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国家对林业的投入明显增加,其中林业国债专项资金占相当大的比重。仅浙江省衢州市,2001~200  相似文献   

3.
随着林业六大工程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场如何从“三个代表”角度入手,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实施林业六大工程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从而促进林业六大工程的建设,是国有林场面临的新课题。 突泉县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北  相似文献   

4.
一、新时期国土绿化工作的总体思路 进入新世纪,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党组对林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提出了调整中国林业生产力布局,大力抓好系统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根据这一发展战略,全国绿委办公室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世纪的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工作总体思路。这就是:高举生态林业大旗,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围绕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在重点抓好林业六大工程的同时,努力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构筑以林业六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绿色时报》报道 ,2 0 0 2年 2月有关专家对我国六大林业工程与世界重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了比较研究 ,经过五项因子的综合对比分析表明 :在建设规模上 ,天然林保护工程世界第一 ;工程范围上 ,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世界第一 ;投入资金上 ,退耕还林工程居世界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阶段,国家启动实施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山西省将在实施国家确定的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六大林业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和实施地方六大林业工程,加快了“身边增绿”的步伐。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国家林业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客观需求和林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我国林业生产力布局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将以往实施和拟规划建设的林业重点工程系统整合为六大工程。这是新世纪我国林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全行业共同的行动纲领。森林病虫害防治,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保障。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森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新时期林业发展总体思路,为…  相似文献   

8.
覆盖内蒙古的国家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使内蒙古的生态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2002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全力实施林业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各项林业生产建设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营林生产持续发展。全区林业生  相似文献   

9.
林业生态工程是石漠化治理的根本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贵州省林业建设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紧密结合实际,先后启动实施了该省的六大工程。从总体上看,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一、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该  相似文献   

10.
林明衍 《热带林业》2002,30(3):48-50
2001年初,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韩剑准局长提出了我省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这是我国林业的一号工程,也是投资最大的工程,1998年我省已纳入全国实施范围区,虽然资金投入除1998、1999年有造林资金外,现只安排管护资金,但该项目工程实施救活我省的11个森工企业。二是百万亩椰林工程。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林业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全面启动了六大林业工程。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抓好六大工程,推进五个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适应全国林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我省也确立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再造山川秀美的中州大  相似文献   

12.
何方 《广西林业科学》2003,32(2):57-59,65
六大工程五大转变组成了现代林业的完整体系。传统林业技术的现代意义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在技术上仍要依靠传统林业技术去完成;其次传统林业技术接纳吸收高新技术,融汇一体,组成现代林业技术,再次传统林业技术是现代林业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六大工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是六大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六大重点工程中,有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等四项工程涉及大兴安岭林区,这无疑使大兴安岭林区成为六大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扭转制约速丰林发展的瓶颈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林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全面推进林业六大工程,促进五大转变,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六大工程覆盖了我国97%以上的县、市、区、旗,规划造林任务超过11亿亩,工程规划总投资达到7000多亿元,其投资之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建设期限之长都堪称世界林业生态工程之最,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气魄和决心。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最近几年,我国原木和纸浆大量进口,外汇消费突飞猛进,仅2002年一年木材进口用汇额就达到69.45亿美…  相似文献   

15.
以工程方式推动林业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经系统整合后确立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在建设内容上涵盖了森林资源培育、防沙治沙、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林业建设的主要方面。六大工程的实施将有力促进林业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档案工作如何适应形势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为林业建设服务?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林业六大生态工程之一。甘肃从2000年开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其中2000~2010年为工程一期,已实施完毕;2011~2020年为二期,已实施4年。本文通过图表形式对2期工程主要内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天保工程范围、管护面积、投资规模的变化;总结了参与天保工程复查的经验,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抓质量促跨越为实现新时期林业发展目标而奋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近几年来,林业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全社会对生态建设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一个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建设的大环境、大气候正在形成。特别是六大工程的全面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林业进入了一个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在北戴河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上,对新阶段的形势和任务,进行了认真讨论和部署,确定了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任务,即突出一个重点,办好两件大事,强化三项工作。目前其进展情况是:(一)六大工程稳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天保工程从1998年开始试点、2000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了保证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有序,林业重点工程档案真实、完整、可靠,本文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内涵、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相继启动,社会各界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些工程的进展情况及其对工程区范围内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为了做好这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的监测评估与预警预报工作,最近国家林业局正式决定成立“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社会经济效益测报中心”。这标志着我国重点林业工程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黎祖交特别撰文,就这一测报工作的意义、目标、内容、原则及“测报中心”的职责任务等问题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20.
国家林业局党组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在深刻分析林业的现状和新变化,以及面临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林业发展思路。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正开始经历由以产业为主转向以生态效益优先、由采伐天然林为主转向采伐人工林、由毁林开荒转向退耕还林、由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由部门办林业转向全社会办林业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这些转变,意义重大,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国林业发展,推进国土绿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