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水稻纹枯病是水稻常发性和重发性病害之一,其发生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水稻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等,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严重威胁。1发病症状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  相似文献   

2.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稻株受害后瘪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如果引起倒伏,茎、叶腐烂。一、水稻纹枯病的症状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色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魔,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病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病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  相似文献   

5.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病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每个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病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纹枯病又被称作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发病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  相似文献   

8.
正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常发性、普发性病害,水稻苗期至穗期各生育阶段均可发生,一般从分蘖期开始染病,孕穗到抽穗期形成发病高峰,到蜡熟期逐渐停止蔓延。1.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相似文献   

9.
浅谈海城市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稻纹枯病:从水稻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病 水稻纹枯病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  相似文献   

10.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竭。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云纹病,是目前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纹枯病主要为害叶鞘,也能为害叶片、茎杆和稻穗。叶鞘染病,首先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边缘模糊小斑点,逐渐扩大成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色或灰白色,并可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褐色,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最后  相似文献   

12.
一、水稻主要病害及防治 1、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水稻病害防治1、水稻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县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俗名花足秆、烂脚瘟、眉目斑。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较多,粒重下降。由于发生面积广、流行频率高,其所致损失往往超过稻瘟病。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一、发病症状苗期至穗期都可发病。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是黑龙江省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笔者将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建议介绍如下,以供农民朋友参考。一、水稻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黑龙江省三大经济作物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在水稻病虫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笔者将水稻常见病虫害防治建议介绍如下,以供农民朋友参考。一、水稻纹枯病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1、发病特点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  相似文献   

17.
水稻纹枯病又称烂脚瘟、云纹病、俗名花足杆,是由立枯丝核菌感染而引起的,多在高温、高湿、植株生长嫩绿、茂密的条件下发生,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在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病。症状显示:若叶鞘染病,表现为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逐渐扩大呈椭圆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俗称"花脚病",为我国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尤以密植矮秆杂交稻的高产田发生最为普遍而严重,致叶片枯死,结实率降低,千粒重减轻,一般造成损失10%~20%,甚者可达50%以上。症状。叶鞘、叶片的病斑椭圆形或连合呈云纹状大斑,潮湿时病斑呈墨绿色、湿润状;干燥时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部草黄色至灰白色,终致叶鞘及叶片枯死。前期患部表面可见灰白色蛛丝状菌丝体,后期可见由菌丝体纠结而成似萝卜籽粒状的菌核,有时还可见一薄层白色粉状物,此即为病菌有性  相似文献   

19.
1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发生普遍,从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尤以分蘖盛期至抽穗期危害最重,主要危害叶鞘,次为叶片和穗部。1.1症状:病害发生先在叶鞘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的小斑点,扩大呈椭圆形,最后呈云纹状,由下向上蔓延至上部叶鞘。病鞘因组织受破坏而使上面的叶片枯黄。在干燥时,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边缘暗褐色。潮湿时,病部长有许多白色蛛丝状菌丝体,逐渐形成白色绒球状菌块最后变成暗褐色菌块,最后变成暗褐色菌核,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纹枯病,俗称云纹病、花脚秆,属真菌性病害。是近年来南方水稻经常发生的主要水稻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鞘、叶片,严重时可侵入茎秆并蔓延至穗部。1发病症状叶鞘发病先在近水面处出现水渍状暗绿色小点,逐渐扩大后呈椭圆形或云形病斑,叶片病斑与叶鞘病斑相似。一般造成减产1至2成,严重发生时,减产超过3成或更多。随着水稻分蘖后、禾苗封行、温度开始升高后,水稻开始发生纹枯病、并不断扩展;进入拔节、孕穗期后,田间密度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