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猪高热病包括猪瘟、猪丹毒、仔猪伤寒病、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猪弓形虫病、猪巴氏杆菌病。这几种高热病在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及青霉素与磺胺类药治疗效果方面有差异,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对6种猪高热病进行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又叫猪高热综合症,是由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传播速度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给临床上疾病的治疗与控制带来了难度,致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损失。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来的猪病临床经验,从该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困难,部分病猪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主要是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精神状况差、食欲不振、皮肤发红等等,其临床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对养猪产业影响较大。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所以只能提前进行预防及控制,以此来尽量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猪高热病是一种典型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主要由多种病原微生物诱发,其临床特征就是"三高"(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热),病猪大多会出现喘气、呼吸困难、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等问题,且有少量病猪的皮肤会出现发红变紫等。若不及时予以治疗,较易出现生长速度下降、母猪繁殖障碍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本文就"猪高热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熊士龙 《吉林农业》2013,(3):249-249
猪高热病是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且病毒在后期发生其他种类病原微生物继发性感染,猪群死亡率由此加快。现对猪高热病临床几种实用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猪无名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于生长育成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无食欲、呼吸困难、喘气等症状,部分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增多,饲料效率、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损失。本文介绍了猪无名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分析了其剖检变化与治疗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传染性疾病。夏季由于湿度增大,利于霉菌的生长,加大了猪"高热病"的发病率,要高度重视。介绍了猪"高热病"的发病机理、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发病率高,对仔猪危害严重,该病预防比治疗重要,应采取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加强饲养管理,科学免疫,药物预防及加强消毒管理等综合性措施预防猪高热病,减少其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本文主要分析猪高热病的典型症状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由多种细菌和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猪的皮下脂肪比较厚,身体散热差,对高温的应激反应强。所以夏天容易发生热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这对养殖户来说是最痛苦的事情,所以对猪热病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首先要了解疾病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介绍,仅供参考。1猪"高热病"原因分析目前,该病的病因很多。一是分散养殖的发生率高,有些规模化养猪场和散养养猪户主,实施各种防疫措施不到位,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是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近几年,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单一病因和混合病因引起猪高热病进行了剖析,包括猪高热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最后提出了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为猪高热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高热病一般是由于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感染产生的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具有急性、高热、高致病性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是猪高热病的高发期。近年来,全国各地在养殖中先后爆发过猪高热病,且发病率高、很难治愈,在猪群中容易传播,严重时可导致猪群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我国养猪产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介绍猪高热病的诱发原因和临床症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给广大养殖户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猪高热病是一种很难根治的疾病,患这种疾病的主要特征是体温升高,诱发这种疾病的病因很多,加强对猪高热病病因的分析及综合防制措施非常重要,加强对病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热病的产生和诱发概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猪"高热病"的发病特征、临床主要症状、病理解剖变化,结合兽医临床工作经验,提出黄连解毒汤加减治疗猪"高热病"的技术措施及防治效果,以期降低该病的死亡率,为养猪生产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5.
张建忠 《河南农业》2007,(20):22-23
一种被称为“猪无名高热病“的疾病在我国由南向北大规模爆发流行,实际上,“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必须从科学养殖入手,改善饲养环境,加强综合管理,采用合理的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一种猪无名高热病综合症。主要表现,病因不明,而且是由多种病原共同作用于猪只机体,目前业内人士将此病称之为“猪无名高热病综合症“。主要发生在夏季及初秋气温较高季节。其流行范围广,传播  相似文献   

17.
猪群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生理机能低下的状态,只要有应激反应,这些猪就会表现精神沉郁、发热、采食量下降等临床症状,亚健康状态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征兆,如急性传染病、高热病、混合感染等。作为防疫人员,如果防疫时对猪群健康状况疏于观察,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是以生猪高热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诱发病原比较复杂,而且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别。猪高热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对养猪业的威胁很大。本文根据当地猪高热病的发生情况,详细的分析了猪高热病的发生病因,并根据病因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期降低发病率,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生猪“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是一类以生猪持续高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发生在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或废绝、嗜睡、呼吸困难、喘气、便秘,部分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20.
自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007年4月以前称猪“高热病”)流行以来,广大兽医丁作都在积极筛选有效的临床防治药物。从2007年6月起,笔者在利用多种西药治疗该病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转而试用中草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