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倒伏多发生在抽穗后,尤其在谷粒灌浆期最易发生。主要是由于8、9月份的台风和病虫发生危害所致,其次是栽培措施不当所引起。倒伏后的水稻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导致籽粒不饱满,瘪粒增多,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影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倒伏是目前夺取水稻高产的重大障碍,倒伏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水稻倒伏不  相似文献   

2.
倒伏使水稻灌浆结实严重受阻,进而对产量、品质产生直接影响。2005年受15号台风“卡努”袭击,部分田块发生倒伏。由于正值水稻灌浆结实初期,很显然,此时发生倒伏影响非常大。当时曾围绕要不要扎把引发过争论,笔者设置了本试验,以探讨扎把对倒伏水稻籽粒灌浆结实的影响,为指导大  相似文献   

3.
虞城县小麦倒伏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减产.同时倒伏麦田通风透光性差,因高温高湿使病情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倒伏发生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4.
水稻倒伏现象多发生在抽穗后,尤其在谷粒灌浆期最易发生。水稻倒伏的原因主要是:一、倒伏的原因1、品种抗倒性差一些品种株型结构不合理,植株偏高,茎秆机械强度差,抗倒性差而造成倒伏。2、施肥不合理过量施用氮肥,造成植株体内氮素水平高,植物细胞间隙大,木质化程度低,抗倒能力弱。3、群体过大栽插群体过大,造成通风透光条件差,植株缺乏抗逆锻炼,易造成倒伏。4、不合理的水层管理长期灌深水,特别是抽穗后深水管理,会降低水稻植株的机械韧性,根系提前死亡或"未老先衰",造成地上部分倒伏。水稻倒伏不仅影响水稻产量,同时还影响稻米的品质,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倒伏均会造成减产,倒伏时期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大于倒伏程度。从倒伏时期来看,处理间减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灌浆始期开花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减产幅度分别为37.29%、29.36%、10.80%和4.26%。从倒伏程度来看,总体表现为倒伏越严重减产幅度也越大。穗粒数减少和千粒重降低是倒伏造成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开花期和灌浆始期平铺处理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减少12.25%和10.04%,倾斜倒伏处理分别比对照减少4.92%和7.28%。灌浆始期倒伏对粒重的影响最大,灌浆中期和开花期次之,灌浆后期影响最小。除开花期外,同一倒伏时期内倒伏程度处理间千粒重差异不明显,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麦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中,可以将不同倒伏程度的小麦产量损失进行合并分析,倒伏时期可作为评价小麦产量损失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稻在开花及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为25~28℃,日最高气温34℃。当持续数小时的高温极易导致水稻开花期颖花败育,造成空壳率大幅增加。灌浆期的高温也对产量形成不利,35℃以上的高温加快籽粒灌浆,引起秕粒和早衰,缩短灌浆期,对水稻的千粒重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水稻最终的经济产量。因此,开展水稻的高温热害分析迫在眉睫,也是做好水稻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水稻后期倒伏是指水稻齐穗后至灌浆成熟阶段发生的倒伏.水稻在这一重要时期发生倒伏,不仅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而且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影响稻谷产量及其稻米品质,同时还给人工或机械收割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8.
灌浆期至乳熟期的水稻倒伏,不仅增加了收割成本,浪费劳力,减少产量,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损失,还影响稻米品质,为了进一步探索水稻倒伏对稻谷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程度,提高稻米品质,正确指导灾后生产自救,2007年9月开始就水稻倒伏扶正进行多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倒伏后扶正比不扶正亩效益增加明显;并且水稻同一时间倒伏不同时间扶正,随着扶正时间的推迟而产量不断减少,扶正的时间越早增产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9.
鄂北地区近年小麦倒伏现象频发,部分年份倒伏面积大且倒伏程度大,严重影响小麦灌浆成熟,降低穗粒数、千粒重,造成小麦产量损失甚至是大幅减产。当地小麦倒伏现象易在灌浆期前后发生,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期、灌浆前倒伏主要影响粒数和粒重,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主要影响粒重,一般减产达20%左右,因此防止小麦倒伏是目前当地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绿色优质栽培实质就是水稻品质栽培,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是绿色优质稻米生产重要的前提条件,优良品种只有与优化栽培技术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优质稻米,如在栽培过程中不能对不利环境条件加以调控。1.水稻倒伏1.1倒伏时间对稻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水稻倒伏的时间不同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一般在灌浆乳熟期发生倒伏对产量和米质影响最大。据1990-2010年21年调查结果:黑龙江省粳稻在乳熟期发生倒伏减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后期倒伏是指水稻齐穗后至灌浆成熟阶段发生的倒伏。水稻在这一重要时期发生倒伏,不仅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而且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影响稻谷产量及其稻米品质,同时还给人工或机械收割带来困难。因此,生产上要针对水稻后期倒伏的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12.
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最大障碍,小麦倒伏后,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水分、养分运输受阻,籽粒秕瘦。倒伏减产的程度与倒伏发生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抽穗之后,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以上。防止小麦倒伏是小麦高产的关键措施,小麦倒伏除本身品种特征特性外,栽培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ALA对水稻产量因素和籽粒灌浆的影响,以水稻品种通239为材料,于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ALA溶液,观察籽粒灌浆过程并调查各处理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1)ALA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的千粒重;2)ALA对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较大,始穗期喷施低浓度的ALA,可明显提高水稻籽粒的灌浆速率;3)ALA处理能提高水稻籽粒的起始生长势,提早灌浆高峰。  相似文献   

14.
倒伏对冬小麦病害发生情况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小麦发育中后期倒伏后病害发生情况和进行减产量化评估,采用木棍将小麦小心压倒人工模拟大风造成小麦倒伏的方法进行不同倒伏时间和不同倒伏程度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小麦病害、早衰、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在开花期至灌浆期间发生倒伏,主要加重纹枯病和白粉病的发生,病情均为3级,倒伏时间越早,小麦越易早衰和成熟期提前,病情指数与对照的差异也越显著。平铺和倾斜倒伏都使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质量明显降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对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都是开花期灌浆始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平铺倒伏处理依次减产25.9%、21.1%、10.1%、4.0%,倾斜倒伏处理依次减产9.1%、7.6%、5.0%、1.9%。从倒伏程度对小麦病害、早熟、成熟时间、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看,都是平铺倒伏的影响大于倾斜倒伏。故在小麦中后期倒伏产量减损评估时,宜将倒伏时间作为重要依据,其次还应结合倒伏程度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小麦倒伏的成因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有1/3以上的人口以小麦为主粮,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拔节之后,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严重减产。倒伏越早对产量影响越大,如抽穗开花期倒伏,可减产30%~50%,灌浆期倒伏,一般减产20%左右。所以,民谚常有"麦倒一把草,谷倒一把糠"的说法。下面本人就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参加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生育期对籽粒产量及品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充分掌握和分析确立水稻在生育期间给籽粒产量以及品质带来的影响因素,才能以此为根据和基础,来有针对性的提高水稻产量的高效化和优质化,从而保障产量和品质,不断通过更加科学的措施来进行合理的栽培。在水稻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同时也会对其他造成影响,尤其是生育期因其直接决定着光合生产及物质积累时间的长短,并潜移默化地决定了灌浆期环境因素和籽粒的灌浆进程。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稻在产量和品质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了。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水稻生育期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水稻青枯病是水稻生理性病害,多发生于晚稻灌浆期,该生育阶段如出现青枯将严重影响水稻灌浆,造成千粒重、结实率等下降,从而影响产量和米质。水稻青枯病叶片内卷萎蔫,呈失水状,青灰色,茎秆干瘪收缩,或齐泥倒伏,谷壳青灰色,成为批谷。此病常在1一2天内突然大面积成片发生。1病因水稻青枯病由水稻生理性失水所致。多发生于晚稻灌浆期,断水过早,遇干热风,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长期深灌,未适度搁田,根系较浅容易发生青枯;土层浅,肥力不  相似文献   

18.
<正>水稻青枯病是水稻生理性病害,多发生于晚稻灌浆期,该生育阶段如出现青枯将严重影响水稻灌浆,造成千粒重、结实率等下降,从而影响产量和米质。水稻青枯病叶片内卷萎蔫,呈失水状,青灰色,茎秆干瘪收缩,或齐泥倒伏,谷壳青灰色,成为批谷。此病常在1-2天内突然大面积成片发生。1.病因:水稻青枯病由水稻生理性失水所致。多发生于晚稻灌浆期,断水过早,遇干热风,失水严重导致大面积青枯;长期深灌,未适度搁田,根系较浅容易发生青枯;土层  相似文献   

19.
倒伏对玉米籽粒灌浆进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倒伏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以目前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例,研究了倒伏对玉米籽粒灌浆速度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倒伏发生越早,对后期产量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20.
<正>每年水稻生育中后期都发生不同面积、不同程度的倒伏,不但对正常灌浆成熟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对产量提高、品质改善极为不利。现就水稻倒伏发生原因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倒伏的有效措施。一、倒伏原因分析(一)内因。品种自身的特征特性是决定水稻抗倒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有植株高度、茎秆强度及穗部性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