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新安画派作为我国绘画历史中较为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以及文学研究价值的一大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对后世的绘画流派发展都起到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作为我国山水画作发展史上一大重要阶段,新安画派的艺术风格分析对我国山水画发展史的研究存在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新安画派发展历史出发,根据我国山水画史上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进行了一一类比,并借此烘托了新安画派在表现艺术和表现形式上的趋于枯淡、幽冷的特色,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新安画派艺术风格的成因以及主要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意境也是检验作品能否具有较大艺术感染力的标准之一,雄境是山水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雄境在风格表现上包含了雄浑、劲健、豪放几种风格,这是艺术领域中最难表现的美。本文试图探讨雄境在山水画中的表现和构成,与同道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3.
盆景艺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都是基于相同艺术理论而发展的艺术门类。虽然一者为多维立体艺术,一者为二维平面艺术,但在理论架构和审美情趣方面,却有着共通之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盆景艺术与中国传统山水画进行了共通之美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园林都诞生于中国传统五千年文化艺术的沃土里,现以美学艺术中的"留白"为载体,结合我国山水绘画和古典园林分别量化分析留白艺术在其中的占比以及重要性,发现美学艺术"留白"在中国画里表现手法、意境研究与古典园林创作手法、造园理念的相似,进而探究留白艺术在当代园林设计中的价值体现。文化历史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笔巨大财富,而留白艺术于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当代景观设计师要充分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文化中留白艺术的精髓,把握好留白艺术便可赋予现代园林景观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体现了特定时代的文明与特点,彰显了人类的文明与智慧。公共艺术的存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为实现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公共艺术,本文就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从不同时代背景下去分析不同时代公共艺术的特点以及其形式,而且,还对公共艺术将来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蔡华 《河南农业》2012,(12):61-62
民族声乐中的高腔唱法,产生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我国各民族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高腔"原本是戏曲四大声腔之一,是戏曲声腔的统称,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文中所研究的高腔和戏曲中的高腔是有区别的,它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基础之上,汲取了一些民族声乐唱腔的精髓,借鉴和吸收西洋唱法的科学成分,又充分体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属于民族声乐的唱腔艺术。高腔唱法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对促进民族声乐的前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雪地漫步     
<正>"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小学时,在诗圣杜甫笔下生动地描写出西岭雪山壮丽雪景。懵懂时,在脑海中浅浅勾勒出雪山的丽影。在今年的冬天,得以走进这童话般的世界,一睹它的风采。早晨8点出发,颠簸了3个多小时,还未到山脚,已逐渐感到寒意逼人,而道路两旁未化完的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煞是刺眼。乘观光索道上山并改乘雪山车到达滑雪场,放眼望去,一片雪的世界。沿路都被白雪覆盖,像披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各种树木形态妖娆,千娇百媚。  相似文献   

8.
音乐从其产生到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具体表现在音乐活动中的物质载体、人的载体和整个社会"人"的意识流、情感流三个方面。尤其是在激进、变革的21世纪,经济的繁荣为音乐事业向更新层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空间。只有科技提高了、社会发展了、时代前进了,音乐这门艺术才能有呼吸的一片天地,才能有更新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艺术层面。  相似文献   

9.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我国需要适应社会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微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艺术这两方面分析。为了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适应"微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对"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宾虹先生以画家闻名于世,在中国书画史和山水画艺术上皆有重大成就。前半生以明代作品入手,临古求法有着深厚的笔墨基础。后游历祖国山川师法造化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有"黑、密、厚、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山水画写生的基本状况,对山水画写生与"搜妙创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搜妙创真"在山水画写生中的当代意义。研究将"搜妙创真"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山水画写生技巧,使山水画这种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12.
《猴打棒》是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秧歌舞,距今有300余年的历史,是青龙满族人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产生的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充满了原始质朴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对民间文化的遗产的挖掘与扶持,《猴打棒》这一民间艺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喜爱,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挖掘与保护颇具特色的民俗艺术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她所创造的意境渗透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所倡导"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了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儒学之外,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也是中国园林的美学渊源之一。道家思想在园林上的最大体现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而又不单纯模仿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山水画等艺术紧密相联,不仅更形象地体现了园林的诗画情趣,同时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涵蕴,并再次开拓意境创作的更高领域。分析和讨论中国古典园林内在的文化底蕴及美学价值,对于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我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色彩丰富、形式多样,它不仅能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目前,很多艺术家擅长于在美术艺术品设计中运用大量的民间美术造型和色彩,传达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魅力,提高了美术艺术价值。高校美术教学是艺术传播的土壤,也应成为民间美术传承的重要途径,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学中,既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盆景简史     
盆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产生和发展,受着中国画论以及我国造园艺术的深刻影响。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周,已有囿的记载。秦汉时的上林苑,周三百里,离宫七十余所,养百兽,种植名果异卉三千余种……是规模宏大的自然山水宫苑。东汉时期,盆栽兴起。这可从河北望都发掘出来的汉墓中的盆栽壁画佐证。东晋时期,诗人陶渊明曾用盆子栽培菊花、芍药。至南北朝,已知“掇山理水”,人工山水园应运而起。梁代萧子显在《南齐书》中有刻石山的记载。隋代文化艺术繁荣,山水画初兴,盆栽受其影响,增强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山水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也可以说,从一开始中国古典园林就是按照中国诗画的创作原则,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对象都是自然山水,并通过不同形式的艺术创造和加工提炼,达到虽校仿自然,崇尚自然,而却高于自然。山水画之《画论》为造园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而园林之景又为山水画的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画论》与《园冶》的理论精髓貌似神合。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是小人物,也说不出豪言壮语,比起那些失去亲人的武汉同胞,比起那些还冲在"疫"线的白衣天使,我们是何等的幸运。这些天所经历的种种,让我想用最喜欢的文字,记录下这些风雨同舟的暖心画面。2月15日傍晚,我们这儿下了2020年的第一场雪,满眼的洁白无瑕。雪花虽然和往年一样晶莹透彻,但由于疫情形势严峻,人们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更没有心情欣赏雪景。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农场办公室给各大队网格员分发了小喇叭,以便将防控知识宣传到每家每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的景观设计艺术水平也在随之提高。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过程中,文化元素的引入问题越来越得到了重视。陶瓷元素正是众多文化元素当中的一种,陶瓷元素能够有效凝聚文化因素,并且能够丰富景观色彩。总之,陶瓷元素是一种具有独特艺术气息的装饰性文化元素材料。因此,本文以瑶里古镇为例,浅要分析陶瓷元素在景观设计当中的渗透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和法国十九世纪柯罗的风景画进行比较研究,综合运用图像学、艺术社会学等方法,阐述了两位画家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揭示出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西绘画内涵和表现方式上的相似及差异之处,从而使我们对不同国度和时代,不同文化和形态的绘画艺术所特有的精华和异质,特有语言和趣味有更深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生日习俗是中国最为普遍的一种风俗。在我国古代,庆祝生日和寿诞,属于礼仪范畴。由于寿礼实际上是每岁诞生纪念日的重复,所以无论在古代礼书中还是现代民俗学中,并不把它单独列为一类。这大概是由寿礼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中所具有的"过渡性"和"重复性"所决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部分生日习俗正在消失,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探讨,仍有一定的意义。生日习俗在我国古代,若是生了男孩,就在大门的左边挂上一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