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于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侵害生后2周内的犊牛,约占犊牛发病率的80%.给养牛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腹泻分为营养性(如牛奶饲喂过量、牛奶突然改变成份、低质代乳品、奶温过低等引起)和传染性(诸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腹泻两种.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源菌.  相似文献   

2.
正犊牛腹泻是因肠蠕动亢进、内容物吸收不全,导致未被吸收的肠内容物和多量水分排出体外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因感染了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两种。10日龄左右的犊牛多发,气候寒冷季节多见。一、病因分析1.犊牛管理不当。犊牛腹泻多发生在吸吮母乳不久,或出生后1~2天内。犊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初乳喂量不足,  相似文献   

3.
<正> 犊牛腹泻是犊牛消化机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我们采用以蜂胶为主的治疗方剂,取得了良好效果。病因:①妊娠母畜饲料单纯或缺乏适当的运动,使胎儿在母体中发育受到影响,是发生本病的先天性原因;②母畜患乳房炎等疾病和乳中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犊牛极易发生本病;③管理不善,喂养失调,吮乳饥饱不均,圈舍不卫生,或感受风寒等。都易引起本病。症状: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4.
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于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本文通过分析犊牛腹泻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犊牛腹泻是一种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的犊牛常见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该病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轻者导致犊牛食欲下降,皮毛松乱,抗病力差,生长发育受阻;重者犊牛食欲废绝,粪便失禁,严重脱水死亡,给养牛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正犊牛是牛场的未来,腹泻是危害犊牛最大的疾病之一,多发生在犊牛出生后的前2个星期,受感染程度及受害年龄影响,表现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略有不同,但总体上本病在规模养牛场生产中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给许多牛场经济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1腹泻对犊牛的危害腹泻是犊牛的一种常见胃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易引起脱水、酸中毒、全身营养障碍等,导致犊牛生长发育受阻,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据报道,犊牛腹泻的  相似文献   

7.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是犊牛冬、春季易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由大肠杆菌所引起,临床症状为腹泻和败血症,多合并发生病毒性腹泻,病死率甚高,是养牛业的重大危协。1病原和流行特点本病原为革兰氏阴性菌,能引起犊牛发病的血清型有O72、O9,O8、O101等。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动物粪便、牛舍垫料、污水沟、水源、母牛乳头和地面等中都有存在。主要经消化  相似文献   

8.
犊牛腹泻是养牛业中常见疾病,也是犊牛死亡的主要疾病。其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营养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其中寄生虫性腹泻在生产中更为常见,引起犊牛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犊牛新蛔虫、球虫、莫尼茨涤虫。现就笔者临床对犊牛寄生虫性腹泻的施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犊牛腹泻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一种临床综合症,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根据病因不同,在临床上分为中毒性腹泻和单纯性腹泻。中毒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特别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危害最大。单纯性腹泻主要由于母牛营养不良,犊牛饲养管理不当,犊牛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发病以1月龄以内为最多,致命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星期。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使犊牛易患中毒性腹泻。  相似文献   

10.
正犊牛腹泻是冬、春季节犊牛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据分析,冬、春季引起犊牛腹泻的主要原因是犊牛采食了大量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草中混有大量泥沙,或带有霜雪,牛舍内卫生状况不良,犊牛放牧过度,遭受风吹雨淋或寒夜露宿,犊牛体弱倦怠,饮水不洁或采食异物等,导致风寒内侵、寒湿伤脾,  相似文献   

11.
正犊牛腹泻、肺炎是严重危害犊牛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的2种常见病,多见于40日龄内犊牛,腹泻犊牛继发肺炎的几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腹泻的犊牛,且死亡率高。所以,特别提醒牛场兽医,在治疗犊牛腹泻时,不可忽视肺炎的防治。一、临床表现该病一般在犊牛出生2~3天后发生,犊牛患病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腹泻、脱水、酸中毒、电解质  相似文献   

12.
孙成 《现代农业》2015,(2):107-109
犊牛腹泻是犊牛一种常发病,也是影响犊牛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的主要病源菌。大肠杆菌在牧场环境里普遍存在。犊牛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肠炎或败血症状常管理不严,不及时消毒和清洗导致新生犊牛容易接触大量大肠杆菌,增加感染机会,导致1~20日龄犊牛的死亡。根据症状诊断为犊牛腹泻后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治疗,首先为预防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和补充水分,经常采用电解质调节药(5%碳酸氢钠)和低浓度葡萄糖溶液;其次针对病原菌,采用抗微生物药(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犊牛大肠杆菌病又被称犊牛白痢病,是由特定血清型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犊牛的一种急性腹泻、严重威胁犊牛的常见传染病,病症轻微的可导致犊牛生长发育不良、迟缓,严重的可造成犊牛死亡,给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此病较多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幼小犊牛,特别是出生后1~3日龄的幼小犊牛最易感,在冬春季节以及阴雨连绵时期较为多发,多呈现散发性或者地方性流行。此病发病较急,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急性败血症或菌血症,急性腹泻和虚脱是其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4.
犊牛腹泻是犊牛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笔者下乡时发现很多养牛户的犊牛都有腹泻的发生,尤其以初春及深秋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特征是拉稀便,软便或水样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它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以出生30日龄内发病率最高,被称为新生犊牛的杀手,  相似文献   

15.
正1病因分析小肠梗阻病如肠缠结、肠扭转、肠套叠的发病原因通常不明确,一般在剖腹探查或死后剖检时才追溯到疾病的诱因。如在奶牛发生肠套叠时,常发现在套叠部位存在引起肠道异常运动的牛结节线虫结节或息肉,在传染性腹泻时犊牛比奶牛更常见发生肠套叠,也见到因外科手术将动物放倒保定引起肠系膜根部完全扭转的病例。类似地,特别是在犊牛横穿腹腔的带状纤维组织有可能卡住肠管,出现肠梗阻。日渐长大的犊牛因虱子引起的愤怒也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犊牛腹泻是一种急性、肠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腹泻、下痢为特征。由于治疗不当,常给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笔者将犊牛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犊牛腹泻在黑龙江发生历史较久,1997年发生以高温和拉稀为主的牛病,并开始流行。2002年有的地区大小牛前后发病120头,死亡10头,死亡率8%,诊断为犊牛副伤寒病。某牛场多年来,年年发生犊牛腹泻症。2005年调查了6  相似文献   

17.
<正>反刍动物的胃肠炎疾病是指发生在真胃和肠黏膜及深层组织的炎性病变。犊牛时常发生该病,经常表现精神不振、腹泻等临床症状,但引起的犊牛血痢却较为少见。现把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急性出血性胃肠炎的成功诊治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0年4月份,讷河市学田镇某肉牛养殖户饲养的1头120日龄的犊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反刍减弱,腹泻,粪便稀薄,呈灰黄、灰白色,内含少量未消化的凝乳块。由当地兽医治疗两天,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对养殖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但犊牛腹泻疾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一但发病,就会对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犊牛在出生的第1个月内极易出现腹泻现象,从而患上腹泻病。一般来说,在犊牛出生后的前20 d天内容易患上此病。主要特征为粪便呈粥样或水样,一部分犊牛粪便中还会带有血液或黏膜。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防治,很容易使犊牛死亡,影响养殖场中的牛群结构、养殖效益,因此,必须重视犊牛腹泻病,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保证犊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正>犊牛球虫病是由一种或多种球虫寄生于犊牛肠黏膜上皮细胞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本病以腹泻、下痢和出血性肠炎为特征,呈季节性、散发性流行,多发于温暖潮湿季节。实际生产中由于不重视该病,常引起误诊,造成犊牛死亡,给养牛业造成较大危害。现介绍其综合防治措施。病因病牛和带虫牛是犊牛球虫病的传染源,病牛体内的球虫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牛业不断发展,牛场对犊牛的饲养越来越重视,犊牛作为牛场发展的新生力量,对牛场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其疾病是影响犊牛生长发育的一个关键,而这些疾病中,犊牛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其发病后会明显影响犊牛的生长性能,导致牛场经济效益下降或者是遭受损失。作者对引起犊牛腹泻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以为养牛场提供一些技术参考,减少犊牛发生本病或者在发生本病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