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暑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立夏后的第五个节气,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已到初伏前后。"小"是指炎热的程度较轻,"暑"是指气候炎热。因此,小暑是指炎热的夏日已经来临,但距离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还有一些时日。小暑  相似文献   

2.
乡音     
《新农业》2017,(12)
<正>喵吉与汪财喵吉与汪财,一对好兄弟。天天乐呵呵,哏词儿哏事多。汪财今年夏天出去徒步旅行,回来后他迫不及待地向喵吉描述每天被暴晒的酷热。【小暑】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正如谚语所说"小暑  相似文献   

3.
《福建农业》2014,(6):54-54
七月节气与农事小暑阳历7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开始进入小暑节气。小暑是反映夏天暑热程度的节令。《群芳谱》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二十四节气解》也说:“温热之气而为暑,小者,未至极也。”可见,小暑是指夏天的暑热程度尚未到达最热程度。小暑节气正处于初伏前后。  相似文献   

4.
立秋     
正【农历】二○一六年七月初五/星期日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逐渐凉爽。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的由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秋,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相似文献   

5.
7月     
正小暑2016年7月7日【农历】二○一六年六月初四/星期四小暑时节正是初伏前后,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此时虽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也正式为三伏天拉开了帷幕。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的由来小暑,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  相似文献   

6.
七月农事     
七月农事黄钧如七月的两个节气是“小暑”和“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这时梅雨已经结束,进入伏天.“小暑”时,气候已开始炎热,有“小暑南风十八朝,晒得南山竹篾焦”的说法.但此时,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大暑”前后是全年最炎热的日子,多雷阵雨,常有伏旱.一、...  相似文献   

7.
7月农事     
正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该月日平均气温26.8~28.1℃左右,雨量150~205 mm左右。农事  相似文献   

8.
立夏     
《新农业》2019,(8)
正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  相似文献   

9.
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睛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10.
7月农事     
进入7月份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11.
7月农事     
正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睛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12.
7月农事指南     
7月有"小暑"、"大暑"两个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天气开始炎热,今年小暑时间为公历7月7日;大署是一年中最热的开始,今年大暑时间是公历7月23日.小暑前后,暴雨天数增多,有时还会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多连晴高温天气.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7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农作物生长最快,为夏收、夏种、夏管大忙季节.从一些农事谚语中可以看出7月农事重点:"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相似文献   

13.
7月农事     
<正>7月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睛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  相似文献   

14.
幽默     
《新农业》2018,(14)
正[立秋]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宋时立秋这天宫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相似文献   

16.
幽默     
《新农业》2017,(22)
<正>"大雪"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芒种     
《新农业》2018,(10)
正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度。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农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四川省147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以及1961—2018年"二十四节气"初日日期,统计分析盆地、攀西地区和川西高原3个区域"二十四节气"气温、降水的3个方面的特征,即各节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随节气变化分布特征、相邻2个节气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节气变量、各节气58年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历史序列的线性变化趋势,以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芒种的由来     
《北京农业》2009,(7):22-23
<正>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太阳到达黄经7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相似文献   

20.
7 月农事     
《中国农业信息》2017,29(12):26
正进入7月份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时至小暑,盛夏已至,颇感炎热。小暑前后,暴雨日数增多,常有大风,冰雹相伴出现,因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时至大暑,日照最多,气温最高,雷暴常见,高温频繁,注意蓄水抗旱、防雹防洪。7月重点农事,一是有针对地加强各种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二是视作物长势合理水肥管理。三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四是做好各种灾害的重案预案措施的落实。具体做法如下。(1)玉米方面。田间玉米病虫害,防治纹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