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简介了全分布式控制网络构成的水电厂微机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故障诊断系统。它不仅能实时监测机组运行参数,且可对事故出快速反应,大大提高了水电厂安全运行。由于网络采用总线拓扑结构和真正的全分布方式,因而在老电厂技术改造中,不仅运行可靠、抗干能力强,且布置安装简便,投资省。  相似文献   

2.
石泉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电站的自动化生产和管理水平,陕西石泉水电厂进行了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主要介绍了监控系统的结构、软硬件配置、系统功能及运行情况。该监控系统分全厂控制层和现地控制层2层,系统采用全分布式开放的总线型网络结构。同时,结合监控系统改造情况谈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结合珊溪水电厂通信站微机集散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实践,对水电厂通信站微机集散实时监控系统的结构、功能、硬件、软件等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开发建设。经过近些年的运行,表明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安全可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水电厂现代化巡检管理工作的需要,防止巡检工作疏漏和提高设备巡检数据利用率, 开发了一种实用、先进的巡检工具——条码巡检系统。该系统采用便携式数据采集仪采集其参数以及用数据库的方式来管理,不仅可减少巡检工作量, 而且可有效提高巡检到位率, 减少因巡检疏漏所引发的故障。系统可接入监控系统或MIS系统, 并分析设备运行趋势, 查看任意两参数间的关系曲线, 供运行和管理人员决策参考, 以便及早发现设备缺陷, 确保水电厂设备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5.
GPRS技术利用公共通讯网络传递数据,具有投资少,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结合实际阐述了基于GPRS 的小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系统包括雨量数据采集系统,水位数据采集系统,多功能数据采集,通信终端及监控中心实时检测等内容.将此系统应用于华北某水电厂水库区域,实现了水情测报实时性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水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发电部分,其可靠性至关重要。水电厂故障将危害电力系统可靠性,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满足电力系统对水电厂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利用已有的可靠性基础数据,对水电厂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应用Visual C++开发工具,采用ADO (ActiveX Data Object) 技术设计开发了及水电厂可靠性评估系统。经水电厂现场使用表明该系统能满足现场需要,为水电厂可靠运行和检修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GPRS的小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RS技术利用公共通讯网络传递数据,具有投资少,运行可靠,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结合实际阐述了基于GPRS的小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系统包括雨量数据采集、水位数据采集、多功能数据采集、通信终端及监控中心实时检测等内容.将此系统应用于华北某水电厂水库区域,实现了水情测报实时性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但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电力生产的现场运行中却时有故障发生,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清江隔河岩水电厂的实际情况,对水电厂提高监控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型电力系统下,风电、光伏等间歇性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对承担调峰任务的水电厂自动发电控制(AGC)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背景下对水电厂AGC的新需求,提出了改进的水电厂AGC系统架构,研究了数据流优化设计、现地装置化实现、并行计算体系及场景适用性改进等关键技术,研制了改进的水电厂AGC装置并应用于古田溪水力发电厂等项目中。应用情况表明,新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水电厂AGC的响应速率,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坝后式水电厂发电机组经常处于欠载运行状态就电力系统调度而言,为调节系统内负荷平衡,水电厂比火电厂增减负荷操作要频繁得多。新电价体制的改革──计时计价更促进了水电厂频繁地大幅度调节出力(实发功率)。尤其是坝后式水电厂以及坝后式与引水式相联系的梯级开发的水电厂。它们的水可以进行调节,高电价时段力争多发电,低电价时段少发电而多储水。因而这种电厂的发电机组大多时间处于欠载运行,仅高电价时段或丰水季节满发,处于额定运行状态。2发电机组长或欠载运行决定着变压器的欠载运行由于山区水电厂远离城镇的负荷中心,通常…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服以往解决配电网络重构问题的不足,提出含分布式发电以网损最小和开关操作次数最少的多目标的配电网重构方法。将综合费用最低作为目标函数,通过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来寻求配网的最佳结构,同时在遗传编码上以环路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其计算效率并且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GA)在配电网重构中应用时产生大量不可行解的不足。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降低网损,而且对节点电压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最后以IEEE33节点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生物质直燃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规模最大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然而由于生物质种类繁多、理化性质多变、燃烧不稳定,使得发电量难以准确预计,这为电网调度、安全运行带来隐患。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参数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生物质发电量预测模型。从生物质电厂收集发电量以及物料参数、锅炉参数、汽机参数、环境参数等实际生产数据,采用平均影响值分析、相关分析和互信息分析对发电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选择,并利用电厂实际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影响因素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误差大幅度降低,其中互信息分析优化效果最佳,平均预测误差从未优化模型的4.59%降至0.66%,且进一步优化神经网络参数后,平均预测误差降至0.50%。  相似文献   

13.
小型水电站机组综合自动化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国内小型水电站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运行安全性差等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集控制、保护、操作、通信于一体的综合自动控制装置方案。这种控制装置结构简洁、高可靠、易维护,有效地提高电站运行效率,确保安全,减少运行维护成本,实现了小水电站“无人值班”和“信息化管理”。该控制装置的问世将改变我国小水电站现有运行现状,对提高电厂的经济运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动我国农村小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杨海峰 《农机化研究》2021,(1):109-113,118
以提升植保无人机的通信系统性能、改善无人机作业效率为目标,结合先进数据传输网络平台技术,对其通信系统进行了设计。在植保无人机通信系统运行原理的基础上,搭建基于网络控制与传输平台的通信模型并增设控制补偿模型,根据实现功能目标需求,针对系统进行软件模块功能设计与硬件架构配置,形成完整的植保无人机地面监控与机体飞行通信系统并进行通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植保无人机通信内部数据处理丢包率、系统通信强度、无人机作业通信距离等指标均得到改善,系统有效通信距离大幅度提高,系统收发数据信号反应灵敏度较一般传统通信提高21%,系统平均丢包率由1.5%可提升至1.36%,并实现了分级、分功能的数据准确传输与显示,为无人机进行远距离作业提供通信数据传输控制便利,可为类似农机设备通信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进程中,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不断丰富,风力发电机组的类型也日益扩展,尤其是电子功率变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使之成为了具有一定优势的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结构之中,可以采用现代信息化控制技术,如:专家系统、自适应控制、模型预测控制、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等,进行综合性的智能控制和应用,是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关键,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具有良好的控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地方电网梯级水电优化调度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地方电网对其所辖的梯级小水电优化调度管理的需要,研究设计了地方电网梯级水电优化调度系统,具体包括系统功能、系统组成、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法以及结合实际的系统实现。系统功能包括数据管理、来水预测、长期优化调度计划制定、短期优化调度计划制定以及日调度方案制定等,可为地方电网调度人员提供梯级小水电优化调度的决策支持。系统经地方电网调度人员使用,结果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我国配电网架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较低的有效途径。本文给出了智能配电网的定义,其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级传感和测控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计算等与供电部门的工作管理有机融合在一起的配电系统,支持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能,以及提供择时用电、分时计费的互动型服务。分析了智能配电网的主要特征和应具备的功能,对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发电和微网技术、通信、高级传感和计量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用化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龙羊峡节水增发电考核系统研究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梯级调度的原则是龙羊峡和刘家峡两库联合调度,龙羊峡是多年调节水库,针对这一特点,结合龙羊峡和刘家峡两库联调原则,提出多年调节水电站节水增发电考核计算方法,以提高电厂的水能利用率,并开发了相应的可视化计算软件,便于电网调度。  相似文献   

19.
介绍以工业PC机为核心的低压配电网基波无功动态补偿装置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快速检测基波无功的方法和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和电容器的投切控制方式等,解决了控制器应满足实时检测、快速响应和高可靠性等实际问题,提高了供电质量,确保了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滴灌压电泵对驱动电源的要求,基于EG8010逆变器芯片,采用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与整流电路以及SPWM技术控制正弦波发生器芯片实现一种基于SPWM技术开关型电源驱动装置.首先提出了适用于滴灌压电泵的驱动电源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相应控制调节电路,形成激励电压与频率连续可调的单相正弦波,从硬件上进行了输出电压反馈与调节电路、频率调节电路、温度监测电路的设计,以此作为滴灌压电泵激励源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的传统驱动方式相比,该驱动电源拥有自带死区控制、稳定性强、波形失真小、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满足其对滴灌压电泵的驱动与控制等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