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蔗糖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切花月季为试材,以5、15、30、45 g/L的蔗糖溶液作为保鲜液,研究了蔗糖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15 g/L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 d;能有效增强切花月季花枝的吸水能力,增加花枝的鲜重,缓解切花水分胁迫,延缓吸水量、蒸腾量,保持水分平衡.有效增加POD活性,推迟蛋白质和糖的降解,提高切花月季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2.
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探讨了水杨酸对月季切花的平效果。结果表明,水杨酸能降低花瓣丙二醛含量;减少游离脯氨酸的积累,缓解切花在瓶插期间的水分胁迫,延缓衰老。水杨酸对花枝切口的细菌抑制作用不明显。水杨酸与杀菌剂8-羟基喹啉柠檬酸和蔗糖复配的保鲜剂,杀菌效果好,能明显延缓衰老,延长切花寿命。  相似文献   

3.
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蜂蜜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和5%蜂蜜保鲜剂处理增加了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SOD活性和O2?生成速率影响不大,并且加速了MDA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加重了切花的水分胁迫。因此,蜂蜜保鲜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切花衰老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切花月季品种水分胁迫耐性差异及忍耐极限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月季切花水分胁迫24h后瓶插寿命缩短百分比为衡量基准,比较了17个切花月季品种对水分胁迫的耐性,结果表明:瓶插寿命缩短百分比,雅典娜、萨蔓莎、金徽章和红衣主教4个品种在10%以下,为耐性品种;贝拉米、金牌、天使、黄金时代、红胜利、火鹤、玛丽娜、坦尼克和红成功9个品种为11%-50%,为中度耐性品种;加布里拉、默西德斯、外交家和唐娜小组4个品种在50%以上,为不耐品种,以瓶插寿命、鲜重损失率及花朵和叶片水势为水分胁迫程度的生理指标。分别对萨蔓莎和加布里拉两个品种的水分胁迫忍耐极限进行了探讨,证明萨蔓莎比加布里拉具有更强的保水能力和对失水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5.
月季鲜切花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荣  张丽  徐晓梅 《北方园艺》2008,(6):111-114
研究不同保鲜剂对月季切花瓶插寿命、观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1%Sug 100 mg/L 8-HQ 200 mg/L Vc 50 mg/L AgNO3保鲜效果最好,可明显延长月季切花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6.
谷胱甘肽对切花月季‘Samantha’失水胁迫耐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外源谷胱甘肽(GSH)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γ–谷氨酰半胱氨肽合成酶(γ-ECS)的专一抑制剂丁胱亚磺酰胺(BSO)分别处理切花月季‘Samantha’花枝基部,以提高或降低花瓣中的GSH含量,研究GSH对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的影响,以及花瓣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对失水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提高花瓣中GSH的含量,明显提高了失水胁迫24 h后切花的复水率,延长了瓶插寿命;相反,BSO预处理降低了花瓣中的GSH含量,从而降低了切花的失水胁迫耐性。GSH预处理在明显提高失水胁迫和复水期间花瓣中GSH总含量和还原型GSH含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抗坏血酸(AsA)的含量;AsA-GSH循环中两个关键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也明显高于胁迫对照,并且MDA的含量明显降低。BSO预处理则产生相反的效果。这些结果表明,GSH能够通过提高AsA-GSH循环的抗氧化能力来增强月季切花的失水胁迫耐性。  相似文献   

7.
月季切花采后衰老机理及贮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综述月季切花采后衰老过程中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以及内源激素、细胞 pH值、花色等生理生化变化 ,并概述了采前水、温、光、营养、采收时间等因子及采后贮藏保鲜条件对切花月季观赏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谷胱甘肽提高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与GR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确定了切花月季‘Samantha’预处理采用的谷胱甘肽(GSH) 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丁胱亚磺酰胺〔L-buthione (S, R) sulfoximine, BSO〕适宜浓度, 探讨了GSH和BSO预处理对花朵水势、花瓣中MDA含量、GSH含量以及GR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失水胁迫对照处理相比较, 2 mmol/L GSH预处理明显提高了月季切花瓶插期间花朵水势, 显著降低了花瓣中MDA含量, 有效提高了花瓣中GSH含量和GR活性。2 mmol/L BSO预处理获得了理想的反证结果。结果说明, GSH对切花月季‘Samantha’失水胁迫耐性的改善与花瓣中GR活性的提高相联系。  相似文献   

9.
化学药剂对唐菖蒲切花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周毅  尤忠胜 《园艺学报》1994,21(2):189-192
从化学药剂处理后的唐菖蒲切花体内的生理变化,结合切花在瓶插期间的形态变化,研究了化学药剂对唐菖蒲切花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药剂能明显地缓解切花水分胁迫,改善体内水分平衡,延缓切花衰老,提高切花的寿命,以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主要生理指标,进行切花保鲜剂的研究和筛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本实验所用的保鲜剂对唐菖蒲切花具有较好的保鲜剂的研究和筛选的方法是可行的。本实验所用的保鲜剂对唐菖蒲切花具有  相似文献   

10.
切花月季不同嫁接方法育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培育抗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切花月季品种,在银川地区首次采用嫁接方法开展切花月季的繁育试验,对不同月季品种、不同嫁接部位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月季品种是影响月季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子,相同条件下不同的月季品种嫁接在同一砧木上的成活率差异较大,选用不同的嫁接方法,嫁接成活率也有所不同,此外,嫁接部位对接穗成活率及新枝的生长速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以切花菊‘神马’为试材,探索了远距离运输导致其花朵开放过速的原因,并通过改良切 花菊预处理液配方,延长其远距离运输后的瓶插寿命。对经模拟远距离运输又复水后的切花菊花朵和叶 片水势测定的结果表明,长时间2 ℃冷链运输后,切花菊花朵和叶片水势下降可达10 × 105 Pa。花朵的 过速开放是由瓶插复水时水势骤变导致,单位时间内水势差越大花朵开放速度越快。花枝在长途运输时 逐渐失水,增加了复水时花枝内外的水势差,致使复水时水分供应快速,促进花头花瓣快速扩展。在传 统配方基础上添加适量的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可减缓花朵花冠直径增长速度、 延缓叶片衰老,改良后的最佳预处液配方为:200 mg · L-1 8–羟基喹啉(8-HQ)+ 200 mg · L-1 柠檬酸(CA)+ 2 mL · L-1 聚氧乙烯–8–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 100 mg · L-1 维生素C + 0.05 mg · L-1 TDZ + 1% 蔗糖,在实践操作中该配方使切花菊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了3 d。  相似文献   

12.
抗坏血酸提高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与增加APX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Samantha’品种为试材, 确定了适宜的抗坏血酸(AsA) 预处理浓度, 探讨了As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 抑制剂(对氨基酚, β-aminophenol) 预处理对花瓣中相对电导率、AsA含量以及APX活性的影响。与未经失水胁迫的切花月季相比较, 失水胁迫处理抑制切花的开放进程, 缩短了瓶插寿命。AsA 1 000 mg·L - 1预处理可有效地改善花朵的开放状况, 显著降低花瓣中相对电导率的增加, 明显提高花瓣中AsA的含量和APX活性。500 mg·L - 1 β-aminophenol预处理则起到相反的效应。结果说明,AsA对‘Samantha’月季切花失水胁迫耐性的改善与花瓣中APX活性的提高相联系。  相似文献   

13.
6—BA对切花菊瓶插期间生理效应的调节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郭维明  章志红 《园艺学报》1997,24(4):364-368
研究了预处理和瓶插处理方式下不同浓度6-BA对‘四季黄’切花菊瓶插期间花与叶的水分状况等生理效应和瓶插寿命的影响,参数包括:含水量、相对紧张度及饱和亏缺、气孔开度、叶绿素和可溶蛋白动态等。结果表明,6-BA延衰保鲜作用与上述指标密切相关,预处方式下低浓度6-BA、特别是1mg/L对瓶插品质及寿命影响效果最好,瓶插方式下,超过1mg/L即出现抑制效应。讨论了6-BA缓解叶片早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对蓝睡莲湿藏期间水分状况和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文婷  郭维明 《园艺学报》2006,33(2):328-332
 本文研究了超声波与保鲜剂复合(UW + PS) 处理及超声波(UW) 预处理对蓝睡莲(Nymphaea caerulea) 切花6 d湿藏期间水分状况及膜稳定性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两组超声波预处理均延长了切花瓶插寿命; 改善了切花的水分状况, 表现为促进了花枝鲜质量增加率及吸水量与失水量之平衡, 提高了水分吸收效率和花茎不同部位的水势; 超声波还有效地阻止了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的上升, 提高了抗氧化酶CAT和SOD的活性。超声波与保鲜剂复合处理(UW + PS) 总体优于单独超声波处理, 表现了UW和PS的加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
纳米银处理减轻香石竹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新型抗菌剂纳米银(nano-silver,NS)处理对香石竹‘Master’切花的保鲜作用及其减轻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150 ~ 300 mg · L-1 NS 溶液预处理香石竹切花茎基端1 h 后再瓶插于去离子水中,可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和促进瓶插期间花径增大,并改善切花的水分吸收和维持切花的鲜样质量,其中以250 mg · L-1 NS 处理效果最佳;进一步研究发现,250 mg · L-1 NS 处理可显著延缓香石竹切花茎末端水分导度的降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NS 在香石竹切花体内分布和变化特点表明,经250 mg · L-1 NS 预处理1 h 后,整个瓶插期间NS 主要集中在香石竹切花的茎末端。此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证实,该处理可显著减轻香石竹切花细菌性茎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以非洲菊切花花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草酸保鲜剂对非洲菊的瓶插寿命及开花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50 mg/L草酸的保鲜剂能有效地改善非洲菊切花的花径,使最大花径出现得最晚;维持水分收支平衡;延缓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抑制丙二醛的产生,延长了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同时提高了切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7.
外源SA 对低温下杏花器官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外施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杏花在低温胁迫处理后花瓣、花粉、 柱头和胚珠珠心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喷水对照经–2 ℃低温处理4 h 后,花瓣细胞结 构受到了严重破坏,发生了质壁分离,线粒体内嵴结构被破坏;花粉壁外壁结构破坏明显;柱头细胞和 胚珠珠心细胞的线粒体内嵴发生囊泡化甚至解体呈空洞状,细胞核双层核膜发生溶解或部分消失。而外 施100 μmol · L-1 SA 的杏花花瓣、花粉、柱头和珠心细胞在–2 ℃低温处理4 h 后,依然保持与正常细胞 相似的细胞器结构。这说明SA 预处理可增强在低温下细胞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杏花的低温适应性, 从细胞学角度证实了外施适宜浓度的SA 可增强杏花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Al3+和精氨酸配合对月季鲜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l3+和精氨酸配合使用可以改善月季切花外部形态,增加花径,推迟达到最大花径的时间,改善切花体内的水分平衡,延缓花青素的降解速度,明显提高瓶插寿命和观赏品质.通过对各指标的综合评价,以100 mg/L Al2(SO4)3和0.1 mmol/L 精氨酸(Arg)的组合处理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