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华网北京3月16日电,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引发关注。各界呼吁当前要警惕耕地质量下降问题,努力提高粮食产量,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记者16日从财政部获悉,作为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了财政部上报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通过实施《规划》,到2020年,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当前我国为何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将对我国粮食生产有何积极影响?记者采访了部分权威人士。18亿亩耕地。高产田不足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建设高标准农田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09-2015年连续7个中央1号文件都强调要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2年至2013年间,国务院依次批准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三个规划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及农村相关会议中多次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并立足国内粮食基本自给方针,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自2009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试点以来,到2020年规划全国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亩均粮食生产能力比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前提高100kg以上。在此背景下,掌握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使用现状,有效测算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尤为重要。为此,本文结合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以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分析了甘肃省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来源及存在问题,评价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资》2014,(13):3-3
<正>农业综合开发要按照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9,(9):1-1
日前,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2019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要求,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引领全国农田建设工作,农业农村部启动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2022年)》编制工作,并正式印发《关于做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统筹部署各地规划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17日,国务院对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的请示作出了批复。1.原则同意《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规划》实施要加强统筹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着力规范建设标准,着力明确管护责任,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不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从全国农业综合开发会议上获悉,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将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点,集中力量把粮食核心产区建成国家"永久性大粮仓",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近期,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下发的“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将转变农业综合开发方式,大力支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 根据上述工作要点,今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将继续大规模建高标准农田,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将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两类项目并轨,适当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亩均财政资金投入标准;允许财政补助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进一步推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  相似文献   

9.
近日,记者从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上获悉,“十二五”时期安徽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规模力争突破100亿元。改造中低产田和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hm^2,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亿kg。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5000个,新增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50亿kg。建设120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示范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射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为典型的丘陵地貌,其山丘面积占全县幅员面积80%以上,是典型的丘陵区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县依托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路网、渠网、管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逐渐改变我县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取得的成绩2000年以来我县共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总额达26 000余万元,至今共改造中低产田约17万亩。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资》2012,(39):3
<正>本报讯日前财政部发布公告称,2012年,中央财政采取提前下达预算指标、加快项目审核进度等措施,切实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拨付进度。截至9月底,中央财政已将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290亿元全部拨付地方,比上年增加6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突出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粮食主产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2019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要求,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引领全国农田建设工作,农业农村部于3月1日启动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9-2022年)》编制工作,并正式印发《关于做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统筹部署各地规划编制工作。《通知》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172亿】中央财政下拨17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中央财政立足于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采取有力措施,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和项目布局突出向粮食主产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聚集。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下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172.43亿元,其中用于13个粮食主产区119.49亿元,主要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据了解,按照规划,到2020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启动实施双百双十农业人才工程,加快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农村服务型人才、农村管理型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沿海滩涂、丘陵山区、黄河故道、高沙土地区和采煤塌陷地开发利用,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确保全年新增150万亩高标准农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资》2012,(47):3
<正>本报讯日前,财政部发布《2012年中央财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力度》的公告,公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亿元,比2011年增加60亿元,增长26.09%。其中安排用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为240.53亿元,占中央财政资金的82.94%;安排用于13  相似文献   

16.
介绍彭阳县在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低产田改造与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中的主要做法与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河南省郸城县在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落实"四个到位",树立农业综合开发新形象,先后建成了5万亩高标准农田连片方和3万亩高标准农田连片方,2014年提质更新和2015年滚动计划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4.85万亩。为稳定全县粮食产量,促进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我市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27亿元。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15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为改善我市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收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耕地保护工作应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保护与建设,推进新一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和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落地,确保新建高标准农田1亿亩,统筹各类黑土地保护措施覆盖1亿亩,推动耕地保护建设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实施后,可直接带动种粮农民亩均增收约200元,每年约有3200多万农民从中直接受益。同时,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有利于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促进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发展,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