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黑色地膜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普通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的比较,研究不同地膜对棉花各生育时期生理指标的影响,了解黑色地膜的增温、保墒、抑草能力,为应用推广提供依据。201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4团10连一号地进行黑色地膜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在增温促苗,增产增收方面不如白色地膜,但在抗旱保墒,抑制杂草生长方面优于白色地膜,故而可在杂草较多和较旱的棉田使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移栽地膜棉的早发增产机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移栽地膜棉的试验,发现棉花进行地膜覆盖移栽不仅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抑草效果,棉田环境优化,而且可加快棉株生育进程,优化群体质量,促进棉花早成铃,多成铃,棉花产量提高一成以上。提出移栽地膜棉的关键技术是精细整地,科学覆膜和化除,适时适度化调,增加施肥量特别是后期施肥量。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新技术应用于甜菜生产,这是甜菜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由于地膜具有增温、保墒、抑盐抑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等多种效应,因而是甜菜生产上保全苗、促壮苗、显著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但是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也十分有利于杂草大量滋生,严重影响甜菜的产质量和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解决地膜覆盖条件下栽培甜菜的化学除草技术问题,1986年我们在农安县进行了除草剂及使用剂量的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棉田,能增温保墒,促进棉花增产,已为科研和生产所证明。但对高温季节覆盖棉花根区的温度过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研究甚少。为此1989年采用地膜秸秆两种,材料覆盖棉田,探讨其对棉花生育的影响。试验设露地、地膜覆盖、麦秸覆盖、地  相似文献   

5.
地膜棉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地区地膜棉的面积由1982年的2万亩,1983年发展到126万亩。棉田通过地膜覆盖可以达到增温保温,保墒提墒,提高肥效。控制棉田杂草,促进壮苗早发,是夺取  相似文献   

6.
超薄除草地膜(药膜)是一种具有药层的新型农膜,移栽棉田使用该地膜不仅能增温保墒促进棉花早发,而且能有效防除棉田杂草,简化移栽地膜棉覆膜前喷施除草剂的操作程序,为此,进行药膜防除移栽棉田杂草试验研究,测定药膜的除草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移栽...  相似文献   

7.
乙草胺防除地膜覆盖棉田杂草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碱地棉田棉花播种采用覆盖地膜 ,既可增温保墒、促苗早发 ,又可实现棉田高产优质高效。但苗、蕾期的膜内杂草危害严重 ,且盖膜处在增温保墒的有效期内又不便人工除草。因此 ,在覆膜棉田进行防除杂草试验非常重要。试验设 6个处理 ,667m2用乙草胺 (河北省宣化农药厂生产 ) 80、1 0 0、1 2 0、1 40 ml,48%拉索 1 5 0 ml( CK1 )和空白对照 ( CK2 )。同时进行地膜覆盖棉田乙草胺药害试验 ,667m2分别用 2 0 0、 2 5 0、 30 0、40 0 ml和空白对照 ( CK)。试验田为基地 5号地 ,地力均匀 ,采取随机排列 ,重复 3次 ,每小区面积为 66.7m2 ,种植品…  相似文献   

8.
山区旱地间套种春玉米的覆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栏肥、秸秆、地膜和杂草覆盖对山区旱地间套种春玉米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效作用,增产幅度18.1%~36.4%,其中以秸秆覆盖最为明显,且以前作秸秆全部覆盖最好.栏肥、秸秆和杂草覆盖保水效果好,具增降温的双重功效,并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而地膜覆盖保水抗旱效果差,又耗地力,不利于山区旱地的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9.
生态降解地膜覆盖棉花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种生态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以普通聚乙烯地膜作对照,在山西省运城市进行棉田覆膜对比试验,观察生态降解地膜覆盖棉田的适用性和降解特性及其对土壤理化指标、棉花生育进程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降解地膜3号适合棉田使用,对土壤的理化指标和棉花的农艺性状无影响,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96%金都尔乳油防除地膜棉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普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植棉面积增大.2001年山东省棉花种植面积高达66.7万公顷.棉花种植主要以地膜覆盖为主,棉田杂草危害严重.为验证96%金都尔乳油防除地膜棉田杂草的药效,控制杂草危害,减轻棉农劳动强度,于1999年进行了该项试验,以期为棉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栽培棉花是一项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我县八三年在石脑公社望城大队罗下生产队试验示范,试验面积14亩,共收皮棉2940斤,亩产210斤,比不覆盖的棉田亩产170斤亩增40斤,增长26.6%。通过一年来的试验、示范,一致认为地膜覆盖是棉花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大幅度提高单产的新途径。历年来我县由于春季多雨低温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往往难以达到“三早”夺高产目的。为了摸索棉花高产途径,现将近几年来增产效果显著的地膜植棉的试验示范情况简报如下。地膜覆盖的优越性一、增温保湿。太阳光线透过薄膜晒到土壤,由于地膜  相似文献   

12.
棉花覆盖降解膜栽培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产的6种降解膜进行棉花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较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增产效应更显著。不同降解膜降解速度不同,南充1、2号、天津1、2号降解膜降解早且速度快,天津3号、山西太源甲两种降解膜降解迟且速度慢,降解效果差。对照地膜降解度为0%。降解膜覆盖栽培棉花的果枝数13~13.6个,单株结铃数15~15.9个,分别比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多0.8~1.4个和0.2~1.1个。表明降解膜的保温增温效果优于地膜。  相似文献   

13.
茶园杂草物种丰富,组成差异较大,对茶树生长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为通过优化幼龄茶园管护,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探索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的覆盖防草技术,以降低草害防控成本,同时达到提高茶叶产量的目的,于2022年进行了茶园覆盖防草试验。试验在同一幼龄茶园以清耕露地为对照,设置黑色地膜、PP防草布、PE防草布、水稻秸秆、银灰色地膜5种覆盖材料,分析比较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及杂草鲜质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各覆盖处理具有增温和降温双重效应,其中0~25 cm土层温度以PE防草布覆盖增温幅度最大,较CK增温1.9℃;除银灰色地膜出现降墒效应(平均含水量20.5%),黑色地膜、PP防草布、PE防草布、水稻秸秆覆盖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CK提高2.4、2.0、3.3、2.3个百分点;各覆盖处理对杂草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中PP防草布对杂草的防效达100.0%;通过成本核算,PP防草布第一年投入的材料成本最高,人工成本最低,从长远看,PP防草布综合效益最好,即PP防草布更适合作为茶园杂草绿色防控的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栽培是提高农作物单产的一项新技术,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早稻育秧和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栽培,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今年我站在乐港乡袁家村进行了彩色地膜覆盖栽培棉花试验,参试处理四个:1.绿色地膜覆盖;2.银灰色地膜覆盖;3.普通地膜覆盖;4.露地(对照)。重复两次,每小区0.05亩,播种后30天田间调查结果表现,彩色地膜处理有明显的保全苗、促早发、防蚜虫和除杂草效果:1.绿色地膜处理:全苗率79.2%、真叶4片,蚜虫危害株率7.5%,每平方尺杂草7株。2.银灰色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旱地不同功能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果,在甘肃省定西市设置露地栽培(CK)、覆盖黑色膜、覆盖黑白双色膜、覆盖蓝色高光效膜和覆盖黑色液体降解地膜5个处理试验,研究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状况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以提高马铃薯0~20 cm各土层的土壤温度1.0~6.0℃,覆盖黑白双色地膜和蓝色地膜的地温最高,其次为覆盖黑色地膜,液体可降解地膜的温度提高幅度最小,仅较露地栽培高1.0~2.0℃。覆盖黑白双色膜、蓝色膜和黑色膜3个处理0~10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其次为液体降解地膜,露地土壤含水量最低。各处理与露地(CK)相比,覆盖黑白双色地膜、黑色地膜和蓝色地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露地栽培提高32.00%、29.99%和25.22%,液体降解地膜较露地栽培高7.42%(不显著)。蓝色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地膜块茎产量分别较露地栽培提高29.28%、28.73%和25.72%,液体降解地膜覆盖块茎产量较露地栽培高5.29%(不显著)。地膜覆盖能提高地温,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和马铃薯产量,蓝色高光效地膜、黑色地膜和黑白双色膜有极显著增产效果,宜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生物降解地膜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生物降解地膜对盐碱地棉花的覆盖效应,指导棉田残留地膜污染治理,分别以普通农用地膜覆盖(CK1)和不覆盖地膜(CK2)为对照,研究了生物降解地膜的覆盖期、降解率及其对盐碱地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降解剂添加量1%、2%、3%的生物降解地膜(1% Bd、2% Bd、3% Bd)的有效覆盖期均可稳定在80 d左右,棉花的生育期与CK1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率随着埋土时间的延长及降解剂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加。1% Bd、2% Bd、3% Bd及普通农用地膜覆盖与CK2比较,棉花现蕾期、花铃期的株高、干物质质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棉花吐絮期的株高、干物质质量均无显著差异。3种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处理的皮棉产量与CK1差异均不显著,1% Bd、2% Bd覆盖处理的皮棉产量较CK2增产显著。表明生物降解地膜可以部分替代普通农用地膜。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设计棉花塑膜营养钵育苗在大面积生产上增产效果显著。但苗床管理用工多、塑膜用量大,加上支架,成本较高。为了探索提高经济效益,节本省工,培育壮苗的途径,1982年改用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试验设五个处理:(1)地膜(厚度0.015毫米)平盖营养钵育苗,4月5日播种;(2)地膜平盖营养钵,4月10日播种;(3)地膜平盖营养钵,4月15日播种;(4)地膜架棚营养钵育苗,4月5日播种;(5)普通塑膜架棚营养钵,4月5日播种。每处理苗床长8米,不设重复。每钵播棉子一粒。品种为南通棉5号。(4)(5)两处理苗床管理方法与常规同;(1)(2)(3)处理在出苗后即开洞放苗。试验于6月9日移栽大田。二、试验结果1、温度变化。自4月6日起逐日三次  相似文献   

18.
以中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春马铃薯的地膜覆盖栽培、敞土常规栽培、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稻草覆盖栽培、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和稻草加地膜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共7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草加地膜覆盖栽培无论是在出苗速率,还是在植株生长势、抗病性以及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综合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栽培方式,与敞土常规栽培(CK)相比,增产明显,达到了324.2%;其次是稻草加小拱棚覆盖栽培,增产220.3%;而地膜覆盖栽培和稻草覆盖栽培,增产则较小,分别增产42.0%和27.1%。  相似文献   

19.
土壤水分与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防雨棚下的测坑中,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土壤高水分(75%田间持水量,下同)、中水分(65%)和低水分(55%)条件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不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不覆盖的处理;在玉米生长前期地膜覆盖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最高,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秸秆覆盖处理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最高。地膜和秸秆覆盖均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与不覆盖相比,平均分别增产8.89%和22.26%。水分利用效率(WUE)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而增加;在相同的土壤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处理的WUE最高,地膜覆盖的次之,不覆盖的最低;当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65%时,覆盖处理的节水增产效果最好,其中地膜和秸秆覆盖处理产量比不覆盖处理分别增加12.69%和28.47%,WUE分别提高21.78%和34.65%。  相似文献   

20.
红麻田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有研究报道,但红麻地膜栽培使用,国内尚未见报道。近年来地膜栽培不断发展,由于地膜覆盖后无法人工除草,往往造成杂草顶破地膜而影响实效,因而试验研究红麻地膜栽培使用化学除草剂显得十分必要。为此,1984年我们对红麻地膜栽培田除草剂的使用进行了多点试验,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