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康业斌  陈建伟 《食用菌》1995,17(4):16-17
中国虫草属(Cordyceps)真菌已经报道了58种,但由于缺乏简便、有效的培养、观察方法或技术保密等原因,目前仅有18种提出了无性型,且对一些虫草提出了两种或多种无性型,有的即使提出了一种,也有待于确认(梁佩琼,1988),影响了菌种鉴定和人工栽培等研究工作的进展。现将我们对虫草属真菌无性型的培养、观察方法和鉴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sis(Berk.)Sacc.是一种药用和食用的珍品,对于虫草属某些种的无性阶段,国内外均有报道。继陈庆涛报道的中国拟青霉新种Paecilomyces sinensis Chen,Xiaoet Shi,sp.nov.后,同一材料的无性阶段最近又被重新描述,鉴定为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 sin-ensis Liu,Guo,Yu et Zeng,sp.nov.。由于虫草属的大多数种类在培养研究上很困难,有的杂菌与虫草生态特性相近,加上菌种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均不相同,因此目前虫草属无性阶段得到肯定结论的不多。本文报道了对冬虫夏草及其菌体的蛋白进行多批次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试作为研究虫草与其分离培养的菌体相互关系的一种辅助手段,以供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蛹虫草无性型—蛹草拟青霉的确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野外采集的鲜蛹虫草标本上分离到一假定无性型菌株LFRGU88-821L,经人工培养获得了与天然蛹虫草特征相同的成熟子实体,从而确证了LFRGU88-821L是蛹虫草真正的无性型,基于形态学特征的鉴定表明,此无性型是拟青霉属中的一个新种-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 Liang sp.nov.)。本文简述了蛹虫草无性型地位研究的历史,讨论了作者确定其当前分类地位的合理性,研究标本(LFRGU)保存于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室。  相似文献   

4.
高雄山虫草无性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无性型的名称历经多次变迁,现认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是其真正的无性型.细脚棒束孢具有重要的药理、药化作用,子实体和发酵液中可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抗菌和镇静等作用的有效活性组分,基于此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细脚棒束孢的培养方法和产品,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该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细脚棒束孢的研究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10株野生罗伯茨虫草及其无性型罗伯茨被毛孢液体发酵菌丝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测定其多糖、甘露醇、尿嘧啶、尿苷、鸟苷、腺嘌呤、腺苷及虫草素等活性成分含量,并与西藏那曲野生冬虫夏草作比较。结果表明,罗伯茨虫草尿嘧啶含量高于冬虫夏草,尿苷、鸟苷、腺嘌呤、腺苷含量与冬虫夏草接近,而多糖和虫草素含量与冬虫夏草差距较大。在10株罗伯茨被毛孢中,菌株HRT06的多糖、尿苷、鸟苷及腺苷含量最高,与其余菌株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菌株HRT06的腺苷含量为0.140 mg·g-1,达到中国药典冬虫夏草腺苷含量不得少于0.100 mg·g-1的规定,可以筛选作为优良菌株加以利用。本研究测定罗伯茨虫草及其无性型罗伯茨被毛孢活性成分含量,为综合评价罗伯茨虫草应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虫草属真菌无性型的培养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冬虫夏草和蛾蛹虫草在供试培养基上培养出完整的产孢体和分生孢子,经整体鉴定,其无性阶段分别为中国被孢霉和细脚拟青霉。  相似文献   

7.
人工虫草的研究和开发现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综述中国产虫草属〔Cordyceps(Fr.)Link〕主要种类的菌种分离和驯化培养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其中冬虫夏草(Cordyeeps sinensis)、蛹虫草(C. militaris)等种类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高医疗保健价值,并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目前人工栽培冬虫夏草在技术上尚不过关。有些地方和部门以生产虫草茵或以蚕蛹为寄生的“蛹虫草”当成冬虫夏草,这与野生冬虫夏草功能与作用有些差异。但各种虫草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滇中地区昆明西山、昆明野鸭湖、嵩明大哨和楚雄紫溪山分布的蛹虫草居群,进行调查和采样,调查分析了蛹虫草的生境,比较研究了蛹虫草不同居群有性型及无性型形态差异,对蛹虫草无性型的产孢结构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蛹虫草子囊壳着生方式及其大小、子囊大小、无性型,随生境不同而发生差异。在云南松常绿阔叶混交林下的子囊壳及子囊较大,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拟青霉型(Paecilomyces-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在华山松林和田埂草丛生境中的子囊壳及其子囊较小,分离得到的无性型以轮枝孢型(Verticillium-type)产孢结构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冬虫夏草液体深层培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隶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药用部位为菌核和子座。据报道,国内有30多个单位的科学工作者在进行冬虫夏草的人工培养及采用其无性阶段的发酵物代替野生冬虫夏草的研究,并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本文采用我所从云南德庆人工分离的虫草纯菌  相似文献   

10.
高雄山虫草(Cordyceps takaomontana)的无性型为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包括多糖、多肽、生物碱、甾醇类和萜类等。它的药理作用非常广泛,例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原生物、抗抑郁、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保护肝脏等。笔者对高雄山虫草及其无性型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和安全性的研究归纳整理作一综述,以期为高雄山虫草及其无性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比较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菌对寄主幼虫的侵染力,筛选高侵染力的菌株,提高寄主幼虫感染率,为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小金产冬虫夏草菌菌株感染率最高为72.22%,西藏比如产冬虫夏草菌菌株感染最低为45.56%;贡嘎蝠蛾感染率最高为75.56%,比如蝠蛾感染率最低为58.89%,剑川蝠蛾不能感染;除老君山虫草外,各地产冬虫夏草子实体无差别。不同产地冬虫夏草菌的侵染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蛹虫草活性成分的测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分别用薄层层析法和高碘酸氧化法测定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冬虫夏草(C.Sinensis)及其发酵菌丝中腺苷和甘露醇的含量。结果证明,蛹虫草Y3菌株发酵菌丝的甘露醇含量达16.04%,明显高于天然蛹虫草。不同来源的蛹虫草的腺苷含量相近,为1.4%左右。刚联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蛹虫草的SOD)活性,人工栽培的蛹虫草SOD)活性最高,为1882U/mgPr。上述结果表明,蛹虫草具有和冬虫夏草相似的药效成分,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香菇菌种不同组织分离物的DNA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香菇具无性繁殖特征,香菇生产者常通过无性的菌丝分离或子实体分离进行生产用菌种的繁殖及提纯复壮。本研究运用RAPD技术研究证明,同一香菇品种的不同组织分离物虽为无性繁殖后代,但因受培养基质、生态条件、栽培技术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DNA水平上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4.
以稻叶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var.Inaba)、福橘(C.reticualta var.Fuju)、玫瑰橙(C.sinensis var.Meiguicheng)、华红(C.sinensis var.Huahong Newhall)和早金(C.sinensis var.Earlygold)等5个柑橘品种的接穗为试材,进行^60Co-γ射线照射处理,结合常规压片法,研究^60Co-γ射线对不同柑橘品种接穗的嫁接成活率及细胞有丝分裂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累积剂量为2000R时,接穗嫁接成活率因品种不同而异,其中稻叶温州蜜柑的嫁接成活率最高(69.89%),福橘次之,橙类较低(华红最低为32%);^60Co-γ射线处理可诱发细胞有丝分裂异常,其诱变效应因柑橘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别,柑类与橘类的有丝分裂异常率明显高于橙类。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对来自辽宁、上海地区的6株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的纤溶酶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蛹虫草纤溶酶活性差异较大,最高的比活力可达134.8IU/mg(鲜LN-2),最低的比活力仅有3.4IU/mg(鲜LN-3);经PCR鉴定首次发现,就纤溶酶活性而言,双交配型的蛹虫草明显高于单交配型的蛹虫草;本研究还进一步比较分析了蛹虫草(C.militaris)与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等11种食药用菌的纤溶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定的11种食药用菌中,纤溶酶比活力最高的是冬虫夏草(C.sinensis)(149.5IU/mg),其次是蛹虫草(65.6IU/mg)和秀珍菇(30.6IU/mg),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桑黄(Phellinus spp.)、灵芝(Ganoderma lucidum)和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的子实体中未检测到纤溶酶。  相似文献   

16.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白木香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包括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培养基的选择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培养方法,以及影响白木香组织培养的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等,展望白木香组织培养的工作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姜守刚  邹慎茂 《蔬菜》2020,(4):36-38
为了能有效缩短番茄育苗周期,降低种子(苗)成本,在番茄生产中,根据番茄极易产生不定根的特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取材、苗床准备、扦插后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将番茄生长株上多余的枝杈剪下后进行扦插育苗的无性繁苗技术。不仅可缩短育苗周期,实现提早上市,并且能够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经生产实践,无性繁殖较种苗生产每667 m^2增收3396元,为番茄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发酵型冬虫夏草菌茶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茶为主要原料,配伍麦麸组成固体培养基,接种冬虫夏草菌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加工冬虫夏草菌茶。结果显示,冬虫夏草菌在茶叶为主料添加麦麸的培养基上长势良好,通过L9(34)正交试验,以菌茶粗多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培养基最优配方为茶叶60 g、麦麸30 g、碳酸钙0.4 g、蔗糖1.2 g。在料水比为5∶3(w·v-1)培养基上,接种12%(mL·g-1)冬虫夏草液体菌种,24℃培养12 d,55℃烘干,粉碎包装。成品菌茶汤为酒红色,香气清淡,无絮状物沉淀,pH值7.28,菌茶粗多糖含量为7.566%,茶多酚含量为1.4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