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研究采用微生物传统选择培养法和比色法对娄底地区的草鱼、鲫鱼、鲢鱼和鳙鱼4种鱼肠道的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行测定,以期为娄底地区鱼类疾病的防治、微生物添加剂的使用提供资料。结果显示:草鱼肠道中真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最多,鲫鱼肠道内的优势菌群为乳酸菌,而鲢鱼和鳙鱼肠道内不存在优势菌群;草鱼肠道内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较高,鲫鱼肠道内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较高,鲢鱼和鳙鱼肠道酶活性表现中规中矩,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低于草鱼,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低于鲫鱼。分析认为,在健康状态下,鱼类肠道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其食性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珠江口浅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增殖的生态背景,为开展南海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2011~2014年珠江口浅海的调查资料,对鳓鱼(Itisha elongata)、银鲳(Pampus argenteus)、乌鲳(Fornio niger)、斑点马鲛(Scomberomorus guttatus)、线纹舌鳎(Cynoglossus lineolatus)、宽体舌鳎(Cynoglossus robustus)、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三线舌鳎(Cynoglossustrigrammus)8种经济鱼类样品的食物关系、营养级、食性类型的季节性差异和营养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可分为3种食性类型:以浮游生物为主,兼食底栖生物和小型游泳动物的食性类型有鳓鱼、银鲳和乌鲳;以底栖生物为主,兼食浮游生物和小型游泳动物的食性类型有线纹舌鳎、宽体舌鳎、三线舌鳎和半滑舌鳎;以小型游泳动物为主,兼食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食性类型有斑点马鲛.在营养级方面,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按食性可归属于3个营养级:杂食性鱼类属于第二营养级(鳓鱼),低级肉食性鱼类和中级肉食性鱼类属于第三营养级(银鲳、乌鲳、线纹舌鳎、宽体舌鳎、半滑舌鳎和三线舌鳎),高级肉食性鱼类属于第四营养级(斑点马鲛).[结论]桡足类、糠虾类、长尾类(细螯虾)、磷虾类和小型游泳动物(包括幼鱼)在珠江口浅海经济鱼类食物网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该海域中心渔场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肠道作为机体最重要的消化和免疫器官,其肠道微生物复杂多样、种类繁多,对宿主的生长和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数量众多的海洋鱼类而言,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综述了国内外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海洋鱼类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组成、影响因素以及肠道微生物对海洋鱼类的影响机制等,以期为促进海洋鱼类健康、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张婷  向刚  龙胜兴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125-132
通过调查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种分布,并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探究珠江广州虎门段鱼类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奇氏罗非鱼(Tilapia zillii)、鲮(Cirrhinus molitorella)、下口鲶(Hypostomus plecostomus)、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赤眼鳟(Squliobarbus curriculus)、鲫(Carassius auratus)、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七丝鲚(Coilia grayi)和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是珠江广州虎门段水体中常见的鱼种,鱼体中主要脂肪酸由饱和脂肪酸C14∶0、C15∶0、C16∶0、C17∶0、C18∶0,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ω7、C18∶1ω9、C20∶1ω11,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ω6、C16∶3ω3、C20∶2ω6、C20∶4ω6、C20∶5ω...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养殖池塘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0月对位于珠江口的广州市南沙区的南美白对虾、锯缘青蟹、金鼓鱼、黄鳍鲷、草鱼和刀额新对虾6种咸淡水养殖生物的养殖池塘内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6种养殖池塘内浮游植物6门45属60种;其中绿藻门浮游植物种类最多(19属30种),其次是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为10属13种和10属10种;此外裸藻门3属3种;隐藻门和甲藻门最少,分别为2属2种和1属2种。养殖池塘内的浮游植物优势种有19种,主要为绿藻门和蓝藻门藻类。鱼类养殖池塘内浮游植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以及优势种数量要高于虾、蟹类养殖池塘,但浮游植物密度低于虾、蟹养殖池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海域鱼类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为开展中华白海豚保护及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2015年9月(秋季)和2016年3月(春季)以拖网船对保护区海域进行拖网调查,运用生物量和丰度法对渔获组成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调查海域内鱼类资源生态特征指数,并采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评估鱼类群落受干扰程度.[结果]两个航次调查共捕获鱼类57种,隶属于13目37科51属.2015年9月(秋季)调查的平均鱼类生物量1.63 g/m2,平均丰度177.9×10-3尾/m2;2016年3月(春季)调查的平均鱼类生物量0.43 g/m2,平均丰度25.2×10-3尾/m2.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凤鲚(Coilia mystus)、六指马鲅(Polynemus sextarius)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为春秋两季共有优势种;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3项生态特征指数均表现为秋季高于春季.2015年9月(秋季)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海域鱼类群落的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之下,W为负值(-0.068),鱼类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2016年3月(春季)该海域鱼类群落的生物量优势度曲线位于丰度曲线之上,W为正值(0.056),鱼类群落结构未受干扰.[结论]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海域鱼类现存资源量水平呈下降趋势,渔业资源有所衰退;鱼类群落结构在秋季受外界干扰较明显,春季则趋于稳定.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海域水质已受到轻度污染,虽然目前尚适合鱼类的生长和繁育,但今后须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加强水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珠江口沿岸地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前沿,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的发展,生态环境受到了影响,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增长。该研究以此为研究点,介绍了珠江口沿岸地区的概况,分析了其具有的优势,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对珠江河口区的鱼类组成进行初步探究。采用线粒体12S部分序列作为条形码标记,对采自珠江口伶仃洋7个采样点的水样滤膜DNA进行扩增,共获得有效序列26 777条,聚类得到35种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序列。经比对共检测出35种鱼类,隶属于9目20科29属。其中,30种鉴定到种水平,5种仅鉴定到属水平。在7个采样点中分别检测到9~31个种类,种类数量最多的是鲈形目,共22种。在A和F点检测到易危(Vulnerable)物种——迈氏条尾(Taeniura meyeni)。通过与珠江河口不同海域的两项类似的研究对比发现,研究区域、样品采集策略和采用的条形码标记的不同使得检测到的鱼类种类的数量和组成上有明显差异。研究表明,环境DNA宏条形码技术适用于珠江河口伶仃洋鱼类种类组成调查,可以作为传统调查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用于河口区鱼类多样性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集2016—2018年珠江入海口河段鱼类多样性数据,进行水环境分析和物种多样性评估。RDA分析结果表明,水深、溶解氧、水体覆盖度、盐度、pH和水体温度对鱼类有一定影响,其中,铬对鱼类多样性的影响程度占总体水质变量的25.92%。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水质的参数发生改变,亚硝酸盐和铅对鱼类科、属、种变化的反应最敏感,对鲤科鱼类影响较大。工业污染会影响鱼类种群数量,另外铬和石油类物质是决定鱼类多样性在珠江入海口生存的重要条件,很大程度限制生态空间的活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PCR-DGGE指纹图谱显示:鲢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16,个体间差异较小;鳙样品的平均条带数为14,个体间差异较大。基于PCR-DGGE指纹谱带的UPGMA聚类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显示:鲢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569,属于中等相似水平;鳙样品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623,也属于中等相似水平。测序结果表明:鲢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鳙肠道微生物主要有拟杆菌门、变形菌门、蓝细菌门和厚壁菌门。  相似文献   

11.
珠江口沉积物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文英  周树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07-4608
测定了珠江入海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镉、铬、铜、铅、锌的含量,并采用Tessier形态分类法对镉、铬、铜、铅、锌在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珠江口沉积物中镉、铬、铜、铅、锌的含量与国内其他河口相比,处于一种较高的含量水平。与珠江三角洲土壤背景值相比,镉、铬、铜、铅、锌在沉积物中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以镉的富集系数最大,为12.67,表明镉的污染比较严重。各种重金属的主要存在形态不同,镉以可交换态为主,占总量的27.63%;铬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1.92%;,铜以有机态为主,占总量的81.27%;铅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52.60%;锌则以铁/锰态为主,占总量的61.40%。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选用斑块密度指数、最大斑块指数、分维数、景观形状指数、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自1988年以来的基于景观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珠江口两岸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深,异质性在不断增加,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13.
刘卫芳  周迎红  方元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74-3976
以遥感和GIS为技术支持,以1988-2002年4个不同时相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揭示珠江口两岸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过程.结果表明,珠江口两岸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传统农业用地迅速向建设用地转变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特点,建设用地等用地类型面积持续增加,耕地等农业用地类型面积持续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水域鱼类分类学多样性及物种之间的差异关系,根据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的调查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名录进行系统整理,运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各分类单元相似性指数和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方法,对3个河口水域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3个河口水域共有鱼类1210种,其中黄河口水域198种,长江口水域338种,珠江口水域1009种,各水域鲈形目种类最多,且目级相对丰富度也以鲈形目最高;等级多样性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均以珠江口水域最低,说明珠江口水域鱼类较其他2个河口水域鱼类群落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不同分类阶元间物种分布较均匀;相似性分析表明,黄河口水域和珠江口水域鱼类相似性在各分类阶元均最低,说明两个河口水域之间鱼类种类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对珠江河口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所采集的鱼类(鱼、大黄鱼、银鲳、舌鳎、龙头鱼),虾类(刀额新对虾、近缘新对虾)及虾蛄类生物样品肌肉组织中10种PBDEs(BDE28,47,66,100,99,85,154,153,138,183)的含量分别为37.8~407.1 ng·g-1(脂肪归一化浓度)、49.0~239.1 ng·g-1和142~444.5 ng·g-1.所有样品中,BDE47相对含量最高,其相对于∑<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滩涂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其对围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系统取样和原子分光光度法测试,对珠江口滩涂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及其对围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珠江口滩涂湿地土壤127个表层样品中Zn、Cr、Cu、Ni、Pb、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5.4、80.3、70.2、69.4、35.1、3.98mg·kg~(-1),其空间分布主要受排污口、围垦、潮滩位置和土壤粘土含量控制。滩涂湿地土壤受Cd、Zn、Ni污染十分严重,对围垦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7.
对珠江口伶仃洋海域14种习见鱼类、甲壳类、双壳类和头足类动物体内的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各种生物体内共检测出DDTs的6种同分异构体p,p-DDT、p,p-DDD、p,p-DDE、o,p-DDT、o,p-DDD和o,pDDE,其浓度范围分别是0.11~147.29,ND~165.37,0.22 45.85,ND~16.21,ND~12.71,ND~30.68 ng·g-1干质量,DDTs浓度范围是0.33~394.38 ng·g-1干质量。DDTs在10种鱼类体内的平均含量为133.27 ng·g-1干质量,其含量高低顺序为:斑鰶≥梭鱼≥蓝圆鲹≥七丝鲚≥长蛇鲻≥棘头梅童鱼≥鯻鱼≥斑鲆≥孔鰕虎鱼≥黄斑蓝子鱼。甲壳类体内仅检测到p,p-DDT、p,p-DDD、p,pDDE和o,p-DDT,其浓度分别为0.81,1.08,2.17,1.45 ng·g-1干质量,DDTs的含量为5.51 ng·g-1干质量。两种双壳类体内p,pDDT含量最高,分别为52.17,75.61 ng·g-1干质量,DDTs在双壳类体内的平均含量为175.77 ng·g-1干质量。头足类体内只检测到p,p-DDT和p,p-DDE,含量分别为0.11,0.22 ng·g-1干质量,DDTs含量最低,仅为0.33 ng·g-1干质量。研究结果还表明,斑鰶、梭鱼和翡翠贻贝体内DDTs含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安全食用标准(DDTs≤1 mg·kg-1),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对珠江口及近海区域进行了夏季和冬季超微型浮游植物(0.2-3μm)调查,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夏季,珠江口浮游植物密度与磷酸盐成显著正相关,且N/P远远高于30,表明浮游植物受到P限制.夏季超微型藻数量比冬季高一个数量级,其丰度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而和营养盐(溶解性无机氮(DIN),PO4-P,SiO4-Si)显著负相关,表明珠江口超微型藻受到径流的负面影响,表现出其数量在虎门附近海域低,随着咸淡水混合程度的加剧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超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在总叶绿素a中的比例也表现为河口上游低,到万山群岛附近海域达到最大,推测近海高光照、低营养盐更适宜超微型藻的生长,同时也说明超微型浮游植物适应贫营养环境的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